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科技部關于公開征求對<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意見的公告》發(fā)布,引發(fā)學界廣泛關注,。當前,,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快速發(fā)展,面臨的科技倫理挑戰(zhàn)日益增多,,2023年第4期 《北京教育》(高教)聚焦“科技倫理”等,,邀請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李志民、鄭州大學教育學院羅志敏教授等四位專家進行深入探討,,以期助力進一步完善科技倫理體系,,提升科技倫理治理能力,有效防控科技倫理風險,,不斷推動科技向善,、造福人類。四篇文章將陸續(xù)推送,,敬請關注,。 摘 要:當前,科技發(fā)展和產業(yè)變革突飛猛進,,科學研究范式正在發(fā)生深刻變革,,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加速滲透融合,尤其是前沿科學領域中產生了一系列新興科技,,如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科技在給我們帶來效率,、效益和福祉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倫理風險。鑒于此,,尊重與無害原則,、客觀性與公益性原則、誠實與守信原則、自由與約束原則,、自主與責任原則,、公正與關懷原則、公開與保密原則,、無畏與審慎原則成為科研活動需要遵循的原則,。 關鍵詞:科研活動;科技倫理,;倫理風險,;倫理治理 作者簡介:李志民,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兼職教授 科學和技術本身是沒有善惡之分的,,它更像是智人最初打磨出的那件石頭工具,最終成為現代文明發(fā)展的底層邏輯,;但人類的貪婪欲望,、對名譽的渴望、資本對利益的追逐等因素卻可能使得某些科研人員利令智昏,,無視基本倫理要求而進行瘋狂的試驗,。科技倫理是開展科技活動中需要遵循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guī)范,,是科技事業(yè)健康發(fā)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保障,。2022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這是我國首次在頂層對科技倫理治理工作作出的系統(tǒng)部署。文件規(guī)定,,開展科技活動應遵循的五項科技倫理原則包括“增進人類福祉,、尊重生命權利、堅持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風險,、保持公開透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部署的四方面重點任務分別是: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強化科技倫理治理制度保障,、強化科技倫理審查和監(jiān)管、深入開展科技倫理教育和宣傳,。[1] 科技倫理的基本準則 科技倫理的基本準則主要包括尊重與無害原則,、客觀性與公益性原則。尊重原則與無害原則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倫理準則,,一旦科學研究違反了這兩個原則,,就有可能闖入倫理禁區(qū)。尊重原則是指科學研究必須尊重人的尊嚴,、意志和隱私等基本權利,。無害原則是指科學研究不得對個人、社會,、環(huán)境和未來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尊重與無害,強調的是對主體的相互尊重與保護,。[2] 客觀性與公益性原則是科學研究活動在當代社會的合法性依據,。客觀性原則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原則之一,,它要求科研人員在研究過程中排除主觀因素的干擾,,以客觀、嚴謹的態(tài)度去對待問題,,確保研究結果的真實,、可靠和可重復性。而公益性原則則強調科學研究應當服務社會,、造福人類,,以解決實際問題、推動社會發(fā)展為目的,,這也是科學研究的根本性目標,。因此,科研人員必須始終牢記這兩個原則,,依據科學規(guī)律去制定研究方案和開展研究工作,,保證研究成果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最終為社會和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 誠實與守信原則 科學是以誠實為基礎的事業(yè),科學知識的獲取和交流都是以科研人員的誠信為基礎的,,非誠和失信等學術不端行為對科學的傷害是難以估量的,。 科研人員應該始終堅持誠實和守信的原則。誠實原則意味著科研人員應堅持科研的客觀性,,避免蓄意捏造研究成果,、故意隱瞞他人成果及對成果的曲解等;守信原則是指在科學共同體內,,應該遵循公平的資源競爭,、可靠的項目承諾、合理的成果與榮譽分享及無不端的學術積累等,。誠實與守信要經得起時間考驗,。? 