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作者:申昆玲,Email:[email protected] 作者單位:1深圳市兒童醫(yī)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2國家兒童醫(yī)學中心,,國家呼吸系統(tǒng)疾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 本文刊發(fā)于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22,37(22):1700-1704. 引用本文:陳杰華,鄭躍杰,申昆玲.兒童囊性纖維化的抗生素應用——英國皇家布朗普頓醫(yī)院兒童囊性纖維化照護臨床指南(2020)解讀[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22,37(22):1700-1704.DOI:10.3760/cma.j.cn101070-20220201-00123. CF是歐美國家白種人最常見的影響壽命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活產(chǎn)兒中的發(fā)病率為1/3 000~1/2 000。雖然CF在亞洲國家發(fā)病率相對較低,,但隨著對疾病認識的提高和基因診斷的廣泛應用,,近5年來我國報道病例逐漸增多[3],但多數(shù)醫(yī)療中心仍只有少量病例,。CF的臨床管理,,尤其是對其中呼吸道病原監(jiān)測,,抗感染治療原則,肺病急性加重和病原慢性感染時的抗生素選擇,、療程等重要問題的認識還有待提高,。 皇家布朗普頓醫(yī)院(Royal Brompton Hospital)是英國最大的心臟和肺部專科醫(yī)療中心,,也是國際知名的CF診治中心,。該機構(gòu)自1994年首次出版兒童CF臨床指南(以下稱指南)以來,每3年更新1次,,2017年第7版開始同步上線手機APP(www.rbht.nhs.uk/childrencf),,已被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醫(yī)護人員下載和使用。該指南在2020年更新至第8版,,內(nèi)容詳盡,,指引清晰,是非常實用的CF臨床參考工具?,F(xiàn)就該指南呼吸道管理章節(jié)中有關抗生素應用的部分內(nèi)容進行解讀,。 當CF肺病急性加重時,,如一般情況尚好,通常先口服抗生素治療,。適當療程后,,如仍有癥狀或病原培養(yǎng)陽性,則需考慮住院使用靜脈抗生素,。開始為經(jīng)驗性用藥,,痰培養(yǎng)結(jié)果出來后應確??股啬芨采w所有病原。如體外藥敏試驗顯示耐藥,,而實際治療后臨床好轉(zhuǎn),,不需要更換藥物;如經(jīng)驗性治療無效,,不管藥敏試驗如何均需調(diào)整藥物,,尚無證據(jù)表明體外藥敏試驗與臨床結(jié)局相關。 CF和非CF患者的藥代動力學不同[4],,CF患者的腎臟清除率更高,。為確保藥物在組織中高濃度和在痰液中高滲透性,需足量使用抗生素,。一般按治療嚴重感染選擇劑量范圍的高值,。 抗生素療程2周以上,,一般在癥狀消失后再用1周。如果用藥2周癥狀還未消失,,應復診評估,。治療不順利時,,臨床應注意區(qū)分是治療無效還是好轉(zhuǎn)后再次感冒,前者需要靜脈滴注抗生素,,后者可重復口服抗生素1個療程,。 CF患者是重癥流感的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節(jié),除非已接種流感疫苗,,否則應進行藥物預防,。但對于流感確診病例,在抗流感病毒治療基礎上,,指南未推薦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 嚴重的肺病急性加重患者應住院使用靜脈抗生素,藥物選擇原則:未感染過Pa或近3年Pa陰性(需包括停用霧化抗生素后1年的病原培養(yǎng)),,推薦使用美羅培南靜脈滴注,。