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君子育人之道
原文:君子以振民育德,。(《周易·蠱卦》象)
譯文:君子能以德教振奮百姓,培育美德,。
解讀:君子要努力培育人們的美德,,鼓舞振奮人心,重新煥發(fā)活力,。
原文:君子進德修業(yè),,欲及時也。故無咎,。(《周易·乾卦》文言)
譯文:君子要在品行上進步,、事業(yè)上取得成功,應抓住時機,,順勢而動。這樣就沒什么過錯了,。
解讀:修行先要修德,做事不脫離大眾,,抓緊機遇,,就不會有危害,。
原文: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周易·坎卦》象)
譯文:君子長久保持美德,,從事教化育人的事業(yè)。
解讀:君子應于平常不斷修行積德練習本領,以教育人為自己的事業(yè)。
原文:君子以朋友講習。(《周易·兌卦》象)
譯文:君子匯集朋友,,一起來互相討論學習,。
解讀:朋友之間彼此影響,,互相切磋就充滿了喜悅。
原文: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禮記·中庸》)
譯文:只有天下最真誠的人,才能充分發(fā)揮天賦的本性,。
解讀:強調(diào)一個人品行的修養(yǎng)至關重要,,它是發(fā)掘天賦的必要條件。
原文:教者必以正,。(《孟子·離婁上》)
譯文:執(zhí)教的人,,一定要用正理正道去教育人。
解讀:受教者是一張白紙,,執(zhí)教人手持墨筆,,是畫下最新最美的圖畫,還是涂鴉了事。主動權在執(zhí)教人,。執(zhí)教人是教育人的,,應以正能量教育人。
原文: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乾卦》文言)
譯文:君子通過學習積累知識,,通過質(zhì)疑問難來辨明問題,以寬厚待人與人相處,,以仁愛仁德之心實踐行動,。
解讀:這里強調(diào)的是勤學勤問、知識日積月累,,寬厚仁義待人,。行動勝于言語。
原文: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孟子·盡心上》)
譯文: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種:有像及時雨那樣化育萬物的,,有幫助培養(yǎng)成優(yōu)良品德的,,有發(fā)展特有才干使之成材的,有解答學生提出疑難問題的,,有以自身品行影響不能登門受業(yè)的人自學成才的,。
解讀:教育的方式有多種,但目標是一致的,。耐心,、循循善誘,品行培養(yǎng),,個性教育,,質(zhì)疑問難,激勵社會學子成才,。
原文: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禮記·大學》)
譯文:君子所有的高尚品德,,一定要忠誠踏實才可以獲得,驕縱放肆便會失去。
解讀:只有具備忠誠踏實的態(tài)度,,才會使自己的品德高尚起來,,盛氣凌人、驕縱放肆只能失去高尚品德,。
原文: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譯文:做學問的要領沒有別的,,只不過將已喪失的良心找回來罷了,。
解讀:人有了良心,就志氣清明,、義理清晰,,便會學得好;人的良心一旦喪失,,就會昏昧懶散,,雖然在學,最終仍是無所收獲,。
原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禮記·中庸》)
譯文:用寬容溫柔的態(tài)度去教化人,對無理的行為不施報復,。君子就屬于這一類,。
解讀:孔子這里解釋的是南方人“強大”的含義,認為南方人的“強大”含義就是君子的“強大”的含義 ,。但君子是不分南北的,。這是君子式的“強大”內(nèi)涵。
原文:致知在格物,。(《禮記·大學》)
譯文:獲取知識的途徑在于追究事理,。
解讀:追究事物的終極所有的道理,自然就獲得了知識,。
原文: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禮記·中庸》)
譯文:有不曾學過的知識,,學習了還不能通曉,,就不放棄;有不曾問過的疑問,,問了還不明白,,就不放棄;有不曾思考過的問題,,思考了還不得其解,,就不放棄;有不曾辨別的問題,,辨別了還不明晰,,就不放棄;有不曾實行過的善道,,實行了還不踏實,,就不放棄。
解讀:做任何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做到底,做到成功,。
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譯文:對于任何學問和事業(yè),,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解讀:此段話中,,沒有說明知之,、好之、樂之所指的具體內(nèi)容,,一般來說指的是儒家經(jīng)典,、仁義道德之類的內(nèi)容。現(xiàn)代教學論中也有“好學不如樂學”之說,只有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學習起來有樂趣,,才能學得好。
原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禮記·中庸》)
