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一本有關教育孩子的書——《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是一本200多年前的有關教育的經(jīng)典,。書中作者提出一個觀點,發(fā)揮孩子的天賦還需要后天的教育,,他認為后天教育比天賦更重要,。 這一點看上去與我們的直覺是相悖的,往往我們認為一些聰明的人,,大多都有很好的天賦,。 殊不知,很多時候都是后天努力的結(jié)果,。當然也有人會覺得還是天賦決定了人的未來,,因為即使后天環(huán)境與努力真的有用也無從驗證。但書中給到一個計算方式,,讓我相信后天教育比天賦真的更重要,。 如果一個人出生時的天賦是80,而只開發(fā)了50%,,那么他天賦的利用值是40;而一個人的天賦如果是60,,但被開發(fā)了80%以上,,那么他被利用的天賦是48,甚至更多,。 這個計算方式簡單好懂,,能夠很簡單的看出后天的教育環(huán)境是多么重要。采用同樣的教育方式,,一個天賦只有五十的人,,是不可能超過天賦八十的人的。反過來一個天賦一般的人,,如果教育的好,,也會超出常人,,甚至與天賦好但未開發(fā)好的人相當。 這讓我想到中國有個典故——傷仲永,。說的是仲永小時候很聰明,,但長大后卻越來越普通,到成年后與常人無異,,很是可惜,。這是天賦好,卻未能在后天培養(yǎng)好的例子,。 再比如,,我們聽說過狼孩的故事,一個被遺棄的嬰兒,,跟著狼群學會了四肢奔跑和狼嚎,。當人類解救他出來時,已經(jīng)喪失了語言功能,。人的天賦顯然要超過動物,,但由于生活的環(huán)境,讓狼孩的天賦開發(fā)接近于零,,最終也就發(fā)展的像動物一樣,。這也是后天環(huán)境對天賦影響的例子。 有沒有天資一般,,后天很出色的,。當然有,據(jù)說愛因斯坦小時候就很愚笨,,我們都聽說過他小時候做手工的故事,。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書中卡爾的兒子,,小卡爾出生時看上去很遲鈍,,一點都不像聰明的孩子。鄰居們都為卡爾先生惋惜,,但小卡爾六歲就學會了六國語言,。 因為卡爾先生從一出生就用各種感官刺激孩子的五官和觸覺等。用這些方法刺激孩子大腦的發(fā)育,。最終他抓住了孩子成長最關鍵的幼年期,,尤其是三歲前的大腦發(fā)育期。 再比如曾國藩,,其實天資也不是很好,。他十四歲開始考秀才。一連考了6次都落榜,,第六次落榜時還被作為反面典型,,被考官“懸牌批責”作了“文理欠通”的批評,。成了全省的名人,只不過是個反面的名聲,。 并且還有個傳說,,有個小偷去曾國藩家里行竊,曾國藩在背誦《岳陽樓記》,,小偷爬到房梁上,,想等他家人睡著了再偷??伤藘捎X,,發(fā)現(xiàn)曾國藩還在背誦。小偷忍無可忍,,跳下房梁破口大罵,,“你這個笨蛋,我背給你聽,?!北惩険P長而去,這些都說明了曾國藩笨到了家,。 但他最終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脫胎換骨,達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 從上面這些案例,,不難發(fā)現(xiàn)后天的教育培養(yǎng),,自身的努力,對于天賦的開發(fā)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個概念不僅在培養(yǎng)孩子方面給了我啟發(fā),,也給了我對于成年人學習的信心。如果我們不是很聰明,,那么我們就多用點功,,多做勤能補拙的事。 即使天賦沒那么高,,也有能夠能夠?qū)崿F(xiàn)逆襲的機會,。 先天不足后天補,,后天不足勤勞補,。 參考文章: 上一篇文章: 人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 之后才能進步 學習學習(名詞)再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