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口渴,、食欲食量等,,應(yīng)注意口干渴與否、飲食多少,、食欲食量,、喜進冷熱以及口中的異常味覺和氣味等。問二便,,應(yīng)注意詢問大小便的性狀,、顏色、氣味,、叫間,、量多少以及排便的次數(shù)和伴隨的癥狀等。 應(yīng)注意詢問口干渴與否,、飲食多少、食欲食量,、喜進冷熱以及口中的異常味覺和氣味等,。 口渴與否,,常反映著人體津液的盛衰及輸布狀況,。在病變過程中口不渴,標(biāo)志著津液未傷,,多見于寒證,,或是沒有明顯的熱邪;若口渴,則多提示津液損傷,,或因津液內(nèi)停不能氣化上承所致,。應(yīng)根據(jù)口渴的特點、飲水的多少及有關(guān)兼癥加以分析辨別,。 一般地說,,口渴多飲,常見于熱證;大渴喜冷飲,,為熱盛傷津;渴喜熱飲,,飲量不多或口渴欲飲,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多為痰飲內(nèi)停,水津不能上承之證;口渴而不多飲,,常見于急性熱病,,多屬熱入營血;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見于瘀血;大渴引飲,,小便量多,是為消渴,。 了解患者食欲狀況,進食多少,,對于判斷病體的脾胃功能以及疾病的預(yù)后轉(zhuǎn)歸,,有較重要的臨床意義。 食欲減退或不欲食,,胃納呆滯,,多是脾胃功能失常的表現(xiàn)。若食少見于久病,,兼有面色萎黃,、形瘦,、倦怠等癥者,屬脾胃虛弱;而食少伴有胸閻,、腹脹,、肢體困重、舌苔厚膩者,,則多是脾濕不運,。 厭惡食物或惡聞食臭,即為厭食,,又稱“惡食”,,多見于傷食。婦女懷孕,,亦可有厭食的反應(yīng),,多因妊娠后沖脈之氣上逆,胃失和降所致,。厭油膩厚味,,多見于肝膽脾胃濕熱的病證。 食欲過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饑餓者,,為消谷善饑,往往身體反見消瘦,,這是胃火熾盛,,腐熟太過所致;有饑餓感,但不想吃,,或進食不多者,,稱為饑不欲食。多因胃陰不足,,虛火上擾所致;易饑多食,,但大便溏瀉,消化不好,,屬胃強脾弱,。 嗜食生米、泥土等異物,,尤多見于小兒,,往往是蟲積的征象。婦女妊娠偏嗜某種食物,,一般不屬病態(tài),。 疾病過程中,食量漸增,表示胃氣漸復(fù),,食量漸減,,常是脾胃功能衰退的表現(xiàn)。若久病之人,,本不能食,,但突然反而暴食,這是中焦脾胃之氣將絕的征象,,稱為“除中”,也是“回光返照”的一種表現(xiàn),。 主要是詢問患者口中的異常味覺與氣味??诳?,多見于熱證,特別是常見于肝膽實熱的病變;口甜而膩,,多屬脾胃濕熱;口中泛酸,,多為肝胃蘊熱;口中酸餿,多為食積內(nèi)停;口淡乏味,,常見于脾虛不運,。 應(yīng)注意詢問大小便的性狀、顏色,、氣味,、叫間、量多少以及排便的次數(shù)和伴隨的癥狀等,。有關(guān)顏色,、氣味等內(nèi)容,已述于望診,、聞診中,,本節(jié)僅就二便性狀、次數(shù),、量多少及排便感等項內(nèi)容介紹如下,。 大便就其性狀而言,,除正常者外,,不外干和稀兩種情況。大便干燥堅硬,,排出困難,,排便間隔時間長,便次減少,稱為便秘,,多是熱結(jié)腸道,,或津虧液少,或氣液兩虧,,以致大腸燥化太過,,傳導(dǎo)不行所致;大便稀軟不成形,甚則呈水樣,,便次增多,,間隔時間相對縮短,稱為溏泄或泄瀉,,常見于脾失健運,,小腸不能分清別濁,水濕直趨大腸的病證;大便先干后溏,,多屬脾胃虛弱;大便時干時稀,,多為肝郁脾虛、肝脾不和;水糞夾雜,,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瀉,,多為脾腎陽虛、寒濕內(nèi)盛;瀉下黃糜,,多屬大腸濕熱;大便夾有不消化食物,,酸腐臭穢,多是傷食積滯;老年人大便不干不稀,,而只是排便困難的,,多屬氣虛。 排便時,,肛門有灼熱感的,,多是熱迫直腸;大便滑脫不禁,肛門有下墜感甚或脫肛的,,多見于脾虛下陷的久泄;里急后重,,多見于痢疾;大便溏泄不爽,多是肝失疏泄的表現(xiàn);便色黑如柏油而大便反易,,多屬瘀血;腹痛則瀉,,瀉后痛減者多為傷食;瀉后痛不減者多是肝郁脾虛。 小便為津液所化,,了解小便的變化,可以察知津液的盈虧和有關(guān)內(nèi)臟的氣化功能是否正常,。尿量過多,,其病在腎,多屬虛寒,也常見于消渴證,。小便短少,,既可由于熱盛津傷,或汗,、吐,、下太過損傷津液,以致化源不足所致,,也常見于肺,、脾、腎功能失常,,氣化不利,,水濕內(nèi)停的病證。 小便不暢,,點滴而出為癃;小便不通,點滴不出的為閉,,一般統(tǒng)稱為“癃閉”,。癃閉因濕熱下注,或瘀血,、結(jié)石阻塞的,,多屬實證;若因腎陽不足,不能氣化,,或腎陰虧損,,津液內(nèi)虛的,多屬虛證,。 小便次數(shù)增多,,為小便頻數(shù),短赤而急迫的,,多屬下焦?jié)駸?量多而色清的,,多屬下焦虛寒,腎氣不固,,膀胱失約;尿頻而澀少,,常是陰虛內(nèi)熱;小便數(shù)而大便硬,多是脾約病,。小便次數(shù)減少,,除屬津液虧耗,化源不足外,,還常見于氣化不利,,水濕內(nèi)停的病證。 小便時尿道疼痛,并常伴有急迫,、艱澀,、灼熱等感覺的,多是濕熱下注的淋證;小便后自覺空痛,,多屬腎氣虛衰;尿后余瀝不盡,,不自主地排尿,或不能控制的尿滴瀝,,稱為“尿失禁”,,多屬腎氣不固,若伴見神志昏迷則多是危重證候,。睡中不自主排尿,,是為遺尿,多屬腎氣不足的虛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