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的要領
簡單說了姿勢、情志,、呼吸與健康的關系,,我們通過對古今中外各種健身鍛煉方法進行分析總結,會發(fā)現(xiàn),,中國古代流傳至今的傳統(tǒng)鍛煉方法,,其各種要求,無不暗合上述理論,。而在各種傳統(tǒng)健身鍛煉方法中,,站樁又是最全面貫徹上述理論的最好,、最完全、最簡單易行的鍛煉方法,。經(jīng)常有人問,,你經(jīng)常介紹傳統(tǒng)的健身方法,到底那種鍛煉方法可以安全快速的強身,。智邦把三十年所練所學所聞在心中理過一遍,,得出的答案就是最簡單基礎的---站樁。 早在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jīng)中,,就有“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的章句,,不論是這個理論來源于先民健身實踐,,還是以后的健身實踐來源于這些基于傳統(tǒng)哲學理論的健康理論的指導,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人民,,在健身的探索實踐上,,達到了令人驚嘆、登峰造極程度,。
站樁,,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持一定的姿勢并堅持一段時間的鍛煉方法,并且,,在這個概念基礎上,,經(jīng)過一代代的傳承與總結,基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鍛煉目的和功效,,發(fā)展出各種不同的流派和方法。
站樁的首要要求,,就是對姿勢的要求,,而且這些對姿勢的要求,哪怕以現(xiàn)代科學看來,,都是那么的符合人體自然規(guī)律,,有利于人體氣血的運行。我們不得不對我們的祖先產生無比的敬仰之情,。
我們知道,,人體在精神和體力的勞作后,需要進行休息補充,,才能持續(xù),。而最佳的休息,就是睡眠,。睡眠是自然造化能力迫使人類所做的行為,,以免人類不知勞累而盡情浪費肌體能量只到竭盡死亡,。當人類關注到自己健康的時候,就會把被動的睡眠變?yōu)橹鲃拥男菹?,而睡眠之所以能夠最大限度的恢復人體的疲勞,,就在于它是人身心盡可能放松的結果,因為身心的放松,,對放棄了氣血運行的干擾,,而使氣血運行能夠按照自己的軌道收斂能量浪費和修復勞損的肌體。如果我們每天的休息不能完全補充,、修復當天的損耗和勞損,那么肌體就會“帶傷工作”,,如果日復一日的損耗,、勞損得不到補充和修復,當消耗和勞損積累到肌體無法承受和自我恢復的時候,,疾病也就爆發(fā)了,。從這個簡單的道理我們就可以看到,對于不知道鍛煉修補勞損的人來說,,睡眠是最好的養(yǎng)生法,。只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fā)生,。如果人們能過主動的在勞作時,,盡可能少的消耗體能,盡可能少的產生勞損,,那么我們生病的機會就會減少很多,。如果人們能在更多的時候,模仿甚至超過睡眠的放松狀態(tài),,那么恢復體能和修補勞損的幾率就會更大程度的提高,,我們生病的幾率就會更加的減少。再進一步,,如果我們能明了氣血運行的規(guī)律和特點,,通過一定的方法保持良好的氣血運行狀態(tài)并避免勞損,那么,,我們健健康康享天年的愿望就不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了,。
