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詩文小而蘊含大,,語言凝練,,富有韻律感,作為一種優(yōu)美的文學形式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愛,。很多朋友想學習寫詩,,可是,拿起筆卻不知道從哪里下筆,有幾個朋友曾經(jīng)問我,,寫詩怎么起筆,、怎么去謀篇布局?我查了很多資料也沒有查出所以然來,,今天,,根據(jù)我個人的體會就這個問題和大家交流一下,不妥之處還望其他老師批評指正,。 以前看到有的朋友寫詩描寫城市,,高樓雄偉,燈火輝煌,,滿文都是形容詞,高樓怎么雄偉,、燈火怎么輝煌卻沒有說出來,,缺乏形象感。 寫詩就像畫畫一樣,,你涂抹的顏色再如何艷麗,,如果沒有圖形也只能是一堆顏色,而不能成為一幅美麗的圖畫,。 寫詩,,要有意境。起文謀篇,,想說什么,?雖可任意起筆,然而,,當須有個主題思想,,這就是立意。 有了“意”,,如何表現(xiàn)出來這個“意”呢,?大家都知道,詩是形象思維,,是要用事物形象來表達這個“意”,,事物形象就是“境”通過事物形象來表達中心思想,這就是詩的意境,。 那么,,如何塑造意境、從哪里著手起筆呢,?下邊,,我談一下個人的粗淺理解。 一,、寫詩起筆 1,、從時間,、地點起筆,把時間,、地點交代清楚,。如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只有剛下過雨,,天氣才清朗,月色明亮,,泉流歡暢,,如果是久旱無雨,就不會有清泉石上流了,,就是流也不會給人以美感,,所以,王維在這首詩的首聯(lián)就點出秋天下過雨的晚上,。 再如李商隱的《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作者在這首詩首先告訴我們時間是“昨夜”,,地點“是畫樓西畔桂堂東” 2,、點明主題,緊扣主題展開,。寫詩要緊扣主題,,緊密圍繞著所要表達的思想來寫,環(huán)境要和思想感情相一致,,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反應出思想感情,。如: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杜審言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清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這首詩緊扣“物候”展開,,以及其細膩的筆觸寫出了物候之新,,尤其是渡字,用得很是精巧,。時間飛逝,,又是一年春天,詩人驚睹物候變化,,思歸之情油然而生,。全詩對仗工整,結構細密緊湊,。 3、從寫景入手,,以景起興,,或以情切入,逐次展開,。如: 贈郭給事 王維 洞門高閣靄馀輝,,桃李陰陰柳絮飛。 禁里疏鐘官舍晚,,省中啼鳥吏人稀,。 晨搖玉佩趨金殿,夕奉天書拜瑣闈,。 強欲從君無那老,,將因臥病解朝衣。 詩人起筆寫晚陽斜照在高閣上,,桃李樹蔭影印斑斑,,空中柳絮紛飛。由此起興,,喻說郭給事官高位顯,,門生眾多,才干卓越,,吏治清平,。 再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若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詩人聽到官軍收復河南河北,,激動地淚水奪眶而出,,灑滿衣襟。詩人從寫情感入筆,,把那種激動那種急切酣暢淋漓地表達出來,。 4、開門見山,,一目了然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首詩大家都很熟悉,看到了這首詩就如看到了一幅美妙的畫卷:門前垂柳吐翠,、黃鸝婉囀,,抬頭看白鷺翩翩直上藍天,從窗口望去西山千年積雪,,飄飄白云繚繞,,門前江面停泊這開往萬里以外的舟船。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熱愛家鄉(xiāng) )的思想感情,。 寫詩如同作畫,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想,詩畫相通大約這有兩個含義,,一,、都是用形象來說話;二,、濃淡相間,,形成一個完整的畫面。 