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彩云之南,,每一座小城都能讓你產(chǎn)生停下腳步的沖動,。但有哪座城市,不僅擁有你想追求的詩和遠方,,還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法式風情,,更是一座能照見中國近代史的地理坐標?大概只有那座滇南小城—— 蒙自 你或許聽過這個名字。云南最富盛名的美食“過橋米線”就是她的特產(chǎn)。這座小城也正像一碗過橋米線,,融匯了無數(shù)驚喜:充滿法式風情的“小巴黎”,、哈尼長街宴與彝族火把的狂歡、朱自清筆下“玩具似的”小城,、西南聯(lián)大師生的庇護所……蒙自的有千萬種味道,,總是下一口的滋味最迷人。 蒙自很小,,可她小得不簡單,。她曾是馬幫商道上的重鎮(zhèn),是滇越鐵路上的樞紐,,是近代云南開埠第一關(guān),,是與礦業(yè)大城唇齒相依的商貿(mào)口岸,是兵家必爭的沖要,。世界各地的商旅,、修筑鐵路的工人、躲避戰(zhàn)火的師生,、投身三線建設(shè)的熱血青年、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士……一代又一代人如潮水般在這座小城來來去去,,交匯成一個又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在繁華落盡后,,又化作一種極致松弛的寵辱不驚,。 去蒙自吧,去留住一段往昔的精彩歲月,去體味一座老城永不逝去的青春。 滇越鐵路上的“小巴黎” 碧色寨火車站,,可能是今天許多人邂逅蒙自的第一站。 這深山中的小小車站,,是一縷在你意想不到時迎面吹來的法式微風。黑褐色的鐵軌伸展,停靠在鵝黃色的站臺,。有些斑駁開裂的墻面上好像永遠斜刻著下午四五點鐘溫暖慵懶的陽光,那橘紅的門窗,、翠綠的長椅,、行走不息的法式鐘仿佛定格了一個持續(xù)百多年的漫長午后。 不妨帶著探究的目光,,看得更仔細些吧,。將這座小站平靜、優(yōu)雅的外表揭開小小的一角,,波瀾壯闊的歷史便潮涌而來,。 從高空俯瞰,“山”是蒙自不變的主題,。從海拔超過2500米的最高點老寨大黑山,,到海拔最低的冷全鎮(zhèn)清水河,跨過兩千四百米的落差,,地形極為復雜,。蒙自的市區(qū)就坐落在西北側(cè)的一片小巧盆地中。 被大山環(huán)抱的蒙自,,卻偏偏沒有走向封閉,,穿山而行的“路”讓這座小城一次次被歷史的潮水推向浪尖——在漫長的古代,她曾是馬幫商道的中心,。古道在她腳下生長,,西至思茅(普洱),東至廣西,,甚至伸向更遙遠的緬甸,、老撾、暹羅(泰國),、印度,,運出生絲、茶葉,、皮革,、香料,又運回寶石,、珍珠,、琉璃。 時光沿著驛路緩緩流動,,直到1883年爆發(fā)的中法戰(zhàn)爭打破這座小城的平靜,。 那是一場清政府“不敗而敗”的反侵略斗爭,以一紙不平等的《中法續(xù)議商務(wù)專條》作為休止符,。1889年,,蒙自開埠,作為云南近代的第一座海關(guān),,成為中國與已被法國占領(lǐng)的越南之間重要的商貿(mào)口岸,。隨后,一條“鋼鐵之路”取代了馬幫古道,,將蒙自架上了歷史軌道—— 滇越鐵路,。 這是中國西南地區(qū)的第一條鐵路:北起昆明北站,,南至越南海防站,這條八百多公里的線路,,從南海一直延伸至云南腹地,。這條鐵路為蒙自拉來了眾多云南第一:第一座現(xiàn)代郵局、第一座電報局,、第一座海關(guān)…… 隆隆的火車轟鳴日日響起,,山中的蒙自,變得前所未有的通達,。就連小小不起眼的碧色寨——在鐵路開通前曾是個只有十幾戶的村莊——也一躍成為滇越鐵路上的第一大站,,每天有四十余對列車在此經(jīng)停,開放和繁榮的程度在滇南首屈一指,,甚至被往來商人不無艷羨地稱為“小巴黎”,。 