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意;賞析本詩情節(jié)生動,、構思巧妙的藝術特色;背誦全詩。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學生齊背《望岳》《春望》,。 今天,我們學習《石壕吏》,。(板書文題) 二,、播放背景音樂,朗讀詩歌,,創(chuàng)設學習氛圍,。 1.教師配樂朗讀《石壕吏》,提示學生這是一首古體詩,,應注意停頓,、節(jié)奏、語調(diào),。 2.學生自由讀,。 3.選一位學生朗讀,其余學生點評,。 4.全班齊讀,。 三,、引導學生深入詩的意境,把握本詩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 1.寫作背景簡介,。 多媒體顯示: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陽,,看看戰(zhàn)亂后的故鄉(xiāng),。可是不到兩個月,,形勢發(fā)生逆轉(zhuǎn),,唐軍在鄴城大敗,郭子儀退守河陽,,河陽一帶又騷動起來,。唐王朝為補充兵力,便在洛陽以西至潼關一帶,,強行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詩人這時被迫離去,,經(jīng)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回到華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婦們的愁眉苦臉,,所聽到的是別家出征時的哭聲。著名的“三吏”“三別”就是根據(jù)這番經(jīng)歷寫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構思巧妙、情節(jié)生動而流傳最廣,。 2.學生默讀詩歌,,借助注釋,整體感知詩意,。 3.引導學生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像,,再現(xiàn)詩中的情節(jié)。 選兩位學生口述浮現(xiàn)在腦海中的畫面,,發(fā)動其他同學補充,,共同豐富畫面、情節(jié),。 4.理清情節(jié)發(fā)展脈絡,,指導學生背誦。 (1)提問:按照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理清故事情節(jié),并概括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 明確:這是一首敘事詩,,其主體部分是老婦人的“致詞”。詩的前四句寫“致詞”的由來,,也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最后四句是結局和尾聲,,暗示老婦已被抓走。老婦致詞又可分為兩層:5~16句老婦人敘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婦人主動請求從軍,。 多媒體顯示: (2)學生根據(jù)思路提示,,讀詩,嘗試背誦,。 (3)提問:詩中有幾個人物形象?他們各有什么特點? 學生明確:老嫗,、石壕吏。老婦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動從軍,,有敢于承擔苦難的精神,。石壕吏開頭出現(xiàn),中間便隱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態(tài)度蠻橫,,兇暴無比。 (4)教師引導學生歸納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并分析詩歌流露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明確:全詩通過詩人的見聞,,詳寫老婦的痛苦申訴,描繪出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揭露了官吏的橫暴,表露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5)學生聽讀配樂朗誦,深深體味詩作的思想情感,。 5.賞析本文巧妙獨特的構思藝術,。 提問:有人說:《石壕吏》中老婦的“致詞”全都是吏步步緊逼出來的。你同意這個說法嗎?為什么? 學生思考,,交流,。 明確:這首詩寫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情節(jié)其實并不簡單,但詩人只用120個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情節(jié)發(fā)展的全過程,,精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這歸功于詩人巧妙獨特的構思。從詩題上看,,主要人物應是差吏,,但詩人對他用了暗寫,一出現(xiàn)只用“吏呼一何怒”來點出他的威勢,,此后就讓他轉(zhuǎn)入“幕后”,。對老婦則用明寫,把她所說的話寫成一篇“抒情獨白”,。仔細品味,,就會發(fā)現(xiàn)老婦的話句句都是差吏逼出來的。情節(jié)中可能隱去了吏的“怒”“呼”,。差吏一進門就問“汝家有男丁否”,,老婦答曰“三男鄴城戍……”;再問“尚有他人否”,答曰:“室中更無人……”;最后差吏仍逼著要人不已,,老婦只好“請從吏夜歸”,。總之,,差吏的“怒”“呼”貫穿在老婦陳情的全過程中,,其兇橫殘暴不言而喻。 四,、學生自主質(zhì)疑,,深入理解詩意,進入探究階段,。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1.詩人同情老婦的遭遇,,為何總是一言不發(fā),難道他不該上去義正辭嚴指責官吏嗎?臨行獨與老翁別,,似乎也沒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詩人的沉默? 2.“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幽咽”的人是誰? 3.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孫母”而帶走“力雖衰”的老婦的原因是什么? 4.石壕吏為何不抓杜甫? 先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師酌情給予點撥,。 五,、學生齊背詩歌,或抽查背誦 六,、課堂小結 杜甫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郭沫若稱頌他:“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痹诙鸥Φ脑娭校叭簟薄叭齽e”抒寫民間疾苦最為深刻,,杜甫風格沉郁頓挫,,主要是因為他的作品抒寫了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懷。詩人的心與受苦受難的勞動大眾息息相通,,詩人的脈搏和著民眾的脈搏一起跳動,,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詩人。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石壕吏》,。 2.閱讀《登岳陽樓》,感受詩人深沉而廣闊的胸懷,。 登岳陽樓 杜 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參考答案: 這首詩是詩人第一次登上岳陽樓,,面對洞庭湖水,,產(chǎn)生萬千感慨。詩中飽含著詩人對窮途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嘆:對終生壯志未酬的激憤與哀怨,,對祖國多災多難現(xiàn)實的憂愁與焦慮,。詩人由個人的不幸遭遇,聯(lián)想到萬方多難的社會現(xiàn)實,,由小天地轉(zhuǎn)入大天地,,由個人的悲傷轉(zhuǎn)向“戎馬關山”的家國之痛,反映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深情,,并以“憑軒涕泗流”之情態(tài)與開篇“今上岳陽樓”所見的壯闊氣魄構成照應之勢,,表現(xiàn)了一位偉大愛國主義詩人的深沉而廣闊的胸懷。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一,、寫作訓練 1.古詩中多用對偶句。對偶又叫“對仗”,,俗稱“對對子”,,是把兩個結構相同,、字數(shù)相等、意義相關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辭方法,。找出杜甫《春望》中的對偶句,,仔細體會它們在結構上的特點,并模仿寫一兩組對偶句,。 2.改寫《石壕吏》,。 注意發(fā)揮合理想像,補充出詩中表達跳躍的部分,,運用記敘,、描寫、議論等方式,。 二,、關于舉辦“古詩文朗誦賞析會”的設想 內(nèi)容是小學、初中一二冊上學過的詩詞文,,賞析內(nèi)容自己按理解準備,。要求用清晰、響亮的聲音結合各種語文手段完善地再現(xiàn)作品的意境并完成對作品的賞析,。 三,、開放探究 閱讀《春夜喜雨》,回答問題,。 春夜喜雨 杜 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問:題目《春夜喜雨》,,詩中卻無一“喜”字,,結合詩句分析,“喜”字表現(xiàn)在何處? 參考答案: 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樣的“好雨”,,雖詩中無一“喜”字,但“‘喜’意都從罅縫里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于是一上來就滿心歡喜叫“好”,。第二聯(lián)所寫,,顯然是聽出來的,。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里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著覺,。由于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lián)所寫,分明是看見的,??匆娪暌庹凉猓颓椴蛔越叵胂裉烀饕院蟠荷珴M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悅的心情,,又表現(xiàn)得多么生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