又如: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寒冷的冬天,,鳥怕冷都不飛了,,人也不出來了,靜靜的江面雪花飄舞,,一葉孤舟上,,漁翁身披蓑衣獨自垂釣。 冬天可寫的事物很多,,詩人就抓住獨釣寒冬這一天特點,,如同素描一般幾筆勾勒出一幅優(yōu)美的冬景。 5,、要注意觀察事物的形象特點,,通過事物的典型特點生動的形象來展現(xiàn)意境。 我主張寫詩要寫實,,寫自己看見的想到的身邊的,,社會實際存在的,寫真實景,,寫真實感受,,抒發(fā)真實感情,不做無病呻吟語,。要想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就要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和養(yǎng)成觀察事物的習慣。(一句題外話) 請看《使至塞上》(王維·唐)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詩中雖然沒有給出時間,,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應該是初夏之際,,詩中給出了歸雁、孤煙,、落日等景色,,我在百度查了一下,有人解釋孤煙是狼煙,,在無風天氣烽火狼煙垂直上升,,乍一看解釋的頭頭是道,,其實不然。我認為這個解釋是錯的,。解釋的這個人沒有去過大漠,,所以,對孤煙就不能做出準確解釋,。狼煙是有敵情才點燃的,。當時王維是從后方到前線去的,后方?jīng)]有敵情,,也就不存在狼煙的問題,。“孤煙”是一種微型的龍卷風,,是大漠在夏季的一種特有景致,。夏季,大漠白天地表局部溫度上升很快而且不均勻,,常常形成細小的上升氣流,,細小氣流旋轉上升,攜帶塵土直上云端,,這就是大漠中的“孤煙”,。大漠干旱少雨,空氣干燥,,落日就顯得特別圓,。王維親臨大漠,親眼看到了大漠的景色,,才有了《使至塞上》這首詩,。 6、采用比興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 如: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這首詩表面是寫新入門的婦人的,實際是寫新當官時的茫然,。由于是新當官,,不知道上級的愛好、脾性,,只好先向同僚打聽,、了解。 當然,,寫詩起筆的頭緒很多,,究竟怎么去寫,,就要看自己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或表達的思想了,根據(jù)內容選擇最合理的角度去起筆,。 二,、作詩謀篇布局的四字訣:起、承,、轉,、合 起:寫詩可從人何處著筆,究竟從何處著筆,,要看你寫什么,。不管從何處著筆,必為全詩之鋪墊,,亦可引領各句(聯(lián)),,…… 承:承接上句(聯(lián))之意,而略有擴展意境,,或接續(xù)前意,、或加強暄染程度…… 轉:前意所指“鋪陳事物”到這里,依據(jù)心情,、意念或主題需要換轉筆觸,,表達自己心聲,(并且為下句或聯(lián)作引接……) 結(收,、合):關鍵在收尾,,之詩靈魂所在。通過收尾筆觸把自己的思想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有位不知名的網(wǎng)友用幾首詩來表達這四個字,,我今天把它剝給大家。 【七絕·詩詞四訣】(蘊:起承轉合)(合:又稱收或結) 起:萬物時方憑落筆,, 承:接前展意再鋪暄,。 轉:借時就勢心言引, 合:睛點題收韻律篇,。 【·相待如斯】(起筆) 千般人事異何同? 四季經(jīng)年萬載重,。 生老病亡霜雪雨,, 悲歡離合笑從容。 乾坤天地山川秀,, 蟲鳥花魚百獸龍,。 金石五行憑落筆, 細平粗獷話心胸,。 【·展言不盡】(承前) 一事文開筆意研,, 承前拓意巧鋪傳,。 青蓮劍指山花怒, 黃菊東翁策杖歡,。 四海升平歌似海,, 八荒煙起血霞天。 展言不盡心頭事,, 訴語情懷續(xù)墨綿,。 【·轉引心言】(轉意) 展拓鋪延筆未閑, 平書白話也無關,。 一聯(lián)情景問堪拙,? 接句如花妙更艱。 指點江山風雪怒,, 激揚文字水波潺,。 輕痕斧跡翩躚舞, 轉引心言意氣間,。 