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大學》古本原文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xù)來讀古本《大學》,。 前面我們聊了《大學》的第一段,,今天我們來聊第二段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這一段是上一段“知所先后,,則近道也”的具體化。 “明明德于天下”,,又叫“平天下”,,讓天下太平的意思。而天下之所以不能太平,是因為國與國之間有利益爭斗,,所以說“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那時候的國,,并非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國家,,而是指天子所分封的諸侯國。 在周朝時期,,特別是西周,,各諸侯國大都是與周天子有血緣關(guān)系的親族,所以各諸侯國之間的利益爭斗,,其本質(zhì)是家族與家族之間的利益爭斗,,所以又說“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而家族之間之所以產(chǎn)生利益爭斗,,是因為家族中的首領(lǐng)私欲太重,而私欲又源自人內(nèi)心的貪嗔好惡,、分別取舍的習性,,所以又說“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到此我們也就能明白“明明德”與“親民”之間的關(guān)系,。所以儒家講修身,從來不是為了修身而修身,,不是為了自己,,為了我而修身,而是為了親親,、仁民,,為了天下之太平而修身。這是其一,。 (難怪陽明先生總是不愿談及佛家和道家,因為在陽明先生時代,,佛,、道的原始教義已基本丟失,所剩的只是外在的形式,。陽明先生作為一個胸懷天下的有志之士,,拋棄當時無用的佛、道也是自然,。) 其二,,到此我們進一步明白了上一段所說的本末、終始、先后的意義及其關(guān)系(上期已聊得差不多了,,這里就不再贅述),。 如此,根本找到了,,下一步《大學》采用同樣的由表及里,、追根溯源的方法來為我們揭示修身的下手處。 首先修身的目的是去私欲,,而去私欲的本質(zhì)是要拿掉人內(nèi)心的貪嗔好惡,、分別取舍的習性,讓人心回歸本來的清真,,所以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而心之所以不正,,是因為我們在心上攀附了太多的知見,。而這個知見就是對感受的分別取舍,要好的,,不要不好的,,從而導致了心的妄動。 心之動,,《大學》稱它“意”,,就如陽明先生所說“心之發(fā)動處謂之意”。 當“意”源自人原本的良知發(fā)動時,,就是《大學》所說的“意誠”,;當“意”源自人的分別取舍、貪嗔好惡時,,則是“意”不“誠”,。 比如孺子將入于井,看見的人都會產(chǎn)生一種“怵惕惻隱之心”,,這個“怵惕惻隱之心”就是“意”,,而且源自人原本的良知,所以這個“意”就叫“誠意”,。 但若我們看見的是一個平常我們非常憎恨之人將入于井,,我們不但沒有“怵惕惻隱之心”,反而還會有一種拍手稱快的心,,因為憎恨之人將入于井,,會帶給我們一種我們想要的痛快感,所以我們被這種痛快感所支配,,失去了對原本良知的覺知,,“意”也就因此而不“誠”了,。 所以對感受的分別取舍、貪嗔好惡的習性是妨礙我們“心正”的最大障礙,,所以說“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可是要如何才能“誠其意”呢,?我們長期被貪嗔好惡,、分別取舍的習性所綁架,我們的“意”往往是不經(jīng)過我們意識而不知不覺的沿著貪嗔好惡,、分別取舍的老路而行,。 因而“誠其意”的前提是要知“意”的發(fā)生,只有時時刻刻都能知“意”的發(fā)生,,才有可能讓“意”發(fā)生在良知處,,而非沿著分別取舍、貪嗔好惡的老路行進,。所以說“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來到了功夫最關(guān)鍵,、最緊要處?!?/span>格物”是陽明先生學問與朱熹先生學問差異的根本所在,,也是許許多多的學術(shù)專家們沒辦法分清誰對誰錯的地方,所以有專家學者說沒必要分誰對誰錯,,朱熹的我也學,,王陽明的我也學,多學一樣是我賺到了,,何必硬要分對錯呢,。 所以要真正弄懂什么是“格物”,若沒有實修的基礎,,是真的很難理解,。 好了,本期就先聊到這里,,我們下期再來聊什么是“格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