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中的真假美猴王是唐僧師徒面臨的一道難關。這個難關涉及到一個特殊的猴子——六耳獼猴,。它有著非凡本領,,能知道千里之外的事,能洞悉萬物的前后,。所使用的兵器也很特別,,叫做"隨心鐵桿兵",可以變化成任何想要的兵器,。 真假美猴王決斗中,,假悟空所使用的金箍棒和真悟空一模一樣,有人說是因為六耳獼猴使用的隨心鐵桿兵可以變化成任何兵器,?反正好多答案,! 社會上的普通大眾,,對真假美猴王的決斗背后存在不同的解釋,可以理解,。我有幸聆聽了真正的悟道者回答過這個問題,。他回答的很簡單,也和所有悟者的回答一樣:
高手們之所以這么說,,請看原著點得非常明確到位: 一,、原著第58回標題就是: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 這里“一體二心”已點明悟空與獼猴實為一體,。悟空與獼猴打到如來處,如來對大眾說:
這說的就更直接了:
二、金箍棒一樣,,一切都一樣,。原著相關描寫中,從觀音到唐僧,,用眼是無法分辨的,,因為相貌,、言語都一樣,就算依靠“緊箍咒”也是無法分辨,。 這里已經暗指這是一個人了,,因為“緊箍咒”是專為悟空量身定做,無法冒充,。天庭之上,,原文:
這里說到了金箍棒,,原文就四個字:毫發(fā)不差!除了是復制出來的兩根棒子,,能夠做到毫發(fā)不差的想不出來還能有什么,。因為當初太上老君的煉丹坊就煉了這唯一的一根。 三,、悟空與獼猴打到如來處,,如來正念經到此處:
佛祖念的是《太上升玄消災護命妙經》,,開頭的“不有中有”意思是你不打算要,別人反而愿意給你,,“不無中無”是如果你成心想要反而就得不到,。 所以這篇經文大致是說:
四,、原文中有這樣一首詩:
這首詩對應佛祖前面的經文,,都是講的修行要修心,不然有了二心就會生禍災,,修行要學“無心決”,要一心一意,,不能有二心,。 這里的“靜養(yǎng)嬰兒結圣胎”中的“圣胎”,在道教里是金丹的別名,,比喻凝聚精﹑氣﹑神三者所煉成之丹,,這是指修煉大成之意。 因為“心生二心”,,是自身的修煉出了問題,,修心只能靠自己,靠自己去體悟,,旁人無法幫忙,。如果說破,而自己又不能悟通,,這樣反而又生新的魔障,。 佛祖說出“四猴混世”,,從另一個方面來講,也是告訴孫悟空,,如果修行中不能勘破自己的心,,那么就會心猿意馬,心如猿猴,,成為你的心魔,。 為什么如來又說這是四猴混世呢?第一靈明石猴,,第二赤尻馬猴,,第三通臂猿猴,第四是六耳獼猴,。 原文在前面也已點出: 在地府,,諦聽對地藏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 為什么不能力擒?是因為“妖精神通,,與孫大圣無二……”最后諦聽點出:“佛法無邊,。”地藏王的座駕諦聽都認識得如此到位了,,它的主人地藏王早已省悟,,就對行者道:
“看破不說破”,佛祖就用四猴打機鋒,,就看悟空能不能有所悟,。悟空是明白的,因為獼猴現(xiàn)出真身后,,悟空立馬急著沖上去打死,。打死的寓意是:從此絕了二心,絕了“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塵”,,也就是打死了自身的六塵,,日后才能成佛。 五、上面內容已充分證明:六耳獼猴就是悟空的二心,,更準確的說法是:獼猴是悟空的“妄心”,! 在真假美猴王中,悟空先被唐僧趕走,,隨后又回轉過來懇求繼續(xù)保唐僧取經,。但唐僧沒有回心轉意,繼續(xù)用“緊箍咒”趕走悟空,,悟空去往觀音處訴苦,,隨即獼猴出現(xiàn)。所以悟空的這個“妄心”就是妄生“分別之心”及“怨恨之心”,,于是幻化出了六耳獼猴,。 而六耳獼猴出現(xiàn)后,打了唐僧一棒子,,然后搶了行李,,準備自己組織隊伍去取經。這里一方面是對唐僧的怨恨之心,,一方面就是悟空依然希望能夠在修行上面求得正果,。如果這不是悟空的二心,只是妖怪作亂,,那一棒子就應該打死唐僧了,,也不存在還弄個假的取經隊伍出來打算去找如來了。 六,、總結: 所以據(jù)原文,,六耳獼猴是孫悟空的二心,是心魔,。隨心鐵桿兵就是如意金箍棒,,原著中這種對仗類比的詞隨處可見!金箍棒并沒有出什么問題,,自始至終都只是一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