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抱教育夢想 緊貼中國大地——華南師范大學陳友芳教授專訪思想政治課教學 思想政治課教學 2024年10月26日 08:00 北京 受訪者:陳友芳,,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港澳臺教材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副主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標和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標修訂組核心成員,,國家統(tǒng)編思想政治教材《經(jīng)濟與社會》主編,。 訪談人:佘彪,廣東省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學高級教師,。 佘彪:陳老師,您既是高中課標修訂的參與人,,又長期擔任高中教材主編,,記得您當主編已經(jīng)整整20年了,。此外,,您還長期參與考試評價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承擔和主持了不少大型監(jiān)測項目,??梢哉f,您是我們基礎教育思想政治學科少有的全程參與教學評頂層設計工作的專家,。基于您的豐富經(jīng)歷,,您認為一線教師應該怎樣把握教學評一致性,? 陳友芳:“教學評一致性”這個概念有多種理解,容易產生歧義,,我還是換一個爭議較少的說法,,談談“教考一致”問題,這是廣大一線教師非常關心的熱點問題,。我的這段從課標到教材到考試評價的人生經(jīng)歷,,讓我體會到:把握教考一致不能僅僅從學科知識點層面加以理解,而是要從四個維度綜合研究和理解教考一致,。這四個維度分別是學科本質維度,、學科問題維度、學科思維維度和學科知識維度,。學科本質維度,,是指課堂教學所理解的學科本質與考試評價所理解的學科本質應該是一致的;學科問題維度,,是指課堂教學所關注的學科基本問題與考試評價所關注的學科基本問題應該具有類型一致,、來源一致,均來自于學科實踐及社會生活實踐中的真實問題,,而不是指實際具體問題相同,;學科思維維度,是指課堂教學所培養(yǎng)的學科基本思維與考試評價所著重考查的學科基本思維是一致的,,這些學科基本思維體現(xiàn)了思想政治學科參與社會生活實踐所特有的學科方式,,它體現(xiàn)了思想政治學科對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對立德樹人的獨特價值,;學科知識維度,,是指課堂教學所建構的學科知識與考試評價考查所依托的學科知識具有相同的結構及深度,是由相同的核心知識統(tǒng)領的,。 佘彪:對,,老師們理解教考一致不能脫離學科本質。我聽過您的多場報告,,均提到課堂教學和考試評價均要回歸和體現(xiàn)學科本質,。那么,您是如何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學科性質的,? 陳友芳:高中思想政治課作為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要準確把握其學科性質,得從兩個方面出發(fā):第一,,它是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方向引領的課程。正如新課標所說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是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的,,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增強社會理解和參與能力的綜合性,、活動型學科課程。第二,,它是對學生進行科學思維方法訓練的課程,。教師給予學生的不能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應該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場,、觀點,、方法,也就是說,,思政課要教學生科學的思維,。這兩個方面具有密切的內在聯(lián)系,正確的價值方向要建立在科學的思維方法基礎上,,正如新課標所說的:面對當前社會變革和實踐創(chuàng)新中的新挑戰(zhàn),、新問題,要用歷史的眼光,、國情的眼光,、辯證的眼光、文化的眼光和國際的眼光,,引領學生通過觀察,、辨析,、反思和實踐,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在人生成長的道路上把握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 佘彪:陳老師,我知道您從十年前開始就堅持不懈地在廣東,、廣西和湖南等地長期扎根一線教學,,十年不停頓,也取得了不少成績,。根據(jù)您的經(jīng)歷和多年的了解,,您認為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存在哪些偏離學科性質的表現(xiàn)? 陳友芳:根據(jù)我的了解和對學科性質的理解,,就思政學科而言,,偏離學科性質的表現(xiàn),突出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專業(yè)主義傾向,。