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穴位有很多,,其中有9個是我們養(yǎng)生,、治病中最常用到的穴位,我們在給灸友們提供艾灸建議時也是常用到的,,它們可調(diào)脾胃,、扶正氣、強根本,,適用于90%的疾病,。 1、大椎穴:驅(qū)寒補陽的人體“太陽” 我們的身體有這樣一個養(yǎng)護陽氣的穴位——大椎穴,,只要用艾灸點亮它,,就能讓自身這個“小太陽”發(fā)光發(fā)熱,紅日當頭,,滋生出源源不斷的能量,就可以從一點通諸經(jīng),,振奮一身之陽氣,,提高人體免疫力! 大椎穴傳統(tǒng)中醫(yī)稱它為“諸陽之會”,,是人體的“陽中之陽”,,并且還地處人體戰(zhàn)略要地,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大椎穴不通,,將會堵塞7條經(jīng)絡!分別是督脈、膀胱經(jīng),、大腸經(jīng),、小腸經(jīng)、三焦經(jīng),、膽經(jīng),、胃經(jīng),其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主治疾病為:1,、風寒感冒,流鼻涕,,咳嗽,。2.風濕勞累,月子病,。3,、過敏性濕疹,鼻炎,,哮喘,。此外,大椎穴有明顯的退熱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還可用于肺氣腫的防治。 2,、命門穴:藏有生命之火,,補先天之本! 命門穴里蘊藏的命火為全身陽氣之根,,乃“生氣之原”,,對全身各臟腑的生理活動,有溫煦,、推動的作用,。故曰“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fā)”,,能促進人體臟腑機能,,另外能推動水液代謝,司腎關之開合,。 3,、中脘穴:治一切脾胃之疾 中脘在胃的中部,,占據(jù)了胃的主體部分,因此對于脾胃疾病的治療效果是最好的,。所以理所當然地成為脾胃病的常用穴,。刺激中脘穴之后,胃的蠕動會增強,,表現(xiàn)為幽門開放,,胃下緣輕度升高。而且還可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使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增強,。 中脘為胃經(jīng)募穴,八會穴之腑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主治疾病為:消化系統(tǒng)疾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黃疸等,此外對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鳴、青春痘,、精力不濟,、神經(jīng)衰弱也很有效。 4,、天樞穴:腸道的清道夫 天樞穴是大腸之募穴,,是陽明脈氣所發(fā),主疏調(diào)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實驗和臨床驗證,,針刺或艾灸天樞穴對于改善腸腑功能,消除或減輕腸道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各種證候具有顯著的功效,。 除了艾灸,,按摩也是天樞穴位很好刺激方法,按摩方法:將自己兩掌平放于中腹,,兩中指正對于臍中,,稍加用力后順時針方向揉動,令腹內(nèi)有熱感為佳,。經(jīng)常按摩可促進腸道蠕動,、增強胃動力,調(diào)理便秘,、治療腹脹,、腸鳴、痛經(jīng),、腎炎等,。 5、神闕穴:一個完美的穴位 神闕穴是一個完美的穴位,,既能減肥養(yǎng)顏,,又能調(diào)和百病,!艾灸神闕具有補脾腎,,益精氣,抗老駐顏之功,,有活化細胞,、潤膚駐顏、緊致肌膚的作用,。因為可增強人體抗病能力的功能,,所以還可用于體弱多病的人強身健體,、老年人的回春延年 。神闕有減肥的功效,,艾灸它可以加速新陳代謝,,促進脂肪的排出,同樣的道理,,如果是水腫的話,,小便不利索的話,也可以艾灸它,。 我們在調(diào)理女性問題的時候,,時常會添上神闕穴,因為女性體質(zhì)屬寒,,寒氣重,,喜歡往下走,故而很多女性都有宮寒,、手腳冰冷的毛病,,而艾灸神闕可以溫補下元,祛除寒氣,。神闕置于陰脈之海的任脈上,,是陰中之陽,與人體衛(wèi)氣營血相對應,。古時候就開始有人熨臍,,灸臍,以溫中祛寒,,調(diào)和營衛(wèi),,療效出眾。 6,、氣海穴:一穴暖全身 有一句俗語叫“氣海一穴暖全身”,,很形象地說明了氣海穴的作用。氣海穴位于兩腎之間,,與人的元氣相通,,是元陽之本,真氣生發(fā)之處,,更是人體生命動力之源泉,。氣海穴是人體先天元氣匯集之處,與人的元氣相通,,是元陽之本,、真氣生發(fā)之處,更是人體生命動力之源泉,,具有培補元氣,、回陽固脫的作用,。 7,、足三里穴:調(diào)和脾胃,,補后天之本 足三里穴堪稱人體穴位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不管是專家還是入門級的灸療愛好者,,無不知其“大名”,。足三里位于膝眼外下四橫指,它具有調(diào)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功能,,且宮寒,、慢性婦科炎癥、卵泡發(fā)育不良,,都用得上這個“明星級的穴位”,。 大多數(shù)女性疾病的灸療調(diào)理,都需要艾灸足三里穴,。因為女性的生理特點,,常導致氣血虧虛、氣虛血弱的問題,,而氣虛血弱是引發(fā)女性諸多婦科疾病的根源,。艾灸足三里可調(diào)和脾胃,增強脾胃的“水谷運化能力”,,改善女性的氣虛血弱,,這就能從源頭上治療婦科疾病。 8,、三陰交穴:女性的不老穴位 對女性來說,,三陰交穴尤其重要,,可以說是女人的“不老穴”。它是婦科病的“靈丹妙藥”,,有人就把它稱為“女三里”,。經(jīng)常艾灸或按揉此穴,能幫助女性維持年輕,,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 9,、補腎首選穴位:太溪穴 太溪穴在腳內(nèi)踝后緣的凹陷當中,。是人體當中元氣旺盛而又尊貴無比的地方,古代醫(yī)家稱其為'回陽九穴之一',。 太溪穴為腎經(jīng)的原穴,,是腎經(jīng)原氣經(jīng)過和停留的腧穴。腎藏精,,分化陰陽,,因此無論腎精虛還是腎陰陽不足,都可以由太溪穴來補養(yǎng),。 主治疾病為:腎陰不足,,陰虛火旺導致的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耳鳴,、耳聾、失眠、健忘,,或者腎陽虧虛出現(xiàn)的肢冷,、下肢水腫等疾病,而艾灸太溪,,就可對它們起到防治作用,。 以上這9個穴位,可解決90%的疾病,。男女沒病都可灸,,經(jīng)常艾灸可全面提高身體素質(zhì),因為他們補的是根本,。 艾灸時間:四肢每穴15-20分鐘,腰腹部每穴30-50分鐘,,可以多買幾個艾灸盒同時灸,,一次灸不完可以分兩天灸完,艾灸順序是背部,、腹部,、腿部,上到下左到右這幾天可以每天都灸,,因為艾灸一般是一個禮拜休息1-2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