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看我上課的時候,通過問卷星和學生的互動,。感慨萬千,。 這幾天,也讀了很多學生寫的家庭故事,。 最大的感觸是,,他們怎么這么厲害,他們擁有獨立的人格,,對自我的自信,,尤其是自我與他人與眾不同的個性的彰顯。 甚至,,在他們的文字里,,我覺得每個人的成長就像我看了70多集的紀錄片,原來人的成長有這么多的可能,,這么多的潛力,。 有那種“身處破碎家庭,,但依然能從破碎的家庭中尋找到一些破繭成蝶的可能”; 也有那種利用所學的教育學知識去影響父母,,甚至教會了父母如何愛自己,; 也有那種“我有了對象,我們也會吵架,,我要像爸爸包容媽媽那樣去包容我的對象”或者“等我有了女朋友,,我也會像爸爸一樣包容我的女朋友”; 也有那種對于自身生活環(huán)境的洞察,,對于社會的階層的洞察,,對于自身在這個不確定社會中的位置的洞察; 也有那種拿到國家獎學金之后在這個圈子里樹立了無比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等等,。 忽然想到,其實我是帶著“偏見”進入課堂的,,因為我不了解他們,,所以在我所表達的東西中,其實都蘊含著我個體的成長經(jīng)歷,,抑或是我讀過的書,。如果我無法看到他們,那我將一直如此踐行著這樣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現(xiàn)在我還年輕,,和他們之間的差距還沒有那么大。等到我更加不年輕了,,我們之間所橫亙著的,,只有不理解和代溝。 所以,,我們要想不落后于這個變化的世界和不斷地擁有新想法的學生,,我們必須要在一些“可能”中,看到他們,。 早晨起床也聽了一個一席的演講,,大概也是中國美術學院的老師,她說,,【以前我覺得這份工作阻礙了我畫畫成為一名藝術家,,后來我發(fā)現(xiàn)「育人」反哺了我的藝術創(chuàng)作】。也有很多人勸她,,「學習好的依然學習好,學習不好的這么整都沒有用,,不必花費心思」,,可是她覺得愛應該是無條件的,,而不是有條件的。 寫到這里,,忽然想起結課反饋中,,有學生提到如果可以點名回答更好了,否則永遠都是那些同學在回答,。想到之前在課上,,有幾個同學是我Q起來的,后來他們就經(jīng)常起來回答問題,。emm 我們的心是怎么樣的,,就能看到怎么樣的世界。我想,。 當我們能夠看到每個人的閃光點,,而停止審判任何人和任何行為的時候,我們便能持續(xù)接收到這個世界的美好,。 那就希望,,我們都能在和世界互動的時候,都能保持這樣的心態(tài)吧~ 工作之后,,我忽然發(fā)現(xiàn),,也有很多求快的方式,比如拉課題項目發(fā)論文,,有時候我會迷失,,比如申請自己不適合的課題,寫了半天發(fā)現(xiàn)寫不下去了,。這些,,和我讀書的時候遇到的情況是一樣的。 最近這段時間很頹廢,,我認真想了想,,還是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情,雖然慢一些,,但是每一步都是踏實的,,積淀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