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宋立林:太宰純增注《孔子家語》校點本前言

 爾雅國學報 2020-02-06

《孔子家語》,,是記載孔子及孔門弟子言行的重要典籍,,但是其命運,與同類的《論語》真可謂有天壤之別,。其命運可謂多舛,,其身份甚至也屢遭質(zhì)疑,清代尤其是民國以來的學者提到它,,往往徑以“偽書”視之,。《家語》為偽書,,很長一段時期以來,,似乎是“鐵板釘釘”的事,容不得任何人提出異議,!如果誰在學術(shù)研究過程中,,采用了《家語》的材料,我們的辨?zhèn)螌W家或文獻學家就會“嗤之以鼻”,。

《家語》命途之多舛,,蓋緣于其身世之撲朔迷離。然而,,隨著大量出土簡帛文獻的問世,,此一撲朔之身世、多舛之命運,,將得一揭秘之契機,,其文獻價值、思想意義,,亦將隨之凸顯,。因《家語》一書身世復雜,世人對之多感陌生,,或受流俗之見,,以為偽書不足觀,故需詳敘其原委,,俾使該書之價值能重為世人所了解,。

《孔子家語》,又稱《孔氏家語》,,簡稱《家語》,,與《論語》一樣,是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學的重要資料,。今本為十卷,、四十四篇,全書共五萬七千馀字,,字數(shù)是《論語》的數(shù)倍之多,。該書所記為孔子與門弟子,、當時君卿大夫及時人問對言語,及有關(guān)孔子身世,、家世,、求學、為政,、施教的記載,,內(nèi)容豐富,對于全面了解孔子思想及早期儒學,,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有學者稱其為“孔子研究第一書”,絕非虛夸之詞,。

《家語》最早著錄于《漢書·藝文志》,,在“六藝略”之《論語》“十二家”之中:“《孔子家語》,二十七卷,?!薄端鍟そ?jīng)籍志》亦著錄于經(jīng)部,列《論語》類,,為二十一卷,,并云:“《孔叢》、《家語》,,并孔氏所傳仲尼之旨”,;《舊唐書·經(jīng)籍志》亦收在“甲部”即“經(jīng)部”《論語》“三十六家”,著錄為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同。由此看來,,自古學者皆將《家語》視為《論語》一類,,《家語》與《論語》關(guān)系之密切,可想而知,。日本學者太宰純對此有一個形象的說法:“昔者左丘明取魯國簡牘記以為《春秋傳》,,又錄其異聞,兼摭諸國遺事,,以為外傳,,命之曰《國語》。仲尼門人錄仲尼言語行事及門人問對論議之語,,命之曰《家語》,,琴張、原思等取《家語》中純粹正實者而修其文,以為《論語》,。是《論語》之與《家語》,,猶《春秋》內(nèi)外傳也?!睉撜f,太宰純的此一看法是深刻的,。

《孔子家語》的成書和流傳,,因為“文獻不足”,長期以來,,學者們無從梳理清楚,。不過,根據(jù)《家語后序》,、王肅《序》的記載,,再綜合其他文獻記載,大體上可以梳理出這樣一個脈絡,。

孔安國《家語后序》說:《家語》所記乃“當時公卿士大夫及七十二弟子所咨訪交相對問言語也,,既而弟子各自記其所問焉,與《論語》,、《孝經(jīng)》并時,,弟子取其正實而切事者,別出為《論語》,,其余則都集錄之,,名之曰《孔子家語》”。根據(jù)學者的研究,,這一說法是可靠的,。也就是說,《家語》的材料,,與《論語》是一樣的,,皆是弟子所記錄。

眾所周知,,在春秋末年,、戰(zhàn)國初年的文化巨人之中,留下相關(guān)記載最豐富的還是要數(shù)孔子,。即使我們不去認可孔子作《春秋》,、《易傳》,僅僅《論語》一書的分量也要超出《老子》五千言兩倍之多,。更遑論留存在《孔子家語》,、大小戴《禮記》、《孝經(jīng)》、《左傳》,、《孟子》,、《荀子》、《韓詩外傳》,、《說苑》,、《孔叢子》和出土文獻如馬王堆帛書《易傳》、郭店楚簡和上博楚竹書之中的大量孔子遺說了,。

人們也許會好奇,,數(shù)量如此可觀的孔子遺說資料,是如何被記錄,、流傳下來的呢,?其實,這主要得益于孔門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鬃訌娬{(diào)“述而不作”,重視古代典籍的整理與傳授,,故而孔門形成了一種重視歷史,、重視文獻、同時注重記錄的風氣,??鬃訉τ谝恍┲匾挠^點、思想時常提醒弟子記錄,,而弟子對于老師的很多嘉言懿行,,也往往有隨時記錄或事后補記的習慣。故而,,我們在文獻中經(jīng)??吹娇组T弟子“退而記之”、“書諸紳”等類似記載,。甚至,,在孔門之中,還有一種近乎“制度化”的措施,,類似于王官中的史官,。我們知道,中國古代史官記史的傳統(tǒng)發(fā)達,。七十子記載孔子言行,,應該是對古代史官記言記事傳統(tǒng)的繼承或仿效。據(jù)《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記載,,“叔仲會,,魯人,字子期。少孔子五十歲,,與孔璇年相比,,每孺子之執(zhí)筆記事于夫子,二人迭侍左右,?!边@一段記載,在《史記索隱》所引《家語》記為“二孺子俱執(zhí)筆迭侍于夫子,?!彪m然這則材料尚屬孤證,但我們可以猜測,,孔門可能有讓年輕的學生負責記錄孔門事務的規(guī)矩,這有點像史官制度,,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而所有這些,,正是孔子遺說得以留存的前提所在,。