上面的道理,就是為了說明,,鍛煉的大原則,,那就是松、靜,、自然,。 唯有松靜了,,五勞七傷的可能性才能降到最低,唯有自然了,,也就是氣血運行按照其自身的規(guī)律運行了,,才能保證肌體不受到傷害。松,、靜,、自然,也就成為傳統(tǒng)健身鍛煉的總原則了,。雖然這個大原則,,為了特定的目的,為了發(fā)揮人體特定的功能,,有些鍛煉方法會局部,、暫時的有所變通,但是最終的總原則,,是不會改變的,。松,就是說在保持正確姿勢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放松,。靜,就是在站樁過程中,,盡量的保持意識的安靜或專一,。當然也最好保持環(huán)境的安靜,以免影響心神專一安靜,。自然,,就是在鍛煉過程中,嚴格按照功法要求操作,,越是自然越好,,不要人為的強加力量、意念以助呼吸及體內氣血運行,。
前面說到了姿勢與健康,,在歷史的傳承過程中,人們?yōu)榱吮阌谡莆蘸陀洃?,總結了一套簡單有效的口訣,,如頭頂虛懸、雙目垂簾,、舌頂上腭,、面帶微笑、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虛腋開跨,、舒指松腕、尾閭中正,、寬胸實腹,、順臀溜胯等等。我們依然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應用這些人們耳熟能詳?shù)目谠E俗語,,來說說站樁對全身姿勢細節(jié)的要求。
頭頸:頭頂虛懸,、虛靈頂勁等等,,是非常形象的口訣,就是說,,頭部百會穴好像有根虛擬的繩子把頭部輕輕吊起懸在空中一樣,,轉動輕靈,不對頸椎產生額外的壓力,,這樣,頸椎也就自然保持了最佳的自然曲度,。我們知道脊柱內部神經(jīng)異常豐富,,人體的中樞神經(jīng)通過這些神經(jīng)對軀干進行指揮反饋,頭頂虛懸,,因為保持了頸椎的最佳最自然的曲度,,而使脊柱腔體不受外力壓迫而變形,不至影響神經(jīng)和保持脊髓通量,。頸部的不良姿勢習慣,,會造成諸如神經(jīng)壓迫,大腦營養(yǎng)不良等相關的情況發(fā)生,,而對人體產生嚴重傷害,。我們如果仔細體驗,會發(fā)現(xiàn)我們通常習慣把頭向后微仰,,下頜前翹,,這樣的姿勢造成頸椎過分向后彎曲,長期的不良習慣,,使頸部筋肉供血不暢,、僵滯扭曲,進而會壓迫通過頸部的血管經(jīng)脈,,造成頭部營養(yǎng)供給不足,。當你稍微活動頸椎,就感到頸部酸脹不適,就是因為長期不良的姿勢,,造成供血障礙或頸部肌肉勞損,。還有些人轉動頸部時會感到頸部嘎嘎有聲,這是筋腱椎骨已經(jīng)有些僵滯的表現(xiàn)了,。有的老師說,,微微收一點下頜,其實也是為了做到這個要求,。還有的老師說,,脖子微微用意向衣服領子靠,也是在引導我們做好虛靈頂勁,。面:面帶微笑是人體面部肌肉最放松最自然的表情,,面帶微笑還能給他人帶來良好的感覺,從而也能反饋給你良好的場能信息,。面帶微笑能促使自己心情愉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眼:在鍛煉時,,一般講究先眼光內收(也就是眼光從望遠到漸近只到收回顱內),,再雙目垂簾,也就是說兩眼皮像布簾那樣自然的耷拉下來,,不加緊閉的意念,。