譯文:別人一次能做到的,我用百倍的功夫,;別人十次能做到的,,我用千倍的功夫。如果真能這樣做,,即使愚笨也會變聰明,,即使柔弱也會變得剛強。
解讀:勤能補拙對一個人而言,,聰明和愚笨沒有鴻溝差別,,在于是否努力用功。
原文: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
譯文:智力和智商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智力智商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解讀:此處“中人以上”、“中人以下”沒提到所指是什么,。這段話的核心和重要意義在于,,孔子對不同的人,實施不同的教育,,即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對人類教育的重大理論貢獻,。
原文:三思而后行,。(《論語·公冶長》)
譯文:遇事要考慮多次,然后才行動,。
解讀:此處的“三思”,,不一定確指三次,,應指的是多次,即反復思考,。
原文: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禮記·中庸》)
譯文:由真誠達到明曉事理,,這叫做天性。由明曉事理達到真誠,,這叫做教化,。真誠就會明曉事理,,明曉事理就會真誠。
解讀:真誠是品行,,明曉事理為知識和能力,,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原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jīng)·衛(wèi)風·淇奧》)
譯文:學習和討論問題,,就像加工象牙、角,、骨,、玉石那樣切呀,、磋呀、琢呀,、磨呀,。
解讀:此話出自《詩經(jīng)·衛(wèi)風·淇奧》,,孔子把它應用于學習過程中,,形象地比喻為互相探討研究,,這是一個創(chuàng)造,。切磋、琢磨二詞,,因此成為后世學者之間探討學問的代名詞,。
原文: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顏淵》)
譯文:君子廣泛地學習文獻知識,并以禮節(jié)禮儀來約束自己,,下屬也就不至于離經(jīng)叛道了,。
解讀:這里很清楚地表明,孔子教育思想的目的就是要用禮樂文明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
原文: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譯文:應該默默地在心里記住所學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厭倦,,教導別人而不知疲倦。
解讀:孔子在此提出了對待教育與學習兩個方面的應有態(tài)度,。為學者應學而不厭,;為教者應誨人不倦。更重要的是,,這里還滲透著一個思想,,即無論是教者,或者是學者,,在同一個人身上,,同時都兼有學習和教育別人的責任和義務。
原文:為之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應不厭煩地去做,不疲倦地去教人,。
解讀:這里提出的是教與做的關系,。無論是做還是教,都應該勤奮勤敏,、不厭倦,。
原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悔焉,。(《論語·述而》)
譯文:對于能夠達到自理的兒童,,我從沒有不給他以教誨的。
解讀:這句話傳統(tǒng)的解釋是,,束脩為薄禮,,只要自己拿著十條干肉為禮來見我,我從沒有不給他以教誨的,?!笆憽庇挚梢岳斫獬墒l(fā),年齡大致在十五歲,,孔子自己曾說十五立志于學,,這個年齡的孩子生活能自理了,就可以進學堂接受教育了,。無論何種解釋都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孔子的誨人不倦精神,二是孔子超時代的有教無類教育思想,。
原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墩撜Z·衛(wèi)靈公》
譯文: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必定要先準備好他的工具。
解讀:這里是一個比喻,,君子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成就自己的事業(yè),必須先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掌握治世的知識和能力,。
原文:不憤不啟,不悱(fěi)不發(fā),。(《論語·述而》)
譯文:不到他努力想弄清楚而又弄不清楚之時,,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特別想說而又表達不出來之時,,不要去啟發(fā)他,。
解讀:這里孔子提出了教育心理學方面的一個嶄新教育思想,即啟發(fā)式教學,,這就是發(fā)展到今天仍在運用的啟發(fā)式教學理論,。啟發(fā)式教學的核心是:學生經(jīng)過思考努力想弄通而又弄不通之時,學生努力想表達而又說不出來之時,,在這兩種心理接受的關鍵時刻,,教師不失時機給以啟發(fā)開導。這種教育教學方法已成為現(xiàn)今教育教學思想的重要理論之一,。
