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意識到自己心理問題的嚴(yán)重性,是從身體機(jī)能衰退開始的,。 二十幾歲的小伙子,,干什么都提不起勁。每天要睡12個小時以上,,像被一股力量吸在床上,;心跳減慢,最嚴(yán)重的時候,,心率一度降到50多,;聽力變?nèi)酰魳芬诺阶畲舐暡怕牭玫健_始還能玩玩游戲轉(zhuǎn)移,,后來覺得游戲也沒意思了,。甚至女兒的出生,也沒能給他的內(nèi)心帶來一絲顫動,。麻木得太久,,心已經(jīng)鈍了。家人不理解他,,開始表現(xiàn)出嫌棄的態(tài)度,。他知道自己出了問題,但不知道如何改變,,也沒有心力去改變,,他形容那時的自己“像被困在一間漆黑的屋子里,找不到出口,?!?/section>女兒滿月時,一個在完形工作的朋友來家里看望,,看見他當(dāng)時的狀態(tài),,說:“你需要改善生命的質(zhì)量?!?/section>這話一下子擊中了他,。就像一簇微弱的火苗,,再不靠近火源,就要滅了,。他決定自救,。 他從小就像個小大人一樣,孝順,、懂事,,努力考出好成績討父母歡心。父母關(guān)系不太好,,經(jīng)常吵架,、打架。家里氣氛一緊張,,他就開始不安,、恐懼。從小到大,,父母只在意他的成績、表現(xiàn),,卻不關(guān)心他的心情,、感受,他的歡樂與悲傷,。他記得高考成績出來時,,他一點都不開心,可他的不開心父母看不見,。一邊是忙著慶祝的父母,,一邊是心情低落的他。他覺得自己更像個“工具”,,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那個分?jǐn)?shù)對他而言,沒有任何意義,。分?jǐn)?shù)沒有意義,,上學(xué)沒有意義,活著沒有意義,。他早早就患上了一種病——“空心病”,。北大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是這么描述“空心病”的:得了這種病的孩子,他們有著強(qiáng)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他們從小就是最好的學(xué)生,,最乖的學(xué)生,他們也特別需要得到別人的稱許,,但是他們有強(qiáng)烈的自殺意念,,不是想自殺,,他們只是不知道為什么活下去,活著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他曾和完形的莫子老師探討過,,這種無意義感和什么有關(guān)。得到的答案是,,空心是因為對世界的感知出了問題,。一個孩子對世界的感知來自與父母的互動。如果父母的邏輯是,,你必須做到A,,我才能給你B,那么孩子會形成這樣的經(jīng)驗:我只能表現(xiàn)得好,,否則就會被拒絕被傷害,;我不能表露自己的感受,那是危險的,。久而久之,,這個孩子會逐漸忽略乃至壓抑自己的內(nèi)心體驗與感覺, 只去關(guān)注別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自己怎樣才能得到別人更多的物質(zhì)或精神獎勵,。割裂自己的感受,也許是一個孩子潛意識中的生存策略,,但這種策略的反噬力量卻是可怕的,,因為被隔離的情緒和被壓抑的需求不會憑空消失,它們只是被壓到更深的潛意識里,, 在人生的某個時刻,,以一種傷害性的姿態(tài)爆發(fā)。這種爆發(fā)前的征兆,,在他的成長歷程中,,曾多次顯露頭角。初二那年,,因為父母關(guān)系惡化,,他的成績開始下滑,覺得上學(xué)是一種煎熬,,索性回家,。父親踹他、打他,,他站著不動,,說“你打死我吧?!?/section>父親見硬的不行,,就逼他干粗重的農(nóng)活,,他實在受不了那份苦,只能回去上學(xué),。