保持這種自然垂簾的狀態(tài),符合局部氣血的通暢,,同時也因為雙目垂簾,,使得目光不外散,也就不容易收到外界誘惑而保持心神內斂,。俗話所說的閉目養(yǎng)神,,其實就是中醫(yī)所說的肝開竅于目,閉目而使精魂不散,。也有的鍛煉方法因為特殊的原因,,或者為了避免閉眼帶來復雜的內景而形象心神安寧,要求睜開眼睛鍛煉,,但是即使如此,,也要求不要東張西望、思想渙散,,一樣要求眼光收近,,一遍寧神。只有在特殊功效的鍛煉中,,要求眼神的收放及引領,。 舌:常常有說舌頂上腭,,但是初學者往往因為不習慣反而造成舌頭緊張。所以,,我們提倡在站樁初始階段,,無需刻意舌頂上腭,只要自然放松即可,。等到鍛煉到一定程度,,因為體內氣血運行的原因,到一定時候可能會有自動舌頂上腭的表現(xiàn)出來,。即便沒有這種力量產生,,在站樁站到一定程度,舌下津液泉涌,,汨汨然咽下階段,,稍加意念舌頂上腭,也是不遲的,。而那時你已經(jīng)可以很好的掌握放松的要領,,而不至于因為照顧舌頂上腭反而造成緊張。
肩:一般傳統(tǒng)說沉肩,,其實就是把肩部放松,。肩部的放松有個特點,就是拉長的感覺,。也就是肘部向外或向下引,,這時肩峰處肩臂骨交接處,就會出現(xiàn)一個凹,,感覺上有點把肩臂拉長的那種感覺。所以傳統(tǒng)常常把沉肩墜肘放在一起說,。
腋:張腋,、虛腋、開腋等等說法,,其實就是要求腋不不要緊夾,,要放松腋部好像空虛能放下一個小氣球那樣的感覺。其實沉肩墜肘做好了,,就可以體會到虛腋的感覺了,。開腋,除了便于肩臂氣血的通常外,,還能減輕了兩肩對兩肺的自然壓迫,,從而使肺的工作更加自然松暢。 肘:講肩腋的時候差不多說了,,墜肘,,就是說在任何時候,不管擺什么姿勢在什么位置,都要有外展下墜的意念或趨勢,,以拉長肩臂的特殊經(jīng)筋,。
腕:平直放松。在特殊的鍛煉方法時,,有立腕踏腕的要求,,就是立指的時候,腕橫紋小指側也就是尺骨盡處有向前的意念或趨勢,。
指:五指自然舒展伸直即可,,不要用力挺直。
胸背:含胸拔背,。怎么體會呢,?想象你在抱一株粗于合抱的大樹,盡量把臂指放長想要環(huán)抱住兩手接觸的那種感覺,。有人形容,,你在很多人的公共汽車上抱著孩子,環(huán)抱的雙臂又要保住孩子,,又要抵擋別人擠著孩子的那種感覺,。再有,如果說彎腰是胸背向前合攏的趨勢,,就好像肩胯合攏的趨勢,,那么含胸拔背就好像左肩和右肩合攏、左胯和右胯合攏的趨勢,,是身體縱向彎曲的趨勢,。當然這里所說的趨勢,就是有那么一點點意向和趨向,,而不是用力想要達到那樣的效果,。因為可以用力,又違背松靜自然的大原則了,。應該注意,,前面說的種種,都是為了讓讀者體會什么是含胸,,而不是要大家用力去那樣做,。一定要記住,任何時候,,胸的唯一要求,,就是松。含胸,,也是為了胸部更好的放松,。腰:平時我們直立時,,腰命門一帶是向前彎曲的,站樁時,,我們需要微微用意把命門向后凸一點,,要做到這一點,又要保持前述身體姿勢的要求,,就需要稍曲膝來配合了,。
腹:當前述要領都做好了,小腹只需放松,,就自然達到要求了,。放松放松再放松,就這樣,,小腹慢慢感到充實,,胸部慢慢感到空曠,就是過去常說的寬胸實腹了,。
襠:襠部要有撐圓的趨向或意念,。
膝:前面說了,為了命門微微的后凸,,需要曲膝來配合,。一般的講究,曲膝的程度,,以膝蓋不超過腳尖為標準,。
腳:腳踏實地,無妄用力,。一般的樁法講究兩腳平行向前,,但是有些特殊的樁法會有不同的角度。身體中心落在腳上,,根據(jù)不同的樁法要求,,落點也不太一致,但是大多都要求在涌泉一帶,,也就是腳的偏前1/3左右。 趾:自然落地,。有些特殊的樁法要求用力扒地,,則需要根據(jù)具體樁法來實施。
