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彪,,男,,來自北京。 北京明醫(yī)方中醫(yī)醫(yī)院推拿科,,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師從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中醫(yī)院推拿科主任劉長信教授,東直門醫(yī)院推拿科王英杰主任,,任北京中醫(yī)藥醫(yī)養(yǎng)協(xié)會慢病管理分會常務委員,,北京中西醫(yī)結合學會骨內科專業(yè)委員會青年委員會青年委員,臨床治療以“脾胃為后天之本,,經絡——臟腑——體論"為核心,,提倡“天人合一,升降和序,,氣血調和”,。 擅長運用“宮廷理筋術”手法、中醫(yī)氣針,、針灸,、經方治療頸肩腰腿痛痛、肱骨外上髁炎等肌骨類疾病以及脾胃疾病(慢性胃炎,、胃潰瘍,、腸上皮化生等),咳嗽、過敏性鼻炎,、哮喘,、帶狀皰疹、面癱,、三叉神經痛,、神經血管性頭痛、眩暈,、高血壓,、中風后遺癥等內科雜病。 腰痛的基本概念腰痛病是指腰部一側或兩側疼痛,,甚者一側的下肢疼痛麻木,,是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退行性改變等一類疾病的總稱,。一般是以腰椎退行性改變?yōu)榛A的,但是目前關于腰肌勞損多見于年輕人,,主要是由于現(xiàn)在人的體質和飲食的問題導致退行變逐步年輕化,。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主要是因腰部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者間盤突出、韌帶增厚,,致使腰椎脊髓,、神經根脈受壓,出現(xiàn)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 中醫(yī)認為是腰疼病的原因在外既有風寒濕氣的入侵,,在內又有肝腎不足、氣血虧虛,、氣滯血瘀,、等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 首先就是腰肌勞損,,任何的突出,,關節(jié)外發(fā),都是在腰肌勞損的基礎上逐漸產生的,,早期可能有慢性的腰部疼痛或者是腰部酸痛,,長期以來,一步一步產生癥狀影響,,有的是下肢麻木疼痛,,腰不痛,其實不是這樣的,實際上已經過了那個階段,,還有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的腰痛,,很多去做手術,做完之后,,沒有任何的作用,,甚至還有加重,真的是手術過程不好嗎,?其實是非常好的,,只不過是在診斷上出了問題。 在慢性腰痛,,最應該要注重的是什么呢,?腫瘤。在臨床上見過很多腫瘤,,在疼痛方面不好治療的,,都出現(xiàn)了腫瘤的轉移。 中醫(yī)病因病機腰痛的的病因很多,,傳統(tǒng)認為多與風寒濕痹阻經絡所致與痹病的關系大致相同,,但是太過籠統(tǒng),應該從臨床出發(fā),,通過學習我認為不外乎虛,、實兩端所致以太陽、陽明,、少陽輸機不利為主,,以太陰、少陰等為輔,,兼雜他邪:或兼風邪,、寒邪、濕邪,、痰飲;或氣郁,、氣滯、血瘀,;或氣血不足,、肝腎虧虛。 辨證分型及基本法【氣血虧虛】(黃芪桂枝五物湯合青娥丸) 【寒濕痹阻】(腎著湯加味) 【氣滯血瘀】(身痛逐瘀湯或桂枝茯苓丸或加味活絡效靈) 【肝腎不足】(獨活寄生湯或百損丸或脊瓜湯) 【腎陽不足】(右歸飲合青娥丸加減) 【濕熱阻絡】(當歸拈痛湯,、小承氣湯加味) 醫(yī)案分享【一診】王某,,76歲,女 【主訴】腰部疼痛伴左下肢放射痛1月余,。 【現(xiàn)病史】1月前開始腰背部僵硬疼痛,,左側髖部疼痛明顯翻身困難,,左側臀部牽扯痛,左側下肢不敢屈伸,,左下肢麻木可放射至足底,,行走困難,曾多次針灸,、中藥,、西藥鎮(zhèn)痛治療無效(為么無效?值得思考)。 【刻下癥】腰背部僵硬疼痛,,左側髖部疼痛明顯,,翻身困難,左側臀部牽扯痛,,左側下肢不敢屈伸,,左下肢麻木可放射至足底,行走困難,,愛出汗,、胸悶、口干,、口苦,、口膩,入睡困難,、大便5日未行,,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未知,。 