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急性輸卵管炎 病原體沿宮旁淋巴和血行達宮旁組織,出現急性炎性反應形成炎性包塊并波及輸卵管,,形成急性輸卵管炎,。宮旁一側或兩側結締組織增厚、壓痛和觸及炎性包塊,,嚴重者整個盆腔形成“冰凍骨盆”,。 4.血栓靜脈炎 下肢血栓靜脈炎,表現為弛張熱,,下肢持續(xù)性疼痛,,局部靜脈壓痛或觸及硬索狀,使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水腫,,皮膚發(fā)白,習稱“股白腫”,。 5.膿毒血癥及敗血癥 感染血栓進入動脈引起,。 晚期產后出血 分娩24小時后,在產褥期內發(fā)生的子宮大量出血,,稱晚期產后出血,。以產后1~2周發(fā)病最常見。 主要有胎盤胎膜殘留,、蛻膜殘留,、子宮胎盤附著面感染或復舊不全、感染,、剖宮產術后子宮傷口裂開,、產后子宮滋養(yǎng)細胞腫瘤、子宮黏膜下肌瘤等,,均可引起晚期產后出血,。 產褥中暑 產褥期因高溫環(huán)境使體內余熱不能及時散發(fā),引起中樞性體溫調節(jié)功能障礙的急性熱病,,稱產褥中暑,。 治療原則是立即改變高溫和不通風環(huán)境,,迅速降溫,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迅速降低體溫是搶救成功的關鍵。
第8節(jié):病理妊娠 流產 一,、概念 二,、病因 包括胚胎因素、母體因素,、免疫功能異常和環(huán)境因素,。 1.胚胎因素 2.母體因素 3.免疫功能異常 三、臨床表現及臨床類型 1.臨床表現 主要是停經后陰道流血和腹痛,。 2.臨床類型 (1)先兆流產:子宮大小與停經周數相符,,宮口未開,少量陰道流血,。 (2)難免流產:宮口開了,,有時可見胚胎組織或胎囊堵塞于宮口內,東西還沒有(3)不全流產:宮頸口已擴張,,妊娠物排出了一部份,,還有一部份留在里面,所以子宮小于孕周,。容易引起大出血 (4)完全流產 妊娠物已全部排出,,子宮接近正常大小,宮頸口已關閉,。 3種特殊情況: 1.2.流產多發(fā)生在同一妊娠月份,。早期流產常見原因為胚胎染色體異常,免疫功能異常,、黃體功能不足等,晚期流產常見原因為宮頸內口松弛等,。 3.四,、診斷 輔助檢查 首選B型超聲。 五,、處理 1.先兆流產 2.難免流產和不全流產 4.完全流產 主要是看有沒有排干凈,,有沒有感染。 5.稽留流產 處理較困難,,處理前應查凝血功能4項,,做好輸血的準備。 6.流產合并感染 原則為控制感染同時,,盡快清除宮內殘留物,。 早產 六,、概念、病因 1.概念 2.病因 胎膜早破,、下生殖道及泌尿道感染,、妊娠合并癥與并發(fā)癥、子宮過度膨脹及胎盤因素,、子宮畸形,、宮頸內口松弛、吸煙喝酒等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 表現和正常分娩一樣,,只是時間提前了。 三,、處理 胎膜未破,,胎兒存活、無胎兒窘迫,,無嚴重妊娠合并癥及并發(fā)癥時,,應設法抑制宮保,不能保就只有生了,。 藥物治療 多選用抑制宮縮藥物,,首選硫酸鎂。還可以用地塞米松,,促進胎肺成熟,。 過期妊娠 2.概念 妊娠≥42周尚未分娩稱過期妊娠 二、病因 1.雌,、孕激素比例失調 2.頭盆不稱 3.胎兒畸形 4.遺傳因素 病理 羊水 妊娠42周后羊水減少迅速,,減至300ml以下;羊水糞染率明顯增高,。 診斷 主要是判斷胎盤功能,。 胎動計數 正常的每小時4-6次,每12小時大于30次,,如果小于10次,,說明胎兒缺氧。 孕婦尿雌激素/肌酐比值 胎兒監(jiān)護儀檢測 無應激試驗 NST有反應提示胎兒無缺氧,,宮縮應激試驗如出現晚期減速提示胎兒缺氧,。 4.B 異位妊娠 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著床稱異位妊娠,以輸卵管妊娠壺腹部最常見,,其次為峽部,、傘部,間質部妊娠最少見,。 ③ 病因 輸卵管炎癥 是異位妊娠的主要病因,。其次還有輸卵管手術史,、輸卵管發(fā)育不良或功能異常、輔助生殖技術,、避孕失敗等 二,、病理 1.輸卵管妊娠的變化與結局 (1 (2)輸卵管妊娠流產:多見于妊娠8~12周輸卵管壺腹部妊娠 (3)繼發(fā)性腹腔妊娠:是妊娠掉到腹腔內種植并存活,形成繼發(fā)性腹腔妊娠,。 2.子宮的變化 雖然是在其它地方妊娠,,但是子宮內膜仍然會出現蛻膜反應。 三,、臨床表現及診斷 1.臨床表現 (1)停經 多有6~8周停經史 (2)腹痛 是輸卵管妊娠的主要癥狀,,常伴有惡心、嘔吐,。 (3)陰道流血 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量少呈點滴狀,。 (4)暈厥與休克 (5)腹部包塊 2.體征 3.診斷 (1 (2(3)子宮內膜病理檢查:見到絨毛膜就是宮內孕,,沒有見到絨毛膜只見到蛻膜說明宮外孕。 四,、治療 1.期待療法 2.化學藥物治療 3.手術治療 對年紀大的,,沒生育要求、癥狀很嚴重的,,采用根治手術,。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一、概念 二,、子癇前期-子癇高危因素與病因學說 子癇前期-子癇高危因素 初產婦,、孕婦年齡過小或大于35歲、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壓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壓、慢性腎炎,、抗磷脂抗體綜合征,、糖尿病、肥胖,、營養(yǎng)不良,、低社會經濟狀況,,均與子癇前期一子癇發(fā)病風險增加密切相關,。 三、子癇前期-子癇基本病理生理變化 基本病理生理變化是全身小血管痙攣 四,、子癇前期-子癇對母兒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