原文: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后倦焉,譬諸草木,,區(qū)以別矣,。(《論語·子張》)
譯文:君子的道義道理,哪些先傳授,,哪些后教誨,,就和草木一樣,都是分類區(qū)別的,。
解讀:這里提出了兩個思想,,一個是根本的重要知識和一些生活中的常識都是知識,都要學習,;二是先學什么,,后學什么,是要分類進行教學的,。這是孔子最早提出的分類教學理論,。
原文: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譯文:學生學到了某一知識,,但不能夠舉一反三之時,就不要再教他新知識了,。
解讀:“舉一反三”是孔子最早提出的教育教學經(jīng)典名言,。這里孔子提出了教育心理學中另一個重要思想,即教育發(fā)散思維理論,。其核心是經(jīng)教師的傳授和訓練,,學生能對老師所講舉一反三,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和思維發(fā)散能力,。
原文: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譯文: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求安逸,,對工作勤快敏捷,說話卻很謹慎,,又能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糾正自己的過錯,,這就可以成為好學的了。
解讀:這里表達了兩個意思,一是孔子對君子物質(zhì)生活態(tài)度方面的要求,,與孔子的安貧樂道,,把富貴看作是浮云一樣,君子應該致力于精神和文化上的追求,;二是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又成為后世養(yǎng)生保養(yǎng)的經(jīng)典方式之一,即吃飯“七分飽”等,??鬃釉诖颂岢龊脤W的三條標準,,即不苛求物質(zhì)生活的享受,,做事勤快而說話謹慎,求得有道德的人的幫助,。
原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
譯文:我不是生來就知道知識和道理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化,并且能夠勤奮地去不斷追求的人,。
解讀:孔子在這里明確否認自己是生而知之者,。由此可以證明,孔子在另外篇章里所說的“生而知之”,,不是指的天生就明白事理,,而是指的高智商,高智商是先天就存在的,。有了高智商的前提條件,,再加上后天的愛好和勤學,才可以成才,。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譯文:幾個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會有作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的善良的品德和優(yōu)秀的長處而學習,;對于他的缺點和不好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
解讀:“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這是孔子最早表述的經(jīng)典名言。說明同行之人,無論他是善人或者是不善之人,,都可以為我的老師,,這里邊包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一個人同時存在優(yōu)點和缺點,,同時存在著長處和短處,,同時存在著善與不善。他的善,、優(yōu)點,、長處就是我們應學習的,而他的不善,、短處,、缺點,也從反面給我們提供借鑒,。
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以四項內(nèi)容教育學生:歷史文獻知識,品行修養(yǎng),,忠信誠樸,,以信任交朋友。
解讀:知識學習和品行的修養(yǎng),、道德的培養(yǎng)相結(jié)合,,德育、智育同時并舉,。
原文: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論語·泰伯》)
譯文:君子自己有學問和才能,,卻能夠向沒有學問和才能的人請教,;自己知識多卻向知識較少的人學習;有學問,,但看起來卻好像沒學問,;知識很充實,但卻好像很空虛,;受到別人的冒犯也不去計較,。
解讀:這是曾子對孔子“不恥下問”思想的進一步表述,。從中可知,不恥下問的對象,,不僅僅是指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而且還包含著向知識少于自己的人請教,向才能不如自己的人請教,,這是一個博大的胸懷,。它的前提條件是“有若無,實若虛”,,始終保持謙虛不自滿的態(tài)度,。
原文:學猶不及,猶恐失之,。(《論語·泰伯》)
譯文:君子學習總是像老趕不上別人一樣,,還擔心學到的東西會丟失。
解讀:這句話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了孔子學而不厭的精神和求知的迫切心情,。