比如《論語》,就是“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而成,;再如《孔子家語》,據(jù)孔安國所說,,“皆當時公卿士大夫及七十二弟子之所咨訪交相對問言語也,。既而諸弟子各自記其所問焉,與《論語》,、《孝經(jīng)》并時,。”可見,,孔子的這些“談話記錄”大都出自孔子弟子之手。當然,,孔子與各國君主、卿大夫的對話,,也有可能由史官等記錄下來,,流傳下來,然后為孔門后學整理進儒家典籍之中,,成為孔子遺說的一部分,。從文獻的記載看,,孔子遺說絕大部分應該都屬于七十子及其后學所記,而且孔子弟子記錄整理孔子遺言也有明確記載。

不過,,《家語》與《論語》又有明顯的差異,。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便是在《論語》中大都是“語錄”,,往往缺乏言語,、對話的具體背景,而在《家語》中,,則往往“有頭有尾”,故事記載較為完整,,有似于“實錄”,。這恰恰印證了《家語后序》所謂“取其正實而切事者,,別出為《論語》”的說法,。


據(jù)筆者對《論語》與新出簡帛文獻的比勘,我們認為,,《論語》是對孔子弟子所記原始筆記的基礎上經(jīng)過精心加工,、潤色而成,,是精中選精的結(jié)果,,故并非原始記錄,。之所以精選,、編纂《論語》這樣一部“語錄”,孔門弟子后學們是有著特殊用意的,。古代《論語》基本上都是八寸亦即一尺之簡,這絕不意味著《論語》的地位很低,,而是別有原因,,正如王充《論衡·正說篇》中所說:“以八寸為尺,紀之約省,,懷持之便也,。以其遺非經(jīng)傳文,,紀識恐忘,故以但八寸尺,,不二尺四寸也,?!蹦铣寿墩撜Z義疏自序》認為孔子弟子整理《論語》,目的在于“弟上以尊仰圣師,,下則垂軌萬代”,。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敘錄》則云:“夫子既終,微言已絕,??蛛x居已后,各生異見,,而圣言永滅,,故相與論撰,因輯時賢及古明王之語,,合成一法,,謂之《論語》?!睆纳鲜鲇浭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孔門弟子及后學編纂《論語》有著明顯的編纂目的:即保存整理孔子遺言,,以紀念老師孔子,,并使之能最大范圍內(nèi)影響孔門后學并流傳后世。

在編纂目的上,,《孔子家語》與《論語》有同有異,,故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面貌特征。其相同之處在于,,二書的編纂皆是出于紀念,、保存孔子遺說;不同處在于,,精選出《論語》是作為便于流通,,而匯編《家語》則是為了更好更完整地保存孔子遺說的豐富性和原始性。

那么,,《家語》一書何以命名,?蒙文通先生有這樣一個說法,諸侯國史稱《春秋》,,大夫家史也稱《春秋》,。諸侯國史稱《國語》,則大夫家史自可稱為《家語》,?!犊鬃蛹艺Z》便是顯例?!犊鬃蛹艺Z》不僅著錄于《漢書·藝文志》,,而且還見稱于《嚴氏春秋》,,說明其確為先秦舊籍。就《孔子家語》一書的內(nèi)容分析,,顯然是介于《晏子春秋》與《呂氏春秋》之間的作品,。換句話說,也就是介于家史與諸子之間的作品,。這一說法極具啟發(fā)性,。據(jù)此,“家語”二字是相對于“國語”而言,,意指大夫家史,。揆諸《家語》,該書包括孔子家世,、生平事跡,、思想言論、弟子小傳,、弟子言辭等,,與所謂“大夫家史”正相吻合。

至于是誰主持編纂了《家語》一書,,則事無明文,。我們知道,《論語》的編纂非出于一時一人之手,,而是經(jīng)歷了一個過程,,但應該有一個或幾個主持之人。我們認為,,曾子弟子,、孔子裔孫、戰(zhàn)國大儒子思最后主持編纂《論語》的可能性最大,。對于《家語》的編纂,,也有學者推測出于子思,這是極有可能的,。不過,子思對《家語》這一次編纂,,恐怕也是初步匯編而已,,其實談不上“編纂”。這批材料在孔門中得以保存并流傳,。因為內(nèi)容豐富,,字數(shù)眾多,傳抄匪易,,故而可以推想,,《家語》流傳的范圍并不廣,。

