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神希園」的第 186 期原創(chuàng) 來源 l 神希園(ID:shenxiyuan999)中醫(yī)自古以來就有“望聞問切”四種診法,而且望診排第一,,為什么呢,?是因為可以通過觀察人體的一些微妙變化,以及一些臨床表現(xiàn),,來判斷疾病的根源,,這是一種“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高端操作。比如很多人早起的時候,,都有洗臉刷牙上廁所的習慣,,這個時候可以通過觀察氣色和二便的變化來判斷身體的健康狀況。比如,,平時排尿都是淡黃色或透明的,,突然有一天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了乳白色或者混濁的尿液,很明顯這個時候就應該引起重視,,這可能是泌尿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病變,,應該早診斷早治療。對于小便突然出現(xiàn)乳白色或者混濁的現(xiàn)象,,中醫(yī)有一個流傳千年的經(jīng)典名方,,它就是萆薢分清飲。萆薢分清飲的原方出自《楊氏家藏方》,,原方由“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烏藥各等分”組成,。其實,,對于萆薢分清飲的藥物組成,后世醫(yī)家也在不斷拓展,,比如宋代楊士瀛在《仁齋直指》里,,在楊氏家藏方的基礎上,加上了茯苓,、甘草二味中藥,;清代醫(yī)家吳本立在《女科切要》中,給萆薢分清飲加了飛滑石,、茯苓,、甘草、鹽,;清代醫(yī)家程鐘齡在《醫(yī)學心悟》中,,改造了萆薢分清飲,去掉了烏藥,、益智仁,,加上了黃柏、白術,、茯苓,、蓮子心、丹參,、車前子,。不過在《湯頭歌訣》里,萆薢分清飲是由“川萆薢,、石菖蒲,、烏藥、益智仁各一兩,,甘草梢五錢”五味中藥組成的,。對于萆薢分清飲,我們重點需要了解的是《楊氏家藏方》和《湯頭歌訣》里的方劑,?!?/span>楊氏家藏方》中所載萆薢分清飲,全方四味中藥,,以萆薢為君藥,,主要發(fā)揮利濕去濁的作用;以益智仁為臣藥,,主要起到溫暖脾腎,、縮泉止遺的作用;以烏藥、石菖蒲為佐藥,,其中烏藥主要起到行氣開郁,、溫中止痛的作用,石菖蒲主要起到化濁祛濕的作用,??v觀全方,萆薢苦平,,益智仁,、烏藥、石菖蒲均為辛溫,,合而用之,,主要起到溫腎暖脾、固脬止遺的作用,。而《湯頭歌訣》中的萆薢分清飲,,一共有五味中藥,全方以萆薢為君藥,,主要起到利濕化濁的作用,;以石菖蒲為臣藥,,主要起到通心竅,、化濁除濕的作用;以烏藥,、益智仁為佐藥,,其中烏藥起到調氣、溫腎,、逐寒的作用,,益智仁主要起到溫腎陽、縮小便,、止遺濁,、抑尿頻的作用;以甘草梢為使藥,,主要起到調和諸藥,、緩急止痛、增強利濕分清的作用,。方后注中提到“加鹽一捻”,,鹽能引藥直達下焦,如果也作為方中的一味中藥的話,,可以作為使藥的角色,。 對于萆薢分清飲,它的最初適應證是腎氣虛弱、濕濁不化所致的膏淋,、白濁,,臨床常以小便頻數(shù)、混濁不清,、白如米泔,、稠如膏糊為特點。不過,,在臨床運用時,,也會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進行加減化裁,如果兼有虛寒腹痛,,可以加肉桂,、小茴香;如果是久病氣虛,、中氣不足,,出現(xiàn)面白氣短,舌質淡,,脈虛等癥的話,,可以加人參、黃芪,、白術,;兼有腰膝酸痛,可加川續(xù)斷,、狗脊,、鹿角膠等中藥。不過在使用的時候,,如果是膀胱濕熱壅盛所導致的白濁,、膏淋,則不適合使用萆薢分清飲,。對于萆薢分清飲的配伍,,雖然藥物組成十分簡單,但是其中也是暗藏玄機的,。對于君藥萆薢,,《藥品化義》指出,諸如“風寒濕痹,,男子白濁,,莖中作痛,女人白帶”等問題,,萆薢就是專藥,,因此作為君藥的它,,“去濁分清”的能力是很強的。而其中益智仁與萆薢是一個奇妙的配伍,,誠如《古今名方發(fā)微》指出,,“益智仁與萆薢配伍,既能溫腎補陽,,又能分利濕濁,,補瀉兼施,標本兼顧,,用于腎虛濕濁不化之證,,頗能切中病機”。而益智仁與烏藥配伍,,又是經(jīng)典名方縮泉丸的方根,。由此可見,萆薢分清飲雖然只有這么幾味中藥,,但是配伍卻是十分嚴謹?shù)摹?/span>對于萆薢分清飲這個方劑,,雖然方源是宋代的《楊氏家藏方》,但是在當時的名稱卻是“萆薢分清散”,,直到《丹溪心法》中才將其更名為萆薢分清飲,,這也是為什么方劑學的有些版本將本方的方源寫成《丹溪心法》的緣故,但是,,溯本求源,,卻發(fā)現(xiàn)原方最早出自《楊氏家藏方》。