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如何面對一個令你討厭的人。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似乎總是有一些特別討厭的人,,如果他們僅僅只是我們在路上碰到的路人甲,、路人乙倒也無所謂,可萬一這個討厭的家伙恰恰是你的同事,,或者是你不得不面對的上司,,甚至是你的家人,怎么辦,? 先來看一看你為什么會討厭它,。 他長得就讓人討厭,他說話的方式和語氣很討厭,,他的習慣簡直讓人受不了,。我特別討厭他的性格,他做事情真的很糟糕,。 聽起來討厭一個人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不管是說話、做事的風格,,還是相處的態(tài)度,。甚至根本無需相處,只憑長相和感覺,,我們就可以決定是不是要討厭一個人,。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讓幾十個陌生人進入同一個房間,,每個人都憑自己的感覺找出自己喜歡的人,、討厭的人和既不喜歡也不討厭的人,然后將你選出的喜歡的人再聚到一起站在你的面前,,這個時候你又在中間去找出自己討厭的人,。 實驗的結果顯示,大部分人在由他人作為比較的時候,,都能自動分別討厭的人和喜歡的人,。看來自動劃分區(qū)別對待是我們大腦固有的一種思維模式,。 小麗最近有一件煩心事,,她和一個同事相處得很不好。小麗本來是一個人緣很好的人,,很少和人爭執(zhí),,樂于助人。工作能力也很強,,一直是公司銷售總監(jiān),,一直重點培養(yǎng)的接班人。然后,來了一個新同事,,這讓他感覺到了危機,。新同事進公司的時候,職位比小麗低一級,,相處一段時間后,,小麗發(fā)現(xiàn)自己非常討厭這個新同事。在小麗看來,,這個同事強勢,、霸道、固執(zhí),,而且又自我中心,。小麗是一個傾向于避免沖突的人,并且對利益不執(zhí)著,??蛇@個同事卻斤斤計較,對自己的利益分毫必爭,。如果發(fā)現(xiàn)上司有對自己的工作分配有一點點不公平的地方,,一定會嚷嚷的人盡皆知。但是這個新同事的業(yè)務能力卻很強,,也有很好的客戶資源,,所以年度的業(yè)績,她排在第一,。 很快公司就把她提拔到跟小麗相同的級別了,。被提拔以后,這位同事對小麗的態(tài)度就漸漸變得傲慢無禮,,常常公開否認她的提議,。小麗意志隱忍,不想讓兩個人的沖突公開化,,但是隱忍似乎并沒有換來好的效果,。這個同事對小麗無理的態(tài)度越發(fā)的變本加厲,常常會在領導面前指責小麗的工作,。小麗被這個同事搞得心情很糟,,每天上班都會刻意的避免單獨見到這個人,甚至還有了離職的沖動,。 他時常對自己說,,不要跟這種人一般見識,外面也找不到很好的工作,,憑什么要我辭職,?雖然他這樣勸說自己,,但是心情卻是越來越糟糕。 小麗該怎么辦,?我想很多人都會在職場碰到類似這樣的一種情緒和狀態(tài),。 我們先來談一個跟這個有關的話題。我們都知道,,現(xiàn)在的學校有些低年級的小孩子會被高年級的大孩子在路上圍追堵截,然后被敲詐勒索,。但是不是所有的小孩都會遭遇這樣的事情,,那么什么樣的小孩是被敲詐的最佳對象?那些大孩子又是拿什么來判斷這個孩子可不可以被欺負,?他們通常會盯住一些什么樣的小孩,? 答案是有一些孩子身上會散發(fā)出一種特別的氣質,他們害怕沖突,,也避免沖突,,不敢拒絕,甚至甘愿討好強者,,所以他們常常被盯住,,常常遭遇被欺負。 美國心理學家撒切爾女士把散發(fā)這種氣質的人稱為叫做內在的討好型人格,。 如果你仔細觀察自己,,很多人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不同的場合,或者不同人面前有著不同的性格,,這其實非常正常,。因為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千百個人格聚集于一身,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關鍵,。 因為當你能夠全面意識到自己的性格的不同的面的時候,,你就可以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人、不同的情境,,運用你性格中最適合當下的一面,。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不具備這樣的一種面對這種情境的性格,你可以嘗試去發(fā)展它,。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小麗的事情,,如果小麗在遇到這樣的同事的時候,敢于直面和這個同事的沖突,,有力量守護自己的利益,,那么這個同事或許就不敢對他如此的傲慢無禮,可偏偏他是一個討好型,,在外在并沒有多少力量的人,。 