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2005年7月16日,鴻門巖】 這是覺察的第75篇文章 如果喜歡,,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這是2005年7月的事情了,。 記憶中,,我好像再沒寫過這么詳盡的游記,一路的見聞和感慨,,都記錄了下來,。 如今回想,一幕一幕都在眼前,。 尤其是凌晨出門猛然看到星空時的震撼,,還深深印在心里。 這一次,,大概是我最接近宇宙的時候,。 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冠,、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之首,、華北屋脊、清涼山……這些稱謂,,說的是同一個地方——山西五臺山,。 相傳,五臺山原名五峰山,,常年酷暑,,氣候惡劣,當(dāng)?shù)匕傩湛嗖豢把?。逢文殊菩薩講經(jīng)說法,,見此疾苦,發(fā)愿拯救百姓,。他往東海龍王處尋求幫助,,在龍宮門口發(fā)現(xiàn)了一塊能散發(fā)涼風(fēng)的巨大青石,便帶回來放置在五峰山的一道山谷里,,山谷剎那間變成草豐水美,、清涼無比的天然牧場。 隋文帝聽說此事后,,下詔在五座山峰的臺頂——東臺望海峰、西臺掛月峰,、南臺錦繡峰,、北臺葉斗峰、中臺翠巖峰——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薩,。 這就是五臺山的由來,。 坐火車去爬山 夏天,整個京城就象一個大蒸籠,,捂得人喘不過氣來,。上綠野溜達(dá),,見有去五臺山的貼,計劃很美好:“一早到東臺看日出云海,,然后經(jīng)北臺,、中臺,夜宿西臺寺廟賞月……” 跟帖異?;鸨?,領(lǐng)隊要求隊員“有和綠野出行的經(jīng)歷,理解和尊重綠野公約,,有一定的歷史文化知識,,并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種種條件我都具備,。 已經(jīng)好長一段時間沒活動,,需要出去放放風(fēng),報了名,。感謝挑選隊員的領(lǐng)隊,,在一大堆驢中確認(rèn)了我。 但似乎高興得太早了,。去五臺山要坐火車,,一打電話訂車票,竟然連站票都沒有,。發(fā)短信向領(lǐng)隊尋求幫助,,原來他買到的也只是無座票,建議我親自去火車站買,。二話沒說,,立即頂著烈日高溫趕到西客站,站到蜿蜒長龍后排隊買票,。 謝天謝地,,文殊菩薩保佑……居然買到了僅有的一張座位票,后來得知,,這張是退票,。菩薩有靈啊,! 周五,,已經(jīng)傍晚了,還是熱氣蒸人,。我汗流浹背的,,背著包趕到北京站集合。原計劃是組織12個人,結(jié)果只有8個買到票,,其他人只好搖頭嘆息,。這是我走過的隊員最少的活動了,四個GG四個MM,,真是絕妙的搭配,。 車上的痛苦不堪回首。從來沒坐過這般擁擠的列車,,能站人的地方都站滿了,,不能站的地方——廁所——也被占用了一個。驢友中有比我更幸運的,,有的有座位,,有的居然買到了臥鋪。但兩位GG憐香惜玉,,將臥鋪讓給了無座的兩位MM,。幸好座位車廂的幾個人都擠在一堆,輪流坐一坐,,海闊天空聊一聊,,艱難的6個小時也熬過去了。 凌晨3:40,,到達(dá)五臺山站,,搖搖晃晃下了車,我有些暈乎,,已經(jīng)辨不清南北東西,。可是沒得休息停留,,火車站離五臺山還遠(yuǎn)著呢,。馬不停蹄,又得趕緊坐小巴士往山上去,。車窗外一片漆黑,,沒風(fēng)景看,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里,,大家抓緊時間補充體力,,很快吃完了早餐。 東臺觀日出 東臺望海峰,,海拔2796米,,《清涼山志》載:“蒸云寢壑,爽氣澄秋,,東望明霞,若陂若境,,即大海也,。