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這是今天要講的內(nèi)容,。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道生萬物,是天下從無到有,,從荒蕪到繁盛的發(fā)端,,所以道為萬物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道為萬物之“母”,,萬物皆有道的遺傳基因,子與母同一,,得其母可知其子,;萬物從道,為道衍生之“子”,,子不離母,,母不離子,追根溯源,,復歸于天然知道,,終無喪身之害。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易說卦》曰:“兌為口”,比喻人之口,,泛指孔竅,,門喻人之耳目,,泛指精神之門,人之七竅五感極易受外境外物所牽,,逐物而轉(zhuǎn),,精力外散,耗泄元氣,,若能隨物處物,,不逐外物,則能一通百通,,一得永得,。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人若放縱五覺,,妄視妄聽,妄言妄動,,勞神于名利之中,,為外物所擾,則會失去安身之根本,,埋下禍患,,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任何事物都是由小至大,,由微而著,逐漸發(fā)展壯大的,,只有從事物的至微之處,,去捕捉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這才是正確的途徑,。柔弱處下,,堅強處上,是道之妙用,,柔可制剛,,如水之穿石,。故能守弱用柔之人,,才是最強有力者。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光”即心德之外應,“明”即心德之內(nèi)照,,以體內(nèi)的先天自然之光,,驅(qū)除陰霾,,清陰增陽,守正護身,,則無遺殃之憂,。 是謂襲常:此句為對上文的總結,修心養(yǎng)德,,“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知子守母,,守柔用弱,使生命恢復光明,。 2 里革是魯宣公時期的名臣,,《國語》中記載魯國之事的文章共有十七篇,里革就占其三,,史官著墨之處比我們今天熟知的曹劌,、柳下惠還多,可見史官對他的喜愛,。 里革以正直敢諫而備受史官肯定,,魯宣公曾經(jīng)在魚蝦繁殖的夏季捕魚,將漁網(wǎng)拋入水中深處,,里革將他的漁網(wǎng)割斷扔掉,,以諸多事例勸誡宣公不要竭澤而漁,給鳥獸留下足夠的反繁衍生息的時間,,宣公聽后很是慚愧,,放棄了漁獵。 《論語·述而篇》記載:“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孔子釣魚時,只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而不用掛滿鉤子的釣具,,使用射術時從不對窩里棲息的鳥。 “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他們都是擅長見微知著的近道之人,,對竭澤而漁的危害洞若觀火,,他們更在意的群體的長期繁衍生息,而不是個人一時的享樂,,雖聲望日高,,卻選擇克制,守護柔弱生命,,以身作則,。 以我一刻之放棄,換萬物之長久,,可敬可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