原文:吾少也賤,,故能多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論語·子罕》)
譯文:我小時候也貧賤,,因此學會很多卑賤的技藝,,真正的君子會有這樣多嗎?不會多的,。
解讀:這里說明了兩個道理,,一是實踐出真知,孔子年齡很小的時候就干各種雜活,,學習了很多技能和技藝,;二是地位卑賤往往是人生取得大成就的寶貴財富。當樊遲向孔子說想學種菜種莊稼,,孔子并未說自己不會,,只是說自己不如老農(nóng)、老圃,??鬃幽艹蔀榇笏枷爰摇⒋蠼逃?、大學問家,,與他少年時的卑賤經(jīng)歷密不可分??鬃诱J為君子多能就是這樣得來的,。
原文:語之而不惰。(《論語·子罕》)
譯文:聽課時認真、聚精會神,、毫不懈怠,。
解讀:孔子認為,上課認真聽講,,對學生來說是學習知識最為關鍵的一步,。
原文: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季氏》)
譯文:時間一天天過去啦,,年歲是不等人的。
解讀:一寸光陰一寸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虛度年華。
原文:叩其兩端而竭,。(《論語·子罕》)
譯文:應該通過對事物正反兩個方面的親身探索,、了解,而求得問題的解決,。
解讀:“叩其兩端而竭”中的叩,,是叩問、了解,、盤問的意思,。兩端指事物的前后、始終,、本末,、上下、內(nèi)外,、粗細等表現(xiàn),,即事物的正反兩個極端。通過對事物正反兩個極端的了解,,來把握事物的本質(zhì),,求得問題的解決。這是一種積極的思想方法,。它體現(xiàn)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原文: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論語·子罕》)
譯文:(對孔子的學問) 我抬頭仰望,,越看越高,;我努力鉆研,越鉆研越覺得不可窮盡,;看著它似乎在前面,,忽而又覺得在它后面。老師善于一步步地有順序地誘導我們學習,,用文獻知識來充實我們,,用禮儀禮節(jié)來約束我們的言行,使我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
解讀:“循循善誘”是孔子最早提出和實踐的教育經(jīng)典名言,。這段話贊美了孔子的學問,、道德高深不可窮盡,,感嘆孔子教學方法的完美,也是顏淵對治學和修養(yǎng)的感受,。
原文: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論語·子罕》)
譯文:莊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開花的情形是有的,吐穗開花而不凝漿結(jié)粒的也是有的,。
解讀:把學生比喻為幼苗,,是孔子最早提出來的,,教學就好像培育幼苗一樣,。本句以優(yōu)美形象的語言,激勵人們要立志成才,。
原文: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論語·泰伯》)
譯文:像面臨著深淵,,像行走在薄冰之上,,從此以后,我知道怎樣可以免于刑戮了,。
解讀:這是曾子通過引用《詩經(jīng)·小雅·小旻》中的詩句,,表明君子處世應該抱著認真、謹慎的態(tài)度,,“君子懷刑”,,心中有法律觀念,,知道怎樣做才能順應社會。
原文: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論語·子罕》)
譯文:年輕人值得敬畏,怎么知道未來的人就不如我們現(xiàn)代人呢,。
解讀:“后生可畏”是孔子的經(jīng)典名言,。孔子相信年輕人能夠超過前輩,。他曾說過一個人如果到了四十,、五十還默默無聞,那他就沒什么可敬畏的了,。說明他對青年和青年時期教育的重視,。
原文: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論語·先進》)
譯文:孔子認為,先學習禮樂而后做官的人,,是平民百姓,;先當了官再學習禮樂的人,是原來就有爵位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君子,。如果要選用人才,,我主張就選用先學習禮樂而后做官的人。
解讀:究竟是先學習禮樂后做官,,還是先做官后學習禮樂,,哪一種情況更好些,孔子在先做和先學兩種態(tài)度中,,主張先學,。學了以后,優(yōu)秀的就做官,,即“學而優(yōu)則仕”,。因為當時的卿大夫子弟都是先世襲了父輩和兄長的爵位、官位后,,再學點禮樂,,成了“君子”。這就往往出現(xiàn)學得不好的現(xiàn)象,。因此,,孔子寧可選取平民百姓先來學習禮樂,,然后再做官??鬃釉诖颂岢隽酥塾诙Y樂文明的培養(yǎng)人和選官的制度,。
原文:善人之道,不踐跡,,亦不入于室,。(《論語·先進》)
譯文:善人的行為,是不踩著別人的腳印走,,譯文:愛一個人,,能不叫他勤勞嗎?忠誠于他,,能不教誨他嗎,?但學問修養(yǎng)也不能到家,不能達到精深,。
解讀:這是孔子回答子張問善人之道的問題提出的,。君子應該有獨創(chuàng)精神,走自己的路,。但是學習別人的成功經(jīng)驗和吸取別人的已有成果,,來充實自己,也是一個人成長中必不可少的,。
原文:愛之,,能無勞乎?忠焉,,能勿誨乎,?(《論語·憲問》)
譯文:愛一個人,能不叫他勤勞嗎,?忠誠于他,,能不教誨他嗎?
