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老百姓到底是怕死還是不怕死?老子對待刑罰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老子說的執(zhí)掌生殺大權(quán)的人到底是誰,?他給執(zhí)掌刑罰者以怎樣的告誡?為什么說國家治理和企業(yè)管理都最好儒法并用,?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是說老百姓根本不怕死,,你怎么可能用死來嚇唬住他們呢?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老子是說,,假使老百姓們都怕死,那些為非作歹的人,,我們把他抓起來,,然后殺掉,還有誰敢為非作歹,?老子是告訴我們,,天地之間是有專門的機構(gòu),專門的力量來掌管刑殺的,。那些代替司殺機構(gòu)來殺人的人,,就像取代最高明的木匠,自己來砍木頭一樣,。那些想代替高明的木匠來砍木頭的人,,很少有不傷到自己手指頭的,。言外之意,本來你自己沒有這個職權(quán),,你也沒有這個能力,,你偏要去職掌生殺大權(quán)。濫殺無辜,,殺了不該殺的人,,那么最后你自己一定會遭到報應,這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把這段《道德經(jīng)》讀完,,我們先問自己第一個問題,老百姓到底怕死還是不怕死,?放下老子的話,,我們?nèi)プx讀日子,。看看身邊的人,,就會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絕大多數(shù)普通人在正常的情況下都是貪生怕死的,,要不然老百姓也不會常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只要能夠正常的生活,、生存,,溫飽能夠得到滿足,有必要的安全感,,一般人都不愿意去冒險,,去作死,去找死,。但是看到第二條,,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貪生怕死,要不然也不會有“亡命之徒”這樣的說法,,更不會有“視死如歸”的英雄出現(xiàn),。有的人可以為了利益,有的人可以為了道義,,舍棄生命,,不怕死。所以民間也有另外一個說法,,殺頭的事有人干,,賠錢的事兒沒人干。也就是說,,有那么一些人為了高額的利益,,他是不怕掉腦袋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的販毒,、販賣人口這些犯罪分子出現(xiàn),。第三點,我們還應該看到,,就算是平時貪生怕死的小市民,,膽小如鼠的老百姓,他也有勇氣爆發(fā)的時候,,也有視死如歸的可能,。媒體上不經(jīng)常有這樣的報道嗎?一個暴徒欺負一個軟弱的人,,結(jié)果反而被這個軟弱的人給弄死了,。當人生死,、榮辱面臨關(guān)鍵考驗的時候,有些人會爆發(fā)出平時想都不敢想的力量和勇氣,。把歷史書翻一翻,,哪一次的農(nóng)民起義,不都是那些本來貪生怕死的人開始不怕死了嗎,?他們之所以不怕死,,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沒有辦法茍且的活下去。所以結(jié)論是,,人群當中有怕死的,,也有不怕死的。那些怕死的人,,在特定的時候也可能不怕死,。讀了這段《道德經(jīng)》,我們還有第二個問題,。治惡,,能不能只靠殺人?世界上應該有廢除死刑的國家,,但是大部分國家應該還是保留死刑的,。治理國家必須得有讓老百姓畏懼的東西,讓大家有個怕,,這樣才會減少人們?nèi)榉亲鞔酢?/span>要想讓百姓能夠害怕刑罰,,那就必須懲罰,以及殺掉那些為非作歹,、罪大惡極的人,,否則,刑罰的威信是樹立不起來的,。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再看一看,刑罰確實有它震懾的作用,,但是它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甚至有的時候會起反作用的。因為刑罰的這個尺度很難把握,,掌握刑罰的人,,他是有私心的,他的智慧,、他的洞察能力也是有限制的,。如果掌管刑罰的人殺了不該殺的人,或者濫殺無辜,、大開殺戒,,反而會讓刑法喪失它本該有的威信和威嚴,,使一些本來怕死的人變得不怕死。這個時候,,刑罰不僅僅不能夠減少作惡,,反而會讓作惡的人,做壞事的人越來越多,。所以結(jié)論是不能沒有刑罰,,也不能濫用刑法。一個真正有智慧的執(zhí)政者一定是法家和儒家并用的,。也就是說,一方面要用教化,,讓更多的人明理向善,,讓他們知道天地間那個最本質(zhì)的法則是什么,讓他們除了刑罰之外,,更敬畏天道,。