亦見滄瀛諸州,,因以為名?!奔热皇莻髡f中的觀海臺,,看日出和云海的最佳位置,我們當(dāng)然不會錯過,。 清晨五點鐘左右,,巴士車開到東臺的山腳下——鴻門巖,,天還沒亮,,四周圍濃霧一片,,下得車來,只覺得冷颼颼的,,果然是清涼勝境啊。 拿出厚衣服穿好,,我們的小部隊出發(fā)了,。小路是修來給汽車走的,,只是大致鋪了些碎石和沙礫,很簡易,,穿著登山鞋走在上面并不輕松,,行進速度顯得緩慢,走出沒多遠(yuǎn),,太陽就開始在濃霧中西躲東閃了。領(lǐng)隊嘆息:“唉,!我們太晚了,太陽起得太早了?!痹坪??日出?看來只有等到下次再來了,。 我不曾有機會見識過更壯麗的晨光,,覺得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美了。你看,,遠(yuǎn)處山的輪廓在晨光中隱隱約約連綿起伏,,草甸里隔不遠(yuǎn)就有一座造型奇特的瑪尼堆,腳邊的小花姹紫嫣紅,,又有公路蜿蜒而上揮動大筆寫出灑脫的“之”字……一陣風(fēng)吹過來,,大霧忽的散開,太陽露一下臉,,撒出一片金色的光芒,;一陣風(fēng)再吹過去,它又羞澀地藏起來,。這一切,,如夢如幻,足以喚醒被都市麻木的靈魂,。 天色很快明亮起來,,為了節(jié)省時間,我們不再沿著“之”字行大路走,,開始跟著領(lǐng)隊在草甸里橫切,,半個小時后就到了臺頂。高處的視野自然更為開闊,,一片金光中,,臺頂?shù)耐K嘛@得莊嚴(yán)神圣。 東臺望海寺供奉的是聰明文殊,,大殿前,,有一尊巨大的漢白玉臥佛,敦厚的佛足,,衣緣輪廓描金,,面龐潔白如脂,神情安然慈悲,。一眼看上去即令人內(nèi)心歡喜,,千百種滋味與念想如潮涌動,但仔細(xì)思量卻又似乎無物可尋,,心靈深處彌漫著久違的溫暖,,不由得對著臥佛頂禮膜拜,。 因為離公路近,又有簡易大路能開車直通山頂,,所以有不少燒香拜佛的游客,,穿著很夸張的軍大衣,一臉虔誠,。是求菩薩保佑升官?發(fā)財,?或是大走桃花運,?各自揣在心里,我自然是不得而知了,。 華北屋脊 還有很遠(yuǎn)的路程要繼續(xù),,大家在臺頂四處轉(zhuǎn)一圈,全體合影后就開始下撤了,。從東臺去往北臺的公路正在修建中,,還沒有通車。據(jù)說投資的是臺灣愛國人士盧先生夫婦,,某集團公司副總裁,,2003年前來朝圣,歷經(jīng)坎坷崎嶇,,于是捐了1.4億元來修路,,這條路修好后將直通北臺頂。 但目前從中臺過去,,只有步行,,兩臺之間距離頗遠(yuǎn),徒步至少要四個小時,,因此看不到熱熱鬧鬧的游客,。菩薩也不是那么容易拜的。 路比東臺那邊平坦多了,,也幾乎沒什么上升,,我們基本是甩開手在大步前進,速度很快,。不停地走了一個多小時,,大霧還沒有全部散去,氣溫依然很低,,太陽偶爾露出來,,照在身上很暖和。 早上吃得太匆忙,,大家都餓了,,于是集體停下來吃第二次早餐,。我則趁機躺在草地上休息,一夜沒睡覺,,又不停趕路,,實在太困了。山里的空氣充斥著香甜的味道,,雖然只是瞇著眼稍微養(yǎng)了養(yǎng)神,,也立刻覺得精神抖擻起來。 我們的運氣實在太好,,整個上午的天氣呈現(xiàn)這樣的規(guī)律——太陽暖暖的,,伴著藍(lán)天白云,視野極為開闊,,一路上可盡情欣賞美麗的草甸,,剛剛感到有點熱意,一陣輕霧馬上隨著涼風(fēng)趕來,,全身立刻沐浴在清涼舒爽中,。不過真是辛苦了背四升水的驢,口一點都不渴,,水消耗得很少,,包的分量一點沒減。我沒聽領(lǐng)隊的話,,偷懶只帶了兩升,,先見之明! 一路說說笑笑悠哉游哉,,不覺又走了兩個多小時,,終于開始出現(xiàn)明顯爬升。云霧散開的時候已能見到遠(yuǎn)遠(yuǎn)的牌坊,,領(lǐng)隊告訴我們:“看到?jīng)],?那就是烏雞”。領(lǐng)隊是廣東人,,所謂“烏雞”者,,即是“華北屋脊”也。 爬升路上的風(fēng)景異常美,,山坡上都是青青的草叢,,草叢里盡是鮮艷的花兒,花兒無一不嬌艷動人,。