【·點睛收題】(收合) 起承轉筆正如前,, 得把精神作細研。 華麗詞文縱是愛,, 白平字義蘊何懸,? 憑詩成就輕吟讀, 由語清濃境外暄,。 功在點睛遵律格,, 收題一線合成篇。 請看下面這首詩: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首聯(lián)起筆,點出諸葛亮祠堂的位置以及大體環(huán)境,,頷聯(lián)承接首聯(lián)進一步展開春天景色描寫;映階碧草,,樹蔭里的黃鸝。但是芳草自碧無人賞顧,,黃鸝徒有好聽的聲音,,鳴唱給誰聽呀?為頸聯(lián)轉意伏筆或說是立前提,。頸聯(lián)筆鋒一轉,,寫劉備禮賢下士,,三顧茅廬親自去請諸葛亮助其開創(chuàng)天下和諸葛亮忠心耿耿輔佐劉備父子兩朝。尾聯(lián)寫諸葛亮嘔心瀝血,,業(yè)未竟而早逝,,也概括了歷來有志未酬的英雄們悲憤心情。 自古文無定法,,想寫一篇好的詩文,,有賴于自己的知識、閱歷積累,、思維聯(lián)想能力和勤奮,。那么,有沒有有沒有一些竅門可找呢,?當然也是有的,,云霧山人總結歸納了十法: 1、習題法 詩所最難者,,訂立題目,。烏有題目,詩才難攏,,結構難架,。唐人擅詩,尤擅擬題,。此說或有所不以為然,。豈不知當今只學生,老師布置題目則知如何作文,;讓他自由作文則往往不知云何,?可知也。古人應制,,從口而出,。如今......自題則乏詩,非其謂乎,?習題法者,,用古人舊題,仿而做也,。 2,、依句法 一般是偶得一句或一聯(lián),自以為佳,,而后圍繞此句(聯(lián))之意及韻格,湊成全詩,。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可以為例,。多為絕,、律、短歌,,短詞,。 此種方法十分有效好用,有時偶爾得一妙句別扔,,記下來,,在慢慢湊句,往往能寫出一首好詩來,。 3,、依韻法 先定一韻,后圍繞此韻之合韻之字而湊句,,而合成全詩,。多為律、絕,。長律則必依此法,。古人詩詞游戲甚至全篇定韻字者,如紅樓夢之白海棠社之所述,。 這種方法大家比較熟悉,,我們群里的朋友經(jīng)常在運用。喜歡寫詩的朋友不妨多用此方法練習,,可以步韻,,也可以依韻,當然也可以和韻,。 4,、渾成法 于韻熟捻,于情境之中突發(fā)而成,,尤其易成絕句,。多有后再加推敲者。李白似此法之本家,。古人和“來”,、“回”、“臺”三字韻腳之絕句詩者尤多,,蓋此三字之韻易熟吧,。 5、推敲法 于擬定題目中,,先粗略成詩,,而后逐字推敲,以合韻和求彩。賈島推敲故事,,說明此法,。 6、集句法 偶爾得句則記之,,得句至多,,則能渾然湊成詩篇。有李賀騎驢背囊故事,。 7,、口占法 興致所至,韻律無拘,,不求嚴格,,意思自然。與混成法相似,。古人題中有“口占”二字者,,多韻格不嚴,或語詞輕淺,,即此意也,。 我的《五絕 與雁鳴橄欖樹燭火心之言溫馨漂極雪凌風等朋友游童牛嶺》“翠掩童牛嶺,碧浮滄海云,。盤山曲曲道,,細雨賞游人?!本褪钱敃r在童牛嶺的口占,。 8、化用法 前人有成詩甚至詩意,,我盡可借用,。未字句式不可盡抄,而合乎自己作詩時的情景,。如唐朝李益《宮怨》之化自王昌齡,。 9、反意法 此法用于做反面文章,。既對前人之詩文,,有不同或想法看法,反其意而為詩,。一般說難定意,,故難結構。而在本法中,,最易定意,,所以容易成篇。 大家所熟知的毛主席的《卜算子 詠梅》就是讀陸游詞后,反其意寫的,。 10,、定題法 此為基本法和綜合法。即在確定題目后,,依據(jù)題目之喜怒哀樂、情緒之輕重緩急,、故事之上下前后而決定韻類,、篇法和結構。 以上方法可單用也可混合使用,。 押韻八戒 詩之有韻,,猶屋之有柱;柱不穩(wěn),,則屋必傾圮,。韻不穩(wěn),則詩必惡劣,。故押韻之所當戒者,,初學亦不可不知,,茲試分述于下: 一、戒湊韻(俗亦稱掛韻腳) 謂所押之韻,與全句意義不相貫串,,而勉強湊合也。如唐詩“黃河入海流”句,,若易“流”字為“浮”字,,便為湊韻,初學最易犯此,,所當切戒,。 二、戒落韻 落韻者,,出韻之謂也,。如一首詩中通體全押一東韻,而一字忽押二冬韻,,一東與二冬雖古韻可通,,然用諸古體時則可,用諸今體詩,,即為落韻,,學者宜慎之。 三,、戒重韻 一字兩義而并押之,,謂之重韻。如耳為五官之一,又為語助辭,;干為干涉之義,,又可作干戈解。一詩中兩義同押,,前人間亦有之,,但初學終以不犯為是。 