據(jù)孔安國《序》所說,戰(zhàn)國后期,,荀子作為一代儒宗,,留意于孔子遺說的保存,我們今日得見《孔子家語》,,不能不歸功于荀子,!他在入秦時,以“孔子之語及諸國事,、七十二弟子之言,,凡百余篇”獻給秦昭王。這是《家語》在秦國流傳的開始,。后來因為與諸子同列,,故而在始皇焚書時得以幸免。漢高祖克秦,,這批“載于二尺竹簡,,多有古文字”的珍貴文獻被其“悉斂得之”,這批文獻遂為漢秘府所存,。后為呂后取而藏之,,呂氏被誅亡以后,《家語》散入民間,,“好事者或各以意增損其言,,故使同是一事而輒異辭”。民間遂出現(xiàn)了《家語》的多種抄本,。漢景皇帝末年,,募求天下遺書,當時的京師士大夫紛紛獻書,,這批《孔子家語》文獻也重被獻上,,但是“與諸國事及七十二子辭,妄相錯雜”,,最終“與《曲禮》眾篇亂簡,,合而藏之秘府”。

孔安國是孔子后裔,,生活在西漢景帝,、武帝時期,是漢代有名的經(jīng)學大師,。其從兄孔臧曾在《與子琳書》中稱贊其“明達淵博,,雅學絕倫,言不及利,行不欺名,,動遵禮法,,少小長操”,其孫孔衍在給皇帝奏言中贊美他“以經(jīng)學為名,,以儒雅為官,,贊明道義,見稱前朝”,。由于孔安國精通《尚書》學,,為武帝時經(jīng)學博士,四十歲時任諫大夫,、博士,,后遷任侍中、博士,。天漢年間,,景帝末年孔壁所出古文書全部被孔安國得到,他對之進行整理,,尤其是對古文《論語》,、《孝經(jīng)》、《尚書》進行考論,、訓釋,、解讀,并奉命寫成《古文論語訓》,、《孝經(jīng)傳》,、《尚書傳》等著作,上奏朝廷,,惜因巫蠱之事,,立《古文尚書》等于學官一事被耽擱下來,竟不了了之,。

安國出于對先祖孔子的尊敬,,“竊懼先人之典辭,將遂泯滅”,,為保護這些面臨散亂,、泯滅的孔子遺說資料,他“因諸公卿士大夫,,私以人事募求其副,,悉得之”。在“抄錄”這批竹簡之后,,他做了更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撰集”——“乃以事類相次,撰集為四十四篇”,,完成了《家語》的編纂,,《家語》基本定型。遂將這部記錄孔子言行的重要典籍獻于朝廷,,希望能與《論語》一樣立于學官,,惜因各種因素沒有實現(xiàn)。不過,,漢代秘府中應保存有安國整理的《家語》,。

在此情形下,《家語》只能在孔氏家族中以“家學”形式傳承,。安國之后,,其孫孔衍希望朝廷“記錄別見”未成,《家語》自然仍以家學傳承,。直到三國時期的孔猛之時,,《孔子家語》“藏在深閨人未識”的歷史才得以結(jié)束。

在《孔子家語》的流傳史上,,三國時期的經(jīng)學大師王肅是個不得不提的人物,。王肅對于《家語》的貢獻,就是為之作注,。而王肅之所以有此機緣,,據(jù)其《家語序》云:“孔子二十二世孫有孔猛者,家有其先人之書,,昔相從學,,頃還家,方取以來”,。王肅發(fā)現(xiàn),,該書與自己所論“有若重規(guī)疊矩”,故十分重視,,于是對之進行注解,。

據(jù)《隋志》,“《孔子家語》二十一卷,,王肅解,。”綜觀《家語》四十四篇,,其中十二篇篇名有“解”字,,如《大婚解》、《儒行解》,、《七十二弟子解》等,,為全書四分之一強,。《家語》篇名帶有“解”字,,恐是出于王肅之手,。《逸周書》各篇篇名基本有“解”字,,《管子》也有多篇以“解”冠名者,。唐大沛《逸周書分編句釋》謂,《逸周書》所謂“解”,,乃是“章”,、“篇”之義,非“解說”的意思,。他還說:“《家語》中稱‘解’者十篇,,蓋仍古書之舊目也,與此同例,?!辈贿^,多數(shù)學者認為《逸周書》各篇“解”字恐是孔晁作注時所加,。對于《家語》各篇“解”字,,在《家語》王肅序中,我們可以得到一點線索,。據(jù)王肅《家語序》:“斯皆圣人實事之論,,而恐其將絕,故特為解,,以貽好事之君子,。”這與《隋志》著錄一致,。不過在后來流傳過程中,,一般都標明《家語》為王肅“注”,而不是王肅“解”,,以至于很多人對此有所誤解,。

王肅,字子雍,,東??と耍ń裆綎|省郯城縣),生于會稽,。十八歲時,,跟隨大儒宋忠學習揚雄《太玄》。魏文帝黃初年間,,任散騎黃門侍郎,。太和二年,,其父王朗去世后,王肅嗣爵,。次年,,拜散騎常侍。后王肅以常侍領(lǐng)秘書監(jiān)兼崇文觀祭酒,。正始元年(240年),王肅出為廣平太守,。不久因公事徵還,,拜為議郎。很快遷升為侍中,,太常,,后徙河南尹。嘉平六年(254年),,持節(jié)兼太常,。后遷中領(lǐng)軍,加散騎常侍,,增邑三百,,并前二千二百戶。甘露元年(256年)去世,,其門生缞绖者以百數(shù),。追贈衛(wèi)將軍,謚曰景侯,。

