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實詞破譯
在文言實詞和虛詞當(dāng)中,,實詞是一個難點,。因為文言虛詞是有限的,掌握了常用虛詞的用法,,就可以舉一反三,。而文言實詞則是極豐富的,存在著許多生詞,、偏詞,、怪詞、多義詞,、特殊用法的詞等等,。這就給我們破譯文言實詞的涵義增加了難度,。要突破這個難點,我們必須掌握實詞的一般知識,,我們還必須找到一些特殊的辦法,。這樣,我們才會做得從容,,做得巧妙,。
一、文言實詞的一般知識
文言實詞的一般知識包括:詞的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詞的活用等,。由于高中課本上有相關(guān)內(nèi)容,,這里不贅述。
對于實詞題,,僅有一般知識是不夠的,。如若碰到一些疑難詞,就要運用一些特殊方法尋找隱藏的規(guī)律,,以破譯該詞,。
二、破譯疑難詞
要正確理解詞義是離不開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的,,所以破譯疑難詞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能脫離語境。不僅如此,,疑難詞之所以為疑難詞,,就在于它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的,是生僻的和令人費解的,,這就需要借助一些方法,。在這里,我向大家介紹幾種:
(一)借助語法分析確定
1.選出“宣子有環(huán),,其一在鄭商,,宣子謁諸鄭伯”中加點字意義( )
A.拜見 B.陳述 C.請求 D.名帖
“謁”,是常見的文言實詞,。詞義非常豐富,至少有拜見,、陳述,、請求、名帖等意思,。要確定“謁”的義項,,可以借助語法分析。“宣子謁諸鄭伯”中的“諸”是兼詞,,相當(dāng)于“之于”,。“宣子”是主語,,而謂語只能是動詞“竭”,,“謁”的賓語不是“鄭伯”而是“之”所指代的內(nèi)容即上文的“環(huán)”。通過這樣的分析就可以確定“謁”的義項為“請求”,,而不可能是其他,。
(二)利用對應(yīng)規(guī)則推斷
a.同義對應(yīng):
例: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fēng),。
“處”的詞義也很豐富,。常用的義項有地方、機關(guān)或機關(guān)的一個部門,、安排,、居住、決斷等,。對照原文,,上述義項均不適合。這里可利用上下文的對照來推斷,。上句相應(yīng)的位置上是“時”,,下句中的“處”即不表空間而表時間,“行動上”即“行動時”,?!疤帯北頃r間例子還有不少,如柳永詞句“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求全責(zé)備 “備”和“全”對應(yīng),,即“齊全,、完備”。
追亡逐北 “北”和“亡”對應(yīng),。都指敗逃的人,。
通五經(jīng),貫六藝 “貫”和“通”對應(yīng),,也是“通曉”義,。
b.反義對應(yīng):
例:谷則異室,死則同穴(《詩經(jīng)·王風(fēng)·大車》)
“谷”和“死”對應(yīng),。那么是同義對應(yīng),,還是反義對應(yīng)呢,?
根據(jù)“異室”、“同穴”的對應(yīng),,我們可以判明“谷”和“死”也是反義對應(yīng),。“死”當(dāng)然是“死去”之義,,“谷”就可以知道是“活著”的意思了,。
黨同伐異 伐:討伐→黨:袒護
革故鼎新 革:革除→鼎:建立
前倨后恭 恭:恭敬→倨:不敬、傲慢
(三)借助常用成語解讀:
芳不得薄兮(《楚辭·涉江》)——日薄西山(?。航咏?
孫臏期日“暮見火舉而齊發(fā)”(《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不期而遇(期:約定)
主人親速賓及介(《荀子·樂論》)——不速之客(速:邀請)
從成語中遷移解讀,,除了平時要掌握大量常用成語外,還要理解疑難詞所在句的大致意思,,看把成語中該詞的意義遷入是否順暢,。
(四)通過事理檢驗選擇:
例:自是二年,孔子亡,,又十一年,,哀公竟逼于三子而孫于越,比之簡公,,僅全其身爾,。
上文中“孫”若解釋為“孫子”,則“孫”所在的一句就應(yīng)譯為“哀公最終被三子所逼迫,,到越國當(dāng)了孫子”,,那么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樣處理有悖情理,。其實這里“孫”與“遜”通假,,意思為流亡。這個例子啟示我們,,在推斷實詞詞義時,,常用詞義如果均不能切合語境,就要考慮是否有通假現(xiàn)象,,那或許能夠柳暗花明,。
(五)根據(jù)具體語境確定
齊武成帝子瑯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聰慧,,帝及后并篤愛之,衣服飲食,,與東宮相準(zhǔn),。帝每面稱之曰:“此黠兒也,當(dāng)有所成,?!?/P>
“黠”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貶義詞,是狡猾的意思,。但在上文特定的語境里,,它并非貶義。上文中與“黠”的詞義相關(guān)的語句有(1)“生而聰慧”(2)“帝及后并篤愛之”(3)“帝每面稱之”,。由此可見,,“黠”在此處應(yīng)為褒義,只能譯為“聰慧”,,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文言實詞的詞義推斷要防止褒貶失當(dāng),。
(六)借助漢字字形分析:
例“儻窀穸不為盜所發(fā)”,選出句中的加點詞意義正確的一項:
A.墓穴 B.棺材 C.財物 D.山洞
加點詞“窀穸”極生僻,,但根據(jù)“穴”部多與洞穴有關(guān),,就可排除BC兩項,再根據(jù)語境可推出A項正確,。
借助字形分析,,必須掌握各偏旁的字根義。比如作偏旁的“月”,,本義為肉,,以“月”為偏旁的大都與軀體有關(guān)。左偏旁“阝”本義為“阜”,,《說文》解為“無石之山”,,與山巒高土有關(guān)。右偏旁“阝”,,本義為“邑”,,即城邑,以之為右偏旁的字都與國名,、邑名或行政區(qū)域有關(guān),。 總之,要做好文言閱讀里的實詞題,,積累是基礎(chǔ),,在有一定量積累的情況下,又要懂得運用一些方法,,以解決疑難,。這其中,不脫離語境是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