四,、戒倒韻 倒韻者,,將二字顛倒以就韻之謂也。如古詩“新書置后前”句,,易前后為“后前”,,即所謂倒韻也。然此二字于詞義尚無礙,,不妨倒用,。若強山林樹木等不可倒用之字而倒用之,便覺不通矣,。 五,、戒用啞韻 作詩當擇聲音響亮之韻押之,自然音調高超,。若用啞韻則非但詞句不挺,,即全詩亦因之萎弱矣。 六,、戒用僻韻 僻韻又名險韻,,如一先韻之*字,訓輕舉,。二蕭韻之釗字,,訓遠;單字只義,,用之易近湊合,。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與題適相切合音,,則亦不妨押之,。 七、戒用同義之韻 一韻中有數(shù)字同義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陽之芳香,十一尤之憂愁,,意義皆同,,若一首詩中并押之,,未免重復可厭。 八,、戒用字同義異之韻 字有實字虛用者,,亦有虛字實用者。如一東韻之風字,,不當作諷刺之風字押,;四支韻之思字,不當作意思之思字押,。若誤用則便有出韻失黏等弊,。初學最宜審慎。 以上八戒是我從網(wǎng)上抄來的,,自是針對平水韻而言,對與不對,,大家斟酌,。 當然還要戒三平尾或三仄尾,上次講過了,,這次就不細說了,, 三、詩寫完了就要進行修改,。 一首詩,,除了表達自己的情緒心意和感想外,不能只自己一個人欣賞,!須得讓別人來“讀”,!文字也就須合理、合乎文句的邏輯,!即便有些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也需基本上合乎文法,;當然,,不是每首詩詞作品,都能達到完美的要求,,時有犯錯和不相合的地方,,這時,就需注意修改,,古尚有數(shù)年而改動一字之典矣,!也算叫作煉字、煉句吧,! 寫詩要注意詩的平仄排列規(guī)律 1)首先將不可改變平仄的地方找到,,所有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2)將七言看作五言的擴展:即在五言前面加了兩字而已,所以將五言的平仄規(guī)律搞清楚就一切全清楚了,。 3)詩喉 a) 五言中任何一句的第二字稱做“詩喉”,,這是絕對不可改變平仄的地方,你豎著一看,,這兒出錯就肯定出格了,! 俗話說:“詩喉一錯,全局皆亂”,,自唐以來,,數(shù)千首詩中只能找到十余例此處出錯的! b) 詩喉只有兩種排列方式(豎著看五言每句的第二字和第四字,,七言每句第二字,、第四字和第六字): 五言: 七言: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大家知道把兩首絕句的格式摞在一起就是律詩的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大家豎著看五言的第二,、第四字和七言的第二,、第四和第六字部位,不管詩的長短(包括長律),,一首詩只能取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其中一種順序排列下去,,如果不是這種排列,那就出錯了,, c) 知道五言的詩喉不可錯,,再看七言:七言的第二字和五言一樣被稱做詩喉,要求和五言一樣,!再看七言的第四字,,就是五言第二字的位置,和詩喉的要求是一樣嚴格的,,也就是說,,七言有兩條詩喉。 d) 詩喉的前一個字基本上可仄可平,,是要求最松的,。 一般來說,五言的第二字,、第四字,,七言的第二字、第四字和第六字的平仄是不能隨意改變的,。 4) 詩尾 實際上,,由于律(絕)詩不用仄聲入韻,所以最后一列也就很容易掌握了: a) 每首詩(無論是五,、七言或是絕句,、排律)的二,、四、六等雙數(shù)句的結尾全部必須用平聲,。 b) 首句如果入韻,,則其尾必須是平聲,否則其尾必須是仄聲,。 各位朋友: 多欣賞欣賞別人的詩詞,,(古人的、今人的名作),,要細心“讀”,;至少,應大體明白其義,、其情和所用以表達的方式,、方法;“反”思其如何,、因何用此字,、詞句來表達其義的,多思便會有益,。 習作近體體詩,當然需具備一定的文字基礎,,有一點漢語知識,,加上文學修養(yǎng)和思維能力、想象空間……,,再加上勤奮,、勇敢(敢寫作)多寫多作,勤于思考修改,,終會有收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