王肅經(jīng)學造詣極高,,其易學、書學,、詩學,、三禮學、春秋學,、孝經(jīng)學,、論語學,均有發(fā)明,。王肅受家學影響,,得到荊州學派的精神,且精通賈逵,、馬融之學,,對當時盛極一時的鄭學十分不滿。

鄭玄是今古文經(jīng)學的集大成者,,學徒相隨有數(shù)百千人,,名噪當時,。《后漢書》本傳載:“鄭玄囊括大典,,網(wǎng)羅眾家,,刪裁繁誣,刊改漏失,,自是學者略知所歸,。”范曄稱“伊,、洛以東,,淮、漢以北,,康成一人而已”,。甚至當時流傳著“寧疑孔孟誤,不言鄭服非”的諺語,。在這種背景下,,王肅發(fā)起了對鄭學的挑戰(zhàn)。

王肅反對鄭玄主要采取了幾種方式,。一是撰《圣證論》“以譏短玄”,,一是撰《尚書駁議》、《毛詩義駁》,、《毛詩問難》,、《毛詩奏事》以難鄭,一是借注解《孔子家語》以駁斥鄭玄,。王肅在《家語序》中自陳:“鄭氏學行五十載矣,。自肅成童始志于學而學鄭氏學矣。然尋文責實,,考其上下義理不安違錯者多,,是以奪而易之。然世未明其款情,,而謂其茍駁前師,,以見異于人。乃慨然而嘆曰:予豈好難哉,?予不得已也,。圣人之門,方壅不通,,孔氏之路,,積棘充焉,豈得不開而避之哉,?若無由之者,,亦非予之罪也,。是以撰經(jīng)禮申明其義,及朝論制度,,皆據(jù)所見而言,。孔子二十二世孫有孔猛者,,家有其先人之書,。昔相從學,頃還家,,方取以來,。與予所論,有若重規(guī)疊矩,。……而予從猛得斯論,,以明相與孔氏之無違也,。斯皆圣人實事之論,而恐其將絕,,故特為之解,,以貽好事之君子?!?/span>

據(jù)統(tǒng)計,,王肅著作有20多種,190多卷,,這些著述奠定了其在漢魏之際的經(jīng)學大師地位,。王肅這些經(jīng)典注解及王朗《易傳》,在晉代列于學官,,成為官學,,盛行一時。然而,,也正由于王肅與司馬氏關(guān)系密切,,加之他積極反鄭,因而從宋代疑古思潮興起以后,,王肅便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批判,,人們對王肅的評價變得極低,至清代皮錫瑞更是將王肅與劉歆并稱為“經(jīng)學之大蠧”,。

王肅經(jīng)注和著作除《孔子家語注》外大都已佚,,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和嚴可均《三國六朝文》分別輯有其佚文和奏疏。且不論王肅之學得失,,但就《家語》一書而言,,其功勞頗巨,。王肅為《家語》注解凡1068條,具體內(nèi)容涉及地方,、人物,、器物、典章禮制及字詞釋義,。由于王肅作注解,,《家語》一書得以公開傳播于世,結(jié)束了“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尷尬命運,。此后,,王肅所注《家語》在社會上長期流傳,諸多著作引用《家語》,,基本上承認其價值,。如《南齊書》、《魏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都曾引用《家語》,,《史記》三家注,,即南朝宋裴骃的《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jié)《正義》也都引用《家語》,,特別是司馬貞的《索隱》更是大量引用《家語》以注《史記》。

王肅憑借其自身學術(shù)影響力和特殊地位,,其經(jīng)注立于學官,,形成了所謂“王學”,與漢末以來盛極一時的鄭學相頡頏,。然而,,作為鄭玄傳人,對王學自然非常敵視,,雙方開始互相攻擊,。其中焦點之一就是《家語》的真?zhèn)巍乃未_始,,疑古思潮盛行,,《家語》偽書說逐漸定型。近代以降,,古史辨派大扇疑古之風,,《家語》便成了“贗中尤其贗者”。可見,,《家語》從魏晉時期正式流傳于世,,所要經(jīng)歷的便是多舛的命運。

最早向王肅和《家語》發(fā)難的是服膺鄭學的馬昭,?!犊鬃蛹艺Z注》甫一行世,鄭玄后學馬昭就立刻攻擊王肅增加了《家語》,,給今本《家語》蒙上一層陰影:《禮記·樂記》“舜彈五弦之琴,,以歌南風”。鄭注:“南風,,長養(yǎng)之風也,,以言父母之長養(yǎng)也。其詞未聞”,??追f達疏曰:“案:《圣證論》引《尸子》及《孔子家語》難鄭云:‘昔者舜彈五弦之琴,其辭曰: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鄭云其辭未聞,,失其義也,?!癜格R昭云:‘《家語》,王肅所增加,,非鄭所見,。又《尸子》雜說,不可取證正經(jīng),,故言未聞也,。’” 《通典》卷九十一還引馬昭曰:“《孔子家語》之言,,固所未信,。”

