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我在魯迅,,周作人的小說散文里讀出了印象中的紹興,。稻香馨蘊,古橋彎彎,,酒船載醺,,越韻婉轉(zhuǎn)。臺門幽深斑駁,,欸乃數(shù)聲劃破碧水的烏篷船,,軟綿綿的吳儂腔調(diào),一碗黃酒佐以茴香豆梅干菜扣肉的醇香,,以及滿街來來往往晃動的氈帽,,慵懶地靠在竹躺椅上打盹的老太公,仨一群倆一伙湊成一堆切切嚓嚓的老太婆,,河埠頭挽著袖子搗練浣紗的女子,,河心里船夫慢悠悠用腳劃槳穿過石橋的渡船,組成了夢里紹興的標志。她的美猶如一汪碧水,,純潔,,清澈,靈動,,仿佛吹彈即破,。 穿越至2500年前,這里開始聚落圍城,,為古越國都,。背靠會稽,面臨鑒湖魚米飄香,。又稱之為會稽郡,,山陰,越州,,后更名為紹興,,一直沿用至今?!敖B興”一詞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歷史上宋金之間的“紹興和議”,。南宋時期,北方大片國土淪陷于女真人的鐵蹄之下,,南宋小朝廷一紙和議換來了偏安于江南一隅,,隨之又很快淹沒于蒙古大軍騎兵的煙塵之中。歷史變幻,,風云聚散,,往昔的安寧與動蕩已化作稍縱即逝的光影,現(xiàn)在的紹興立于眼前,,拂去時光的塵埃,,風采依舊。試想以后的她會怎樣,,如果有輪回,,或許可再睹芳容。 我對紹興的印象大都源于魯迅的作品——《孔乙己》《故鄉(xiāng)》《祝?!贰栋正傳》,、《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魯迅作品中描繪的那醇香的黃酒,,古樸的烏篷船,,戴著烏氈帽的船工以及窮困潦倒的孔乙己,在我腦海里一直留下較深刻的印象,。當這次走進紹興時,,是在深秋的時節(jié)。天下著蒙蒙細雨,颯颯秋風里,,眼前呈現(xiàn)的是江南水鄉(xiāng)那詩情畫意般的美景與煙雨朦朧的意境,。 紹興是水鄉(xiāng),水,,是它的主題,,也是它的標志。整個紹興就像是一幅遙掛在江南墻上的古畫,,充滿著典雅,、樸素、端莊的氣息,,整幅畫里裝幀著來往路人的夢想,,刻印著年輪留下的道道痕跡,任時光流逝,,也不會更改初時的模樣,。在這幅水鄉(xiāng)畫里行走著,你便像在里面流淌的點點墨跡,,用自己的風情漂染著這古老的水鄉(xiāng),你又在水鄉(xiāng)的韻致里生動著自己,。無論你走在哪里,,都宛如人在畫中游,在給畫增添著色彩和寫意,;畫在人間走,,這畫總顯得是那樣的清素淡雅,同時又顯得那樣的濃墨重彩,。 走在紹興的街頭,,街邊就能望見河道上一座座弓腰駝背,斑斑駁駁的老拱橋,,和縫隙里搖曳著的葛藤樹枝的青綠,,它們仿佛在向每個走過橋的人們,輕輕訴說著吳越春秋歷史的滄桑故事,,河岸兩邊粉墻黛瓦的老屋,;花窗木格里閃現(xiàn)出的穿著花布旗袍,臉如芙蓉的女子,;店鋪里的青花瓷碗,、藍靛布;以及那一壇壇的紹興黃酒,、梅干菜,、豆腐乳,足以讓人眼花繚亂。那一片水墨般的暈染,,小橋流水的點綴,,長長的青石小徑,幽幽的深深水巷,,還有搖曳著的烏篷小船,,以及頭戴烏色氈帽、膚色黝黑的紹興夯浪頭老倌,,頓時給這個古老城市,,平添了幾分煙火紅塵的味道。 在這塊土地上,,千年積淀下來的文化,,更是深深地吸引著我。這里沉淀著幾千年的文化,,古跡文化積淀深厚,,是一個眾多偉人、文人的故鄉(xiāng),,也是紹劇,、越劇的發(fā)祥之地。