解讀:這句話,,孔子不僅僅是對學生而言,也應看做是對所有的平民而言,。君子愛人,,不是溺愛,而是有導向的愛,。真正的愛,,是有利于學生和子弟身心健康,使之都能得到健康發(fā)展的愛,。
原文:有教無類,。(《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人人都可以享有教育,,而不分人是什么類別。
解讀:春秋之前,,教育只限于貴族階層,,即“學在官府”。春秋時教育文化下移,,突破了只有貴族階層才能享受教育的特權,。孔子的學生既有出身社會下層貧賤子弟,,也有大夫階層,,也有父兄表現(xiàn)不好、犯上作亂的,,孔子對他們都給以平等的教育,。孔子倡導的私學和有教無類思想,,打破了“學在官府”秩序,,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重大創(chuàng)造,同時對中國士階層的形成都有直接的影響,。
原文:辭達而已矣,。(《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言辭,只要能表達意思就可以了,。
解讀:這里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寫作原則,,即辭以達意??鬃硬⒉皇遣灰牟?,也不是不要語言的藝術性。在文采和達意兩個方面中,,它們都應該是為了表達主題思想服務的,。但文采不能超過或掩蓋了達意,更不要巧言裝飾,??鬃幼约壕投啻沃鲝垺安粚W詩無以言”、“文質(zhì)彬彬”,,他的很多話就帶有很高的藝術性,。
原文: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gǔ),。(《論語·季氏》)
譯文:陪著君子說話容易犯三種過失:還沒問到你的時侯就說,這叫急躁,;已經(jīng)問到你了還不說,,這叫隱瞞,;不先看君子的臉色便貿(mào)然開口,這叫瞎了眼,。
解讀:這里告誡人們,,特別是學生應該避免急躁、隱瞞,、盲目,。
原文: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
譯文:君子有三件事值得警惕和戒除:年輕的時候,血氣未定,,要戒除的是迷戀女色,;到了壯年的時候,血氣方剛,,要戒除的是好斗,;到了老年,血氣已經(jīng)衰了,,要戒除的是貪得無厭,。
解讀:這是孔子關于人生成長教育的著名三段論??鬃影凑杖嗽谏倌?、壯年、老年三個不同年齡段上的不同特點,,分別提出君子修養(yǎng)的重點,,說明了孔子對于道德修養(yǎng)已有較為具體的研究。同時,,這段話也是孔子對人生保養(yǎng)和養(yǎng)生的深刻體會,。
原文: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
譯文:孔子認為,,生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學習以后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遇到了困難再去學習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難還不學習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了,。
解讀:這是孔子為強調(diào)學習的重要性與主動性而進行的劃分,,并非專就智商而言。在孔子看來,,學習的勤奮與悟性同等重要,,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體現(xiàn)。
原文: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
譯文: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生活環(huán)境不同習俗相差就遠了,。
解讀:這里孔子對人的本性的說法是比較合理的,。后世出現(xiàn)孟子的性善論,主張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荀子的性惡論主張人的本性是惡的,;董仲舒性三品(善惡中)說等,都是對孔子言論的不同理解,。但有一點是相同的,,習俗與實踐密不可分。
原文: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論語·陽貨》)
譯文:君子學了道就能愛人,小人學了道就容易聽指揮,。
解讀:這段話說明了教育教化對人的作用,,也說明了教育教化在孔子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君子小人都學道,,但獲得的成果,,有層次上的差別。
原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ā墩撜Z·陽貨》)
譯文:整天吃飽了飯,什么心思也不用,,這真是難辦得很呀,。
解讀:這段話說明孔子極力反對“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整天吃飽了飯不干事,,也不用頭腦想問題,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鬃蛹忍岢隽饲谒伎嫉膯栴},其實也提出了一個養(yǎng)生學的問題,。
原文: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
譯文: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四處傳播,,這是應該革除的作風,。
解讀:“道聽途說”一語,是孔子所反對的,、最早表述的經(jīng)典名言,。孔子把“道聽途說”的壞處提高到背棄道德的層面,,可見他對“道聽途說”的厭惡,。
原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譯文:學了以后又按一定的時間溫習和實踐,,不是很愉快嗎?