此后類似觀點,,頗不少見,。其實,我們不用一一反駁,,只消舉個例子,。在《家語注》中,王肅對《家語》的記載表示懷疑或勘正的共有19處,。如《王言解》,,原文為“千步為井,,三井而埒”,王肅據(jù)前后文注曰:“此說里數(shù),,不可以言井,,井自方里之名。疑此誤,?!庇秩纭读尽罚骸皹s聲期行乎郕之野”,王肅注:“聲,,宜為啟,。或曰榮益期也,?!痹谕趺C所注解的其它書籍中,有與《家語》記載不同者,,如《家語·郊問》記載孔子主張魯惟一郊,。而《禮記·郊特牲》孔穎達疏曰:“魯之郊祭,師說不同:崔氏,、皇氏用王肅之說,,以魯冬至郊天,而建寅之月又郊以祈谷,?!薄都艺Z》所記與王肅觀點截然不同。又如廟制,,《家語·廟制》曰:“天子立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七,?!编嵭J為天子七廟,太祖廟一,,文王,、武王廟各一,亦即二祧,,親廟四,,合而為七廟。王肅在《圣證論》中,,以為二祧者為高祖之父,,高祖之祖,加上太祖及四親廟為七廟。文王,、武王之廟在七廟之外,。按王肅說,則天子應有九廟,。這顯然與《家語》記載亦不一致,。試問,如果王肅“偽造”或“增刪”《家語》而專與鄭玄作對,,他為什么還要假造對自己論點不利之材料,?他何不將《家語》中不利于自己的關(guān)鍵材料直接刪除?

至唐,,顏師古在為《漢志》作注時說:“非今所有《孔子家語》”,。根據(jù)《隋志》記載,《家語》是“二十一卷”,,這與《漢志》所載“二十七卷”本似乎明顯不同,,故顏師古判定“非今所有”。對此學者有不同看法,。筆者認為,,顏師古的這一說法恐為臆斷之詞,并無堅強證據(jù)佐證,,也說明不了什么問題,。

宋代,學界疑經(jīng)思潮大興,,受此影響,,《孔子家語》也成為反思討論的對象。王柏《家語考》是第一篇全面考察《家語》源流,、真?zhèn)蔚奈恼?。他說:“意王肅雜取《左傳》,、《國語》,、荀、孟,、二戴之緒余,,混亂精粗,割裂前后,,織而成之,。”“四十四篇之《孔子家語》乃王肅自取《左傳》,、《國語》,、《荀》、《孟》、二戴《記》,,割裂前后,,織而成之,托以孔安國之名,,孔衍之序,,亦王肅自偽也?!彼嘈旁?jīng)有一部真的《家語》,,不過該書的命運很慘:“《家語》之書,洙泗之嫡傳也,,不幸經(jīng)五變矣:一變于秦,,再變于漢,三變于大戴,,四變于小戴,,五變于王肅。洙泗之流風余韻,,寂然不復存,。”

在宋代也有人對《家語》持肯定態(tài)度,。如朱熹曾經(jīng)以《家語》與《中庸》進行比較,,朱熹曰:“《孔子家語》只是王肅編古錄雜記,其書雖多疵,,然非王肅所作,。”又曰:“《孔子家語》雖記得不純,,卻是當時書,。”朱子后學黃震亦認為:“孔子之言,,散見于經(jīng),,不獨《論語》也。他如《莊》《荀》諸書,,以及諸子百家,,亦多傳述。第記載不同,,辭氣頓異,,往往各有所記者之口吻,幾有毫厘千里之謬,。至《家語》莫考纂述何人,,相傳為孔子遺書,。觀《相魯》、《儒行》及《論禮》等篇,,揆諸圣經(jīng),,若出一轍。乃各篇中似尚有可疑處,,蓋傳聞異辭,,述所傳聞又異辭,其間記載之不同,,亦無足怪,。或有竟疑是書為漢人偽托,,此又不然,,然盡信為圣人之言,則亦泥古太甚矣,。去圣已遠,,何從質(zhì)證?”葉適也說:“《孔子家語》四十四篇,,雖安國撰次,,按《后序》,實孔氏諸弟子舊所集錄,,與《論語》,、《孝經(jīng)》并時,取其正實而切事者別為《論語》,,其余則都集錄之,,名曰《孔子家語》?!庇终f:“《孔子家語》漢初已流布人間,,又經(jīng)安國撰定?!痹偃缡防K祖在《學齋占畢》中列出“成王冠頌”條予以考辨,,認為《家語》用詞較古,認為《家語》非偽,。

王肅注本《家語》在宋代流傳,,大體有蜀大字本,、監(jiān)本和建本三個系統(tǒng),,然逮至蒙元,情況發(fā)生變化,。宋本流傳漸稀,,而王廣謀《新刊標題句解孔子家語》三卷自元代中期卻多次刊行,。明初以降,宋本流傳極稀,,甚至學者以為此本世間無存,,轉(zhuǎn)將王廣謀本視為今本。但是,,王廣謀本乃“刪削割裂”而成,,明何孟春評論其“注庸陋荒昧,無所發(fā)明,,何足與語于述作家,?而其本使正文漏略,復不滿人意,,可恨哉”,!他指責“今本而不同于唐,未必非廣謀之妄庸,,有所刪除而致然也”,。他認為王廣謀本“同事異辭,滅源存末,,亂于人手,,不啻在漢而已”。這個看法,,與當時大儒王鏊“今本為近世妄庸所刪削也”的評價基本一致,。

