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有得聊 亞斯納亞.波良納中托爾斯泰一家的住宅 托爾斯泰的家位于離莫斯科大概200多公里的圖拉,莊園名叫亞斯納亞.波良納,。托爾斯泰的家族是古老的大貴族,,可追溯至留里克王朝時代,擁有很多莊園,,但是基本上他的一生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這座莊園里度過的,。 列賓為托爾斯泰創(chuàng)作的肖像畫 1887年 列賓與托爾斯泰保持了三十多年的友情,有70多幅作品全部都是在亞斯納亞.波良納莊園里為托爾斯泰創(chuàng)作的。并且托爾斯泰絕大多數的作品《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包括他的思想巨作《懺悔錄》等,也百分之八十都是在這里創(chuàng)作的,,我們今天要通過走進托爾斯泰的家,,感受這位大文豪的日常生活,以及他的思想變化,。 托爾斯泰的莊園是從母親手中繼承過來的,,他的父母雙方都是貴族,他的母親這一支貴族的身份比父親這方要高,,而他的母親又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這在當時挺少見的,尤其是貴族里面,,所以基本上母方這邊的財產都全部被他母親一個人繼承了,,托爾斯泰在母親去世后分到了這座莊園。 莊園的布局 莊園的名字亞斯納亞.波良納在俄語里面的意思是“林間一片明亮的空地”,。莊園的名字和最后托爾斯泰的安葬地有著很重要的關系,。接下來我們先看莊園的地圖,托爾斯泰家的莊子是特別典型的俄國農奴制體制下的貴族莊園的樣子,。莊園的面積有5400英畝,,相當于50個天安門廣場那么大,里面有森林,、農場,、池塘和住宅區(qū)。這么大的一個莊園,,在比較鼎盛的時候有330個農奴,。莊園的日常經營就是通過農奴的勞作生產出農作物,出售的錢用來維持莊園里的經濟,,并且盈利的很大一部分支持莊園主一家的生活,。在農奴制下,俄羅斯貴族的這種莊園制是非常盛行的,。 紅色標出的是莊園的中心位置是——主人一家的住宅,,其實是很小的一個二層小樓,從莊園大門有一條寬闊的大道直通到住宅,,這一條路比較長,,走過去的話也得25分鐘左右。 綠筆的地方是家里面的馬房和牲畜棚,,在牲畜棚的對面有一棟建筑,,是莊園管理人員的辦公室,;黃色的地方是一個天然池塘,是托爾斯泰最喜歡游泳的地方,,池塘邊有一個人工搭建的小木屋,,他經常在那里面換衣服。 托爾斯泰的日常生活 托爾斯泰正在騎馬 走進他的家,,其實就是走進大文豪的日常生活,,大家不要以為托爾斯泰一輩子寫了這么多著作,他是不是天天在寫作呢,?其實真不是,。托爾斯泰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效率相當高,,其實他每天的用于寫作的時間并不是很多,,他花大部分時間在做最喜歡的運動——騎馬;到了晚年的時候,,他懺悔自己貴族的地位,花大量的時間在幫助農奴耕作,。 客廳 接下來我們就走進莊園最中間的房子,,從托爾斯泰家族的主要住宅中我們基本上能夠一窺托爾斯泰的生活場景。走進二樓首先進入了客廳,,面積不大,,但是中間有一架鋼琴。托爾斯泰的家族幾乎人人會彈鋼琴,,他的夫人和大女兒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鋼琴演奏者,,并且托爾斯泰自己也是一個業(yè)余的作曲家,他自己也譜曲,,他們家族當中他活下來的8個孩子里面,,其中有一個兒子就成為了職業(yè)的作曲家。 尼古拉·沃爾康斯基公爵 伊利亞·托爾斯泰公爵 在墻上我們看到掛了兩幅肖像畫,,左邊的這一位穿紅衣服的沃爾康斯基公爵是他的外祖父,,右邊的穿藍色服裝的這是托爾斯泰的祖父,兩位都是貴族,,但是很可惜他們都在托爾斯泰出生以前就去世了,。但是這二位對托爾斯泰的影響非常深遠。他的外祖父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貴族,,有公爵頭銜,。他在托爾斯泰出生之前7年就已經去世了,但是他優(yōu)雅而受人尊敬的處事態(tài)度是托爾斯泰非常敬仰的,,于是他就把《戰(zhàn)爭與和平》當中的一個關鍵的主人公保爾康斯基公爵以他的外祖父作為原型,。