高中思想政治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課程,,橫跨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兩大學科群,涉及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政治學等眾多具體學科,。但是,長期以來在不少課堂教學中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專業(yè)主義傾向”,,即模仿和按照大學專業(yè)學習的要求進行知識內容教學,,例如在教授法律知識時,教師把高中生當成了大學法學專業(yè)的學生,,從專業(yè)知識角度加深加難加細相關法律知識的教學,,其培養(yǎng)目標事實上已經(jīng)被異化成培養(yǎng)法律專業(yè)工作者。這種專業(yè)主義傾向或許也是廣大教師感覺新教材教不完的重要原因之一吧,。如果真讓我按照經(jīng)濟學專業(yè)訓練的要求講《經(jīng)濟與社會》,,別說半個學期,我至少可以講一個學年,,而且每周可以講半天,。但是,作為高中生,,學習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等學科,,重點不在于專業(yè)知識的深度訓練,,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眼光,、意識,讓他們具備哲學,、經(jīng)濟和法治的眼光與意識,。眼光和意識訓練正是思政課的內在要求。二是忽視思維方法訓練,。正如二十大報告所說的:我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要運用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中國的問題,而不是要背誦和重復其具體結論和詞句,,更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成一成不變的教條,。總之,,我們不能只講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講方法論,。 佘彪:今天老師們都認可課堂教學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但是不知道怎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您能夠就此談談您的看法嗎,? 陳友芳:這可是一個一時半會兒都說不完的重大話題,我只能簡單談談自己的主要觀點,。我們天天談教學,,那究竟什么是教學?教學就是要教學生怎么學,。這就意味著教師不能只是講解知識,,而是要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要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維方法教給學生,。第一,要把教給學生的基本知識轉化為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工具,。例如,,市場供求理論是一個非常專業(yè)的高深理論,但是,,把它引入高中教材,,并不是希望老師們像教馬斯克萊爾等人的《微觀經(jīng)濟理論》那樣去上課,而是希望學生把這個理論變?yōu)檎J識市場經(jīng)濟現(xiàn)象的思維工具,,能夠從供給,、需求、市場環(huán)境等各個方面全面分析市場現(xiàn)象。第二,,任何一個成熟的學科,,不僅對所研究的世界有著自己的認識,這些認識的結晶就是學生要學習的概念,、原理,,而且一定還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貢獻出了一套獨特的方法。因此,,教師不僅要教概念原理,,更要教獲得這些知識的方法,也就是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三,,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應該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這幾種思維的培養(yǎng)是當前教學的短板,。第四,思維能力,、思維方法是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培養(yǎng)出來的,,所以,我近年來極力倡導基于關鍵問題解決的課堂教學,。 佘彪:陳老師,您多次在多個場合呼吁,、倡導和實踐基于關鍵問題解決的課堂教學,,也在權威雜志發(fā)表過相關論文。但是,,我發(fā)現(xiàn)您的理論與其他專家類似名稱的理論有明顯的不同。請談談您的理論是怎么發(fā)展起來的,? 陳友芳:基于關鍵問題解決的課堂教學理論是在實踐中一步步發(fā)展起來的,,一開始并沒有這個概念。其實我的動機非常簡單,,就是實踐迫使我不斷思考究竟應該怎樣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究竟應該怎樣學習知識。