慢性Pa感染,包括正在霧化抗生素治療的患者,,首選頭孢他啶 妥布霉素靜脈滴注,,既往藥敏或該患者既往治療經(jīng)驗提示其他組合效果更好者除外,。如新近分離到病原,則參照相應病原的治療原則,。如過去1年內(nèi)分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建議加替考拉寧,。 CF患者肺病急性加重,、病原不明時,Pa是最常見,、經(jīng)驗性治療必須覆蓋的病原,。對于曾經(jīng)感染或慢性感染Pa患者,指南建議至少予2種抗生素的強有力治療,。推薦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妥布霉素,,在我國兒科臨床使用甚少,頭孢他啶 美羅培南可能作為一種替代組合,。 指南還強調(diào)治療前后檢查肺功能以指導相關治療和療程,,因為既往研究表明,肺病急性加重時即使給予強有力的治療,,仍有25%的患者肺功能無法恢復到肺病急性加重前的基線水平[8],。 5.1.1 預防性治療 指南建議新生兒篩查診斷CF即開始口服氟氯西林預防Sa感染,直到3歲,。3歲后,,僅反復培養(yǎng)到Sa的患兒(應評估原因,如用藥依從性)才繼續(xù)預防使用,。 5.1.2 Sa引起肺病急性加重 不管是否在用氟氯西林預防,,如檢出Sa,且考慮是肺病急性加重的病因,,則給予4周治療劑量的氟氯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 5.1.3 首次檢出Sa 如臨床情況良好,且正接受氟氯西林預防性治療,,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4周,;臨床情況良好,但未接受氟氯西林預防性治療,,予口服氟氯西林4周,;臨床情況不太好,予住院使用靜脈抗生素,,一線用藥為美羅培南 妥布霉素 替考拉寧,14 d,。 5.1.4 Sa再生長 如距離首次檢出不到6個月,,予口服氟氯西林4周,;或如果距離首次檢出超過6個月,與首次檢出的治療措施相同,;或如果再次根除后6個月內(nèi)還有再次生長,,則予口服2種抗葡萄球菌的抗生素(如利福平和夫西地酸)4周。 5.1.5 Sa慢性感染 如果1年超過2次檢出Sa,,考慮慢性感染,,予氟氯西林預防性治療(如患兒<3歲,本身就需要預防性用氟氯西林),,如效果不佳注意評估用藥依從性,,可能需要選擇多西環(huán)素或霧化吸入萬古霉素。另一種策略是更積極的間歇性治療,,如多西環(huán)素,、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夫西地酸聯(lián)合利福平,、復方磺胺甲噁唑,。可能還需使用利奈唑胺,。對于年長兒,,如果2年沒有檢出Sa,考慮停止預防性用藥,。 5.1.6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 數(shù)據(jù)顯示,MRSA對CF患者的肺功能有不利影響,,指南建議在痰或咽咳嗽拭子中首次檢出MRSA應予根除治療,,首選利福平 復方磺胺甲噁唑口服2周;二線用藥為夫西地酸或甲氧芐啶 利福平,。注意肝毒性,。同時還要確保全家人均進行Sa去定植處理,如使用氯己定漱口水,、氯己定身體濕巾及鼻用莫匹羅星,。 治療MRSA有效的靜脈藥物有萬古霉素和替考拉寧,替考拉寧不要求檢測血藥濃度,,故為首選,。當傳統(tǒng)藥物不起作用時,考慮使用口服或靜脈利奈唑胺,,目標療程2周,。對于延長療程(4周或4周以上)或重復療程的患者,注意血細胞減少和視神經(jīng)病變的潛在不良反應。 綜上可見指南積極的預防或根除Sa策略,,從預防性治療到無癥狀檢出都予積極干預,。然而,不同國家的指南對這個問題的推薦意見并不一致,。