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論衡》卷38別通篇詩解5五經(jīng)書傳文大天地之性人為貴其識夏貴于夷通仁義文知古今學(xué) 題文詩: 昔孔子病,商瞿卜期,日中孔子,曰取書來, 比至日中,何事為乎?圣人好學(xué),且死不休, 念在經(jīng)書,不以臨死,之故棄忘,道藝其為, 百世之圣,師法祖修,蓋不虛矣.孔子以下, 至漢之際,有才能之,稱者非有,飽食終日, 無所用心,不說五經(jīng),則讀書傳.書傳文大, 難以備之.卜卦占射,兇吉皆周,文武王道, 昔有商瞿,能占爻卦,末東方朔,翼少君能, 達占射覆.道雖小亦,圣人之術(shù),曾又不知. 人生而稟,五常之性,好道樂學(xué),故辨于物. 今則不然,飽食快飲,慮深求臥,腹為飯坑, 腸為酒囊,是則物也.倮蟲三百,人為之長. 天地之性,人為貴也,貴其識知.閉暗脂塞, 無所好欲,與三百倮,蟲何以異,謂之為長, 而貴之乎?諸夏之人,所以貴于,夷狄者以, 其通仁義,之文知古,今之學(xué)也.如徒作其, 胸中之知,以取衣食,經(jīng)歷年月,白首沒齒, 終無曉知,夷狄之次.觀夫蜘蛛,之經(jīng)絲以, 罔飛蟲也,人之用詐,安能過之?任胸中知, 舞權(quán)利詐,以取富壽,之樂而無,古今之學(xué), 蜘蛛之類.含血之蟲,無餓死患,皆能以知, 求索飲食.華夏有情,有禮有義,夷狄無情. 【原文】
38·11孔子病,商瞿卜期日中(1),??鬃釉唬骸叭鴣恚戎寥罩泻问潞??”圣人之好學(xué)也,,且死不休,念在經(jīng)書,,不以臨死之故,,棄忘道藝,其為百世之圣,,師法祖修,蓋不虛矣,。自孔子以下,至漢之際,,有才能之稱者,,非有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也,不說五經(jīng)則讀書傳,。書傳文大,,難以備之(2),。卜卦占射兇吉,,皆文,、武之道,昔有商瞿能占爻卦,,末有東方朔,、翼少君能達占射覆(3)。道雖小,,亦圣人之術(shù)也,,曾又不知,。
【注釋】 (1)商瞿:字子木,。春秋時魯國人??鬃訉W(xué)生,善占卜,。 ?。?)之:根據(jù)文意,,疑是“知”同音而誤,。下文“曾又不知”與此相應(yīng)為文,,可證,。 ?。?)翼少君:翼奉,,字少君,。漢時下邳(今江蘇省睢寧縣西北)人,。好律歷陰陽之占,。漢元帝時,,官至諫議大夫,。射覆:古代的一種游戲,,猜預(yù)先蓋好的東西。 【譯文】 孔子病重,,商瞿占卜死期是中午,??鬃诱f:“拿書來,,不然到中午有什么事情可干呢?”圣人好學(xué),,快要死了都不休息,還惦念著經(jīng)書,,沒有因為快死的緣故,,而舍棄忘掉經(jīng)學(xué),,他真算得上世世代代的圣人,,被大家效法和學(xué)習(xí),,大概不假,。從孔子以下,,到漢朝的時候,有才能值得稱頌的人,,沒有一個是整天吃飽了而不用心干事的,,不是在講說五經(jīng)就是在閱讀各種書籍。各種書籍內(nèi)容龐大,,很難全面掌握,。用卜卦占卜來推測兇吉,都是周文王,、周武王用過的辦法,,從前有商瞿能算卦,后代有東方朔,、翼少君能通曉占卜射覆。這種辦法雖是小伎,但也是圣人的方術(shù),,現(xiàn)在人卻連這個都不懂,。
【原文】 38·12人生稟五常之性,,好道樂學(xué),,故辨于物,。今則不然,,飽食快飲,,慮深求臥,腹為飯坑,,腸為酒囊,是則物也,。倮蟲三百,,人為之長(1)。天地之性,,人為貴(2),貴其識知也,。今閉暗脂塞,,無所好欲,與三百倮蟲何以異,,而謂之為長而貴之乎(3),? 【注釋】 ?。?)參見《大戴禮記·易本命》,。 ?。?)參見《孝經(jīng)·圣治章》,。 ?。?)上“而”字通“能”,。
【譯文】 人生來就承受了仁,、義、禮,、智,、信五常本性,,喜愛道義樂于學(xué)習(xí),,所以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現(xiàn)在卻不是這樣,,要吃得飽,,喝得痛快,,稍用心思就想睡覺,,肚子成了飯坑,,腸子成了酒袋,這就成了一般動物,。沒有羽毛鱗甲的三百六十種動物,,人是它們的首領(lǐng)。天地間有生命的東西,,人最為寶貴,,寶貴在人懂得求知。如今愚昧無知,,對學(xué)習(xí)沒有一點愛好和要求,,跟三百六十種沒有羽毛鱗甲的動物有什么區(qū)別呢?能說他們是無羽毛鱗甲動物的首領(lǐng)而尊貴他們嗎,? 【原文】 38·13諸夏之人所以貴于夷狄者(1),,以其通仁義之文,知古今之學(xué)也,。如徒作其胸中之知以取衣食(2),,經(jīng)歷年月,白首沒齒,,終無曉知,,夷狄之次也(3)。觀夫蜘蛛之經(jīng)絲以罔飛蟲也(4),,人之用作(5),,安能過之,?任胸中之知,舞權(quán)利之詐,,以取富壽之樂,,無古今之學(xué),蜘蛛之類也,。含血之蟲,,無餓死之患,皆能以知求索飲食也,。 【注釋】 ?。?)諸夏:指住在中原的民族。夷狄:指住在邊遠地區(qū)的民族,。 ?。?)作:根據(jù)文意,疑是“任”字之誤,。下文“任胸中之知”,,可證。任:憑借,。知:通“智”,。 (3)次:行列,。這里是同類的意思,。 (4)罔:同“網(wǎng)”,,網(wǎng)羅,。 (5)作:根據(jù)文意,,疑是“詐”字形近而誤,。下文“舞權(quán)利之詐”,即承此文,,可一證,。《太平御覽》卷九四八引《論衡》文作“詐”,,可二證,。 【譯文】 中原地區(qū)的人所以比邊遠地區(qū)的人尊貴,是因為他們懂得仁義的規(guī)矩,,知道古今的學(xué)問,。如果僅僅憑借他們自身先天的智慧來謀取衣食,經(jīng)過若干歲月,,白頭終生,,最后沒有了智慧,,就和邊遠地區(qū)的人同類??戳酥┲肟椌W(wǎng)來捕捉飛蟲,,那么人使用的欺騙手段怎么能超過它呢?憑借自身先天的智慧,,玩弄權(quán)利去欺騙,,以得到富貴長壽的快樂,沒有古今的學(xué)問,,這跟蜘蛛同類,,有血動物,沒有餓死的憂慮,,都能用自身的智慧來尋找到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