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南麓以道家文化為主的,,而在泰山西北麓靈巖山深谷中隱藏著一座千年佛教古剎,這座千年古剎是“中國四大佛寺之一”,,由于這座古剎處在偏僻的深山峽谷,,寺院保存完好,寺院規(guī)模宏大,氣勢恢宏,。千年古剎,,沒有市井的喧嘩,市儈,,沒有其他寺廟的商業(yè)氣息,,只有沁心的鐘聲,動聽的佛經(jīng)念誦,,淳樸的風(fēng)情,,讓人心情平靜,回歸自然,。 這座古剎就是靈巖寺,,靈巖寺位于山東省濟(jì)南市長清區(qū),約20 公里,,位于泰安市以北,。 靈巖寺歷史悠久,是唐宋時(shí)期中國的主要寺廟之一,。靈巖山是泰山十二支脈之一,,主峰海拔668米。靈巖山又叫方山,,因山頂平坦如方桌,,四壁壁立千仞而得名,又因山形似玉璽,,亦稱玉符山,。山之陽,是滿目蔥蘢墨黛的靈巖峪,,曲折起伏的山巒向東西兩側(cè)延伸,,宛若一面連綿起伏的山巒屏風(fēng),而靈巖寺就坐落在這翠谷之中,。 靈巖寺原始寺廟建于永興元年(357年-358年),,在北魏(386年-534年)期間得到重視和發(fā)展,靈巖寺在唐朝(618年-907年)和宋朝(960年-1279年)達(dá)到了重要的頂峰,。寺內(nèi)有超過50余座不同的雕梁畫棟的廟宇,,鼎盛時(shí)期,有500左右的僧侶在此修行,。 靈巖寺目前留存最古老的建筑是唐代高僧惠崇墓寶塔,,寶塔位于寺中的寶塔林中,。它建于唐代742年至755年間,保留了原有的特色,。這座5.3米高的寶塔是一幢單層的涼亭式石材結(jié)構(gòu),,帶有多層屋檐。正面有一扇門,,對面有半封閉的假門,。寶塔內(nèi)是正方形,每邊長2.2米,。塔內(nèi)穹頂看起來像一個(gè)倒置的桶,。寶塔屋檐是由重疊的石板組成,這些石板在上升時(shí)會變寬,,而屋頂重疊的石板在上升時(shí)變窄,。由石板層組成的尖頂?shù)鬃沃徎ê椭樽樱馑堑湫偷奶拼鷨螌邮?/p> 靈巖寺寶塔林中,,有167座保存完好的佛塔,。在寺廟的167座佛塔中,形狀各異,,就像千佛殿的羅漢雕像一樣,,保存完好,沒有受到“文革”的影響,。塔林規(guī)模宏大,,蔚為壯觀,走進(jìn)塔林,,徜徉塔林間,神緒即刻飛馳千年,。塔林周圍古樹成林,,郁郁蔥蔥,還能遙望泰山,,歷史氣息和佛教氣息特別濃厚,! 千佛殿雖然在明朝(1368年-1644年)和清朝(1644年-1912年)兩次重建,但千佛殿柱子底座上的石頭基座是唐宋時(shí)期的原有基座,。千佛堂最迷人的場景是宋代制作的40幅羅漢色彩繽紛的佛像,,佛像生動逼真,栩栩如生猶如真人一般,,雕塑技術(shù)堪稱一絕,。精湛的工藝得到了游客和學(xué)者的高度贊揚(yáng)。梁啟超稱其為“海內(nèi)第一名塑”,;現(xiàn)代杰出畫家,、美術(shù)教育家劉海粟先生,,也給與高度評價(jià),“靈巖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靈活現(xiàn),?!?/p> 靈巖寺最高的建筑是55.7米高的辟支寶塔,辟支佛塔最初建于唐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由著名高僧惠崇發(fā)起修建,。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重建,竣工于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是一座八角九層十二檐的樓閣式磚砌建筑,。辟支佛塔是靈巖寺的主要標(biāo)志,兀立于千佛殿西北,。塔高55.7米,,底固長48米,為磚砌,,可循級而上,。下三層為重檐,上六層為單檐,。塔座有“陰曹地府”酷刑場面浮雕,,塔頂冠有鐵剎,辟支塔密檐樓閣式建筑結(jié)構(gòu)為中國獨(dú)此一例,。 駐足靈巖勝景,,這里群山環(huán)抱、巖幽壁峭,;柏檀疊秀,、泉甘茶香;古跡薈萃,、佛音裊繞,。游靈巖寺不僅能見到高聳入云的千年辟支古寶塔,還能耳聽神奇?zhèn)髡f的鐵袈裟,;隋唐時(shí)期的般舟殿古樸滄桑,,宋代的彩色泥塑羅漢像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鏡池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觀令人流連忘返。難怪明代文學(xué)家王世貞曾有“靈巖是泰山背最幽絕處,,游泰山不至靈巖不成游也”贊嘆,。清朝乾隆皇帝出巡江南途中更是先后8次駐蹕靈巖寺,可見靈巖寺在當(dāng)時(shí)地位有多高,。 “雨淋羅漢,兩行熱淚為救苦,;雪塑觀音,一片冰心真慈悲?!庇吻旯艅x,,沐浴慈悲梵音,拂拭塵囂蒙垢,,這是我游靈隱寺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