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現(xiàn)代漢語口語常用的距離單位中,最長的應(yīng)該是“公里”(除去“堯米”“光年”這一類,,它們適用于天文學研究,,不算是口語常用單位),古代中國則主要用“里”,。而在福建,、廣東沿海一帶,有一個傳統(tǒng)距離單位叫做“鋪”,,一鋪等于十里,。 “鋪”在泉州、廈門,、漳州叫[p??5],,廣州話、潮州話都叫[p?ou5],,福州話叫[p?uo5],,莆田話叫[p??u5]。 下面是各個方言詞典里關(guān)于“鋪”的記錄: 把“十里”稱作“一鋪”的計量用法,,可能并不限于閩廣沿海,,但詞典里只能搜尋到以上記錄。 那為什么稱“十里”為“一鋪”呢,?從這些詞典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莆仙方言大辭典》里寫著:“一個驛站之間的距離為十華里”。 《廈英大辭典》里“鋪站”的詞條下有這樣一句解釋:“每十里有一個休息的地方,,一般會有商店和賣食物的地方(以上為譯文)”,。 《汕頭方言詞典》更是把清末時期使用的距離單位之間的轉(zhuǎn)換關(guān)系列了出來:一鋪大概是3.5英里(約合5632米),清代一里地大概合今天的576米,換算下來,,十里的距離接近于3.5英里,。 綜合這些詞典可知,清末時期,,大概距離十里就會設(shè)置一個驛站,,十里就相當于“一鋪”。 而這種把“十里”稱作“一鋪”的情況是在什么時候形成的呢,?推測可能在明清時期,。 最晚從宋代開始,“鋪”這個詞就被用來表示“驛站”,,最初驛站與驛站之間的距離并未明確規(guī)定,。后來據(jù)南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當時為了傳遞宋金邊境的軍事信息,,官方在江淮一帶“十里”設(shè)“一鋪”,。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鋪”和“驛”還是有區(qū)別的,,它們是兩種不同類別的驛站,。《廈英大辭典》中對“驛”的解釋是“a stage for couriers(大概可翻譯為:信使的站點)”,,而《荔鏡記》里說“五鋪一驛”,。由此可見,“鋪”和“驛”應(yīng)該有明顯分工——“鋪”大概率要小一點,,不排除對一般旅人,、商販開放,“驛”則大一些,,官方性質(zhì)相對濃厚,,并且備有馬匹。所以,,把“鋪”解釋為“小驛站”可能更為準確,。 從明代開始,不少地方志(如萬歷《紹興府志》《雷州府志》)里都記錄著“十里”設(shè)“一鋪”的慣例,。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在《日知錄》中也提到:“今時十里一鋪,,設(shè)卒以遞公文。” 隨著十里一驛站的普及,,民間逐漸把“十里”叫作“一鋪”,,“鋪”也由此延伸用作距離單位。 當然,,實際上驛站與驛站之間并不完全是按照十里一鋪的距離而建,。《廈英大辭典》中就記錄了在大路上一鋪的距離約等于三英里,,在鄉(xiāng)間則大約等于四英里或更遠,這可能是由于城鄉(xiāng)人口疏密程度不同造成的,。 近代,,閩廣地區(qū)有很多人背井離鄉(xiāng)、外出謀生,,因此在海外有許多僑民,。如今,我們也不免要外出求學或找工作,,很多朋友遠在他鄉(xiāng)甚至國外,。假設(shè)按今天五公里(十里)算一鋪,不知道大家過年回家要走多少鋪路呢,?不如動手算一算吧,! *本內(nèi)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