影像檢查報告如下:1,、腰椎退行性變;2,、T12楔形變;3,、L2-3,、L3-4椎間盤膨出;4,、L4-5椎間盤膨出并突出,、繼發(fā)性椎管狹窄;5,、L5-S1椎間盤突出,;6、雙膝關節(jié)退行性改變,;7,、右側股骨下端、右側脛骨平臺及雙側髕骨多發(fā)囊變;8,、雙側脛骨上段多發(fā)骨疣 【西醫(yī)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 【中醫(yī)診斷】腰痛病 【辨證】濕熱阻絡,腑氣不暢,、筋脈失和(陽明經腑證) 【治法】通腑瀉熱,、祛濕通絡(清瀉陽明,佐以通絡) 【處方】小承氣湯加減 炒枳實12,、制厚樸12,、生大黃15(后下)、姜半夏9,、瓜蔞24,、威靈仙12、牛膝12,、薏苡仁40 2付,,水煎服,早晚分服 【二診】2付藥后,,大便已通,,腰部及下肢基本不痛,繼服2付藥后已不影響生活,,行走尚可,,唯腳底上尚有麻木(老人自覺行走可以,不愿再進藥,,已很滿足,,沒有再服藥,比較可惜) 按語:從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結合腰椎的影像學檢查可以初步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證”前醫(yī)根據(jù)患者腰背部僵硬疼痛,,左側臀部牽扯痛,,左側下肢不敢屈伸,左下肢麻木以及大便不通病史”等癥狀給予患者補氣養(yǎng)血,、舒筋通絡,、潤腸通便等諸藥無效,針灸亦是延續(xù)“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在腰部及臀部周圍針刺,,療效枉然,。 看完整病歷患者表面是處于一種“筋脈失養(yǎng),脈絡痹阻”的表現(xiàn),,但這只是一種表像,,從患者愛出汗、胸悶,、口干,、口苦,、口膩,入睡困難,、大便5日未行,,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膩”的臨床癥狀來分析這是一種“腑氣不通,,濕熱內蘊”的表現(xiàn),,從“口干、口苦,、入睡困難,、舌質紅苔黃”可以看出已經熱擾心神的表現(xiàn),“出汗多,、胸悶,、口干、小便黃”屬于“濕熱蘊阻,,積熱在里,,迫津外出”。 綜上所述證為”濕熱阻絡,,腑氣不暢,、筋脈失和”給予小承氣湯通腑瀉熱,加威靈仙,、薏苡仁祛濕通絡,。 薏苡仁《本經》“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40g以上對風濕導致的下肢的拘攣有奇效,。 下肢痙攣:1.怕冷——干姜甘草湯;2,、不怕冷——芍藥甘草湯,;3、酸困沉重——薏苡仁木瓜湯,。 《神農本草經》注釋【大黃】味苦,,寒。主下淤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中化食,,安和五臟,。 【枳實】味苦,寒,。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除寒熱結,,止利,,長肌肉,利五臟,,益氣輕身,。 【厚樸】味苦,溫,。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去三蟲。 【芒硝】味苦,,寒,。主百病,除寒熱邪氣,,逐六府積聚,,結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種石,。煉餌服之,,輕身神仙 【瓜蔞】無毒。主除腸胃中痼熱,,八疸,,身面黃,唇干口燥,,短氣,,通月水,止小便利,。 【半夏】味辛,,平,。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 【薏苡仁】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下氣,,久服輕身益氣,,其根下三蟲。 【牛膝】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 腰痛病作為目前常見病,,多發(fā)病,,在臨床治療上不僅僅要放在局部的病上,還要從整體出發(fā),,而且對于時間較長,,年紀較大的患者一定要考慮基礎與腰痛的關系。尤其是在門診診療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影像學檢查,,在使用手法以及臨床診斷的時候要做到:視,、觸、扣,、尋,、查五大原則。 臨床診察筋骨病的五大法則【視】1,、體態(tài),;2、肌肉形態(tài),;3,、肌膚顏色 【觸】1、皮溫,;2,、肌肉的軟硬程度 【扣】局部叩擊痛 【尋】肌肉形態(tài)走向、結構變化,、棘突序列,、骨性標志物 【查】神經檢查、影像檢查(重視影響,、不迷信影像),、專科體格檢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