他的祖父是伯爵頭銜,,也是一個非常和善的貴族,經常在自家房前的一棵大樹下面接待農奴,,他的和善和對農奴的同情深刻地影響了托爾斯泰,。托爾斯泰成年后也學著他的爺爺在自己家門前的那棵大樹下面去接待農奴,幫他們排憂解難,,還開辦農奴學校,,自編課本教農奴的孩子們。祖輩的影響對托爾斯泰思想的形成和改變都有特別大的關系,。 莊園中房前的“窮人樹” 接下來緊挨著客廳是很大餐廳,,托爾斯泰和他的夫人索菲亞生前一共生有13個孩子,有8個活到了成年,,這是非常熱鬧的一個大家庭,。在墻上掛的最右邊的一幅是托爾斯泰的肖像,由列賓的老師克拉姆斯科依創(chuàng)作,。托爾斯泰結婚的時候34歲,,她的夫人17歲。他的大女兒就是結婚當年出生的,,與父母年齡差距最小,。這兩幅肖像畫是大女兒為弟弟妹妹們畫的繪制。其實他的整個家族非常具有藝術天賦,,19世紀的社會精英,、藝術家、文學家,、音樂家等等經常聚集在這座莊園里,,孩子們都耳濡目染。 餐廳 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托爾斯泰家的小客廳,,在這里有一張黑色的沙發(fā),,看上去很窄,但是這個沙發(fā)在托爾斯泰的家族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當時貴族都有這樣的一個習慣,,祖祖輩輩的人,尤其是男丁,,他的出生是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所以托爾斯泰和他的父親、祖父都是在這個沙發(fā)上出生的,,這是一件具有傳承性的家具,。在這里生孩子是一種儀式。 小客廳 托爾斯泰的家庭 小客廳 小客廳中掛著托爾斯泰的夫人索菲亞抱著自己的一個女兒的肖像畫,。索菲亞出身于一個貴族家庭,,她的父親是沙皇的首席御醫(yī),。索菲亞和托爾斯泰交往時是一個17歲的女孩子,而托爾斯泰已經34歲了,,并且托爾斯泰早年在喀山念書的時候,,有過很長時間的貴族公子哥的放浪形骸的生活,他有著這樣的經歷,,托爾斯泰也認為自己可能不會再走上婚姻的殿堂了,。但是當他跟索菲亞通信交往之后,索菲亞的純潔讓他重新開啟了對婚姻的美好向往,。托爾斯泰在準備結婚的前一天晚上,,向索菲亞坦白了自己以前所有的斑斑劣跡。索菲亞作為一個17歲的少女對婚姻充滿了理想,,她當時心里非常的崩潰,,一整宿沒有睡,當然最后她還是接受了托爾斯泰的過去,,嫁給了他,。 托爾斯泰與妻子索菲亞 托爾斯泰的夫人——索菲亞在他的一生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從托爾斯泰34歲和她結婚,,一直到82歲去世共同生活了48年,,應該說對他的生活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索菲亞是一個標準的賢妻良母,,不僅精明能干,,在家里打理莊園,,成為了莊園的總經理,,而且自身的素質和精力也很好,所有的孩子全是自己教,,不找家庭教師,。不僅如此,她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攝影,,托爾斯泰的很多特別珍貴的照片都是索菲亞拍攝的,。除此之外她還為托爾斯泰當秘書,給他謄抄手稿,,因為托爾斯泰寫字特別快,,只有索菲亞能看。在小書房的書桌上,,宏篇巨著《戰(zhàn)爭與和平》的手稿索菲亞就完完整整的抄了7遍,! 但他們的婚姻沒有像王子和公主那樣幸福到底,相反到了托爾斯泰晚年,,因為思想境界的升華,,他認為應該反省這種貴族的生活,,而妻子索菲亞,她為家庭和莊園操勞了一生,,不能認同丈夫的思想,。從小就習慣貴族生活的索菲亞沒有辦法放棄這種生活方式,于是在晚年的時候他們就產生了深刻的矛盾,。索菲亞堅決反對托爾斯泰要將大部分的作品版稅全部都取消,,要知道當時托爾斯泰可是全世界版稅最高的作家之一。最終導致在婚姻最后十幾年,,兩個人的關系非常僵化,。最后托爾斯泰離家出走的時候,都沒有告訴索菲亞而是與自己的小女兒和秘書,,在莊園的大森林里面偷偷簽署遺囑,,然后就坐著馬車離家出走了。出走之后不久,,托爾斯泰病倒在一個小火車站,,最終在站長室里結束了生命。兒孫們都到床前與他道別,,他唯獨不愿見最后一面的就是妻子索菲亞,。所以索菲亞的心情可想而知,她在托爾斯泰去世以后第九年就郁郁而終,,時年七十五歲,。