何孟春,字子元,,號燕泉,,湖北郴州(今屬湖南)人。其人博究經(jīng)史,,學識閎深,。他雖不滿意于《句解》本,也未能獲見王肅注《家語》,,只能在王廣謀基礎上補注《家語》,。毛晉評價說:“即何氏所注,亦是暗中摸索,,疵病甚多,,未必賢于王陸二家也?!彼膸祓^臣則云:“其考訂補綴不為無功,,而由未見肅注,故臆測亦所不免,?!两舅Qa孟春闕誤凡數(shù)百條,,皆引據(jù)精確,則孟春是注之舛漏抑可知矣,?!辈贿^何孟春對《家語》的看法,基本上算是持平之論,。何氏認為《家語》一書,,“《六經(jīng)》外,《孝經(jīng)》,、《論語》后,,幸存此書,奈之何使其汶汶而可也,?此書肅謂其煩而不要,,大儒者朱子亦曰雜而不純。然實自夫子本旨,,固當時書也,,而吾何可忽焉而莫之重耶?”他認為“《論語》出圣門高弟記錄,,正實而切事者,,……《論語》且有不可信者矣,吾又何得以此書之不可信者,,而并疑其馀之可信者哉,?學者就其所見,而求其論于至當之地,,斯善學者之益也,。”

盡管在明代宋本《家語》十分罕見,,但卻并未絕跡,。明代中后期,出現(xiàn)了兩個版本的王肅注本《家語》,,其一是黃魯曾的覆宋本,,一個是毛晉汲古閣刻本。

黃魯曾,,字得之,,一字德之,號中南山人,,明代藏書家,。正德丙子(1516年)舉人。黃魯曾在其《孔子家語后序》中曰:“孔氏獨多述作,,自《魯論》,、《齊論》,,言之又有《家語》,,疑多鯉,、伋所記,并門人先后雜附之者,,要之咸孔子之意也,。……此書雖若言之廣且曲,,道則載焉,。”對于王肅注本《家語》,,黃魯曾非常重視,。他說:“今考之《藝文志》,有二十一卷,,王肅所注,。何乃至宋人梓傳者止十卷?已亡其太半,。如由混簡錯祑,,則又不可分析。比之王廣謀句解者,,又止三卷,。近何氏孟春所注,則卷雖盈于前本,,而文多不齊,。余頗惜王肅所注之少播于世,力求宋刻者而校仇之,,僅得十之七八,,雖宋刻亦有訛謬者也?!贝_實,,黃魯曾本多有脫略,尤其是《曲禮公西赤問》一篇脫略尤甚,,且《曲禮子夏問》錯簡嚴重,。不過,黃魯曾本在民國時期被收入《四部叢刊》,、《四部備要》,,得以廣泛流通,影響較大,。

毛晉汲古閣本《家語》,,得之偶然,,確屬幸事。他在《家語》跋語中說:“嗟乎,!是書之亡久矣,。一亡于勝國王氏,其病在割裂,;一亡于包山陸氏,,其病在倒顛?!龆∶?,吳興賈人持一編至,乃北宋板王肅注本子,。大書深刻,,與今本迥異,惜二卷十六葉已前,,皆已蠹蝕,,因復向先圣,焚香叩首,,愿窺全豹,。幸己卯春,從錫山酒家,,復覯一函,,冠冕巋然,亦宋刻王氏注也,。所逸者僅末二卷,。余不覺合掌頓足,急倩能書者,,一補其首,,一補其尾,二冊儼然雙璧矣,??v未必夫子舊堂壁中故物,已不失王肅本注矣,。三百年割裂顛倒之紛紛,,一旦而垂紳正笏于夫子廟堂之上矣?!币虼?,較之他版,汲古閣本堪稱“全帙”“完璧”,但是實際上,,汲古閣本的錯訛之處依然甚夥,。此本后收入《四庫全書》。

除此之外,,在明代還有其他幾種《家語》本子,,比如陸治本、吳嘉謨本,、陳際泰本,、路一麟本,、鄒德溥本、周宗建本等,多非王肅注本系統(tǒng),,且缺漏甚巨,,其價值與影響皆不及黃本及毛本。

有清一代,,在樸學的風氣之下,,《家語》研究再次受到疑古思潮影響,《家語》偽書說得到鞏固,。孫志祖,、范家相、姚際恒,、崔述,、皮錫瑞、王聘珍,、丁晏及四庫館臣等學者在提及《家語》時,,往往徑直歸為“偽書”,也有一些學者如錢馥,、沈欽韓,、劉熙載等則持“王肅增加說”。范家相《家語證偽》,、孫志祖《家語疏證》,、陳士珂《孔子家語疏證》,是清代《家語》考證的三部最重要著作,,前二者認定《家語》為偽,,而陳士珂則與之相反。陳詩在《孔子家語疏證序》中轉(zhuǎn)引陳士珂的話:“夫事必兩證而是非明,,小顏既未見安國舊本,,即安知今本之非是乎?且予觀周末漢初諸子,其稱述孔子之言,,類多彼此互見,,損益成文,甚至有問答之詞,,主名各別,,如《南華》重言之比,而溢美溢惡,,時時有之,,然其書并行,至于今不廢,,何獨于是編而疑之也,?”

