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庚賢,,男,1917年3月19日生,,中醫(yī)專家,,祖輩行醫(yī),王氏醫(yī)宗六代傳人?,F(xiàn)任河南省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教授,、主任醫(yī)師。 [組成]車前草20克,,益智仁5克,,萆薢15克,烏藥15克,,石菖蒲10克. [功能]益腎開竅,利尿順氣.
[主治]下焦虛寒,小便白濁,頻數(shù)無度,小便不利. [用法]每日1劑,分2次煎服,15劑為一療程,1至3個療程即愈.
[方解]濁癥有虛實之分,以實證熱證為多見,《證治準繩》說:"濁者,雖便時莖中如刀割火灼,而溺自清,惟竅端時有穢物,如瘡膿".
〔主治]下焦虛寒,,小便白濁,頻數(shù)無度,,小便不利,。 〔用法)每日1劑,分2次煎服,,15劑為一療程,,1至3個療程即愈。 〔方解)濁癥有虛實之分,,以實證熱證為多見,,《證治準繩說:“濁者,,雖便時莖中如刀割火 灼,而溺自清,,惟竅端時有穢物,,如瘡膿”。這是明顯的尿道化膿性炎癥,,由尿刺激病灶處而發(fā)劇痛,,屬實證、熱證,。由“心動于欲,,腎傷于色,或強忍房事,,事多服淫藥,,敗精流溢,及為白濁”,,屬虛癥,、寒癥。即便白中帶赤,,因“虛滑者,,血不及變,及為赤濁,?!弊儗偬撟C。本方主治便濁而頻,,下焦虛,,寒而不痛,方所主證為虛證,。 用車前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萆薢祛風濕,利濕濁,,治小便淋濁灼熱之痛,,為治濁要藥;石菖蒲芳香化濕,,開竅和中,,溫而不燥,能振奮清陽之氣,;益智仁溫平滋腎,,補腎虛之不足,以清為主,,以補為輔,。不因虛而大補者,,蓋因有濁癥在之故也,濁去則可轉(zhuǎn)為以補為主,,此為“急者其標”的辨證論治法則,。
〔典型病例)李×X,男,,72歲,,離休干部。 于1989年9月29日就診,,患慢性前列腺炎12年,,曾服各種藥物治療,開始尚有效果,,久之已無任何作用,,后期改用先鋒霉素注射仍無顯效。前幾天,,突然尿閉小腹張,,行導尿術后次日仍不能自行排小便,只好依靠導尿管保留助便,,病人煩躁不安,,腹部墜脹難忍呈痛苦面容。查舌質(zhì)淡,,苔厚膩,,脈沉弦,肛門指診前列腺增大(Ⅲ),。 施上方6劑,,每日1劑煎煮兩次。4天后,,病者家屬來訴服藥4劑,,導尿管在小便時沖出,腹 脹消除,,小便開始外滴,,6天后,病人自行來復診,,小便成線,,排便自如。但尿痛,,次數(shù)多,,心煩,尿道燒灼不適,,遵上方加蒲公英30克,,茅根15克,,續(xù)服9劑,病者諸證痊愈,。為鞏固療效,,囑病人再服15劑,纏綿12年之久的頑疾得以痊愈,。一年后隨訪,,一切正常,未再復發(fā),。 (按語)“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相當于祖國醫(yī)學中的“淋”,、“濁”,、“癃閉”范疇,其 特點是發(fā)病緩慢,,病情反復發(fā)作,,纏綿難愈。吾從醫(yī)數(shù)十載,,對此病曾用過多種方法治療,,以用益腎利尿湯療效最佳,痊愈率最高,。
【方源】王庚賢,,生于1920年,河南省新鄭縣人,,王氏白幼隨父學文習醫(yī),,門歲開始在原藉坐 堂行醫(yī),初露頭角,,并名揚周圍鄉(xiāng)縣,,曾兼任縣衛(wèi)協(xié)主席,1956年先后到開封,、鄭州中醫(yī)進修學校深造,,此后,被選調(diào)到省中醫(yī)學院,,從事科研教學,、治療工作。王氏從醫(yī)50多年,,擅治腦血管病,、胸椎結(jié)核、復雜性肛疾,,外科竇道術后久不長口,、腮腺混合瘤等疑難雜證,。尤以治前列腺疾病、男性不育癥,、女性閉經(jīng),、子宮肌瘤、輸卵管不通及不孕癥方面有獨到之處,。其組方簡練,,以屢驗奇效而聞名。他發(fā)表專業(yè)醫(yī)學論文42篇,,參加編寫《中國大腸肛門病學》一書,;《河南省名老中醫(yī)經(jīng)驗集錦》收有其醫(yī)案,,主要論文有《化管丹,、倒退散治療竇道51例》、《前列腺肥大的治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