我們除了驚嘆,,便是舉著相機不停地拍,趴在草叢里拍,,跪在地上拍,,蹲著,,躺著,種種姿勢,?!盀蹼u”門前那一片斜坡上更是姹紫嫣紅,叫不出名字的花兒爭奇斗艷,,看得人眼花繚亂,。眾驢留戀地合了很多的影,方才離開,。 穿過“烏雞”,,不一會兒就到了北臺。海拔3061米的北臺頂很空曠,,只有兩座寺廟,大部分都在修葺中,,除了守寺的幾位師傅,,看不到別人。 由于文殊菩薩在藏傳佛教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藏人相信歷代的圣明君主和具有偉大成就的宗師都是文殊菩薩化身,,故五臺山也受到西藏、內(nèi)蒙等地少數(shù)民族的尊崇,,是我國唯一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寺廟并存的道場,。北臺頂因此也掛了不少五顏六色的經(jīng)幡,大風(fēng)吹過時,,呼啦啦作響,,讓我總以為又到了西藏。 從北臺草甸下撤時,,遇到一位中年男子,,有驢過去聊天,據(jù)說他是從中臺一路磕長頭到北臺的,??粗谄閸绮黄降纳铰飞衔弩w投地,虔誠的伏倒,、起來,、走三步、再伏倒……我確信,,他一定已獲得了心靈的平靜,。這種純粹的信仰讓我感動,與那些求菩薩保佑這保佑那的“善男信女”相比,,無疑,,他更接近佛祖,。 留宿中臺 已經(jīng)是中午了,霧氣散去,,空氣能見度很高,,從北臺望過去,中臺,、西臺都清晰,,可是“望山跑死馬”呀,其實還遠(yuǎn)著呢,。下了北臺頂,,氣溫就逐漸下降,而且,,不知在什么時候刮起了風(fēng),。山上沒有一點障礙,只聽見凄厲的風(fēng)聲在耳邊呼嘯,,覺得自己快要被風(fēng)刮跑了,。 一路上被領(lǐng)隊不停驅(qū)趕,經(jīng)過漫長而艱難的行進,,下午三點多,,我們翻過最后一個山坡,中臺終于近在眼前了,。我被大風(fēng)吹得頭昏眼花筋疲力盡,,再也走不動,其他隊友也和我差不多,,一個個都蔫蔫的,。領(lǐng)隊不得不改變計劃:“去到西臺至少還要兩個小時,看來我們只有在中臺留宿了,,精力充沛的跟著我輕裝往返吧,。” 我當(dāng)然不去往返了,,車上沒臥鋪的幾個也都走不動,,留在中臺休息。天色即將昏暗時,,領(lǐng)隊帶著三個人從西臺回來了,,兩個MM嚴(yán)重抗議:“根本就是魔鬼領(lǐng)隊!”據(jù)說總是橫切,、橫切……拼命趕著大家往前走,。幸好我早就走不動了,不用再被趕,。 領(lǐng)隊不但體力超好,,風(fēng)范亦令人仰止,,從北京背了個十幾斤的大西瓜給山上的師傅們,因為交通不暢,,山上各項物資都嚴(yán)重缺乏,。冬季的時候,常常幾個月吃不到蔬菜瓜果,,綠野不少驢友上山時都會背過來一些蔬菜或水果給他們,。領(lǐng)隊在路上就嚴(yán)厲警告過我們:“到時你們不準(zhǔn)吃!一塊也不準(zhǔn)吃,!師傅叫你們吃也不準(zhǔn)吃,!”當(dāng)然,大家都很聽話,,誰也沒有吃,。 晚上吃面疙瘩,是在寺廟里和眾僧一起吃的,。我只以為各個廟里和尚的生活都差不多,,以柏林禪寺論,齋飯吃起來頗有滋味,,雖說是素食,但菜式挺豐富,。根據(jù)這經(jīng)驗,,我給自己盛了大半碗。 可是,,才一進口,,馬上后悔了。實在無法形容個中味道,,從沒嘗過如此澀口難咽的食物,,卻不得不硬著頭皮把那大半碗全部吞下去——寺廟里絕對不允許浪費糧食。我才吃一頓而已,,那些日日在山上修行的師傅呢,?齋飯免費,但領(lǐng)隊要求我們留下香火錢,,每人10元,。師傅不會直接收錢,只有塞到功德箱,,不能白吃白喝啊,。 山上嚴(yán)重缺水,可以想象住宿的衛(wèi)生條件,。這次我沒了先見之明,,沒順手捎上睡袋,。可能沒曬過太陽,,被子散發(fā)出陰濕的霉味,,床鋪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只有穿著厚厚的衣服將就一夜了,。