古往今來名人輩出,,比如,,舜、大禹,、勾踐,、西施、歐冶子,、王充,、馬臻、嵇康,、王羲之,、謝安、王獻之,、梁祝,、謝靈運、陸游,、王冕,、徐渭、陳洪綬,、章學誠,、任伯年,、蔡元培、徐錫麟,、秋瑾,、陶成章、魯迅,、馬寅初,、馬一浮、胡蘭成,、竺可楨,、陳建功、范文瀾,、俞平伯,、錢三強、胡海牙,、經(jīng)叔平,、袁雪芬、謝晉,、王文娟,、曾培炎等等。歷史文化人文景點也特別多,,大禹治水的會稽山大禹陵,、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歷史故事遺跡、王羲之曲水流觴的蘭亭,、傳奇著陸游和唐婉愛情不幸經(jīng)典故事的沈園、西施故里,、咸亨酒店,、魯迅故里、青藤書屋,、秋瑾故居,、周恩來祖居和故居、蔡元培故居,、徐錫麟故居,、陶成章故居等。 如果說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是一座城市的魂,,那么文化人則是一座城市的精,一座城市的神,。正因有了文化人筆下的縱橫馳騁,、漫卷揮灑,,才有了城市的從古到今,才有了城市的興衰盛落,、人情風土的傳承和城市記憶的刻錄和傳播,。就像那塵封的老酒一般,愈久彌香,,文化氛圍愈久遠越能彰顯其不變的規(guī)律,。紹興,就猶如那壇風味獨特,、歷久彌香的陳年花雕老酒,,散發(fā)著千年不絕的幽香,迷醉著一代代的人,。在紹興,,似乎一切的景觀都有著時間的厚度和色彩。 我在“三味書屋”駐足,。那幅畫著梅花鹿的古畫依然肅穆地掛著堂前,,令人肅然起敬。我在心里臨摹那個“早”字,,那個刻在書桌上的字早已被萬千中國的孩子臨摹過,,它激勵過多少中國孩子勤奮的去讀書,勤奮的去工作,。歲月悠悠,,時光磨淡了字跡,但凹凸的筆畫仍然清晰可辨,,它還將繼續(xù)激勵著孩子去努力,。 走過那道石橋。我在“百草園”停留,。碧綠的菜畦里,,幾株小菜活潑潑的努力地向上生長著。那顆皂莢樹,,也許沒有中學教科書里描述的那樣高大,,但這是一棵曾在魯迅筆下描述過的皂莢樹。仔細環(huán)顧四周,,細細尋找起來,,咦!光滑的石井欄呢,?紫紅的桑葚呢,?伏在菜花上的肥胖的黃蜂呢?如今都去了哪里,?但是,,魯迅筆下的各色人物粉墨登場時的人性,、嘴臉、動作,、語言卻仍在眼前栩栩如生地浮現(xiàn)著,。《祝?!贰兑患∈隆贰对诰茦巧稀贰犊滓壹骸贰豆枢l(xiāng)》,,這些帶著人性溫度的文字,仿佛有如一記曙光,,照徹心底,,雖是有點沉重,心頭卻是一片通亮,。 這次到紹興,,尋訪孔一己是不能少的。說不清到底是對老店的向往,,還是對孔一己的好奇,,或許是對魯迅的懷念,帶著這樣復雜的心情,,穿過一條老舊的商業(yè)街,,到了那聞名天下的“咸亨酒店”。 酒店為了表示自己的正宗,,在門口樹立著一個孔一己的雕塑,。這個孔乙己立在那里,表情自然逼真,,栩栩如生,,仿佛在一邊吃著花雕酒,一邊與路人討論著“茴”字的幾種寫法,。我走進酒店要了一份梅菜扣肉,,一份臭豆腐,一盤茴香豆,,喝的當然是紹興有名的黃酒。坐定,,我夾了顆茴香豆朝嘴里一丟,,學著當年的孔乙己,擺出一副“吃”酒的架式,,大口大口地吃著那香甜的黃酒,。 酒很醇香,覺得甘甜綿密,,一口下肚,,渾身舒坦,,一下子竟喝了兩大碗。這使我想起了魯迅在《酒樓上》說的,,他與呂緯甫兩人一下吃掉5斤紹酒,,看來并非狂言。都說黃酒后勁很大,,一點不錯,,不一會兒便有些暈乎乎的,坐在那里不愿起身,。 其實,,我倒十分愿意一直沉浸在這份醉意之中,它讓人感覺到一種久別的江南式的溫柔,。