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就是肝陽太盛了,!去陜西義診那年,偶然得到一張方子,用它治療800多位高血壓患者后,,我才明白:中醫(yī)的真諦,,不過是在教人如何取舍。 我剛畢業(yè)那會兒,,經(jīng)常會跟隨醫(yī)院組織的義診去下鄉(xiāng),。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去陜西那年,我在舊書市場一堆殘舊的書籍里,,獲得了一張寶貝的高血壓方子,。 后來,有位高血壓患者,,他的高壓186,,低壓100。但一問起來,,患者都不知道自己得病了,,只當(dāng)農(nóng)活干多了,身體乏了,。 這次之所以來看病,,還是因為家里人見患者最近一段時間,經(jīng)常疲勞乏力,,覺到不對勁兒,,就讓他趕緊找大夫看看。于是,,經(jīng)過一番打聽,,找到了我這里。 我仔細詢問后,,得知:患者平時還有頭痛,、眩暈、心悸,、煩悶的現(xiàn)象,。此外,他還健忘,、注意力還不集中,。 在看過患者的舌脈后,我腦子里突然想起那張在舊書市場淘來的高血壓方,,于是我就他說:你的高血壓,,就是肝陽上亢了。 綜合分析患者的情況后,,我根據(jù)他的情況擬了那張方子:牛膝,、龍骨,、大黃、生麥芽,、茵陳、白芍,、甘草,。 結(jié)果如何呢? 患者服用一周,,頭痛眩暈,、疲勞乏力就得到了緩解;接著又服用半個月,,患者血壓明顯下降,,高壓165,低壓90,,其他不適癥狀也基本消失,。 效不更方,患者又服用一個月,,血壓穩(wěn)定,,各種癥狀也都消散了;為鞏固療效,,讓患者繼續(xù)服用10天,。隨訪,一切正常,。 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肝陽上亢又是什么呢? 肝陽上亢,,換個說法也叫“肝腎陰虛”,。說白了,就是你們肝腎里的陽氣,,太旺盛了,! 這個時候,又有人會說:別人都說陽氣足是件好事兒,,怎么到你這兒就成了一件壞事兒了呢,? 其實,中醫(yī)里講究一個陰陽平衡,,肝陰能夠使肝柔潤,、平和、寧靜,。它多了也不行,,少了更不行,! 當(dāng)陰不斂陽的時候,陽氣就好比那脫了韁的野馬,,從肝腎往上走,,一直走到頭頂,就是我上面所說的肝陽上亢,。 而這陽氣在腦子里,,待得時間長了,就會擠壓頭部的血管,,出現(xiàn)頭脹頭暈,、手足麻木、口舌干燥的問題,。嚴重的話,,還會出現(xiàn)猝然倒地甚至中風(fēng)。 那怎么辦呢,?從平復(fù)肝經(jīng),、增補肝陰入手。中醫(yī)有“百病從肝治,,養(yǎng)肝如養(yǎng)命”的說法,。肝是“將軍”之官,主疏瀉,,可調(diào)情益志,。 肝陽盛了,我們就要想辦法給它消下去,,而這個方子主要解決肝氣升降過度,,肝風(fēng)上動的問題。 下面就來看看,,方中的用藥思路: 1,、牛膝+大黃+龍骨——斂鎮(zhèn)肝火 牛膝活血通經(jīng)、補肝腎,,是個引血下行的好藥,,能夠幫助患者把上炎的肝火帶下來,解決上實下虛帶來的頭重腳輕的問題,。 大黃瀉下通便,,將從頭部帶下來的過盛陽氣排出體外;再配上一味填補肝腎之陰的龍骨,,可以幫助斂鎮(zhèn)肝火,。 2、生麥芽+茵陳——梳理肝氣 生麥芽性平,,能疏肝,,可以說是一味非常好的疏肝之品,。在解肝郁的同時,還不忘顧護“中焦脾胃”,,顧護人體的氣血生化之源泉,。 而茵陳有清利濕熱、利膽退黃的效果?,F(xiàn)代藥理學(xué)研究表明,,茵陳煎劑能夠促進膽汁分泌,對肝臟有保護作用,,有降壓、利尿的作用,。 方中生麥芽,、茵陳主要用于梳理肝氣,促進肝細胞的恢復(fù),,調(diào)整全身免疫功能,。 3、白芍+甘草——補肝腎之陰 甘草甘平,;白芍酸寒,。兩藥合用,取其甘酸化陰,,以斂陰養(yǎng)血,,使津血足而筋脈得養(yǎng),達到緩急止痛的目的,。 同時,,白芍和甘草還可以補肝腎之陰,陰氣回來了,,陽氣就會隨陰降,。 這些年在治病的路上,我見過很多醫(yī)生,,有人為了名利爭的頭破血流,,有人為了治病,徒步走好幾公里山路,。掙了錢的醫(yī)生,,丟掉了良心,好好治病的大夫,,生活捉襟見肘,。 我常常對自己說:“身為醫(yī)者,不論是貧窮富貴,,患者都是最重要的,,如果拋棄了患者,,把那些身外之物放在了第一位,那從此時起就不配為醫(yī)了”,。 直到這幾年我才明白,,人生百年,中醫(yī)的真諦其實也是在教人如何懂得取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