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與健康 撰文 范志紅 編輯 保健君 現(xiàn)代社會,出于各種理由,,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素食,,尤其在年輕女性中,素食者占比更多,。 但是,,在決定實施素食之前,您真的準備好了嗎,?素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什么人需要特別注意?可不可以“部分素食”,?您不妨先來看看這些問題的答案,。 01、在選擇是否素食之前需要考慮自己的體質和生理狀態(tài)嗎,? 答: 這個問題的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 素食通常分為兩大類: 一種為可以攝入牛奶、雞蛋,,或至少吃其中一種的“蛋奶素” 另一種則是完全不吃任何動物來源食物的“純素” 前者一般認為不會明顯影響營養(yǎng)素供應,,而后者需要非常仔細地安排膳食營養(yǎng),避免營養(yǎng)素的缺乏,。 素食雖然好處很多,,但并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特別是兒童,,青少年,,孕婦,貧血,、消化不良,、胃腸疾病患者,以及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的老年人,,這些人是不提倡吃純素的,。 未成年人和孕婦都處于代謝旺盛、細胞快速生長的時期,,對營養(yǎng)素需求量較大,。一些人體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營養(yǎng)素,如維生素B 12和維生素D,,幾乎只存在于動物來源的食品中 ,;另外,各種素食雖然也含有鐵,、鋅元素,,但其存在狀態(tài)與動物來源的鐵、鋅不同,,而且往往含有多種“抗營養(yǎng)因素”,,也就是會妨礙營養(yǎng)素吸收的物質,所以素食中的這些微量元素不易為人體吸收利用,。 因此素食不利于幼兒和孕婦等對鐵,、鋅等營養(yǎng)素需求非常旺盛的人群,以及有貧血,、缺鋅癥狀的人,。 此外,有胃腸道疾病的人,,或身體虛弱的老年人,,對營養(yǎng)素的吸收能力本就較差,,如果實行純素膳食的話,同樣可能造成營養(yǎng)素的缺乏,。 02,、有些人覺得素食可以讓心靈平靜、脾氣緩和,,可以“清新”身體,,這有科學依據嗎? 答: 素食帶來的各種良好的身體感受,,其實都有最基本的科學道理:各種蔬菜水果,、雜糧豆類、菌菇薯類含有多種可溶性維生素,,鉀,、鎂、鈣等礦物質元素,,膳食纖維和低聚糖,,大量抗氧化物質和一些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成分。 ●攝入充足的維生素能夠起到增強機體抵抗力,、維持細胞正常生長代謝及功能的作用,,避免因為缺乏B族維生素而引起的沮喪、煩躁,、疲勞等感覺,。 ●較多的鉀、鎂,、鈣元素可以降低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讓人感覺心境安寧平和,還有利于預防骨質疏松,。 ●膳食纖維和低聚糖等物質可以增強飽腹感,、促進腸道益生菌生長、減少膽固醇在體內的重吸收,、預防出現(xiàn)便秘和許多腸道問題,。 ●抗氧化物質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有利于預防和控制多種慢性疾病,。 ●植物性食品中的一些非營養(yǎng)素的功能成分,,還可以起到增強肝臟解毒能力、改善血液循環(huán)等作用,。 ●吃天然食材的素食,,不太會出現(xiàn)蛋白質過剩的問題,給肝、腎和消化道帶來的負擔較小,,人體會感覺餐后更輕松,、精神狀態(tài)更好,。 ●從食品安全角度考慮,,由于生物放大定律,,植物性食物中的環(huán)境污染物水平通常低于動物性食品,所以減少動物性食品之后,體內攝入的難分解污染物會減少,,可能也是讓身體感覺輕松的原因之一,。 從以上敘述可以看出,,素食的好處主要來自天然植物性食物的好處,,而不僅僅是“不吃葷”的好處,。腸道菌群正常了,,新陳代謝順暢了,污染物質減少了,,肝、腎負擔小了,,減脂瘦身了,很多人就會感覺身體清爽,、精力充沛、思維敏捷,、心境安寧,。 03,、素食方法不當的話,,容易出現(xiàn)哪些問題? 答: 如果素食者的食物結構合理,,并注意對特定營養(yǎng)素如維生素B 12,、維生素D等進行補充,,即便純素食也能夠保持健康,。 只要蛋白質和維生素充足,,膠原蛋白可以由人體自行合成,不是必須從豬蹄,、鳳爪和魚皮等中攝入。