2009年至2016年美國CF基金會的相關指南指出,,目前研究證據(jù)不足以支持或反對CF患者進行Sa預防性治療和無癥狀性Sa感染的治療[9-11]。2020年一篇系統(tǒng)綜述指出預防性治療可減少Sa的檢出,,但臨床意義不明確,;而經(jīng)4~6年預防性治療后,Pa的檢出有增加趨勢[12],。2021年英國國家衛(wèi)生與臨床優(yōu)化研究所(NICE)CF指南建議,,如肺病穩(wěn)定,不需要常規(guī)用抗生素抑制葡萄球菌,,包括MRSA的慢性感染[13],。加上我國目前抗生素管理原則和家長依從性問題,實際臨床也不太可能進行長期預防性治療Sa,。針對這個問題,,國外有多中心的隨機、對照研究正在進行,。 5.2 Pa 5.2.1 首次檢出Pa 如咽咳嗽拭子培養(yǎng)陽性,,采取根除策略:口服環(huán)丙沙星(如狀態(tài)不好,則使用二聯(lián)的靜脈抗生素)3周,,聯(lián)合妥布霉素霧化(2次/d),,1個月。如首次培養(yǎng)出的是黏液型Pa,,建議口服環(huán)丙沙星3周,,聯(lián)合霧化治療(妥布霉素1個月/多黏菌素1個月/妥布霉素1個月)共3個月?;純涸谕瓿赏撞济顾仂F化療程1~2周后采集痰(或誘導痰)培養(yǎng),,以確定根除治療是否成功。如痰培養(yǎng)陰性,,但患兒仍有癥狀應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培養(yǎng)。 5.2.2 根除治療失敗 首次根除治療有10%~20%的失敗率,,治療根據(jù)患者情況而定,。如情況良好,再口服環(huán)丙沙星3周(如對環(huán)丙沙星耐藥,,根據(jù)藥敏試驗并考慮使用氯霉素),,同時再給予霧化吸入治療3個月(妥布霉素1個月/多黏菌素1個月/妥布霉素1個月),。 3個月霧化吸入治療后,如根除再次失敗,,建議予頭孢他啶 妥布霉素靜脈滴注,。也考慮使用氨曲南霧化吸入。 5.2.3 根除后,,后續(xù)再生長 如培養(yǎng)陰性6個月后再分離培養(yǎng)到Pa,一般考慮為新的菌株,,需治療,。口服環(huán)丙沙星3周 霧化妥布霉素1個月再次根除治療,。如狀態(tài)不好,,給予二聯(lián)抗生素靜脈滴注2周。療程結(jié)束后復查病原培養(yǎng),。 如已知兒童患有Pa慢性感染,,且正在長期霧化吸入抗生素治療,臨床情況良好,,可能不需要額外治療,。 5.2.4 長期霧化吸入抗生素 如根除治療后1年內(nèi)再次檢出Pa,給予再次根除治療后,,建議使用長期抗生素霧化吸入治療,,通常選擇多黏菌素。 如根除治療后超過1年再次檢出Pa,,給予再次根除治療后,,一般不啟動長期抗生素霧化吸入治療。 如在使用交替霧化多黏菌素/妥布霉素的情況下,,仍有Pa再生長,,可考慮氨曲南霧化作為三線用藥,療程1個月,??赡苄枰總€月交替使用氨曲南聯(lián)合多黏菌素或妥布霉素霧化。 如已有2年未培養(yǎng)出Pa,,可考慮停止長期吸入抗生素,。 5.2.5 治療Pa的靜脈抗生素 參考Pa的藥敏結(jié)果,一線用藥為頭孢他啶 妥布霉素,;二線用藥為美羅培南 妥布霉素(如同時有Sa生長,,可作為一線)。后續(xù)選擇(無特殊順序):氨曲南,、多黏菌素,、阿米卡星。因為過敏問題,包括交叉反應,,很少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靜脈滴注磷霉素用于≥12歲兒童感染多重耐藥的Pa。靜脈抗生素2周療程后,,病情不能保持穩(wěn)定超過3個月的兒童,,建議可長期應用多黏菌素靜脈滴注。 使用氨基糖苷類藥物應檢查有無已知的腎臟,、聽力問題,。妥布霉素是氨基糖苷類一線用藥,因其具有更好的最小抑菌濃度,、更低的腎毒性和耐藥率,。Pa對慶大霉素耐藥率高于妥布霉素,不建議使用慶大霉素,。 5.2.6 Pa慢性感染 Pa慢性感染指過去一年>50%的樣本培養(yǎng)出Pa(一般每年>4個樣本),,一線治療為霧化吸入多黏菌素。