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墨是要陳才好 和紙一樣,,因古人不專為牟利! 整理編緝_《當代國畫》 文章來源_網(wǎng)絡(luò) 生宣紙對于國畫墨色,,更有“相輔相成”之妙,。畫筆蘸上墨汁,畫在生宣紙上,,立即滲化,,出現(xiàn)一種蔭蔭滲滲、滂沱華滋的韻味,。這就是三種功能相互適應(yīng)的效果,。 張大千《鳳簫圖》116×65cm 1955年作 從用墨法來說,墨色是借著膠汁的浮力,,在宣紙上向前滲化,,膠小則墨色干枯而晦澀,膠大了則墨色失去了氣韻,。畫生宣紙膠水與墨汁是互相交融,,起著關(guān)鍵的作用。這是我的一點經(jīng)驗,。張大千《黃山自畫像》192×102cm 1961年作 墨是油煙最合宜,,松煙只是黝黑,并且沒有光彩,,不宜于作畫,,偶然用它來渲染發(fā)、鬢,、髭,、須也可。山水花卉,,沒有用它的地方,。墨是要陳才好,和紙一樣,,因古人不專為牟利,,搗煙很細,下膠輕重合適,,近日粗制濫造,,下膠又重又濁,并且用洋煙,,甚至有用煙囪煤煙的,,所以越發(fā)不能用了。欲找好墨,,要光緒十五年前所制的,,乾隆御制更好,因為宮中多有明墨,,因風(fēng)碎裂,,加膠重新制造,,所以又黑又光亮,用起來真可以墨分五彩,。古人曾說:“輕膠十萬杵”這句話,,做墨的要點,盡于這五個字里面了,。 張大千《唐人秋獵圖》139×66cm 1948年作 裝裱是我國畫必不可缺的,,因為我們用的紙和絹是軟質(zhì)的,畫時受了水墨和顏色的膠水浸漬,,干后就有凸凹皺痕,,若不襯托,非但不如原來的樣子,,還要減色,。所以第一步必須要襯托。至于裝池,,墨色或淡設(shè)色,,是湖水色和淺米色的絹一色挖嵌為雅,切不可用深色的綾絹,。深重的顏色,,只宜于裝潢宋元破爛絹本,或是磁青上的泥金畫,。若工筆或金碧青綠,,可用宣和裱式,就是所說三色的:玉池用湖水色絹,,隔水用米色綾,,天地用略深湖水綾,驚燕與隔水同一材料,。玉池要用絹的緣故,,是留來讓人題跋的。軸頭是紫檀,、黃楊,、象牙為最雅,瓷,、犀便是其次了,。 張大千《策杖獨步》154×73cm 1948年作 作畫要明白物理,,體會物情,觀察物態(tài),,這才算到了微妙的境界,。譬如畫山,,要了解南北氣候的不同,土質(zhì)的各異,,于是所生的樹木,,也就迥然不同。因此種種關(guān)系,,山石的形成,樹木的出枝發(fā)葉,,一切的一切,,各自成就它的姿態(tài)。如畫花卉,,有向陽者,,有喜陰的,向陽的必定要有挺拔的姿勢,,喜陰的必定要有荏弱的意志,。挺拔與荏弱,它的姿態(tài)自然不同,。由理生情,,由情生態(tài),由態(tài)傳情,,這是自然的道理?,F(xiàn)在舉一個畫梅花的例子來講,林和靖的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橫斜”兩字,“浮動”兩字,,便是梅花的理,。楊鐵崖的“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這便是梅花的情,。高秀迪的“學(xué)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便是梅花的態(tài)了,。所以無論畫什么,總不出理,、情,、態(tài)三個原則。畫人物要識得窮通壽夭,。畫仕女圖要識得幽嫻貞靜,、妖嬈艷冶,。畫山水要識得南北景物。畫翎毛更要注意到種類的不同,,情態(tài)一定也不同,,飛鳴食宿,各極其狀,。東坡詩云:“何處得此無人態(tài)”,,更是體貼入微了。 《煙江疊嶂》129.5×67cm 1948年作 古人曾說過:“得筆法易,,得墨法難,;得墨法易,得水法難,?!惫P法還可以拿方式做準則,墨法就要在蘸墨于紙上的時候去體會的,,所以說較之筆法更難,。至于水,更難拿方式規(guī)定出來,,所以算最難,。筆法的要點,是要平,、要直,、要重、要圓,、要轉(zhuǎn),、要拙、要秀,、要潤,,違反了這些特點,那都是不妙,。用筆拿中鋒做主干,,側(cè)鋒幫助它。中鋒把體勢建立起來,。側(cè)鋒來增加它的意趣,。中鋒要質(zhì)直,側(cè)鋒要姿媚,。勾勒必定用中鋒,,皴擦那就用側(cè)鋒,點厾用中鋒,渲染是中鋒側(cè)鋒都要,。 張大千《仿巨然晴峰圖》168.5×85cm 1946年作 不可灰黯而模糊,,硯池要時時洗滌,不可留宿墨,。宿墨膠散,,色澤暗敗,又多渣滓,,無論人物,、山水、花卉都不相宜,。至于水法,,無法解說得清楚,在自己心領(lǐng)神會而已,。因筆端含水的多少,施在紙絹上各自不同,,絹的膠礬輕重,,紙質(zhì)的松緊,性質(zhì)的不同,,水量自然不同,,水要透明,又不可輕薄,,所以是最難的了,。
*作者姓名,、生活照片,、簡歷。 *藝術(shù)評論或自述,。 *作品20-30幅,,請標注作品名稱、尺寸和創(chuàng)作年代,。 中國畫,題材不限,,手稿,、寫生、創(chuàng)作均可,。 作品電子格式為JPG,大小在10MB以內(nè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