當然,,這個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楊氏家藏方》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影響力遠遠不如《丹溪心法》,時至今日,,也依然如此,《楊氏家藏方》幾乎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丹溪心法》基本上是業(yè)內必讀經(jīng)典之一,。《楊氏家藏方》中所載“萆薢分清散”,它的核心病機也是表述的十分清楚,,那就是“真元不足,,下焦虛寒”,功效主治也很明確,,第一是“小便白濁,,頻數(shù)無度,漩面如油,,光彩不定,,漩腳澄膏糊”,第二是“小便頻數(shù),雖不白濁,,亦能治療”,。這對后世醫(yī)家在運用萆薢分清飲的時候,指明了方向,。后世醫(yī)家對原版的萆薢分清飲雖然有過加減化裁,,但是其根本,還是得從《楊氏家藏方》中尋求真知,。當然,,對于萆薢分清飲的方藥運用,《湯頭歌訣》在方中所加生甘草梢,,亦為畫龍點睛,。對于甘草這味中藥,可能太多人都熟悉它,,但是對于甘草這味中藥的入藥部分,,可能很多人只知道它主要用的是根,但是在古代,,很多醫(yī)家對甘草的用法比較講究,,同樣是甘草的根,也分為生甘草,、甘草節(jié)和甘草梢,。對于甘草節(jié)和甘草梢,現(xiàn)代運用的比較少,,但是,,二者卻是有著獨特的功效。甘草節(jié)主治風溫痹痛,、強堅筋骨,;甘草梢多用于治莖中痛、利水通淋[1],。對于萆薢分清飲這個方劑來說,,古今應用雖然也不少,但是現(xiàn)代藥理對它的研究卻比較少,,就連君藥萆薢,,現(xiàn)代藥理對它的研究也很少。當然,,雖然萆薢的藥理研究比較少,,但不代表沒有。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萆薢的有效成分或以萆薢為主的方劑或成藥,,在心血管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藥理活性,,主要具有調節(jié)骨代謝,,改善骨質疏松;降低尿酸水平,,發(fā)揮治療痛風及腎臟保護作用,;對炎性因子抑制;免疫調節(jié),;抗動脈粥樣硬化,;抗心肌缺血;抗病原微生物,;抗腫瘤等藥理作用[2],。對于萆薢分清飲,其實并不僅僅只是可以用于治療淋濁與膏淋,,現(xiàn)代臨床中,,萆薢分清飲及其加減方可用于治療前列腺炎、乳糜尿,、精液不液化癥,、腎病[3-5]等疾病方面,有著良好的作用,,不僅如此,,還可以用于治療小兒單純性尿頻癥,黑帶,,以及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致遺精,,急性腎盂炎,,帶下病[3];尿路感染,、高尿酸血癥(痛風)[4-5]等疾病,。尤其是對于痛風的治療,萆薢分清飲更是值得深入探索,。總體來說,萆薢分清飲在現(xiàn)代臨床中,,在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的運用會十分廣泛,,無論男女,只要符合“腎氣虛弱,、濕濁不化”或“真元不足,,下焦虛寒”的基本病機,,都可以辨證化裁運用。不僅如此,,方中君藥萆薢,,具有抗炎、免疫調節(jié),、抗病原微生物以及抗腫瘤的作用,,因此,萆薢分清飲的臨床應用,,也應當不斷研究和拓展,,也希冀在未來有更多的藥理研究與臨床實驗進展,去發(fā)現(xiàn)萆薢分清飲更多的可能性,。[1]賴壽春.大劑量甘草梢臨床應用之體會[J].光明中醫(yī),,1998,13(5):32.[2]肖揚,,李國政.萆薢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山西中醫(yī),,2018,34(7):54-56.[3]李飛.中醫(yī)藥學高級叢書·方劑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4]徐子金,,楊章堅,葉錫勇,,等.萆薢分清飲臨床應用及現(xiàn)代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7,,17(90):88.[5]朱曉榮,曹盼舉.萆薢分清飲源流及古今臨床運用探析[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9,,31(3):430-433. 保持溝通,,一起前行
END ——妙用中醫(yī),,健康人生,精彩內容,,廣告周知—— 祖?zhèn)鲙煶袑W院私淑,培養(yǎng)名醫(yī)名士↓走進中醫(yī)殿堂,,必讀名著經(jīng)典↓筑基進階,不要錯過,! 視頻內策,敬請期待 1.科普觀點僅供參考,,身體不適請前往醫(yī)院就醫(yī),。 2.中醫(yī)講究辨證施治,切勿按圖索驥,、盲目試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