誠實原則和守信原則的具體表現為,從事科研工作的人要做好四個交代:一是對前人的交代,你的工作是如何在前人的基礎上發(fā)展的,,主要進展是什么,;二是對后人的交代,你的研究發(fā)現或結果是什么,,今后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三是對自己內心的交代,你的研究成果對人類是否有價值,;四是對同行的交代,,數據真實、結論可靠,,同行可放心參考引用,。 學術造假是一種違背誠實守信原則的表現,不僅嚴重浪費科研資源,,而且還會直接影響國家科技發(fā)展,。誠信是科研秩序和科技發(fā)展的基石,科研人員要弘揚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積極參與和支持科技評價改革,。要加強科學道德建設,踐行誠信文化,,抵制不良風氣的侵蝕,。要積極開展學術批評與學術爭論,保障不同學術觀點的公開表達和充分討論,,共同營造作風嚴謹,、求真求實、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良好學術環(huán)境,。 自由與約束原則 從科技史的角度來看,科學研究的自由是近代以來科學能夠成為改變世界的重要工具并成為現代人類生存范式的關鍵,,對科技本身的發(fā)展,,也是最重要的先決條件之一?!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7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庇纱丝梢姡茖W研究自由不僅僅是科研人員的自由,,還是我國憲法這一根本大法設定的公民基本自由之一,。[3] 科學研究自由的第一要求被解釋為“國家不對任何科學問題設置禁區(qū)”,。換言之,為探尋知識,、追求真理所進行的科學研究活動是沒有邊界的,。科學研究自由包括科研思想的自由和科研行為的自由,,自主,、能動地探索已知和未知世界的自由,。但是,,并沒有什么絕對的自由??茖W研究自由也只是相對的自由,它受著自然條件的約束,,受著歷史發(fā)展階段的約束,。當然,它也受著社會道德,、倫理和法律等行為規(guī)范的約束,,任何人的科研活動都必須遵循國家政策、法律法規(guī),、道德倫理的基本規(guī)定和要求,。[4] 自主與責任原則 康德認為,自主不僅僅意味著自由意志,,同時也意味著自由意志服從于自己制定的道德法則,。自主的概念有兩層含義:一是自我管理,二是為自己制定法則,。 對于人類來說,,自主選擇所遵循的“權威”即“自我”。只有認可自己的決定,,能動者才會依照自己的判斷而采取行動,。當涉及到自我認定時,能動者就必須遵循一整套價值觀,,以區(qū)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這就意味著人的自主與道德判斷息息相關。如果個人的行動與其價值觀念不符,,通常會被視為非自主的行為,。 在科學研究的實踐中,自主原則主要體現在減少對科研人員條條框框的限制,,給予充分的經費,、試驗環(huán)境等方面的資源,,使他們可以進行相關的研究。而責任原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合理規(guī)劃科研方向,,充分利用資源,不貪婪,、不浪費,,有節(jié)制地完成科研并取得科研成果;另一方面,,是對研究方向要有清醒的認識,,具備強烈的責任感、科學精神和道德操守,,遵循科學倫理和社會規(guī)范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和成果轉化,。同時,在涉及到人時,,責任還包括要保護其他利益攸關者,,保護人類未來的利益,在可能影響環(huán)境時要保護環(huán)境不受污染,、破壞和侵蝕,。 公正與關懷原則 在科學研究中,公正原則主張科研人員,、科研機構和政府應該致力于知識的公平生產,、傳播和使用。例如:科技工作者在科研立項,、科技成果的評審,、鑒定、驗收和申報獎勵等活動中,,應當本著對社會負責的科學態(tài)度,,遵循客觀、公正,、公平的原則,,如實反映研究水平。在科技成果的評審鑒定等相關的評價活動中,,必須堅持客觀標準,,避免主觀隨意。評價結論要在充分對比國內外數據或者相關證明材料基礎上,,對評價對象的科學,、技術和經濟內涵進行全面分析,不得濫用“國內首創(chuàng)”等難以驗證的抽象語句,。不得以不道德或非法手段詆毀競爭對手的科研工作,。對用不正當手段拔高或者貶低他人成果水平以及不認真負責,、不實事求是、在評價結論中弄虛作假等行為,,應當堅決制止,。[5] 關懷原則主張在科研活動和成果應用中,應該對處于相對不利地位者予以補償性的關照,??萍嫉牟粩噙M步,尤其是重大的科技成果應用,,不斷豐富和深化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更新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前景,并為之提供幾乎無所不能的強大手段,,從而塑造和重塑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在這個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和鴻溝不是縮小了,,而是在快速地擴大著,這就要求科研活動要傾注人文關懷和人本思想,,盡力考慮減少可能造成的差距,。 公開與保密原則 公開原則一般可以分為兩個維度:一個維度是科學技術所產生的科研成果應該向全球公開,造福全人類,;另一個維度是在科學共同體的科研評價過程中應該本著公開公正的做法,。