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①者,,萬物之奧②,善人之寶③,,不善人之所保④,。美言可以市⑤尊⑥,美行⑦可以加⑧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⑨?故立⑩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以求得,有罪以免耶,? 故為天下貴,。 1.道:宇宙的本體,亦既絕對的存在,、絕對的真理,、絕對的規(guī)律。 2.奧:奧妙、根本,。 3.寶:依存依生依用之寶,。 4.保:保持、保存,、保護,。 5.市:場面。 6.尊:尊崇,、識信,。 7.美行:公認光彩的行為。 8.加:增加,、參與,。 9.何棄之有:沒有棄舍的道理。 10.立:天道置立,。 11.天子:承天職天任之子,,又名君、君王,。 12.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天道為陽,,故必一、三,、五,、七,、九而序用之,。其中三穩(wěn)、五和,、七治,、九變,其三用有三民主義,、三面紅旗,、三個文明、三足鼎立,、三布施,、三個代表具有精氣神之統(tǒng)象。 13.拱璧:職位華貴的標志,。 14.以先:凡行先備,。 15.駟馬:職配的出行規(guī)格待遇。 16.坐進:是由坐彼位到坐進此。 17.不日:不欲,、不想,、不念。 道,,是萬物一切至奧至妙至真至易的所藏所在,,是善為人者的能為寶貴財富,是不善為人者不被絕滅能改能正的保護,。美好的語言名識說可以得到場面上的尊崇識信,,公認光彩的行為可以得到人們的參與(這仍是不徹欲識分別害的現(xiàn)象)。人的不善怎么可以有執(zhí)棄的道理(沒有不善之資何生照顯善美之在),。因此天道蒞立天子,,設置太師教、太傅助,、太保護的三公之職,,雖然以職配備拱璧榮標,凡行先備駟馬車用待遇,,也不如不居榮華富貴坐進道靜之中不欲受識福去苦來,、不執(zhí)善惡美丑均不為根本處。古時候人們之所以普尊誠道的道理在什么呢,?是不欲想從中求得,,也不欲想從中有罪可以免去邪惡的造作結果,所以才為天下不欲的自然貴從不偽不失之本,。 一,、道是解一切惑難、知一切奧妙的根本所在,,是善惡美丑的共乘之益,、共脫之歸,皆當同度出輪回,,絕無棄舍之理,。 二、天道置立天子,、三公看若是福,,福禍相依,善惡相依,,美丑相依,,不如坐進此道安穩(wěn)才是真。 三,、古之樸不欲得,,不欲免罪禍,,自然本能無欲才真處于貴道之中。 一,、善惡,、美丑、福禍都不是定態(tài),,都是欲的輪回象,。所以解奧于道,皆當終脫離苦,,皆當從善而不迷于欲善,。皆彼此彼此不棄而納,大悲無敵而共,。 二,、福貴之尊莫若君王、三公,,但全皆都是福去禍即來,,不如坐進道,道君道天下,。 三,、求不得求不得,求絕無能得之理,,求絕無能免之律,。只有由欲善出欲善成無為無不為之自然善,亦名無有無不有之境,。 四,、道給人的是解脫苦難生死而不是欲受識美,欲受識美的后面就是苦難災死不盡不止,。 |
|
來自: 香光莊 > 《老子道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