腿,,由于曲膝,,人體的整個重量平時直膝承擔,力量多由骨骼對直承擔,,而屈膝后,,參與承擔體重的筋骨肌肉就有所不同,,初始會覺得較直立更費勁或容易疲勞。這時候對腿的要求就是緊中求松,,在保持姿勢的前提下,,在逐步鍛煉腿部耐受力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放松,,放松,,再放松。
前面我們把身體的各部分姿勢要求簡單的介紹了一下,,細心的讀者可能注意到?jīng)]有對胯進行闡述,。這是因為對胯的要求比較難體驗,也因此在操作過程中太過注意胯的話反而會引起緊張,,所以對胯的具體要求,,我們放在介紹具體樁法的時候,在需要的時候另行講解,。
呼吸,,一般要求自然呼吸,關注呼吸,,但不人為的去加強,、改變呼吸的狀態(tài),除非在特殊功能的鍛煉方法中,,才會有特殊的呼吸鍛煉方法,。
精神,傳統(tǒng)鍛煉無一例外的要求,,精神安靜,、情緒放松、意念專注,,保持一種超然怡然的心態(tài),。在情緒劇烈變動的時候,不要進行站樁鍛煉,。 站樁的高度,。站樁,高度不同,,用力不同,,鍛煉的細密程度不同,鍛煉的效果就不同,。一般來說,,站的低,費力氣,,其氣粗,,練意少(靜的程度),,反應快,站的高,,用力少,,易放松,易入靜,,其氣細,,再加上呼吸、用意以及配合功法,,鍛煉效果及功能也不盡相同,。
那么,拋開特殊的鍛煉方法和目的,,我們進行站樁鍛煉,,僅從站樁的高度來說,到底選用什么高度,,或者說,,怎樣的高度,能發(fā)揮出最好最快的效果呢,,站的太低,,超負荷未必能達到最佳鍛煉效果,站的太高,,又擔心健身效果太慢,,尤其是年輕力壯之人,在人生經(jīng)歷,、心智還沒有接受或愛好靜謐的鍛煉方法的時候,,怎樣找好站樁高度的切入點?其實前人做過很多探索,,并且各派都有自己的傳承和習慣,,比如太極,過去冷兵器時代,,練太極也是要真刀實槍的闖江湖的時候,,鍛煉是少不了低架的,只是到了養(yǎng)生的時代,,高架似乎才成為主流,,隨之而來的太極技擊也更趨向松空奧妙。雖然各門各派在傳承過程中為了生存的需要,,都有一些特殊的經(jīng)驗、心得是秘而不宣的,,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tǒng)門派生存的觀念已經(jīng)逐漸淡薄,,傳統(tǒng)的鍛煉方法正在被逐漸的公開和融合,有些秘密也就不應該成為秘密了,,雖然如此,,到目前為止,關于站樁的高度的這個方法,,智邦還沒有在任何報章雜志網(wǎng)站看到介紹,,也就是說,關于這一點,,是首次披露,。也許讀者會說,到底是什么東西這么神神秘秘的,?其實,,傳統(tǒng)鍛煉的有些心得和訣竅一旦你千方百計的探求得到后,覺得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啊,,其實有很多秘傳的訣竅,,就是公開說出來,你不知道其用途或作用,,也會當作很普通的一句話忽略掉,。關于站樁的最佳高度,也應了傳統(tǒng)常說的那句話,,假傳萬卷書,,真?zhèn)饕粡埣垺km然太簡單,,時機確很管用,,如果在介紹站樁的時候,平平淡淡告訴你,,恐怕你也不會去注意和接受,,所以,說了一大堆,,只是想要你影響深刻,。
站樁的最佳高度,一句話:起跳的高度,!