在莊園目前開放參觀的部分里并沒有索菲亞的房間,或者說她關了門,,不希望讓其他人來參觀,,我想這所生活了一輩子的家最終也是她的傷心之地吧! 托爾斯泰在站長室逝世 托翁的創(chuàng)作 接下來我們走進托爾斯泰的臥室,,這里擺放著一張非常簡樸的床,,托爾斯泰平時的作息時間是怎樣的呢?托爾斯泰的一生大部分都在莊子里度過,,除了去喀山上學,,有時候會到莫斯科的另一個別墅里邊去寫作,其余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這度過,。他日常的生活很有規(guī)律,,早上7點起床,7點半就吃完早飯,,之后午飯時間是晚上6點,,整個白天他會到莊園里面去騎馬游泳,或者接待農奴,,老年的時候還干農活,。吃完午飯晚上6點半了,,晚飯是晚上10點。從午飯到晚飯這一段時間一般是比較固定的寫作的時間,,10點半就寢,。托爾斯泰生活規(guī)律,而且是一個精力非常充沛的人,,我們走進他的書房就對此更有了解了,。 臥室 書架 這是托爾斯泰的書架,書柜里面一共有14種語言的書籍,。沒錯,,他除了俄語以外,還精通13種語言,,里面包括西方的語言還包括一些東方的語言,,比方說日語,他也曾寫書向大眾推廣我國古圣先賢的思想,,并且也曾想學中文,,但是種種原因他沒學成。文學家在語言上面都特別有天賦,,這些不同語言文字的書籍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例如18世紀早期的詩人普希金,他雖然38歲就去世,,但他的書房里有28種語言的書籍,,比托爾斯泰多一倍!由此我們可以想見這些文豪們的精神世界,。 列賓為托爾斯泰創(chuàng)作的犁地畫像 1887年 列賓為托爾斯泰創(chuàng)作的寫作畫像 1887年 拱門的房間 列賓畫的這幅作品就反映了托爾斯泰晚年深刻的反省自己的貴族生活,,像農民一樣,每天下地干農活,。畫中托爾斯泰所在的房間里是他晚年所生活的,?!稄突睢肪褪窃谶@樣類似于農奴的房間,,穿著粗布衣服的情境下寫成的,完全在一個懺悔的狀態(tài)下寫成,。與畫作對應的莊園中的這房間在一層,,又被稱為著名的“拱門的房間”,實際上托爾斯泰所生活的時代比現(xiàn)在照片上要艱苦的多,,里面的陳設更簡單,,一張桌子,窄窄的木板床,,屋內還有許多農具,,托爾斯泰的身體特別好,,其實他干農活是一把好手。 托爾斯泰寫作用的紙筆,、裁紙的小刀 托爾斯泰離家出走時的手套,、帽子和圍巾 世間最美的墳墓 托爾斯泰離家出走 托爾斯泰在82歲那年離家出走,穿戴特別的樸素甚至粗糙,,大冬天坐著馬車僅帶了一個醫(yī)生就出走了,。他給妻子索菲亞留下的信,第二天通過他們的小女兒薩莎交給索菲亞的,,大意是說:“感謝你和我一起誠摯的生活了48年,,但是走到今天我們已經有巨大的分歧,我們不能再生活在一起,,我們不能再相見,。”妻子索菲亞在讀到這封信的時候,,當場就暈厥了,。 托爾斯泰出走以后,最終到了一個很偏僻的火車站——阿斯塔波沃,,當時已經發(fā)了高燒了,,82歲的高齡經受不住又餓又凍。站長知道大文豪來了,,把他請進了站長室,,最后托爾斯泰就是在小火車站的站長室中這張床上面逝世的。很快他的棺槨就通過火車運回到了亞斯納亞.波良納莊園,,有上百萬的老百姓自發(fā)地聚集在莊園,,參加他的葬禮儀式。 托爾斯泰的棺槨運回波良那莊園 最終托爾斯泰葬在了莊園森林當中的一片空地,,這片空地下面有一條小小的溪流從這里流過,,其實托爾斯泰家族是有家族教堂的,他們家族的所有人都葬在那里,。但因為托爾斯泰晚年的時候質疑宗教,,他認為宗教雖然給人們精神上帶來安慰,但是它無法讓農奴從困苦生活中解脫出來,,所以他到晚年的時候猛烈地抨擊過東正教,,最終他被東正教開除了教籍。所以他只能葬在自己的莊園里,。 托爾斯泰墓地 至于為什么要放在這片林間的空地上,,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托爾斯泰小的時候和他的兄弟一起在莊園里面玩耍,曾經問過哥哥:“有沒有一個辦法能夠讓世間所有的人都幸福?”哥哥告訴他:“在咱們森林當中有一個小木棍,,能夠讓全人類都幸福的秘密就寫在那個小木棍上,。”托爾斯泰的一生仿佛都在尋找這根莊園當中的小木棍,。他最終也安葬在這里,。 