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strong> 譯文 子貢說:“君子所犯的過錯就像日食與月食,。犯錯的時候,,大家都看得見;更改了以后,,大家依然仰望他,。” 解讀 這句是子貢闡述君子對待過失的態(tài)度,。 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但犯了錯要能及時改正才好,就如《左傳》里說: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子貢這里所說的“君子”,是指德行修養(yǎng)非常崇高,,時刻受到大眾的關(guān)注的一類人,,孔子就是典型代表。 當(dāng)然這樣的人也會犯錯,,他們的過錯就像日食月食一樣誰都可以看得到,。所以有過錯并不要緊,只要知錯能改,,大家依然敬仰他們,。 這是子貢用日月的光明來比喻君子的志節(jié),但日月的光輝也會有偶爾被遮住的時候,。 因此,,君子應(yīng)懂得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過失,不讓自己的德行遭受任何污染,,才能成為眾人的典范,。 《孟子》也記載: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意思是有德行的人應(yīng)該成為領(lǐng)導(dǎo)者,,如果沒有德行的人在高位,,就是把他的邪惡散播給眾人。 所以不管是誰都會犯錯,,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知道應(yīng)該如何改正自己的過錯,,讓自己的德行更加趨于完美。 國學(xué)與心靈交融 每天增長一點國學(xué)知識,,收獲一份心靈慰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