一個敬畏天道的人,自然而然會向善,,自然而然不敢作惡,。另外一方面,要用刑罰去懲罰那些為非作歹,、罪大惡極的人,,這樣的話,讓更多的人不敢去做壞事,。這也是一陰一陽之謂道,單用哪一個都不行,,必須要并用,,而且都要拿捏到恰到好處。所以,,以后看到哪個人一味的強調(diào)法制,,或者一味的強調(diào)德治,我們都得打個問號,。他們都沒能夠看到問題的兩面,,都沒看全,都沒看透,,不能只肯定一面否定另一面,。讀了這段《道德經(jīng)》,還有第三個問題,,到底誰是司殺者,?老子只說了常有司殺者,。讀了南懷瑾、任法融老先生,、吳誠真道長這些有道之人寫的道德經(jīng)闡示,,他們大多數(shù)都引用《陰符經(jīng)》當中的八個字:天生天殺,道之理矣,。正常情況下,,應該是老天爺、大自然來執(zhí)掌萬物的生殺大權(quán),,而且天道的生和殺是沒有分別心,,沒有私欲的。上天有好生之德,,他殺萬物往往也是為了更好地生,。秋天的時候讓草木凋零,是為了來年春天能夠更好地生長,。上蒼去刑殺萬物,,有的時候是為了拯救另外一些生靈。比如說生態(tài)平衡被破壞了,,在人沒有采取措施的時候,,老天爺會有他的辦法讓生態(tài)重新恢復平衡。但是在人間執(zhí)掌國家的人要行王道,,王道必須效法天道,。雖然你有一定的生殺大權(quán),但是你不能濫殺,,不能出于私欲而殺,,就像孟子所說: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就算你根據(jù)刑法殺了一些為非作歹的人,,目的還是為了拯救天下蒼生,,是為了救人而殺人,不是為了自己的私欲,。我不喜歡誰,,我看誰不順眼,誰反對我,,我就把他干掉,。一定是為了拯救更多的蒼生而去懲罰,殺掉為非作歹的人,。而且殺了不該殺的人,,本來人家沒有罪,強加人家一個罪,;本來人家罪不至死,,一定要千方百計從嚴從重,,網(wǎng)絡(luò)罪名把人置于死地,這樣自己會遭報應的,,這就是老子打的比喻,。這就讓我們思考第四個問題,,為什么代大匠斲很難不傷其手呢,?我們回到生活,菜刀能夠切菜,、切肉,,能做出美食,但它也能被壞人拿來搶劫和殺人,。如果拿這把劍的人,,你的武功不高,你的心術(shù)不正,,你的智力不足,,這柄劍不僅能夠殺那些歹徒,同時也會傷害甚至殺害自己,。不是有過一個報道,,一個比較狠的紋身的社會大哥欺負普通人,反而被人家把刀奪過來把他弄死了嗎,?這就是最生動的表達,。你覺得你狠,你覺得你手上有刀,,但是這把刀不一定只能你用來砍別人,,還有可能被別人奪過去用來砍你。而且必須看清楚一個問題,,人都是有私欲的,執(zhí)掌公器的都是人,,沒有辦法做到每一個執(zhí)掌公器的人都沒有私心,。而一個執(zhí)掌公器的人,一旦是有了私心,,私欲膨脹,,把公器拿過來滿足他的私欲,結(jié)果是很可怕的,。哪個朝代沒有冤死的大臣,?哪個刑場,、哪個墳場沒有屈死鬼?不管是歷史上還是今天,,自己知法懂法而用法來謀私的事兒,,并不罕見吧。另外,,權(quán)利尤其是殺人的權(quán)利,,是很容易讓人喪心病狂的,為什么有人殺人會最后殺紅眼,?本來想報仇殺一個人,,結(jié)果把人家全家都殺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一個駕駛員送我,。這個駕駛員以前是武警,他曾經(jīng)執(zhí)行過一次還是兩次槍斃罪犯的任務,。他坦率地跟我說,,當時執(zhí)行完任務之后,自己精神會有一點亢奮,。大家想想看,,那是一個經(jīng)受過訓練,心理素質(zhì)很過硬,,政治上很過硬的一個戰(zhàn)士,,如果是一個歹徒呢?如果是一個私欲膨脹的官員呢,?很可能因為手上掌握這種權(quán)利,,讓自己徹底喪失理智,甚至喪失人性,。再想想看那些被人誤殺的人,,被人冤枉的人,他們都是有親人的,,有朋友的,,甚至有學生的,有徒弟的,,這些人會善罷甘休嗎,?另外,一個人你手上盡管權(quán)力再大,,可以執(zhí)掌人的生死,,但是你是有政敵的。邪可以壓正,但是一旦時空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正就會來治邪,。你的政敵有一天會因為你濫殺無辜而團結(jié)起來,收拾你,,干掉你,。更應該看到另外一個問題,老百姓是有嘴巴的,,社會上是有輿論的,,如果你濫用權(quán)利濫殺無辜,形成一個不利于你的輿論,,最后你十有八九是要被清算的,,甚至比你曾經(jīng)害過的人,結(jié)果還要慘,。不管儒家,、道家、佛家還是西方外來的基督教,,乃至阿拉伯世界的伊斯蘭教,,那些圣人們都是告訴我們天道好還。有一個無比強大,、無比神秘的力量會對人所有的作為進行清算,。老子講了這么多,無非還是告誡我們,,設(shè)法真正的領(lǐng)悟和遵守天道,,要有敬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