有三個經(jīng)歷對我提出這個理論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是在廣東,、廣西、湖南等地長達十年的實踐經(jīng)驗,,讓我意識到:只要有問題,,就一定要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生也就逐漸學會了學習,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fā)展,;二是我本人的授課風格之一就是強調傳授學科思維方法,,當年給大一本科生講《微觀經(jīng)濟學》,第一講就是“像經(jīng)濟學家那樣思考”,,對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怎么發(fā)展學生的學科思維我有著長期的深入思考,。三是我有著長達二十年的教材編寫經(jīng)驗,我的這段歷程對老師們“教學生如何學”會有很大的幫助,。聚集這三方面的經(jīng)驗和基于經(jīng)驗的反思,,提出了“基于關鍵問題解決的課堂教學理論”。 佘彪:您在論文和許多報告場合,,均提出您的“基于關鍵問題解決的課堂教學理論”非常強調對教材的深度分析,,能否簡要介紹下如何對教材進行深度分析? 陳友芳:在我的理論中,,深度教材分析是核心,。我經(jīng)常對老師們說:研讀教材,一定要看到教材的背后,,教材所呈現(xiàn)的只是編寫者的思考結果,,編寫者的思考隱藏在教材表達的背后。就我和我認識的許多教材主編的心路歷程而言,,研讀教材至少要依次思考四個問題:一是這本教材由哪些核心概念構成,。一個學科,那么多概念,,高中教材不可能都講,,只能講重要的、核心的概念,。二是提煉圍繞核心概念的關鍵問題,。圍繞每一個核心概念的問題都成千上萬,如圍繞市場供求的問題就足夠一個大學專業(yè)教師至少講一個學期,,因此,,高中教材不可能講所有的問題,而是只能講與課程目標有關的關鍵問題,。三是思考解決這些關鍵問題需要運用哪種思維方法,?需要何種思維能力?四是通過運用這些思維方法,、思維能力解決相關關鍵問題,,讓學生建構和生成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識。由這四個步驟構成的教材分析就是我所提倡的“教材深度分析”,。 佘彪:您在最近的一場報告中指出,,您的“基于關鍵問題解決的課堂教學理論”不僅包括對教材的深度分析,還包括建構課堂教學設計的宏觀邏輯。請您解釋下怎樣建構課堂教學的宏觀邏輯,? 陳友芳:我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要把深度分析教材的成果堅實地走向課堂,,還必須建構好課堂教學設計的宏觀邏輯。這是我的一個概念,,它是指在授課前要認真思考三個問題:第一,,這節(jié)課或這個教學設計要解決哪些關鍵問題?對此,,我的觀點是課堂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課堂應該是由問題驅動的,我強烈反對沒有問題意識的課堂,,反對不清楚學生問題所在的課堂,。第二,這些關鍵問題解決到哪一步,?這就是教學目標,。每一個關鍵問題可以解決得深一點也可以解決得淺一點,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老師們應該清楚解決到哪一步,?我至今認為咱們的老師應該在這一業(yè)務功底上多下功夫。在實踐中,,老師們通常容易犯的毛病是講得過深,。第三,怎樣達到教學目標,?我強調要對學情進行多維重點難點分析,,具體包括: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如何創(chuàng)設合宜的情境,?在該情境中應該創(chuàng)設哪些任務讓學生完成,?通過這些任務培養(yǎng)學生哪些思維能力?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應該突破哪些知識的重難點,?在我即將出版的一本專著中,會結合實例介紹基于關鍵問題解決的課堂教學理論下如何進行深度教材分析和如何建構課堂教學設計宏觀邏輯,。 佘彪:無論是從四個維度認識教考一致,、認識和體現(xiàn)學科本質,,還是思考如何發(fā)展學生的學科思維;無論是深度教材分析,,還是建構課堂教學的宏觀邏輯,,其實都是強調教師對教育教學的研究。我們都知道,在您的實踐中,,非常重視教研工作,,您為什么如此看重教研? 陳友芳:我總是告訴我的研究生和項目合作地區(qū)的老師們:要立志做研究型老師,。正如批判教育學大師金奇洛所說的“批判教育學認為教師應當成為研究者”,。為什么我強烈主張老師應該成為研究者?主要的理由有三點:首先,,我一直認為教研是教育教學高質量發(fā)展的專業(yè)支撐和技術保障,。其次,教師這個職業(yè)比較枯燥,,容易產生職業(yè)倦怠,,而對抗枯燥和乏味的有力武器之一就是研究。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至少就我個人而言,,非常享受教育科學研究給我?guī)淼挠鋹偅軌虬炎约旱男滤伎寂c聽眾分享,,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再就是與我和同行的理想有關。我和許多同行都主張要研究真實的教育教學問題,,認為教育科學研究要基于實踐,,基于田野,所以學者不能只是沉迷于書齋,,而是要了解真實的教育教學是怎么發(fā)生的,。