蒙自的繁華,,又與距她僅有四十分鐘車程的另一座小城個舊息息相關(guān),。 個舊礦產(chǎn)資源富饒,霞石儲量全國第一,,錫儲量占全國三分之一,,是著名的“錫都”,而且銅,、鋅,、鎢等有色金屬均儲量豐富。個舊和蒙自以北的開遠則以產(chǎn)煤聞名,。 個舊,、開遠等工礦城市的開發(fā),與滇越鐵路的繁榮同步發(fā)生,,蒙自則在這一進程中變成關(guān)鍵的商貿(mào)交通樞紐,。 位于個舊蔓耗鎮(zhèn)的海關(guān)一度屬于蒙自海關(guān),開埠之后,,來自四面八方的馬幫匯集于此,,又由此去往四面八方,。甚至滇越鐵路建造需要的一部分器材,也經(jīng)由這條商道運輸,。 有數(shù)據(jù)顯示,,滇越鐵路開通后,從蒙自出口的錫礦翻了一番以上,,上世紀二十年代初,,蒙自進出口總額占到云南80%左右,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省第一大通商口岸,。 烈火烹油,,繁花著錦,這一條暗藏著舊中國屈辱史的交通命脈是小城的輝煌,,也是小城的傷痕,。輝煌與傷痕共同鑄成了今天的蒙自,更照見了一個強盛中華之崛起,。 “玩具似的蒙自”,,藏著多少人的芳華? 歷史流動不息,,1938年,,抗戰(zhàn)的烽火蔓延而來,為了切斷西南大后方與東南亞的聯(lián)系,,日本派出飛機集中轟炸滇越鐵路,,并在三年后控制越南段鐵路。1941年,,為了抵御日軍,,滇越鐵路開始了部分拆除。蒙自見證了法國殖民者的覬覦,也見證了民族抗戰(zhàn)的悲壯與熱血,。 也就在抗戰(zhàn)期間,,西南聯(lián)大文法學院遷至蒙自辦學,朱自清,、聞一多等著名學者都曾在此生活,、講學。 今天,,頤樓,、法國領(lǐng)事館舊址、蒙自海關(guān)舊址等具有法式風情的建筑,,坐落在環(huán)湖路邊,,它們都曾是西南聯(lián)大蒙自校區(qū)的舊址;靜謐的南湖,,是當年西南聯(lián)大師生們的聚會地,,面對這片湖水,我們可以想象八十年前他們泛舟于此的笑聲與歌聲,。 一面是戰(zhàn)火,,一面是傳承不絕的文脈,在最緊迫的年代,,這群最溫文爾雅的人,,在蒙自留下了從容堅韌的一面。 時任西南聯(lián)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的朱自清,,曾在蒙自住過幾個月。漫步蒙自,,朱自清也覺得這座城市小,,“像玩具似的”,但小得恬淡,、小得可愛,,他在《蒙自雜記》里這樣描述: “城里只有一條大街,不消幾趟就走熟了,。書店,,文具店,點心店,,電筒店,,差不多閉了眼可以找到門兒。城外的名勝去處,南湖,,湖里的崧島,,軍山,三山公園,,一下午便可走遍,,怪省力的。不論城里城外,,在路上走,,有時候會看不見一個人。整個兒天地仿佛是自己的,;自我擴展到無窮遠,,無窮大?!?/span> 每年夏天,,蒙自的火把節(jié)總能喚起全城男女老幼,。人們舉著由蘆稈或樹枝做成的火把,一邊唱一邊走,,冷靜的小城瞬間熱鬧起來,。這一幕曾經(jīng)深深感染了朱自清:“在這抗戰(zhàn)時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時期,,它的意義更是深厚,。” 過去的一百年,,蒙自是云南版圖上當之無愧的關(guān)鍵之城,,它轉(zhuǎn)運礦藏、積累財富,,也在危難時庇佑民族精神,。而當戰(zhàn)爭和繁華一起如流沙般遠走,喧囂總非長久,,蒙自人面對的是漫長的平和,。 紅河州州府本不在蒙自,最先在個舊,,2003年1月29日,,紅河州首府由個舊市遷至蒙自縣,忙碌的礦洞和喧囂的火車站,,一同冷寂下來,,兩座小城都走入了自己的新的歷史階段,。 