“偽書說”無疑是清人對《家語》認識的主流,這一觀點在近代得到了進一步強化,。不過,,隨著大量出土簡帛文獻的問世,人們對于古代典籍的成書與流傳規(guī)律作了細致研究,,突破了“疑古辨?zhèn)巍彼汲敝窒?,使《家語》“偽書說”漸漸受到懷疑,進而走向“破產(chǎn)”,。

1973年河北定州八角廊漢墓竹簡《儒家者言》出土后,,李學勤先生在1987年發(fā)表《竹簡<家語>與漢魏孔氏家學》一文,率先對《家語》偽書說提出反駁,,提出《儒家者言》篇,,“是一部和《論語》很有關(guān)系的儒家的著作”,與《家語》關(guān)系密切,,“可稱之竹簡本《家語》”,,是今本《家語》原型的觀點。他還認為,,《家語》的形成有一個很長的過程,,陸續(xù)成書于孔安國、孔僖,、孔季彥,、孔猛等孔氏學者之手,有一很長的編纂,、改動,、增補過程,是漢魏孔氏家學的產(chǎn)物,。從此開始了重新認識和評價《家語》的進程,。

此后學者對此問題進行了更為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如胡平生、王承略,、龐樸,、廖名春、張固也等先生都曾撰文考證《家語》真?zhèn)?,指出《家語》本文及序文的價值,。楊朝明先生更是致力于《家語》研究,除了《孔子家語通解》之外,,更有多篇專論,,對《家語》成書、流傳,、可靠性,、文獻價值等進行了深入研究。此外,,寧鎮(zhèn)疆,、劉巍,、鄔可晶,、宋立林皆有關(guān)于《家語》的專書,雖然觀點不同,,但是對于深化《家語》研究,,起到了推動作用。

《家語》不僅在中國產(chǎn)生影響,,在日本也受到廣泛重視,。太宰純云:“我日本博士家所傳王注全本,今行于海內(nèi),?!庇纱丝梢姡谌毡就趺C注本并不似中國那樣曾經(jīng)一度稀缺,。今所見較早的日本刻本有元和間(相當于明萬歷四十三年至天啟三年即1615-1623年)的活字本,。該本為“上官國材宅本”,大概即太宰純所謂“日本博士家所傳”本,。此本后來在寬永十五年(1638)年由風月宗智刊行,,是為寬永本。清人葉德輝在《郋園讀書記》中云:“今年春日本僧水野梅曉還國重來長沙,,出此本見贈,。每半頁九行,行十八字,,前序目后有‘上官國材宅刊’一行,,末頁有‘寬永十五年戊寅仲秋吉日,二條通觀音町風月宗智刊’二行。審其版式行格,,似北宋時私宅本,,風月宗智又翻雕耳,注文與太宰純注本同,。寬永戊寅,,當中國前明崇禎十一年,逮今凡二百六十八年,,猶是太宰注以前舊本,,乃知太宰所云博士家本,非鑿空之談,,且以見毛本雖出宋刻,,難免臆改增刪,不如海外所傳,,固是中原古本也,,后得者珍之寶之?!蓖踔孛裣壬凇吨袊票緯嵋分袑捰辣究甲C如下:“北圖所藏《孔子家語》十卷,,日本寬永十五年刻本,每半頁九行十八字,。魏王肅注篇目后刻‘上官國材宅刊’六字,。卷末題:‘寬永十五年(戊寅)仲秋吉日,二條通觀音町風月宗智刊行’二行,。卷內(nèi)有‘靜安’‘王國維’等印記,,又有靜安先生跋云:‘此本不知何本,然佳處時出諸本之上,。昔桐城蕭敬孚得此本,,乃謂宋刊大字本不足存,以歸貴池劉氏,。余以此本校黃周賢本一卷,,乃知敬老之言不誣。庚申冬十月朔夕,,海寧王國維記,。’”

此寬永本在有兩個版本,。一為五冊本,,內(nèi)附有日文助讀符號;一為二冊本,,無日文符號,。二本皆有卷末題記:‘寬永十五年戊寅仲秋吉日,二條通觀音町風月宗智刊行’,?!钡珦?jù)筆者考察,前者錯漏,、訛誤之處多,,后者多已挖改或挖補,故可推斷,,后者稍晚于前者,。

此后,在日本,,對《家語》的注釋,,出現(xiàn)了多個重要版本。一為岡白駒(龍洲先生)《補注孔子家語》(寬保元年,,1741年),,一為太宰純(春臺先生)的《増注孔子家語》(寬保二年,,1742年),一為冢田虎《冢注家語》(寬政四年,,1792年),。其中,尤以太宰純的《増注孔子家語》流傳最廣,。太宰純本亦曾傳入中夏。清末葉德輝《郋園讀書記》云:“昔從都門得太宰純增注本,,前有元文元年《自序》,。云據(jù)其國博士家所傳王注全本,取校毛本注文簡古,,元文當中國乾隆初元,,逮今百七十年,其云博士家必有依據(jù),?!?/span>