那我們來探究一下為什么她會成為這樣,? 小麗是家中最大的孩子,當他還是嬰兒的時候,,父母會全心全意地照顧他,,他很乖巧、安靜,,所以父母可能會表現(xiàn)得特別喜歡他,。當他偶爾不舒服、大哭大鬧甚至發(fā)脾氣的時候,,父母就會表現(xiàn)得非常的心煩,。雖然它還很小,但是它能夠區(qū)分出這兩種差別,。他發(fā)現(xiàn)當他做出一些行為取悅和討好父母的時候,,會更容易獲得父母的喜愛。他漸漸明白取悅他人對保護自己是有用的,,于是他發(fā)展出了人格中最重要的一面,,就是討好性。 隨著小麗長大,,家中有了別的兄弟姐妹,,父母給她的關注和喜愛比原來少,這個時候她感覺受到了威脅,。于是,,她的內在小孩發(fā)展出某種強勢的自我,開始表現(xiàn)得比較強勢,,要去爭取關注和利益,。但是,這種行為在小麗的家中可能并不被父母所贊賞,,父母會批評他:你怎么這么不懂事,?你是大的,應該讓著弟弟妹妹,。所以她發(fā)現(xiàn)強勢自我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不可能拿到父母的愛,,而當他又重新表現(xiàn)出乖巧、聽話,,去取悅和討好父母時,,他又能重新獲得父母的贊賞,這樣就慢慢地變成一種模式,,一直跟隨著她,。 隨著年齡的增長、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生活中的經(jīng)歷的增加,,他還會發(fā)現(xiàn)討好型的性格特點不僅會受到父母的贊賞,,還會受到其他更多人的贊賞,。于是討好型這個部分就在他的生命中越發(fā)強大,他會越來越認為自己應該做一個友善的人,,即便是損失一部分自己的利益,,也要回避沖突。她越回避沖突,,就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沖突,。最終面對沖突的時候,她會下意識地選擇回避或者是隱忍,。 但是她性格中的那些強勢的自我的部分并沒有消失,,只是被他刻意隱藏了起來。現(xiàn)在當小麗碰到這個同事,,碰到一個非常強勢的人的時候,他會非常反感和討厭這個人,,因為這個同事身上有著被她強烈排斥的某些性格,。 但諷刺的是,當一個人越發(fā)反感某一種性格的時候,,恰巧說明這種性格存在于他的自我系統(tǒng)中,,只是被禁止表達了。這個同事,,正好是小麗沒有辦法去取悅和討好的,,所以她以往那種百試不爽的性格套路在同事這里無效。面對這個同事,,她應該要發(fā)展出自己的強勢的那個自我,,而不是一味的在用討好型的自我了。 所以小麗需要做的就是覺察自己性格中被壓抑的部分,,尊重自己內在有這樣一個自我,,允許他們成長,允許他們發(fā)出聲音,,這樣他才能獲得這種性格所擁有的力量感,,而不總是選擇逃避。 如果小麗能夠學著像他討厭的這個同事去學習如何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如何為自己爭取利益,,如何強勢,那么他的人生就會更加平衡,。這種平衡來自于我既可以去關注他人,,表現(xiàn)得親和、友善,,同時我又敢于堅持自我的主張,,不怕沖突,。 人的身上有兩條蟲,一條是可憐蟲,,一條是討厭蟲,。可憐蟲發(fā)作的時候讓人覺得憐憫,,而討厭蟲發(fā)作的時候給人帶來的卻是反感和不喜歡,。所以我們常常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么還有下一句話是什么,?就是討厭之人必有可學之處,。那些擁有讓你討厭性格的人,很可能就是你被壓抑的自我的顯化,。它是你性格中禁止被表達的黑暗面,,所以他們也極可能是你人生中最好的導師,幫助你覺察自己性格中缺乏的部分,,被壓抑的部分,。通過觀察他們如何運用這種特質去適應環(huán)境,你其實可以變得更加的豐盛和平衡,。 有一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叫做“愛屋及烏”,。意思是喜歡一個人,,連他家房頂?shù)臑貘f都會覺得很好。其實反過來也成立,,如果討厭一個人,,就會連同他的一切都否定掉,我們會由著自己的情緒和喜好去判斷對錯,。 有的時候我們討厭一個人,,是害怕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給大家講一講多多的故事,,多多她是一個女孩子,,她有一個很奇葩的室友叫燕子,這個室友性格乖張,,個性很要強,,事事都要她來主導,而且自我感覺非常好,。很多事情明明是他自己沒有做好,,但他從來不覺得是自己的問題。