據(jù)說男生那邊的怪味更勝一籌,跑來我們這邊一看,,很是羨慕,。 我們四個MM收拾停當(dāng),正準(zhǔn)備睡覺時,,師傅帶來一個年輕的女喇嘛,,說是沒別的地兒可住了,要到我們這里擠一晚,。沒辦法,,那就擠唄,一條通炕,,她睡在我的左邊,。有MM好奇謙恭地向她請教關(guān)于佛教的種種問題,諸如藏傳與漢傳的主要區(qū)別,,班禪轉(zhuǎn)世是否真有其人其事,,所謂靈通現(xiàn)象如何理解等等。她均一一給予回答,,語言流暢輕松,,聲音里帶著微笑。 我就在她們動聽的聲音里漸漸進入夢鄉(xiāng),,睡得很安穩(wěn),。 半夜趕路 凌晨4:00,領(lǐng)隊來敲門了,。我們必須在清早六點鐘趕到幾座山外的風(fēng)林寺,,才能趕上回京的那趟加班火車。被窩里雖然臭臭的,,還是留戀了一會,。迷迷糊糊收拾好背包,聽得山間的風(fēng)聲盤旋回蕩,,一走出門口,,立刻被刺骨的寒風(fēng)凍得周身直打顫,自然也就清醒了。 抬頭一看,,我被徹底震撼,。巨大的黑色天幕上,星星仿佛煜煜閃亮的鉆石,,觸手可及,,其情其景,大家無不驚嘆感慨:“只有在這樣的地方才能看到如此美麗的星空,!” 欣賞片刻,,還是趕緊上路吧!領(lǐng)隊跑在前面,,各人打著手電或頭燈緊緊跟著,,雜草長得頗茂盛,看不到明顯的路,,筆直從山頂往下沖就是了,。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辈輩怖镉直M是露水,,一腳踩下去,很容易滑倒,,我盡量將重心移到登山杖上,,可辛苦了雙手。不過速度倒是挺快,,半個小時左右就到了簡易公路,,耳畔終于不再是風(fēng)聲。 我已經(jīng)記不清到底翻過了多少座山,,在薄薄的晨霧里穿梭,呼吸著濕潤甘甜的空氣,,大家都忘記了雙腳的疲憊,。山林寂靜,只有鳥兒的歌聲和我們的歌聲,,快到風(fēng)林寺時,,山谷里傳來叮咚叮咚的水聲,“有一眼泉水,!” 正當(dāng)我們準(zhǔn)備下去看個究竟時,,山坡上突然出現(xiàn)一匹棗紅色的馬,那馬身材偉岸,,棕毛烈烈,,好象從來沒有被套過韁繩,在陰暗的天氣里,毛色依然顯得十分光亮,。大家都很吃驚,,疑為神馬,紛紛拿出相機,,但是才一轉(zhuǎn)眼工夫,,馬兒已經(jīng)跑到山坡背面,消失得無影無蹤,。其實,,這里原本就是它們的生活天堂,只是我們大驚小怪而已,。 在預(yù)定的時間內(nèi),,我們趕到了風(fēng)林寺,接著租了個小面包車趕到臺懷鎮(zhèn),,再坐大巴趕到五臺山火車站,,最后,坐上綠皮火車,,穿過滾滾煤煙,,灰頭黑臉的回到了北京西,汗流浹背,。 從蒸籠城市趕著去山間的清涼勝地,,結(jié)果又趕回了這個蒸籠里。 攻略 衣:山上相當(dāng)冷,,幾乎凍得直哆嗦,。衣服是必須多帶的,不然你一定會后悔兼鄙視自己的懶惰,。五臺山夏季平均氣溫為12—21攝氏度,,冬季可低至零下20攝氏度,所以,,無論什么季節(jié),,一定注意帶齊衣物,尤其是輕便保暖的抓絨衣和擋風(fēng)的沖鋒衣,。 食:五大臺頂都有僧人住,,可以搭餐,看著給香火錢就是,。不過,,對口味別要求,填飽肚子而已,。自己肯定還得帶干糧,,盡量不要帶葷食,真忍不住,也躲遠(yuǎn)一點吃,。你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心存敬畏。 ?。喝绻粠づ?,就只能住在寺廟里了。其他臺頂?shù)淖∷逘顩r不甚了解,,以西臺而論,,最好帶上睡袋,一則防寒保暖,,二則可以抵御被子散發(fā)的怪味,。 行:火車應(yīng)該是最方便的,五臺山有站,。下車后有大巴,、中巴和出租車可供選擇,中巴大概20元/人,,一心拜佛的一般在臺懷鎮(zhèn)下車,,想要徒步的就在鴻門巖下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