所謂的真?zhèn)饕痪湓?,并非你聽到一句話就能徹底明了其中道理,在一句話的基礎上,,還有相當?shù)慕庹f工作,。雖然相對于鍛煉內景來說,起跳的高度就是最佳的站樁高度比較容易理解,,但還是需要簡單解說一下:大家可以做個實驗,,原地起跳摸高,,大家都做過的吧。對就是這樣,,當你原地起跳摸高,,就會下蹲,然后盡力向上跳起,,這時候,,你注意了你下蹲的高度了嗎?這個高度,,是最適合你當前的體能體力的高度,,是最能發(fā)揮你潛能的高度,也就是說,,作為站樁鍛煉,,這個高度就是你的最佳切入高度!同樣的道理,,兩腳的最佳寬度應該是多寬呢,?想來你讀者也猜出答案了,對,,摸高起跳時,,你自然的用到的寬度就是。但是要從理論上講,,就是肩寬,,支撐人體的最佳寬度
站樁的時辰、場所和方位
中醫(yī)理論闡明,,人體氣血運行,,不同的時辰,不同經(jīng)脈的氣血旺衰是不一樣,,所以嚴格意義上講,,任何一種鍛煉,不同的季節(jié),、時辰,、方向等等,都應該有相對的站樁時間和方向,。但這僅僅是理論上,,因為人類進化到這個程度,對于自然界各種時空影響的敏感,,都已經(jīng)降低到最便于自我保護的程度,,試設想如果人類對自然非常細微的變化都感應強烈的話,是無法適應這個星球的生存環(huán)境的。所以,,我們進行站樁鍛煉,,尤其是初級階段,對于站樁的時辰,、場所及方位對人體的影響,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是,,在自然時空環(huán)境發(fā)生劇烈變換時,人體可以輕易的感覺到它的影響,,那么,,我們進行站樁鍛煉,也應該作相應的調整,。在戶外練功時,,應注意空氣清新,但應避開風過大的地方,,如有樹木花草溪流湖泊則較為適宜,。冬季如在室內練功,應盡量保持空氣新鮮,。比如,,溫度驟變,風雨雷電,,雨雪霧霽等等太過時,,我們還是應該避開這種劇烈變動的時間進行鍛煉。時辰上,,精神倦怠,、體力勞頓、過饑過飽等等時間,,都應該避免進行站樁鍛煉,。同時還應注意,飯后飯后應隔開半小時左右才宜進行站樁鍛煉,,站后也不要立即飲水,,特別是冷水。練功前先解完大小便,,褲帶不宜緊,。
每次鍛煉堅持的時間 經(jīng)云:“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于身?!?,就是說,人體氣血一晝夜要循行人體 50次,,按照一天24小時計,,氣血完全循行人體一周大約是0.48小時,大約28.8分鐘,。我們進行鍛煉,,一般最好是氣血完整的循環(huán)周期,也就是說,,每次鍛煉,,至少應該完成一個氣血周期也就是28.8分鐘,加上準備調整以便進入狀態(tài),,一般鍛煉要求不要少于30分鐘,,就是這個道理。等到鍛煉有了心得,,能夠體會體內的細微變化,,就能體會到這個時間周期對人體的影響。比如我們在靜坐雜談中談到,,靜坐半個小時左右,,會有一個很特殊的感覺期,就是因為這時正是進入練功狀態(tài)的特殊氣血陰陽更替的時間,,通常表現(xiàn)為短暫的氣血交替不暢而神失濡養(yǎng),,造成心緒煩躁。我們一再強調保證鍛煉每次的時間,,其道理讀者應該明白了,,所以大家應該特別注重鍛煉的時間,時間,,在中國白話中也叫功夫,,用功夫才能鍛煉出“功夫”。
關于站樁的高度,,讀者往往還會有許多疑問,,一般問的最多的是高樁和低樁的鍛煉強度和效果的差別。有些人說,,我的體力不支,,把樁架拿高點,,會不會有效果?效果會不會降低,?等等,。一般來說,只要身體尚好,,能夠堅持把樁步站的比較低的,,都應該先進行低樁鍛煉。