一線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一輩子在田野,還有誰比他們更了解真實的教育教學,,為什么不把他們培養(yǎng)成合格的研究者,! 佘彪:把中小學一線教師培養(yǎng)成合格的研究者,也意味著中小學教師要成為知識的生產者,。您認為中小學教師應該成為怎樣的知識生產者,? 陳友芳:學者生產知識,而中小學教師則是知識的傳授者,,通常,,大家并不把中小學教師視為知識的生產者,而只是知識搬運工,。這是一種錯誤且傲慢的陳舊觀點,。中小學教師不僅可以成為知識的傳授者,,同樣可以成為知識的生產者。人類的幸福離不開各種知識,,正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知識有多種形態(tài),包括思辨性知識,、實踐性與技藝性知識,,也正如美國人類學學者格爾茨所說的,知識可以分為普遍性知識與地方性知識,。通常大家理解的知識是思辨性知識,、普遍性知識,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說的現(xiàn)象背后的“idea”,,數(shù)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經(jīng)濟學就是追求普遍性知識的典型代表。但是,,人類的發(fā)展同樣需要實踐性和地方性知識,,這些知識形態(tài)與普遍性知識之間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一線教師應該成為這種實踐性,、技藝性和地方性知識的追求者,,追求一種不同形態(tài)的知識,做這種知識的累積者,。我一直堅信:教育科學研究不能簡單地模仿數(shù)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經(jīng)濟學,追求普遍性知識,,而是要成為人類實踐性知識,、地方性知識的重要生產者。這是教育科學研究肩負的重要使命,。 佘彪:今天,,中小學教師也非常重視教育科學研究。只要做研究,,就要寫論文,,但這也是中小學老師普遍頭痛的問題,也是我日常工作中非常頭痛的問題,。您撰寫了不少高質量的教研論文,,在圈內受人關注。請您結合自己的體會,,談談如何撰寫高質量論文,? 陳友芳:從我指導研究生的體會看,要撰寫出高質量的教研論文,,首先就是一定要堅持“頂天立地”原則,。這是我對研究生的基本要求。所謂頂天,,就是要頂理論的天,,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能夠從中提煉出概念,、原理,。立地是指能夠解決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實踐問題,能夠提出具有可遷移性的實際問題解決模式,,而不是那種只能就事論事的方法,。這也意味著研究要堅持問題導向,從一線教學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出發(fā),,進行深入的理論思考,,而不是僅僅停留于經(jīng)驗總結。但怎樣才能讓思考有理論深度,?我指導研究生的一條經(jīng)驗,,也就是第二點,多讀書多讀論文,。當然,,這些書是指那些頂級出版社出版的書,這些論文是頂級刊物發(fā)表的論文,。讀多了,,就會慢慢體會出高質量論文怎么寫,自然就知道了究竟應該怎樣進行深入的理論思考,。具體說來,,我對我的研究生有個讀書的“三閱讀”要求可以供老師們借鑒:理解性閱讀——你要用自己的語言總結這本書或這篇論文研究了什么問題?是怎樣研究這個問題的,,它得出了什么結論,,等等。批判性閱讀——它研究的問題是有價值的問題嗎,?是真問題嗎,?它的研究方法正確嗎?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它的結論正確嗎,?有沒有得到充分的支持,?它的結論有沒有價值?等等,。應用性閱讀——它如何用于課堂教學或考試命題,?它真的改進了課堂教學或考試命題嗎?等等,。大家不妨試試,。 佘彪:謝謝陳老師介紹的研究方法和讀書方法。我最后再問您一個問題,,也是年輕教師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如何把課上好,?您多次被評為“我最喜愛的教師”,請問您對把課上好有什么體會,? 陳友芳:我剛上講臺時其實非常失敗,,但后來能夠站穩(wěn)講臺,得益于我本人勤于反思,,所以我堅信:教學是一種反思性勞動,。一直到今天,每次授課前和下課后,,我都會思考和琢磨三個問題,。一是我的課怎樣講,學生才聽得懂,?我的答案是“清”——板書要清晰,,語言表達要清晰,邏輯條理要清晰,。二是我的課怎樣講,,學生才聽著不累?我的答案是“活”——語言表達要抑揚頓挫幽默風趣,,要善于利用肢體語言,,材料選取和設問要精巧,能夠引發(fā)認知沖突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我的課怎樣講,,學生聽了會有不一般的收獲?我的答案是“深”與“新”,,“深”就是要有思維高度,,能夠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邏輯思維的發(fā)展,,“新”是指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夠為學生帶來新的認知?!扒?、活,、深、新”是我對課堂教學藝術的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