如持續(xù)治療且依從性好,,但肺功能仍持續(xù)下降,,或過去1年需使用超過1個療程的靜脈抗生素,應考慮使用妥布霉素霧化吸入,。二線治療為輪流用妥布霉素和多黏菌素霧化吸入,,用于慢性Pa感染、有明顯肺部癥狀和肺功能下降的CF患兒,。氨曲南霧化已被批準用于6歲以上患者,,三線治療為氨曲南與多黏菌素,或氨曲南與妥布霉素交替霧化(根據(jù)既往對這些藥物的臨床反應來選擇組合),,用于二線治療后仍有肺功能逐步喪失(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測值的百分比每年下降超過2%),,或仍繼續(xù)需靜脈治療急性加重者(如每年超過2次)。左氧氟沙星霧化制劑未批準用于<18歲患者,。 每1種霧化抗生素的首劑都應該在醫(yī)院給藥,,進行藥物支氣管激發(fā)試驗,在霧化給藥前后進行肺功能檢查(不能配合的幼兒進行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和肺部聽診),。如發(fā)生支氣管痙攣,,在霧化抗生素前先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如沙丁胺醇,。 綜上可見,,指南建議積極根除Pa或抑制其繁殖,這個原則不同國家的CF指南基本一致,。這是因為Pa定植或感染與CF患者肺病急性加重,、肺功能惡化和預后不良密切相關,。有所不同的是藥物的選擇,對于新檢出Pa,,本指南建議妥布霉素霧化1個月聯(lián)合環(huán)丙沙星口服3周治療,。2014年美國CF基金會指南則建議,單用妥布霉素霧化吸入治療28 d,,并指出沒有充分證據(jù)表明聯(lián)合環(huán)丙沙星,,或延長療程有額外益處[14]。對于Pa慢性感染,,本指南及NICE指南推薦多黏菌素作為>6歲CF患者吸入治療的一線用藥,,妥布霉素單用(NICE指南)或與多黏菌素和妥布霉素交替使用(本指南)作為一線治療效果欠佳時的二線治療[13];而2013美國CF基金會指南[10]則推薦妥布霉素霧化吸入1個月,,停1個月的方案。這可能綜合考慮了藥物經(jīng)濟學指標,,因為妥布霉素霧化溶液治療費用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nèi)兒科臨床很少使用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抗生素,,且無霧化制劑,這給CF患者肺病急性加重和慢性Pa感染的治療和管理帶來很大限制,。國內(nèi)有學者將妥布霉素注射液用于霧化吸入治療Pa感染,,療效較好且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15],值得進一步研究探討,。 5.3 流感嗜血桿菌 5.3.1 首次檢出流感嗜血桿菌 如患兒一般情況較好,,建議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4周,必要時聯(lián)合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如沒有根除或癥狀無改善,,進一步用頭孢菌素4周療程。頭孢克肟僅用于一線治療無效,,且病原培養(yǎng)結(jié)果是單一流感嗜血桿菌者,。一般情況不好則需住院使用靜脈抗生素,頭孢他啶 妥布霉素,,14 d,。 5.3.2 流感嗜血桿菌再次生長 距離第1次生長6個月內(nèi)再生長,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4周,;超過6個月后再生長,,治療方案與首次檢出相同。再次根除后6個月內(nèi)又再次生長,,如不耐藥,,選擇克拉霉素口服14~28 d,。 5.3.3 流感嗜血桿菌慢性感染 流感嗜血桿菌慢性感染不常見。如1年超過2次檢出流感嗜血桿菌,,考慮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預防,,但證據(jù)不充分且臨床上也在逐漸減少這種預防性使用。