這是防止科研人員違反科研誠信、損害受試者和消費者身心健康或利益等不端行為的最好辦法,,也是進行倫理和法律治理,、預防違反倫理規(guī)范和法律規(guī)定的有效辦法??萍蓟顒討⒗嫦嚓P方和社會公眾的合理參與機制及涉及重大,、敏感倫理問題的科技活動的披露機制。公布科技活動相關信息時應提高透明度,,做到客觀真實,。[6] 科研活動中涉及大量國家基礎信息和關鍵核心技術,直接關系到國家安全以及行業(yè)發(fā)展,,極易引發(fā)政治風險,、商業(yè)風險和技術風險。我國的《科學技術保密規(guī)定》強調,,國家科學技術秘密是指科學技術規(guī)劃,、計劃、項目及成果中,,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茖W技術保密工作應當與科學技術管理工作相結合,,同步規(guī)劃、部署,、落實,、檢查、總結和考核,,實行全程管理,。[7] 無畏與審慎原則 科研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對自然真理的勇敢探索,。勇敢表現為不畏權威,,不避風險和失敗,堅持解放思想,、獨立思考,、理性質疑,大膽假設,、認真求證,,并不盲從學術權威。敢于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尋新路徑,不畏挫折,、敢于試錯,,在獨創(chuàng)獨有上下功夫,在解決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頸問題上強化擔當作為,。 審慎原則并不是不尊重科學,,而是對科學應用的務實態(tài)度??蒲谐晒娜〉煤捅簧鐣J可通常意味著巨大的經濟利益,,甚至科學家一生的榮譽,這也意味著科學家在保持科學原則和遵守規(guī)定方面可能會面臨巨大的誘惑,,而可能會有違規(guī)行為,;科研成果的社會化往往與科學家和企業(yè)的利益息息相關,人性中的貪婪和企業(yè)的逐利心態(tài)可能會導致危害的出現,;科學研究存在未知因素和風險,,而且發(fā)現難度和時間跨度往往非常大,即使科學家和企業(yè)都遵守道德原則,,也很難完全保證科研成果不會造成潛在危害,??萍脊ぷ髡邞撨M一步遵循審慎原則,盡量減少科技的誤用與濫用,,規(guī)避風險,,尋求更大的安全性。 科技深刻地改變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科技引發(fā)的生命,、生態(tài),、環(huán)境等領域新的倫理問題,對人類原有的倫理規(guī)范帶來新挑戰(zhàn),。人類僅僅是大自然的一種生命存在形式,,科研目標一定要與自然相和諧,并遵守相應的倫理原則,。我們可以設想,,當人工智能發(fā)展到超越人類本身智力的時候,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如果醫(yī)學和生物學研究的無序發(fā)展,,可能要挑戰(zhàn)人類社會長期形成的道德和倫理觀念,,甚至改變人類形態(tài),。科學研究一定要受到基本倫理和法規(guī)的約束,,不然,,某種技術的突破之日,一定是我們人類災難來臨之時,。 ■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EB/OL].(2022-03-20)[2023-03-09].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683838.htm. [2]李志民.“換頭術”的癡迷者,請遵守倫理[EB/OL].(2017-11-22)[2023-03-0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4726178032013001&wfr=spider&for=pc. [3]第二節(jié) 我國法律關于表達自由的規(guī)定[EB/OL].(2018-11-06)[2023-03-09].https://www.douban.com/note/695768696/?_i=8172939s5uCPxX. [4]翟建才, 梅林, 宋桐林,等. 基因組編輯嬰兒事件的理性批判[C]//上海來溪會務服務有限公司.2019第四屆公共健康與醫(yī)學科學國際會議論文集, 2019:4. [5]科學技術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等.《關于科技工作者行為準則的若干意見》的通知[EB/OL].(1999-11-18)[2023-03-09].http://www./html/8639. [6]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風建設委員會.高等學??茖W技術學術規(guī)范指南[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8-9. [7]《科學技術保密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國家保密局令第16號)[EB/OL].(2015-11-16)[2023-03-09].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6/content_5036278.htm. 本文刊于《北京教育》(高教)2023年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