解讀:這里一方面強調(diào)的是“習”,,它包含對已學知識的復習,、練習、演習和實習,。另一方面強調(diào)的是樂學,,好學不如樂學。有興趣,,學習的積極性才會持久,。
原文: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譯文:能從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中,,又有了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就可以當老師了。
解讀:能夠舉一反三,,能在復習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能提出新的見解和體會,,這是老師應該具備的條件,。
原文: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譯文: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只有某種特定的用途),。
解讀:各種器具都有特定和專門的用途,這種特定器具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技能技藝,。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學了什么手藝,當了什么工種,,就成為某行業(yè)的有用之人,。但君子不是。君子不應像器具那樣,,只具有某種特定的功能,。君子應該博學多才,不能僅僅局限于某一專門知識或技能,。
原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譯文:只學習而不加以思考,,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效,;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因疑惑而走入歧途,。
解讀:孔子在此提出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指出光學習不思考的不良后果,也指出了只思考而不學習的弊病,。他主張在學習中應該學習和思考相結(jié)合,。
原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譯文:勤敏好學,,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
解讀:“不恥下問”,,是孔子的經(jīng)典至理名言,。他指出了一個人對待學習的基本態(tài)度就是要不恥下問。沒有不恥下問的精神,,就不是真正的好學,,也不可能在學習上不斷進步,。
原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譯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呀,。
解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是孔子最早提出的,、流傳兩千多年膾炙人口的至理經(jīng)典名言。什么是知,,什么是不知,,這既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又是一個深刻而發(fā)人深思的問題,??鬃訉Υ诉M行了精辟的解釋,反映了孔子對知識實事求是的老實態(tài)度,。它歷來就是所有好學之人的座右銘,。
原文: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
譯文:廣泛地多聽聽,選擇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觀察,,全記在心里。
解讀:孔子反對在還不懂時就去進行制作,,他主張對自己所不知道的應該多聞,、多見,努力學習,,這就是他曾說的“學而知之”,。
原文: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論語·憲問》)
譯文:不怨恨天,不責怪別人,,在下位的時候要學而不厭,,在上位的時候要求得聞達。
解讀:“怨天尤人”是孔子所反對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一個人的發(fā)展,,不能單純強調(diào)客觀,,主觀努力是最重要的。
原文: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孔子認為,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思索,,結(jié)果沒有益處,不如去學習,。
解讀:孔子在思與學二者中,強調(diào)了學的重要性,,當反復思索無結(jié)果之時,,說明學得不透徹,就應該馬上再學習,。這句話是對“思而不學則殆”的發(fā)揮,。
原文:君子謀道不謀食。(《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君子謀求道德學問,,不謀求個人生計,。
解讀:社會分工不同,君子是通過學習道德學問,,以便將來管理社會,。道德學問精通了,不用擔心穿衣吃飯問題,。由于他謀求學道,,一心不能二用,所以就不能同時又去謀求穿衣吃飯,。另一層意思是,,君子對吃飯穿衣不太講究,不用刻意追求,。
原文: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wèi)靈公》)
譯文:君子擔心的是道德學問,不擔心貧窮,。
解讀:這句與上句意思有點相近,。一是君子關注的主要問題是道德學問,無暇關注生活環(huán)境的好與壞,。二是君子學好了道德學問,,貧窮問題自然可以得到解決,,無須過于擔心。
原文: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論語·陽貨》)
譯文:愛好仁而不愛好學習,其弊病是容易受人愚弄,。
解讀:好仁是好事,,但只是好仁而不愛好學習,這種好仁也可轉(zhuǎn)化為弊病,。強調(diào)學習的重要性,。
原文: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論語·陽貨》)
譯文:愛好智慧而不愛好學習,,其弊病是好高騖遠而沒有基礎。
解讀:愛好智慧是好事,,但只是愛好智慧而不愛學習,,這種好智也可轉(zhuǎn)化為弊病的。強調(diào)學習的重要性,。
