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7 10:15 華人號:中國文化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詩意的季節(jié),。它風(fēng)情萬種,,既如“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般寂寥,;又如“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般絢麗;更如“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般豪邁,。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王維很經(jīng)典的一首詩《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來共同體會一個詩意的秋天,。顧名思義,,《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寫于王維隱居終南山輞川別墅期間,是寫給好友裴迪的一首酬贈之作,。 而王維隱居山林創(chuàng)作的詩歌作品,,又大都以風(fēng)光人物為主,多山水田園詩,。因此,,品讀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不僅能欣賞到如畫的水色山光,,也能體會到風(fēng)物人情,。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 渡頭馀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fù)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首先,,詩的開篇兩句“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王維便著意刻畫了水色山光的獨特風(fēng)姿,。即隨著秋天的不斷深入,,寒山逐漸變得郁郁蒼蒼,秋水每時每刻都在喧響,。 很顯然,,這里的“轉(zhuǎn)”和“日”字,用得十分巧妙,。前者借助于山色的漸變寫出了時間的變化,,后者則是借助時間的變化寫出了秋水的動態(tài)??芍^寥寥十字,就勾勒出了一幅有聲有色,、動靜結(jié)合的美麗畫面,。 此外,它也從側(cè)面反映了王維對山水田園風(fēng)光的喜愛,。所以緊接著的兩句“倚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王維便開始表達自己的輞川閑居之樂,。它的意思是說,,在黃昏時分,柱杖佇立在茅舍的門外,,迎著秋風(fēng)細聽暮蟬的吟唱,。 “倚杖”,是詩人年事已高的形象,,“聽蟬”,,是詩人閑適的情懷。而隨著王維倚杖柴門的目光,,我們則還能看到“渡頭馀落日,,墟里上孤煙”,遠遠望去,,太陽從渡口那慢慢下山,,村子里升起來了一縷炊煙。 我們都知道古人講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王維的“渡頭馀落日,,墟里上孤煙”便是對“日落而息”的一個很好詮釋,。而從王維的角度來看,日落而息就意味著晚歸,晚歸也就意味著王維離開官場后,,樂于融入山村生活,。 最后,“復(fù)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王維則是引用了“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的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的典故,?!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是一個忘懷得失,、詩酒自娛的隱者,有著超然物外的志趣,。 因此,,王維以陶淵明自況,便說明他和陶淵明一樣,,厭倦了官場生活,,樂于融入山水田園,且有著超然物外的志趣,。同理,,在王維看來,他的好友裴迪也是一類人,,所以王維寫下此詩除了抒發(fā)閑居之樂,,也包含了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縱觀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雖然篇幅不長,,但是寥寥數(shù)語,卻依然寫出了一個山蒼翠,、水潺流,,可以倚杖柴門、臨風(fēng)聽蟬的詩意秋天,。當然,,我們也不能忘記詩人超然物外的志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