原因我們會在【鍛煉的層次】相關章節(jié)里對相關理論進行探討,,這里只做簡單的說明:低樁,,按照過去的說法,開始鍛煉人體氣血比較粗,、淺的部分,這樣會為今后的深入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因為著重姿勢,對呼吸,、意念要求輕淺,,調動人體的能量也就比較“粗”,這樣說大家不要認為這個粗就是層次低,,而是如果一開始就鍛煉深細側重意念類的方法,,內部的運動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正確把握的,或者說,,沒有“粗,、淺”的基礎,絕大部分人不能很好的把握深細的內部運動,。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低樁引發(fā)的氣血運動,對身體表淺層次的矯正作用更大,,它幾乎不給你人為意念干擾的機會,,摧枯拉朽般的自己運作,也就是說鍛煉身體的作用更直接,,更快,,更自然,更容易體驗到,。因為他的鍛煉層次更接近“質”的層次,,對身體的鍛煉作用也就最大,特別是以鍛煉身體為目標的大眾,,一開始就用著重意念,、放松比較容易的鍛煉方法,,一旦把握不好,往往欲速不達,,且在內景復雜的時候哪一把握反而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副作用,。雖然這么說,高樁鍛煉也一樣的是非常好的鍛煉方法,,只是鍛煉的時候要把握要點,。若是身體稍差對于低樁有所不適應的人,可以適當抬高樁架,,抬高到什么程度為限呢,?我們還是用時間來限定。比如有人說,,我想從高樁入手,,逐漸降低加大鍛煉量,那么你可以選擇一種高度,,你非常努力的可以站上半個小時以上,,記住不是輕松達到,而是很努力才能達到的高度,。當你能夠在這個高度保持一定的時間,,并且在適應這個高度身體能夠放松后,再加大鍛煉量,,降低樁架,。為什么練了高樁還要去練低樁,不是高樁鍛煉的會深細些嗎,?其中的道理在一個“透”字,,讀者鍛煉到一定程度,可以琢磨一下這個字,。就好比一個大學生,,不一定會做中學最難的題目一樣。對于身體很弱實在無法進行低樁鍛煉的朋友,,高樁的鍛煉也是可行的,。高到什么程度?哪怕只能躺床上不能動的人,,勉力能抬起一個手指頭,,都可以進行樁功鍛煉?;蛘咧w完全不能動,,意識清醒,也一樣進行“樁功”鍛煉,。
這里展開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要說明,,只要選擇了樁功,入手是用“一次半小時以上的稍高一點樁架”還是“低樁累積半小時的鍛煉”,,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愛好靈活掌握,,但是我們依然推薦只要身體能夠承受數(shù)十秒低樁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從低樁鍛煉起,。它對你的身體的“清理、整理,、調理”的力度,,你會慢慢體驗到。
有許多人,,對于女性同胞進行傳統(tǒng)鍛煉多有忌諱,,認為女性有不同于男性的特殊體質,不適合傳統(tǒng)健身方法的實踐,,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不可否認,在傳統(tǒng)鍛煉方法中,,有一部分是不適合女性鍛煉或不適合女性特殊時期的鍛煉,但是我們只要明白傳統(tǒng)健身的原理,,把握好鍛煉的原則,,不要選擇不適合女性同胞的方法,調整特殊身理情況下的運動量,,完全可以實踐傳統(tǒng)健身功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秘靜克女士跟隨王鄉(xiāng)齋先生進行站樁鍛煉,不但治好自己的疾病,,而且健康長壽,,90多的高齡還能公園教導后輩練習站樁,為推廣站樁健身做出卓越的貢獻,。
站樁,,是可以適合所有人的、最佳的鍛煉方法,。
敬告站樁者,、打坐者