幾年前,蒙自作為電影《芳華》的取景地出圈,,幾十年前的年輕人們在大禮堂跳舞的鏡頭,,感染了很多人,也讓人們集體回望這座小城的青春,。凝聚了歷史的窄軌火車,、南湖、碧色寨火車站,、法式建筑群,,吸引了慕名而來的游客。 在街頭喝一杯咖啡,濃郁的香氣來自本地所產(chǎn)的優(yōu)質(zhì)小??Х榷梗媲暗姆ㄊ浇ㄖ嵝讶藗?,云南的第一座咖啡館就誕生在蒙自,。 如果說,恰恰是那些經(jīng)歷過繁榮而回歸平靜的城市,,才更接近松弛狀態(tài)的話,,那么今天的蒙自,就有這樣悠然的氣息,,因為它有太多太多的歷史,,值得細細品味。 蒙自的滋味,,不止一碗米線 今日的蒙自,,是云南特色的旅游城市、農(nóng)產(chǎn)品之城,、民族之城,。最大的城市名片,也從鐵路變成了過橋米線,。 小城蒙自,,是過橋米線的發(fā)源地。曾在西南聯(lián)大讀書的汪曾祺,,念念不忘這份滋味:“雞片腰片魚片肉片都極嫩,,湯極鮮,真是食品中的尤物?!?/strong> 正宗的過橋米線,,配料極為多樣,雞片,、腰片,、魚片、豬里脊片,、宣威火腿片,,片片不少,先把這些食材推入熱湯燙熟,,然后將晶瑩的白胚米線和生菜依次撥入碗中,。一碗米線下肚,不同的口感和口味層層疊疊地口中展開,,回味無窮,。 過橋米線好像是蒙自的某種縮影,豐富多元,,混于一碗,,溫吞平和,底蘊醇厚,,這是蒙自的特色,,也是松弛感背后的真正滋味。當然,,蒙自米線的花樣可遠不止過橋米線一種,。菊花米線、團山小黃牛米線,、砂鍋米線,、帽子米線、涼米線……連吃兩個月,,絕對不重樣,! 蒙自所在的紅河州,是高山上的稻米王國,,蒙自人吃米的方式當然也不止米線一種,。當?shù)赜幸环N常吃的蒸糕,是用糯米和普通大米一起磨成了粉做成的,,上面蓋著厚厚的一層蒸得幾乎化成汁的紅糖,,又黏又軟,刀子切不開,,要用棉線劃成一塊一塊的,,趁熱夾上紅糖、花生和豆粉吃,。這蒸糕搶手得很,,上午出攤,不到中午準保賣光,。 在蒙自的美食版圖上還有塊頂頂出挑的寶地,,那就是新安所。這座小鎮(zhèn)曾是明代屯軍的駐地,,山東,、江蘇、四川等各地的軍人帶來家鄉(xiāng)的飲食記憶,,讓這里的食物博采眾家之長,,有甜甜糯糯的八寶飯,也有熱辣十足的燒豆腐,。最讓人難忘的莫過于蒸肉飯,,看似平平常常的粉蒸肉,可就是又香又嫩,,咬一口就能滲出異常豐沛的肉汁,,配上熱氣騰騰的甑子飯,再來一份麻辣鮮香的套腸,,可不是一碗兩碗就能吃夠的,! 除了美食文化的交融,多種民族風情也交匯于蒙自,,彝族獨特的“三步弦”,、壯族精美的刺繡織錦、哈尼族熱情的歡宴與美酒……山高谷深的蒙自,,讓各種生活方式自由舒展地生長,。“聽見弦子響,心慌手掌腳桿癢”,,歌舞是自在快活的寫照,,歌舞之后,喝一碗哈尼族的“水碾茶”,,看從高山而下的流水推動水車揉制茶葉,,說不出的舒心。 過去與當下的軸線在蒙自交錯,,造就了復雜的地理文化坐標,,也為蒙自人今天的多元生活,提供了更多選擇與可能,。 有人說,,走在蒙自街頭,最吸引人的是法式風情,。法國花園,、哥臚士洋行、海關(guān)舊址,,碧色寨車站的不遠處甚至坐落著法國人帶入中國的第一片紅土網(wǎng)球場,,都在提醒我們這里曾經(jīng)的繁榮。 可如果進一步感受,,便又能發(fā)現(xiàn)這份法式生活背后,,有著在地的、民族的,、古典的多重韻味,,那是只屬于蒙自的獨特滋味。 去蒙自吧,,去這座小巧而濃烈,、濃縮而舒展的小城,,多住幾天。 文 | 阿滿 文字編輯 | 貓騎士 圖片編輯 | 王家樂 頭圖 | 邏輯楊社長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chuàng)內(nèi)容 未經(jīng)賬號授權(quán),,禁止隨意轉(zhuǎn)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