醉過才知真味,,醒來方覺意濃。這紹興黃酒至今在我口中還留有余香,,讓我可以久久地回味,。 紹興詩、書,、酒文化三位一體,,體現(xiàn)在蘭亭一地,。文人雅士相聚于會稽山陰,茂林修竹之間,,曲水流觴,,乘興而書。把這酒香墨香飄蕩十里百家,,影響千秋萬載,。猶記當年,王羲之醉后輕搖折扇漫步石橋,,見一老嫗提籃賣扇,,便不由分說提筆研墨,題扇作書,。老嫗微嗔,,怪王羲之多事,王羲之題完擲筆大笑而去,。 就在老嫗懊惱不已時,,路人紛擁而上,把題字的紙扇以高價搶購一空,,老嫗遂富,。后來老嫗專門在橋頭候之,然不至,。這座橋也被后人稱為“題扇橋”,。時過境遷,當我再次走上題扇橋,,撫欄遠眺,,斯人遠矣。又觀兩旁古人題詠,,橋身藤蔓森森,,怎不讓我醉心于煙雨詩畫游哉?
于是,,我安心地看鏡湖,。我在紹興的肩上,兒子在我的肩上,。兒子在看天上的蝴蝶風箏,,我在看那一汪碧水。 走過竹木廊橋,,走過清淺的湖面,,從一個小島到達另一個小島——這是我夢中的橋。 白鷺從蘆葦叢里“撲啦”“撲啦”飛起,自我身邊而去,。我聽見她們的呼吸,,聽見她們血脈舒展的聲音,極薄又極寬,,在水天之間,,如淡云的影。她們展著輕輕的羽翼,,滑翔,,盤旋,又盤旋……最后,,如一片一片雪花,,化入近水的深草里。 不是梅的季節(jié),,遠處的梅山,,青綠了翠竹,小巧的點景樓時隱時現(xiàn),,笛聲如縷,,若有似無。 走過紹興,,沒能細細打量她的容顏,。
1974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2001年加入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一級作家,。著有長篇小說《美女山,美人河》《村魂》《觀音菩薩傳》《風雨龍?zhí)肚椤贰睹\》《天地人心》,,散文集《六十歲說》《童趣兒》《汝州風貌》《鄉(xiāng)情老更深》《人間真情》《新城美韻》《月是故鄉(xiāng)明》,,長篇報告文學《磊裕烽火》《湛河大決戰(zhàn)》《從市長到死囚》《運錦之路》《歲月芬芳》等共60余部,,累計發(fā)表作品2500多萬字,有194篇(部)作品獲獎,。其中《湛河大決戰(zhàn)》獲全國慶祝建黨80周年優(yōu)秀報告文學一等獎,,劇本《無品鄉(xiāng)官》獲《中國作家》一等獎,《鷹擊長空》獲《人民文學》二等獎,,長詩《寒夜哭母》獲《文藝報》一等獎等,。1992年獲河南省首屆優(yōu)秀文學組織工作者獎。2005年被中國農(nóng)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授予全國優(yōu)秀宣傳干部榮譽稱號,。2011年被世界科教文衛(wèi)組織聘為“世界科教文衛(wèi)組織首席藝術家”,,2013年被世界科教文衛(wèi)組織評為金獎藝術家,業(yè)績被收入《大不列顛藝術家百科全書》大型社科文獻典籍,,發(fā)行全球,。多次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文化工作者。個人傳略被收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辭典》《中國作家大辭典》《世界名人錄》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