而脂肪也存在于很多植物性食物如堅果,、油籽,、大豆,、谷胚、椰子,、可可、鱷梨等當中,吃素并不帶來脂肪缺乏的問題,。蛋奶素當然就更沒問題了,。 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很多素食者并不清楚科學的配餐方法,,特別是一些追求快速減肥的年輕女性,認為素食就是吃大量蔬菜水果,,其他什么都不吃,。 這種錯誤的膳食結構,很容易導致營養(yǎng)素缺乏,,出現(xiàn)大量脫發(fā),、頭發(fā)枯干、皮膚松弛,、身體怕冷,、精神不振、貧血缺鋅,、內分泌紊亂等現(xiàn)象,?;加腥辫F性貧血癥的女性遠遠多于男性。 肉類當中的鐵是最容易被吸收利用的,,所以育齡女性適量吃一些肉類,,對于預防貧血是有意義的。 這也是女性相對來說不適合純素的理由之一,。 04,、素食的“入門方法”有哪些?可以“部分素食”或“準素食”嗎,? 答: 對于一個吃慣了大魚大肉的人,,突然改吃青菜水果,肯定是難以適應的,,甚至可能在吃了兩天素食后,,出現(xiàn)大口吃肉的“反彈”。所以,,對于決定要吃素的人,,可以先給自己一個調整的過程。 首先,,拋棄油膩厚味的菜,,如糖醋里脊、紅燒雞翅等,,改用蒸,、燉的方法烹調肉制品,,并在每頓飯中增加一道少油少鹽的綠葉菜,,逐漸讓自己的口味清淡下來。 接著,,可以嘗試將餐桌上的部分肉類改為豆制品,,每餐多做幾道青菜,正餐之間的加餐改為酸奶,、水果,、堅果等天然食品。 然后,,嘗試著每周只吃一兩次肉,。這時候慢慢就會覺得,并不是沒了肉就不能活,,清淡的素菜反而更能夠嘗出食材原有的清香,。 最后一步,就是將肉徹底移出自己的生活,,通過蛋,、奶和豆制品來保證蛋白質充足,。 這種緩慢的改變,不會讓人難以接受或產生抵觸心理,,對身體來講也能夠更好地應對素食的生活,。至于具體時間的長短,要根據每個人的口味,、接受能力等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進行安排。 實際上,,我們大部分人完全可以做個“部分素食”主義者,。按照我國的膳食指南,從營養(yǎng)平衡,、預防多種疾病的角度來說,,素多葷少的生活本來就是有益健康的,即便不追求素食,,也應當做到 “三素配一葷”的日常食材比例,。 比如有一位老年女性,原本無肉不歡,、飲食油膩,,后來改成素食。開始的幾個月她感覺很舒服,,但不久之后,,又覺得身體乏力,臉色發(fā)黃,。她反思了自己的營養(yǎng)問題,,決定不必走極端,不如一天吃肉,、一天吃素,。這樣調整之后,她重新回到了精力充沛的狀態(tài),。 相比于經常存在缺鐵性貧血問題的女性,,那些日常貪食魚肉油膩、血脂血壓已經過高的男士,,改成“部分素食”的生活會更為有益哦,! 05、關于素食還有哪些誤區(qū),? 閱讀《中老年保健》雜志8月刊可了解更多詳細內容 以上為《中老年保健》雜志原創(chuàng)作品,,如轉載須獲得本刊授權! 專家簡介 范志紅 北京食品營養(yǎng)與人類健康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崗位科學家,,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食品營養(yǎng)科普作者。中國營養(yǎng)學會理事,,中國食品科技協(xié)會理事,,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xié)會理事,北京科普作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科協(xié)聘烹飪營養(yǎng)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北京市衛(wèi)生局聘北京健康科普專家,中國烹飪協(xié)會聘公眾膳食健康指導專家,,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營養(yǎng)與食品專業(yè)委員會專家,,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xié)會聘全民健康素養(yǎng)巡講特聘專家,新華網聘中國食品辟謠聯(lián)盟專家團特聘專家,。 主要教學和研究方向為烹調加工對食物營養(yǎng)健康價值的影響,、營養(yǎng)食品和營養(yǎng)食譜的設計開發(fā)、健康因素對食品選擇的影響等,,主編,、參編教材 11本,發(fā)表科技論文 84篇,,出版科普書 20多本,,撰寫科普文章超過 1000篇。 |
|
來自: 逍遙_書齋 > 《13-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