關于托爾斯泰的墓,是非常獨特的,,大家看它是一個長方形的土丘,,實際上就把托爾斯泰的棺材放在了地面上,并沒有給它埋進土中,,只是在棺材上堆了一層薄薄的土僅此而已,。經年累月之后,這一層土就長出了綠草,,有時還會開花,。茨威格在《世間最美的墳墓》一文中說到:“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最后留下的、紀念碑式的樸素更打動人心的了”,。人們到這里來參觀的時候,,似乎都能夠感受到托爾斯泰的靈魂和莊園的森林融為了一體。 我?guī)状蔚竭^這里,,這里溫度比其他的地方暖和,,尤其是有陽光照過來的時候,甚至還會有蚊子,,要知道圖拉的緯度比我國最北端的漠河還要高,!墓地其實沒有圍欄,前來祭拜的人們,,帶著敬意離偉大的靈魂會更近一些,。“林間的明亮空地”恰恰是亞斯納亞.波良那的含義,,也是托爾斯泰他的歸宿,。 身后的影響 托爾斯泰的作品被認為是斯拉夫民族寶貴的遺產。在蘇聯(lián)時代,,他的幾部作品都被搬上了大熒幕,,其中最為大家稱道的就是《戰(zhàn)爭與和平》,其前蘇聯(lián)版本傾全國之力拍攝,。為了復原書中描繪的衛(wèi)國戰(zhàn)爭當中決定性戰(zhàn)役——博羅季諾戰(zhàn)役,,更是動用了30萬軍隊參加表演,,場面非?;趾耄鋵嵲?812年真實的歷史中,,俄法雙方的軍隊也就五六萬人而已,。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拍攝這部鴻篇巨制花費了5億多美金,,影片長達6個半小時,即使在今天看起來都不可思議,,這在當時前蘇聯(lián)不惜成本地將托爾斯泰的名著以塑造經典的方式搬上了熒幕,。這部電影即使在冷戰(zhàn)期間仍然獲得了196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前蘇聯(lián)版《戰(zhàn)爭與和平》劇照 他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同樣被搬上舞臺,,也是以蘇聯(lián)的版本最為著名,,因為這一時期拍的都是比較符合作品的原意。在蘇聯(lián)時代扮演《安娜.卡列尼娜》的這女演員塔吉婭娜·薩莫依洛娃,,是眾多安娜版本當中特別著名的一位,。2014年這位演員去世以后葬在了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能夠葬在這座公墓里的都是對國家做出過重要貢獻的民族脊梁,。在新圣女公墓里,,藝術家墓地在特別核心的位置,足見俄羅斯對本民族藝術的重視程度,!這位女演員去世以后,,國家會請雕塑家來做墓碑,對社會精英非常的重視,。所以說托爾斯泰的著作,,俄羅斯國家民族來說絕對視為珍寶,這點何其令人感動,。 塔吉婭娜·薩莫依洛娃 列賓為托爾斯泰創(chuàng)作的肖像畫 1887年 最后,,我們再欣賞一下列賓在1887年為托爾斯泰創(chuàng)作的肖像畫,那時候他正好寫完了《安娜.卡列尼娜》,思想正處在激烈的變革期,,從《戰(zhàn)爭與和平》中對貴族持有一定肯定的態(tài)度,。到了《安娜.卡列尼娜》的時候,他就開始對貴族的這種生活方式以及專制制度持以全面否定的態(tài)度,?!稄突睢放c《懺悔錄》就進入了對過往懺悔的時期。肖像畫中,,托爾斯泰如炬的目光好像正向我們表達出他的思想正在發(fā)生著巨變,。從這個時期開始,他不僅僅是否定現(xiàn)在的制度,,而且還盡自己的所能為人類探索出一條新道路,,也就是往哪個方向去?這位偉大的思想者,,他的非暴力和無政府主義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無數的后人在吸收或踐行著他所指出的道路,其中包括圣雄甘地、馬丁.路德金和前南非總統(tǒng)曼德拉,。 我們再次對19世紀俄羅斯歷史上這個人才輩出的黃金時代致敬,,托爾斯泰在文學上的成就,以及列賓在繪畫上的成就都是我們全人類文明的遺產,,能夠在大文豪的家中或者展覽的現(xiàn)場,,體會100多年前他們的生活和思想的來源,對我們今人來說是非常有幸的,。 精彩延申講座
|
|
來自: 新用戶71372820 > 《聽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