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六個節(jié)氣,,在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分”為“半”之意,。秋分意思有二:一為平分晝夜,二為平分秋季,。秋分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區(qū)在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的開始劃分四季。秋季從立秋開始到霜降結束,,秋分基本處于立秋到霜降這90天的中間,。 我國古代黃河流域的物候歷,將一年分為二十四氣,,共七十二候,。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聲。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fā)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雷不再發(fā)聲。雷聲消失不但意味著暑氣的終結,,也是秋寒的開始,。二候蟄蟲坯戶。天氣變冷,,蟄居洞穴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并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準備冬眠,。三候水始涸,。此時降水量開始減少,天氣干燥,,湖泊,、河流水量減少,一些沼澤和水洼逐漸干涸,。因此,,隨著秋分節(jié)氣的到來,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涼爽的秋季,,氣溫逐漸降低,,雨量減少,空氣濕度相對降低,,氣候偏干燥,。 人類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界的運動變化息息相關。若要健康長壽,,人類必須根據四時變化來調整生活習性,,以此來維持機體與外界環(huán)境的協(xié)調平衡,即“順時養(yǎng)生”,。下面給大家講述秋分節(jié)氣養(yǎng)生的注意要點,。 秋凍有節(jié) 及時加衣 秋分后,氣溫逐漸降低,,人體陽氣也開始收斂,,此時若適當接受涼爽的刺激,可提高人體的應激和耐寒能力,,這就是“秋凍”,。但此時晝夜溫差較大,老人,、兒童及患有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特殊人群,,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加衣物,保護好肚子,、膝蓋,、肩頸和腳等部位。 潤燥養(yǎng)肺 適當進補 根據中醫(yī)五行理論和四時五氣對應原則,,秋季的主氣為燥,,秋季對應的臟腑是肺,肺喜潤惡燥,,故飲食上宜多吃一些潤肺,、酸性的食物,如秋梨,、百合,、藕、葡萄等,,以預防秋燥,,收斂肺氣。同時,,注意少吃辣椒,、花椒、姜,、蒜等辛溫發(fā)散之品,,以免助燥傷陰。 民間有立秋后“貼秋膘”的說法,。因為夏季氣溫偏高,,人體消耗較大,且食欲欠佳,,故人們往往選擇在立秋后進補,,意在把夏季的虧損補回來,。秋分后,,氣溫進一步下降,人們的食欲逐漸增加,,此時進補宜考慮個人體質及基礎疾病,,忌盲目進補。 早臥早起 與雞俱興 秋天是收斂閉藏的季節(jié),,天氣清肅,,草木凋零,大地明凈,。此時人應當早睡早起,,與群雞同時作息,。早起以使肺氣得以舒張,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 適量運動 循環(huán)氣血 秋分后氣候涼爽,,是運動的黃金季節(jié)。此時鍛煉要順應秋季“收斂”之性,,選擇輕松和緩,、運動量不大的項目,尤其是老年人,、兒童,、體質虛弱者,要防止運動后出汗過多,,耗傷津液,,耗損陽氣,并且出汗后要及時更換衣物,,防止受涼感冒,。 調養(yǎng)情志 平和樂觀 秋令時節(jié),人們看到自然界呈現(xiàn)出凋謝,、衰敗的景象,,容易出現(xiàn)頹廢、惆悵,、憂郁,、傷感的情緒,這就是俗稱的悲秋,。此時可積極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如登山、秋游等,,以調養(yǎng)情志,,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tài)。(作者系江西省人民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科 付倩雨) |
|
來自: zhb學習閱覽室 >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