原文: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論語·陽貨》)
譯文:重視誠信而不愛好學習,,其弊病是會被受到傷害,。
解讀:重視誠信是好事,但只是重視誠信而不愛好學習,,誠信也會轉(zhuǎn)化為弊病的,。強調(diào)學習的重要性。
原文: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論語·陽貨》)
譯文:重視直率而不愛好學習,其弊病是往往而糾纏不清,。
解讀:重視直率是好事,,但只是重視直率而不愛好學習,直率也可轉(zhuǎn)化為弊病的,。強調(diào)學習的重要性,。
原文: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論語·陽貨》)
譯文:愛好勇敢而不愛好學習,,其弊病是可能會犯上作亂。
解讀:愛好勇敢是好事,,但只是愛好勇敢而不愛好學習,,勇敢也可轉(zhuǎn)化為弊病的,。強調(diào)學習的重要性。
原文: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論語·陽貨》)
譯文:愛好剛強不愛好學習,其弊病是狂妄自大,。
解讀:愛好剛強是好事,,但只是愛好剛強而不愛好學習,剛強也可轉(zhuǎn)化為弊病的,。強調(diào)學習的重要性,。
原文: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nì),。(《論語·子張》)
譯文:雖然是小技藝,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要用它來達到遠大目標就行不通了,。
解讀:百工是指各種手藝工匠;肆是指市場和手工作坊,。社會分工不同,手工業(yè)者完成在工場他們的手藝工作,,而君子的學習是為了掌握道義知識,。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本質(zhì)體現(xiàn)。
原文: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論語·子張》)
譯文:每天能知道一些原來不知道的,,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經(jīng)學會的東西,可以說,,這就是好學的了,。
解讀:一方面強調(diào)要不斷學習,另一方面強調(diào)“學而時習之”,,兩者結(jié)合,,就是名副其實的好學的了。
原文: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論語·子張》)
譯文:各種工匠在作坊里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過學習來掌握獲得道的理論和成果,。
解讀:這句話通過百工和君子的比對,,說明人在社會上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人格上高低貴賤之分。百工和君子,,一個在作坊里工作完成自己的手工作業(yè),,一個在學校里完成學業(yè),各自從事自己的社會分工,,都是一樣值得尊敬的,。這句話可以有力地澄清孔子輕視勞動人民的說法。
原文: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論語·子張》)
譯文:(對以前的道理) 賢能的人能認識那些重大的道理,不賢能的人也能認識一些小道理,。
解讀:以前的道,,指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實質(zhì)是指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的治國方案,,這些是孔子學說直接的和主要的來源。而在一般人們身上也有所表現(xiàn),。
原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
譯文:學生在家要盡孝道,出門就像對待親兄弟那樣對待朋友,,處事慎重而有信用,,要廣泛地愛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以后,,有了閑暇時間,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解讀:孔子要求弟子們把做人放在第一位,,把求知學藝放在第二位。要求弟子們致力于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在做了這些事之后,,有余力閑暇時才學習文獻知識,。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重在學生的德行修養(yǎng),,把學習書本知識放在道德修養(yǎng)之后,。
原文: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
譯文:讓他處理政務,卻辦不通,;讓他出使外國,,又不能獨立談判。雖然學了很多,,有什么用呢,?
解讀:這是孔子針對熟讀《詩經(jīng)》而不能加以實踐的情況的批評??鬃咏逃枷?,不是為學而學,而是要學以致用,,學習和實際相結(jié)合,,學習要能應對客觀需要。學的雖然很多,,但在實踐上不能發(fā)揮作用,也是沒有用的,。
原文: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
譯文:不學禮的人,,就不懂得怎樣立身,。
解讀:強調(diào)一個人學習禮儀、禮節(jié),、禮制,、禮貌等的重要性,學禮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前提條件,。
原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是只闡述而不創(chuàng)作,,以相信的態(tài)度喜愛古代文化,。
解讀:這是孔子對待前人文化遺產(chǎn)的基本態(tài)度,,體現(xiàn)在繼承性與審慎性。需繼承,,故需“信而好古”,;需審慎,故“述而不作”,。
原文:博學而無所成名,。(《論語·子罕》)
譯文:廣泛地學習,不以某一方面的專長來成名,。
解讀:這句的意思,,大致與“君子不器”有某些相似之處。君子學的是道德學問和禮,、義,、信,以及治世的本領,,內(nèi)容廣泛,。不能單獨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