太宰純,、岡白駒,、冢田虎對于《家語》皆不從中夏學者之偽書說,。比如冢田虎在《序》中說:“《家語》者何?《論語》之耦也,。二《語》皆實錄孔子之言行者,,而七十子之所以升堂入室之門階也?!碧准円嗍菍ⅰ都艺Z》與《論語》相提并論,,“仲尼門人錄仲尼言語行事及門人問對論議之語,命之曰《家語》,,琴張,、原思等取《家語》中純粹正實者而修其文,以為《論語》,。是《論語》之與《家語》,,猶《春秋》內(nèi)外傳也?!庇衷疲骸啊都艺Z》雖曰?駁,,實七十子所記孔氏遺文也?!墩撜Z》雖曰雅訓,,有得《家語》而后其義始明者焉。禮樂之壞崩也,,得《家語》亦可以修補其十一矣,。《家語》寧可廢乎,?……若《家語》,,則門人各隨記其所聞而未經(jīng)修正者已,其實孔氏遺文無疑焉,,尤不可廢也,。純愚信仲尼,是以信《家語》如《論語》,?!?/span>

太宰純(1680-1747年),名純,,字德夫,,號春臺,通稱彌右衛(wèi)門,,江戶時代中期的儒學大家,。太宰純自幼苦學勤修,17歲時師事儒家學者中野撝謙,,習朱子學,。正德三年(1713),,在友人介紹下入荻生徂徠之門,由詩文轉(zhuǎn)學儒學(特別是古學),。服部南郭所作《太宰先生墓碑》述其為人曰:“先生既勵己行,,以直方自居,從游之徒,,莫不奉名教唯謹,,文畏如大府,前后所見諸侯甚多,,未嘗枉己而求焉,。進退必以禮,安貧樂道,,終不復仕,,然其志則同儒者之學?!?/span>36歲時,,轉(zhuǎn)入學問研究與寫作,在江戶小石川開設私塾,,召集門人講學,,得到不少大名支持與資助。春臺博學多識,,著述頗多,,有《六經(jīng)略說》一卷、《辨道書》一卷,、《圣學答問》二卷,、《論語古訓》十卷、《易道撥亂》一卷,、《周易反正》十二卷,、《古文考經(jīng)略解》一卷、《增注孔子家語》十卷,、《易占要略》一卷、《文論詩論》二卷,、《老子特解》二卷,、《經(jīng)濟錄》十卷等。

《増注孔子家語》十卷,,五冊,,版框高20.8厘米,寬14.9厘米,,四周雙邊,,每半葉九行,,行十八字。小字雙行,。上版心花口,,單魚尾,耳題“孔子家語”,,版心題卷次及頁碼,,下版心大黑口。內(nèi)封面有“春臺先生増註”,、“不許翻刻,,千里必究”、“孔子家語”,、“江都書肆嵩山房梓”牌記,。卷首有《増注孔子家語序》,后署“元文元年柔兆執(zhí)徐仲冬己亥  信陽太宰純序”,,次為王肅“孔子家語序”,,次為《王肅傳略》,次為“孔子家語篇目”,,首“相魯”終“后序”,,每篇題下有字數(shù)統(tǒng)計,卷末有《附錄汲古閣板孔子家語跋》,、次《何孟春序》,、次《太宰純序》。卷末有牌記“太宰彌右衛(wèi)門増註 寬保二年壬戌春正月吉 江都書肆嵩山房藏板”,,次行題“須原屋小林新兵衛(wèi)梓”,。

太宰純《増注》對于王肅注有所補足。據(jù)其自述云:“純之少也,,亦好是書,,讀之頗習,既而竊恨舊本多誤,,文義難曉,,乃求得海舶所貢王注全本,及元明諸儒數(shù)家本以挍之,,又旁搜傳記諸子所載,,與是書事同文異者,若后世注家所引是書及王注文以參考之,,積以歲月,,可以正誤通義者,不止十五,。又有子雍所略不注而今之幼學所不能解,,則取諸名家訓注在他書者以補之,,命曰《增注》。舊本有音釋而甚略,,予今效陸德明用唐音悉注其當注者,,冀讀者無紕繆?!蓖ㄗx全書,,可以發(fā)現(xiàn),太宰純之増注,,確實大有益于理解《家語》,,乃王肅之功臣也。

此后,,日本的千葉玄之在《増注》基礎上作《標箋孔子家語》(寬政元年,,1789年),西山元作《孔子家語標注》(抄本,,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對太宰純本予以補正,進一步擴充相關(guān)資料,。經(jīng)太宰純的増注與??保秹堊ⅰ繁尽都艺Z》的文獻價值與版本價值極高,,可謂善本,。然迄今未有整理排印者。今茲就王肅注,、太宰純増注《家語》予以校點,,整理出版,以饗讀者,。

古人云:校書如掃落葉,。盡管努力認真為之,但限于學力,,錯誤在所難免,,敬請讀者及方家有以校正!

宋立林

2016829日于山東曲阜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