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和參考,,不能替代醫(y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方劑,非專業(yè)讀者務必在中醫(yī)師辨證指導下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jù):《中醫(yī)診斷學》,、《中醫(yī)方劑學》 曾幾何時,,老師跟我們講,作為一個中醫(yī)人,,務必膽大心細,。 膽大心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無論是所謂“膽大”,,還是所謂“心細”,都需要我們長時間的磨煉,,才能實現(xiàn),。 我給你說一個在業(yè)界特別有名的案例。它深刻體現(xiàn)出,,膽大心細四個字兒的分量,。 話說有這么一個農(nóng)民,當時55歲,,女的,。 這人啊,早在十多年前,,就有高血壓了,。一開始,她根本沒在意,,心里琢磨,,血壓這東西高就高點唄,怕啥,。 但后來,,她身體越來越不舒服,,這才同意就醫(yī)。有醫(yī)家看了,,說這是高血壓啊,,熱病,燥病,,咱得清降才是,。但是相關的藥用下去,患者病情反倒加劇了,。 這可咋辦,?患者只能拖著病體繼續(xù)求醫(yī)。當時找到一位醫(yī)家,,姓徐,,乃是杏林前輩。 可是當患者來到診室的時候,,徐師看了,,不免心頭一緊。 只見,,這患者面容十分憔悴,,精神萎靡不振,走步蹣跚踉蹌,,需要人攙扶,。細問得知,患者已經(jīng)好幾天沒怎么睡覺了,,之前一晚更是徹夜不眠,。 此外,患者身穿大棉襖,,大汗淋漓,,四肢逆冷發(fā)涼。但是臉上,,卻顴部發(fā)紅,。看舌脈,,脈沉細欲絕,,舌淡苔薄白。 坦白講,,這個患者的情況,,十分危險,。對醫(yī)者而言,,治療這樣的患者,,是一種挑戰(zhàn)。 徐師心中暗自琢磨,,很快萌生一個想法,。這就是用四逆湯:附子、甘草,、干姜,。 可是,這個想法說出來以后,,身邊人大呼不可,。理由很簡單,患者本身有高血壓,,你卻用附子干姜這樣的大辛大熱之品,,你這不是要患者的命嗎? 但是,,徐師卻堅持自己的想法,。理由是,結(jié)合脈證,,患者的高血壓是虛的,,顴紅也是虛的,真正的問題是陽氣大虛,,必須用四逆力挽狂瀾,。否則,就有陰陽離絕的危險,。 熟附子9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黨參12克,,龍骨15克,一劑,。由于病情太危險了,,所以囑咐患者第二天務必來復診。 結(jié)果如何,?患者第二天來了,,說手足開始溫熱,,精神狀態(tài)好轉(zhuǎn),汗沒那么多了,,高壓降到170,,低壓降到100。但是心里頭,,依然有點煩亂,,晚上睡覺不好。 這一次,,患者藥后諸證大減,,已經(jīng)可以安然入睡了,血壓高壓140,,低壓90,。 眼看著患者轉(zhuǎn)危為安,徐師放心了,,繼續(xù)用二仙湯善后,。二仙湯的組成,是仙茅,、仙靈脾,、黃柏、知母,、當歸和巴戟天,。 這就是醫(yī)案的基本經(jīng)過。它最初刊載于1980年的《廣西中醫(yī)藥》上,。 什么是陰盛格陽???陰盛,指的是陰寒之氣太盛,,幾乎盛到極點,。在這種情況下,人體腎中真陽就待不下去了,,被逼迫著上浮,,形成了所謂虛陽浮越,。虛陽之氣往上這么一走,患者就容易高血壓,、面部顴紅,。 但是,就整體而言,,患者最真實的問題,,卻是陰寒太盛,。所以患者往往兼具一派寒象,。你看醫(yī)案里這個患者,脈沉細欲絕,、舌淡苔薄白,,同時四肢逆冷、畏寒穿棉衣,、大汗淋漓,,而且面容憔悴、精神萎靡,、步態(tài)蹣跚,。這些,都是腎中真陽大虛之象,。甚至可以說,,這個患者當時命懸一線。陰寒極盛,,格拒浮陽于外,,兩者之間的維系已經(jīng)相當薄弱,稍有耽擱就可能難以回天了,。因此,,這個時候,就得回陽救逆,?;仃柧饶嬗蒙叮坑盟哪鏈?。四逆湯出自《傷寒論》,,原始配伍是炙甘草6克,干姜6克,,生附子15克,。所有這些,水煎服,。其中生附子,,后世多改為制附子,,先煎,以確保用藥安全,。其中,,附子大補腎陽,干姜大補中陽,,炙甘草補中益氣,,同時緩解附子和干姜的峻烈之性。 這四逆湯,,本治心腎陽衰寒厥證,。患者多四肢逆冷,、惡寒蜷臥,、神衰欲寐、面色蒼白,、腹痛下利,、嘔吐不渴、脈微細,。 但是,,這么用,雖然有希望幫助醫(yī)案里的患者力挽狂瀾,,但是也需要極大的勇氣,。因為患者畢竟高壓180,身體疲弱不堪,。一旦判斷錯誤,,后果不堪設想。 這個時候,,說實話,,就需要所謂膽大心細了。心細,,就是對患者的癥候仔細辨別,,對每一個細節(jié)都用心體會,確保辨證的準確,。膽大,,就是看準問題以后,放膽用藥,,一錘定音,,絕不瞻前顧后、拖泥帶水。 很顯然,,醫(yī)案里徐師的處方用藥,,很好體現(xiàn)了膽大心細四個字的含義。首診,,用四逆湯加黨參,,健脾益氣,加龍骨斂汗,。復診,,加黃連清心助眠。三診,,患者轉(zhuǎn)危為安,,就不用四逆湯了,轉(zhuǎn)用二仙湯,。其中,,仙茅、仙靈脾,、巴戟天補陽,知母,、當歸養(yǎng)陰血,,知母并黃柏清虛熱。這樣,,也起到散陰寒,、潛虛熱、調(diào)和陰陽的作用,。 最終,,患者諸證息平。此案最初刊載于1980年的《江西中醫(yī)藥》上,。 讀者的朋友,,從這個醫(yī)案中可以看出,做一個合格的中醫(yī)人,,實屬不易,。它既需要你明察秋毫,又需要你英武善斷,。這個火候的練就,,沒有多年的沉淀,難以實現(xiàn),。文老師覺得,,我照這個水平比,相差太多,恐怕一輩子也到不了了,。但是我希望,,通過這樣一次次地傳播,會讓更多人,,加深對中醫(yī)的理解,。這樣,說不定,,就有越來越多膽大心細的中醫(yī)人出現(xiàn),。如果那樣的話,就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