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棗湯適用病證是水飲壅盛于里之實證,。 在這里用逐水攻下為主,,應(yīng)該說水濕壅滯實證。這種逐水,,一般用于陽水實證,。以十棗湯作為典型的代表。逐水劑里就十棗湯一個,,屬一類方,。 主治:懸飲、腹水。 懸飲是《金匱要略》上四飲之一,。腹水過去叫陽水實證,。陽水實證就體質(zhì)相對來說,比較壯實,。 證候分析:十棗湯的證候分析,,水濕壅盛,懸飲的病位是胸脅,,飲停胸脅,,主要反應(yīng)出水飲停蓄在胸脅,阻滯肺氣,,宣降失常,,阻滯氣機,肺氣不利了,,所以咳唾胸脅引痛,,短氣,都是水飲停蓄以后,,阻滯氣機,,肺氣不利的表現(xiàn)。 方解:它取這名字的意思,有兩個含義,。一個大棗是佐藥,。不能換成甘草。所以干脆就叫十棗湯,。不要忘了十個肥大棗,。還有大棗在這方里,通過現(xiàn)代臨床觀察,,實驗研究,,這個藥離不得。70年代治療血吸蟲病腹水,,從多種比較都比較過了,。你用白開水送服,甘遂,、大戟,、芫花個散劑,細(xì)末,,用其它的送服,,對胃腸黏膜刺激很明顯。用大棗藥藥緩合得多,。大棗十枚煎湯,。還要大的,肥大棗煎湯送服,。這個從現(xiàn)代觀察來說,,可以大大減輕它這種刺激,副作用,。甘遂,、大戟、芫花這三味藥,,一般來說,,都是甘遂做君藥,,大戟、芫花做臣藥,,大棗是佐藥,。用量三味一般是等分。從分工上來講,,中醫(yī)歷來傳統(tǒng)認(rèn)為甘遂善于泄經(jīng)隧的積水,,經(jīng)隧的積水這個含義,說它瀉苦寒瀉下逐水范圍較寬,。祛除水濕力較強,。作用范圍較寬。經(jīng)隧既反應(yīng)經(jīng)脈分部部位之廣,,層次較深,,那它力量就無處不到,力量較大,。所以歷來認(rèn)為甘遂在這些藥里,,比較瀉下逐水作用范圍寬、力量大,。 大戟治療五水,,五水是指的臟腑、五臟,,臟腑的積水,。臟腑的積水看來范圍就比精隧窄一些。 芫花是這三味當(dāng)中偏溫的,。滌痰,,化痰,開痰結(jié),,開痰結(jié)這個力量較強,。說它能作用的部位,胸膈,,偏于中上部,。可以祛除胸膈的伏飲痰癖,。伏飲說明層次比較深,,痰癖病程比較長。所以芫花作用是驅(qū)胸膈的伏飲痰癖,。 這三個實際上,,伏飲痰癖本身也是水濕壅滯,所以從瀉下逐水,,是類似的,。三味藥相配呢,,又用了大棗煎湯服用??梢灾萍s它們一定程度制約這個毒副作用,。你比如說用大棗煎湯,,量較大,,煎湯,保護(hù)胃黏膜,,臨床十棗湯吃下去,,胃開始會有燒灼感覺,若不用大棗送服的話,,疼痛非常突出,,就用了大棗,它都會有一點點燒灼的感覺,。芫花是溫性,,甘遂、大戟是寒性,,寒溫相配,,不使苦寒太過,不至于苦寒太過,,也是一個全方藥性的調(diào)和,。控制藥性偏盛的一個方法,。 再加上我們前面講到三個各等分,,那就是相近功效的,瀉下逐水功效相近藥物相配,,異性毒力不完全一致,,還有個相互制約,也是控制毒副作用的一種方法,。 70年代,,人們把這個都裝膠囊,用棗湯送服,。 運用 基本服法:1. 甘遂、大戟,、芫花作散劑,,大棗煎湯送服。 2. 清晨空腹服,,小量開始,。每日一次。各等分,,每次0.5~1克,,服后下水量少,次日加量,,最多至1.5克,。 3. 服后得快利后停服,宜食糜粥養(yǎng)胃,。 4. 老年體弱慎用,,孕婦忌服。 甘遂,、大戟,、芫花作散劑,現(xiàn)再用膠囊好一些,。小量開始,,初期服,可以0.3,,加起來1克,。服后同時要觀察液平面,來判斷它攻下的多少,。 辨證要點咳唾胸脅引痛,,或水腫腹脹,二便不利,,脈沉弦,。 主要掌握胸水,腹水的主要特征,,咳唾胸脅引痛,,水腫腹脹,,這種一般二便不利。脈沉弦說明證氣還較強,。 十棗湯是瀉下逐水的代表方,,而且從這方看,仲景時代,,東漢對這類藥物的使用,,觀察都已經(jīng)很細(xì)致了。能夠這樣運用,,說明當(dāng)時治療這類病,,水平還是不低的。 適用病證里實正虛的大便秘結(jié)證,。 瀉下劑最后一部分是攻補兼施,。攻補兼施目前這類方,臨床用得比較少,。這類方使用不少,,應(yīng)當(dāng)是住院用。就是邪實正虛,。又有熱實互結(jié)一類的大便秘結(jié),,腑氣不通,。由于因下失下,,或者治不如法,造成了正氣虧虛,?;蛘邭庋蛔恪,;蛘邭怅巸蓚?。這時候就要采取扶正和攻下相結(jié)合的方法。 根據(jù)鄧中甲講方劑學(xué)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