而多多則相反,,多多的性格非常的沉穩(wěn),,做事情一定是三思而后行,,而且一旦決定了,就要盡自己的全部努力去做,。如果事情的結果不如預期,,他就會很自責,認定自己是做得還不夠好,。 多多從來不敢把責任推到其他人身上,,他的觀點是事情沒做好就一定是我的錯,因為我太差勁了,。所以多多就很不喜歡他的室友燕子,,覺得這個室友太過自大、推卸責任,,從來不檢討自己,,他不想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有一天他們在寢室里面聊到一個話題,,就是什么樣的人最受歡迎,?多多自己很沒有底氣說,我肯定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因為我好像什么都不會。而他的室友燕子卻說了一番話,,完全顛覆了他的三觀,。燕子指著自己說,我這樣的人應該就是受歡迎的人,,有主見,、性格直爽,說話直接不拐彎抹角,,分析問題客觀實在,,他說了很多很多。 多多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室友燕子居然對自己的評價如此之高,,感覺如此之好,。所以他忍不住問說,如果有人討厭你,?燕子馬上回復她,,那我就更要活得自我。有句話不是說,,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說完燕子爽朗的哈哈大笑起來,。 在那一刻,,多多心里是覺得有一些不同的,,多少有一些震撼。他第一次覺得自己應該向令自己討厭的燕子學習,,自大一點又怎么樣,?未必是壞事。換個角度講,,自大其實某種程度上也可能更自信,。而多多自己卻是很自卑,過多地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總是活得小心翼翼,、畏手畏腳,可是像燕子那樣活得多輕松,、多自在呀,。 所以你發(fā)現(xiàn)了嗎?你討厭那個人身上的品質,,也許是你最需要增加的一部分品質,,那份討厭的情緒其實是一份最好的提醒。 有一種討厭追根究底根本就是嫉妒,。 再講個蘭蘭的故事,。蘭蘭的單位新來了一位女同事,用蘭蘭的話說,,就是那種胸大無腦的,、花瓶類的,什么都不會做,,蠢得要死,,只會對著男同事撒嬌發(fā)嗲,然后就有人幫他做事了,。自己的報表做錯了,,出了問題,他總是裝可憐博同情,,然后領導就不再責怪他了,。 蘭蘭說為什么總是對別的男生撒嬌發(fā)嗲?真是有毛病,,身上的香水味也太沖了,。高跟鞋穿那么高,難道不怕摔跤嗎,?你看聽得出來,,蘭蘭是真的很不喜歡她這個女同事,而且也看得出來蘭蘭很關注這個女同事。直到有一次,,蘭蘭所在的小組拿下了一個大項目,,要去參加甲方的一個晚宴,那天晚上她就犯憷了,。因為她從來沒有參加過這樣的宴會,,她也不知道自己要穿什么衣服,也不太會化妝,。除了正裝之外,,她從來都只穿休閑的運動服。最后,,恰恰是他討厭的那位女同事,,帶著他去商場給他挑選了合身的晚禮服,而且在洗手間幫他化了精致的妝,,還快速地教了他一些酒宴的禮儀,。 蘭蘭說,在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了自己為什么那么討厭她,,大概就是出于同性競爭的一種嫉妒,。同事長得漂亮,懂得穿衣打扮有愛,,他的男友情商,、智商都很高,又很善于人際交往,,這一切都是蘭蘭自己所不具備的,。 所以我們討厭一個人,有的時候不過是借著討厭的情緒來否定對方的優(yōu)秀,。因為在內心,,我們可能不想承認自己并不如他,。 討厭這份情緒常??梢詭椭覀兛吹阶约旱木窒拊谀睦铮缓笕ネ黄婆f有的自我,,創(chuàng)建一個更新的自我,。 有人說最討厭的人是世界上的另一個我。最討厭的人的優(yōu)點就是我們身上有待發(fā)現(xiàn)的幽靈,。之所以會有最討厭的人存在,,因為那也是我們不能勝任的角色和不能發(fā)展出來的特質。沒有任何道理不去學習它,,在沒有氧氣的地方,,厭氧菌就會橫行,學習就是給氧和殺菌,因此我們可以把討厭模式切換成學習模式,。 有人打趣地說,,當你變成你所討厭的人的時候,那你就算是成功了,。 總結一下,,如何來面對自己討厭的人?其實首先要去覺察自己的模式,,為什么這個人的某些個性特質如此的觸動我,,令我不爽,那跟我自己的個性有什么關系,?然后再去內省對方身上有哪些是我沒有活出來的部分,,是值得我學習和借鑒的部分,我們去嘗試更新自己,。 如大學所言,,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們開始學會接納,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允許他成為他,,允許你做你自己,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