流感嗜血桿菌對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的耐藥率在增加,;頭孢菌素不用于長期預防,,因其可能增加Pa的檢出。 5.4 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復合體(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 5.4.1 根除治療 第1次檢出該菌,,建議使用靜脈抗生素根除治療,,根據(jù)藥敏試驗選擇抗生素,包括美羅培南,、替莫西林,。 5.4.2 慢性抑制治療 該菌對多黏菌素天然耐藥,應選擇霧化吸入頭孢他啶,、美羅培南,、妥布霉素、氨曲南或替莫西林,。長期口服治療可考慮多西環(huán)素,。也可考慮口服甲氧芐啶或復方磺胺甲噁唑治療輕癥患者。 5.5 嗜麥芽寡養(yǎng)單胞菌 嗜麥芽寡養(yǎng)單胞菌往往不是致病原,,也常自然消除,。但在一些患者,嗜麥芽寡養(yǎng)單胞菌與新出現(xiàn)的癥狀和肺功能改變有關,。如伴有癥狀,,選擇口服抗生素治療。藥敏試驗對此病原有時并不可靠,,復方磺胺甲噁唑是最佳選擇,。對復方磺胺甲噁唑無反應者,參考藥敏試驗,,也可使用2~4周療程氯霉素,,或甲氧芐啶,或米諾環(huán)素(>12歲),、多西環(huán)素(>8歲),。如達到肺病急性加重標準,且嗜麥芽寡養(yǎng)單胞菌是分離到的單一病原,,可考慮高劑量靜脈復方磺胺甲噁唑(治療耶氏肺孢子菌的劑量),,可能有必要從低劑量開始,再逐漸增加,。 5.6 NTM NTM指除結(jié)核分枝桿菌復合群和麻風分枝桿菌以外的一大類分枝桿菌的總稱,。NTM主要存在于水和土壤中,,是低毒力的環(huán)境微生物,僅少部分對人體致病,,但越來越多見于CF患者的肺部感染,。感染肺部者常見鳥分枝桿菌復合群(M avium complex,MAC)和膿腫分枝桿菌復合群(M abscessus complex,MABSC),。MAC為緩慢生長型,;MABSC為快速生長型,是在英國最常檢出的NTM類型,。一項美國的大樣本多中心臨床研究顯示,,至少1次檢出NTM的CF患者占13%[16];英國注冊登記的CF患者中,,該數(shù)據(jù)為6%,。 可通過痰、誘導痰或BALF做涂片抗酸染色(AFB)或培養(yǎng)來監(jiān)測NTM,。以下情況應送檢:CF患者年度隨訪(如有痰),;病情不穩(wěn)定,培養(yǎng)陰性,,臨床考慮NTM;因肺部癥狀加重入院,;曾經(jīng)NTM培養(yǎng)陽性,。 5.6.1 NTM治療原則 CF患者痰中存在NTM,可能是暫時存在,,或定植,,或感染導致了NTM肺病。不是所有患者都可從治療NTM中獲益,,一些NTM可以是共生狀態(tài),,對呼吸功能或營養(yǎng)狀態(tài)無明顯影響(但MABSC常導致嚴重肺病,與預后不良有關),。如痰中分離出NTM,,后續(xù)2個月內(nèi)應復查2次,看能否自然消除,,10%的MABSC和40%的MAC可自然消除,。 NTM肺病定義為符合臨床和影像標準,且2次或2次以上獨立痰標本培養(yǎng)陽性,,或1次BALF標本培養(yǎng)陽性,,或1次病理標本培養(yǎng)陽性。但NTM的臨床和影像無特異性,,在抗NTM治療時,,首先要確保所有其他可能病原均已被最大程度治療后無效,。患者應接受密切隨訪,,啟動治療應基于個體風險和收益比,。 治療藥物根據(jù)不同種類的NTM而定:MAC需使用3種口服抗生素,療程18個月,。MABSC通常需3周靜脈誘導治療期,,在維持治療期如果情況惡化可能需重復誘導期治療;維持治療用4種藥物,,療程18~24個月,,通常為口服和霧化相組合。 患者在第1次NTM培養(yǎng)陰性后,,至少再治療12個月才能停藥,。在停止治療后超過1年且4次培養(yǎng)陰性,才考慮已根除NTM,。