從留言中可知,一些拳友站樁和打坐,。根據(jù)經(jīng)驗,,提出一點建議。站樁結束,,一定要按摩兩個膝蓋,,不然,,會在老年時落下膝蓋毛病。很多練太極拳的人,、練武術的人,,晚年多行動不便,膝蓋出了問題,,一位前輩說,,是站樁與練拳姿勢不對。其實,,是站樁和練武中膝蓋受力過多,,而在站樁結束后沒有把膝蓋放松而使緊張的肌肉緩解、壓力化空,。所以,,一定要按摩膝蓋。 晚上打坐的人,,打坐完不要立即睡眠,,至少要按摩腿腳,如果時間允許,,輕微運動幾分鐘,,不外搖肩活胯,按揉足三里這些小動作,??雌饋硎切幼鳎矣写笮Ч?,能減少你晚年氣血衰退時的腿腳毛病,。千萬記住。一些修行的老前輩,,晚年大多腿腳出問題,,就在于忽視了這些細微的地方,積勞成損,,膝蓋,、腿腳就會生疾病,影響你的生活質量,,盡管你有功夫,,那你的功夫有能如何?形意拳大師郭云琛晚年癱瘓在床,,盡管他的拳的威力照樣在身,,可有什么意義?已故太極拳大師李經(jīng)悟晚年坐輪椅,,功夫了得,,與弟子在輪椅上推手,,弟子照樣近不了身,功夫沒退,,只是,,腿腳不行了。這些大師尚且如此,,何況沒得真?zhèn)鞯拿ば尴咕氄?。要警惕?/font>
按摩之道的妙處日久自知。
把太極拳真正的練法說出來,,可能會嚇著大家,。為什么呢?因為道理太簡單了,!因為大道至簡,,就像我說的核心理論一樣!怎么練呢,?把兩條腿分開,,與肩同寬,略微下蹲,,兩只手抬起來,,心中想著抱一棵比兩手環(huán)抱還要粗的大樹,放于胸前,。其他的先不用考慮,,就這么站著!直到兩腿發(fā)抖,。每天站一次就夠了,。等你能站住半個小時以上之后,,上網(wǎng)上搜一下什么叫渾圓樁,,看一下技術要領,如果自己達不到就糾正一下,。如果改不過來或有體會不到的方面就不要再想了,,那是因為你的功夫不到,然后接著站,。當你能持續(xù)站一個小時以上了,,就再上網(wǎng)搜一下如何運行小周天,打通任督二脈,,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好了,。然后再站樁的時候體會一下鼻尖找肚臍眼的感覺,如果有感覺就這么保持著,,也不要刻意地去做,。再找一找提肛的感覺,,試著逆式呼吸(什么是逆式呼吸上網(wǎng)上搜),不要急于早氣沉丹田的感覺,,也不要亂去沉,。如果你把這些感覺找到了,繼續(xù)下去,,肯定會達到打通任督二脈,,運行小周天,持續(xù)站樁兩個小時以上的境界,。如果這些你都做到了,,恭喜你!你可以練拳了,!剩下的事情就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接下來你就可以在站樁的時候把腿分開得遠一些,兩只手打云手(怎么打到網(wǎng)上搜視頻)手上的動作,,練協(xié)調了就練摟膝拗步手上的動作,。這兩個都練熟了,就到網(wǎng)上找一個完整的太極拳講座,,把里面的套路學一個,,大功告成! 套路練好了,,打法,、拿法、摔法就都在里面了,,自己去悟吧,!至于套路學哪個,我認為隨便:)不過由于本人是練陳式的,,至于陳式的拳架那個打得比較好,,我作為后生晚輩不應該評論。但在我心中認為現(xiàn)在打得最漂亮的還是陳小旺老師的拳,,他的拳功力深厚,,渾然大氣,不過他的抖勁動作大家先不要模仿,。因為松活彈抖是四個層次的功夫,,打通了任督二脈還只停留在松的層次,離抖還遠著呢,!本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感覺到怎么抖了,,但離陳小旺老師剛猛的發(fā)力也還遠著呢!在這里對師父表示一下崇拜!其余的陳式太極拳名家的拳架都是很漂亮的,,學誰的都行,。大家也可以搜一下老輩拳師的視頻,比如田秀臣老師的一路,,據(jù)說是打得最像陳發(fā)科(太極一人,,網(wǎng)上搜一下,田秀臣,、洪均生等老一輩拳師的師傅)的,。至于其他各式的太極拳我都不會,不過只是拳架不同,,理法都是相通的,。 |
|
來自: Juliann36p9mso > 《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