父親為此沾沾自喜,,卻不知道,隱患已經(jīng)埋下了,。初三時,,離中考還有兩個月,他突發(fā)急性闌尾炎穿孔,,是爸爸把他從家里的車站一直抱到縣醫(yī)院,。他疼得冒冷汗,心里卻有一絲暖暖的感覺,。那是他唯一 一次覺得和爸爸有了連接,。直到高中畢業(yè),靠著爸爸那無意識的一絲溫暖,,他逼著自己學(xué)習(xí),,盡力滿足父母的期待。稍微用點功,,他就能躍進(jìn)前三名,但他打心底厭惡學(xué)習(xí),,努力對他而言并沒那么有意義,。在父母的心滿意足中,他上了大學(xué),。大一時,,很多科目在及格線上飄過。到了大二,,最后一點上進(jìn)心也消失殆盡了,,成天成宿的玩游戲,整個人渾渾噩噩,,完全迷失了人生的方向,。狀態(tài)極差時,他也找過辦法解脫,,去圖書館看弗洛依德的《夢的解析》,,看積極心理學(xué),但發(fā)現(xiàn)沒用,,無法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形容那時自己的狀態(tài):“漫無邊際中,,人就懸在那里?!?/section>大三時,,他在宿舍的陽臺哭著給媽媽打電話,說自己不想活了,。媽媽什么反應(yīng)都沒有,,只是沉默。那一瞬間,,他心里的絕望又增添了一根稻草,。這個世界仿佛一座孤島,而自己是島上唯一的人,。自那以后,,他開始徹底自我放逐。連續(xù)一個月,,一節(jié)課都沒去上過,,不眠不休地玩游戲。他說,,與清醒時內(nèi)心的煎熬相比,,玩游戲時那種體力透支的痛苦,似乎還輕一些,。以前,,當(dāng)他把漂亮的成績單拿回家時,爸爸逢人就說“我兒子就是我的驕傲,?!爆F(xiàn)在,他已經(jīng)好久沒從爸爸嘴里聽到這句話了,。當(dāng)他不再上進(jìn),、無法做到爸爸嘴里的驕傲?xí)r,他能感受到爸爸越來越瞧不上自己了,。家里人也由一開始的不理解,,漸漸變成嫌棄。熬到大學(xué)畢業(yè),,他帶著深深地絕望和無力感,,在生活中掙扎著,努力讓自己過著按部就班的生活,。女兒和完形都是上天送他的禮物,,讓他從麻木中開始蘇醒。從抑郁走向正常,,會有一個非常焦慮痛苦的階段,。當(dāng)感知力由鈍化逐漸變得敏銳,,他的情緒也跟著起伏不定。曾經(jīng),,為了刺激自己,,他需要拼命掐自己的大腿,如今,,他竟能真真切切感知到“痛”了,。有一次,母親病了,,他突然覺得很心疼,,于是上前抱住了她。媽媽問他怎么了,,他輕聲說:“沒啥事,,就是想抱抱你?!眿寢尯莺莸乜蘖?。他始終記得在完形聽到的那句話:不管你多么痛苦,,痛苦終將過去,不管你多么幸福,,幸福的潛能是無限的,。其實,他一直期待大楊老師能幫他解決一個始終困擾他的問題,,那就是,,生命的意義是什么?但是整個高級班五天四夜,,大楊老師都沒有回答他。奇跡發(fā)生在不久之后,,他偶然在住酒店時看到了一部電影,。他甚至忘了電影的名字,只記得某些片段直擊靈魂,。他用枕頭蒙著頭,,足足哭了半個小時。第二天從酒店大門出去,,他感覺整個世界都亮了,。他對人生的意義太執(zhí)著了,結(jié)果被這個問題抓得死死的,。當(dāng)這個執(zhí)念被扎破,,他問自己:“難道一只蝸牛只有爬出完美的粘液才能成佛,?”他不再苦苦求索人生的意義,反而每一刻都感受到了活著的意義,。他想起了高三那個一直把他當(dāng)競爭對手的同桌,,后來查出白血病,不得不提前退出了這場競爭,;他又想起以前一個發(fā)小,,在他上大學(xué)時突然出車禍,生命早早隕落……生命的意義是什么,?誰都無法下定論,;死亡又是什么?謎底無人知曉,。那么,,我們唯一能做的,,也許就是在從生到死的這條路途上,盡早讓自己的生命覺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