如NTM僅在BALF或誘導痰中檢出,,需復查BALF或誘導痰來評估是否停藥,且在停藥1年時復查,。MABSC根除失敗者可能需要長期抑制治療,,選擇霧化抗生素或2種口服抗生素。 5.6.2 MABSC治療 MABSC往往多重耐藥,,初始抗生素盡量根據(jù)藥敏試驗選擇,。一線治療,先強化治療3周,靜脈阿米卡星 美羅培南 頭孢西?。▋H2周)或替加環(huán)素(12歲以上) 口服阿奇霉素,;然后維持治療,阿米卡星霧化 莫西沙星口服 米諾環(huán)素(12 歲以上) 或復方磺胺甲噁唑口服 阿奇霉素口服,根據(jù)治療反應,,療程>12~18周,。 如一線維持治療期間出現(xiàn)涂片AFB陽性(治療6個月后AFB或培養(yǎng)未能轉(zhuǎn)陰),或臨床無好轉(zhuǎn)或惡化,,C反應蛋白升高,,考慮治療失敗或復發(fā),這種情況予二線強化和維持治療:強化,,阿米卡星 美羅培南 替加環(huán)素(12歲以上) 頭孢他啶/阿維巴坦靜脈 阿奇霉素或氯苯吩嗪口服3周,;維持,阿米卡星霧化和/或美羅培南霧化,,米諾環(huán)素口服(12歲以上),,根據(jù)治療反應,療程>12~18周,。持續(xù)根除失敗的嚴重MABSC感染患兒,,可考慮γ-干擾素皮下注射,。 如維持期間因肺病急性加重住院,維持治療應繼續(xù),,同時予強化期藥物治療,但應注意以下情況:使用替加環(huán)素后,,應停用米諾環(huán)素和多西環(huán)素;使用靜脈阿米卡星時,,應停用霧化阿米卡星,。 監(jiān)測藥物不良反應:啟動治療前檢測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治療12周監(jiān)測肝腎功,,除非特殊藥物另有說明;在強化治療階段,,使用阿米卡星前評估聽力基線情況,。 5.6.3 MAC治療 初始治療用利福平 阿奇霉素 乙胺丁醇三聯(lián)口服,在NTM培養(yǎng)轉(zhuǎn)陰后繼續(xù)使用12個月,。如患者情況不好,,應使用2周療程靜脈阿米卡星 美羅培南。與治療MABSC相同,,停藥1年后誘導痰NTM培養(yǎng)陰性,,考慮已根除NTM。如初始治療4~6個月痰培養(yǎng)未轉(zhuǎn)陰,,考慮增加阿米卡星霧化或住院靜脈強化治療,。 監(jiān)測藥物不良反應:啟動治療前檢測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開始乙胺丁醇治療前應檢測視力,;治療2周監(jiān)測肝腎功能,。如肝酶升高至正常上限5倍,,應停用所有藥物,隨訪至肝功能正常后再逐個引入藥物,;如升高低于5倍正常上限,,考慮先停用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然后再緩慢引入,。 5.6.4 其他NTM治療 應根據(jù)病原的藥敏試驗,,聯(lián)合至少3種藥物,療程與MAC相同,,至少12~18個月,。 CF患者NTM感染或肺病在我國罕見報道。一方面可能因為我國CF病例總量少,;另一方面,,也與沒有很好地對CF患者進行規(guī)律隨訪和定期病原監(jiān)測有關,。CF患者在送檢細菌培養(yǎng)同時,應常規(guī)送檢涂片AFB以監(jiān)測NTM,。在我國,,MAC和MABSC同樣是NTM中2個主要的致病菌,NTM病的診治可參考我國指南[17],。 5.7 其他革蘭陰性病原:克雷伯菌屬,、大腸埃希菌和其他大腸桿菌屬 首次分離出細菌應常規(guī)根除治療。如患者情況不好(有癥狀),,后續(xù)再分離出時也要治療,。一般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2周。如反復生長,,則使用奧美拉唑治療,,應積極治療胃食管反流,并考慮pH監(jiān)測,。 參考文獻略 |
|
來自: 新用戶49956551 > 《抗生素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