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魚利乎水,,人利乎陸,水與陸異,,其利一也,;魚害乎餌,人害乎財,,餌與財異,,其害一也。又何必分乎彼此哉,!魚兒在水中得利,,人在陸地上得利,雖然水陸不同,,但獲得利益是一樣的,;魚兒因餌而受害,人因財而受害,,雖然誘餌和財物不同,,但其害處是相同的。又何必分彼此呢,! 感悟: 萬物之間看似涇渭分明,實則殊途同歸,。 魚與人雖生存環(huán)境不同,,但求生之道卻如出一轍,都在自己的領域中尋求生存與發(fā)展,。 誘餌之于魚,,財物之于人,表面上是截然不同的東西,,但其本質(zhì)都是讓生命陷入危險的誘惑,。 世間萬物,表象各異而本質(zhì)相通,,若能參透這個道理,,便能超越表面的差異,看到事物的本質(zhì),。 【02】天地之道備于人,,萬物之道備于身,眾妙之道備于神,,天下之能事畢矣,,又何思何慮,!天地的道理盡在人身上,萬物的道理盡在自身上,,種種奧妙的道理盡在精神上,,天下的事情就這樣完備了,還有什么好思慮的呢,! 感悟: 人是天地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一個人若能明白自身便是宇宙的縮影,,便能參透天地萬物的道理,。 當我們靜心觀照自身時,便能發(fā)現(xiàn)一切奧妙都蘊含其中,。 這是何等豁達的境界,,一切都了然于胸,還有什么可以思慮的呢,? 【03】無心者,,無意之謂也。無意之意,,不我物也,。不我物,然后定能物物。所謂無心,,就是沒有成見,。沒有成見的想法,不會被外物所困,。不被外物所困,才能真正駕馭萬物,。 感悟: 真正的智慧,,往往來自于一顆空明的心。 當我們放下執(zhí)著,,不被成見所束縛,,心靈才能真正獲得自由。 唯有保持空靈澄明的心境,,才能超越物欲的羈絆,,真正理解和掌握萬物的真諦。 這是一種返璞歸真的境界,,也是最高的智慧,。 【04】天地亦萬物也,何天地之有焉?萬物亦天地也,,何萬物之有焉,?天地也是萬物之一,何必特別強調(diào)天地呢,?萬物也是天地的一部分,,何必特別強調(diào)萬物呢? 感悟: 天地與萬物本是一體,,相互包容,,相互成就。 在這浩瀚的宇宙中,,一切都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的整體。 當我們超越了對立的思維,,便能看到萬物一體的真相,。 這種境界,讓人明白了天地萬物的統(tǒng)一性,,也讓人明白了自己與宇宙的關系,。 【05】天下將治,則人必尚行也,;天下將亂,,則人必尚言也。尚行,,則篤實之風行焉,;尚言,則詭譎之風行焉,。天下太平時,,人們必定重視實際行動;天下混亂時,,人們必定重視空談。重視行動,,就會形成務實的風氣,;重視空談,就會形成詭詐的風氣,。 感悟: 一個社會的興衰,,往往體現(xiàn)在人們的行為取向上。 太平盛世,,人們埋頭苦干,,以實際行動創(chuàng)造價值;亂世之中,,人們卻熱衷于花言巧語,,以虛妄之詞掩飾真相,。 行勝于言,實勝于虛,,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每個時代都在詮釋著這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 【06】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觀察天象,,以明白時令變化;觀察人文,,以教化天下,。 感悟: 天文與人文,是認識世界的兩個維度,。 仰觀天象,,可以了解自然規(guī)律;俯察人文,,可以明白人事變遷,。 智者既通曉自然之道,又明白人文之理,,方能成就大業(yè),。 這是一種融通天人的智慧,也是治世的根本之道,。 【07】人之所以為人者,,以其有情也。無情則無以為人矣,。然情生于心,,心生于性,性生于天,,天不可見,,故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感情。沒有感情就不能稱之為人,。感情源于心,,心源于本性,本性源于天道,天道雖不可見,,所以說:超越形體的叫做道,,有形體的叫做器。 感悟: 情感是人性的核心,,是區(qū)別于萬物的根本特征,。 從情感到心性,從心性到天道,,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精神世界,。 人性中的情感,是連接形而上之道與形而下之器的橋梁,。 這種層層遞進的關系,,揭示了人性的深邃與復雜。 【08】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君子處于安定時也不忘危險,,生存時也不忘滅亡,太平時也不忘動亂,,正因為如此,,自身才能安穩(wěn),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感悟: 居安思危,,是智者的永恒警醒。 在順境中保持清醒,,在平安時預見風險,,這是最高的智慧。 真正的安定,,來自于對危機的持續(xù)警惕,。 這種深謀遠慮的品格,是治身治國的根本之道,。 【09】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君子追求道義而不計較衣食,,為道義擔憂而不為貧窮發(fā)愁。 感悟: 崇高的理想,,永遠高于世俗的追求,。 真正的君子,心系天下大道,而不為一己之利所困,。 當一個人的精神境界超越了物質(zhì)追求,,他就真正獲得了自由。 這是一種超然的人生態(tài)度,,也是最高尚的精神追求,。 【10】天地之大,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之廣,,不可一日無喜神。天地雖大,,也不能一天沒有和諧之氣,;人心雖廣,也不能一天沒有愉悅之情,。 感悟: 和諧是天地運行的根本,,歡喜是人心安泰的基礎。 就如同天地需要和氣來維系一樣,,人心也需要喜悅來滋養(yǎng),。 保持心境愉悅,不僅是修身養(yǎng)性之道,,更是與天地和諧相處之法,。 這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最理想的生命狀態(tài),。 【11】君子之于天下也,,不隱其短,不匿其長,;小人之于天下也,,掩其短而飾其長。君子對待天下事,,不掩飾自己的短處,,也不隱藏自己的長處;小人對待天下事,,總是遮掩自己的短處,,夸大自己的長處。 感悟: 坦誠,,是君子的品格,;虛偽,是小人的特征,。 真正的君子,,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也不吝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 坦蕩的胸懷,,才能容納天地之大,;真誠的品格,才能贏得世人之心,。 這種品格上的差異,,最終決定了人格的高下。 【12】天地之大,,人猶有所憾,;故君子之大,人猶有所不悅,。天地雖大,,人仍有遺憾;所以君子胸懷雖大,,也難免有人不喜歡,。 感悟: 完美是相對的,缺憾是永恒的,。 即便是浩瀚的天地,,也難免有人覺得不夠完美;即便是品德高尚的君子,,也難免有人心生不滿,。 接受不完美,才是最完美的人生態(tài)度,。 這種豁達的心胸,,正是對人生最深刻的領悟。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