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律、歷:融通與牽合(下) ——以《漢書·律歷志》為中心的考察與思辨 黃黎星 【內(nèi)容提要】 在中國古代學術文化史上,,將易學,、樂律學、天文歷法三者進行融通,、關聯(lián),,構建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形態(tài)。本文對易,、律,、歷形成關聯(lián)的發(fā)展脈絡進行梳理,并以易,、律,、歷融合的典型實例——《漢書·律歷志》為中心進行考察,并對其思想觀念,、實現(xiàn)方法及文化意義作出分析和評判,。 【關鍵詞】易學,樂律學,天文歷法,,融通,,牽合 作者簡介:黃黎星(1965.5—),男,,福建南安人,,文學博士,哲學博士后,,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易學與中國古代思想文化。 (本文發(fā)表于《周易研究》2020年第三期) 三,、《漢書·律歷志》易,、歷關聯(lián)之辨析 《漢書·律歷志》中的《歷志》部分,開篇稱“歷數(shù)之起上矣”,,并提及所謂“古六歷”即《黃帝》,、《顓頊》、《夏》,、《殷》,、《周》及《魯》歷。隨后言“戰(zhàn)國擾攘,,秦兼天下,,未皇暇也,亦頗推五勝,,而自以為獲水德,,乃以十月為正,色上黑”,。西漢初,,“襲秦正朔”?!耙员逼胶顝埳n言,,用《顓頊歷》,比于六歷,,疏闊中最為微近”,,但“正朔服色,未覩其真,,而朔晦月見,,弦望滿虧,多非是,?!薄皾h興百二歲”之后,,眾議制定新歷,武帝元封七年,,即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復得閼逢攝提格之歲,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太歲在子,已得太初本星度新正,?!彼旄?/span>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詔用鄧平等所造八十一分律歷,,即《太初歷》,。 《太初歷》的制定,參與者有治歷鄧平,、長樂司馬可,、酒泉候宜君、侍郎尊等,,以及民間治歷者,,凡二十余人,方士唐都,、巴郡落下閎也參與,,唐都分工天部,落下閎主運算轉(zhuǎn)歷,。“其法以律起歷”,,班固引述制歷者語,曰:“律容一龠,,積八十一寸,,則一日之分也。與長相終,。律長九寸,百七十一分而終復,。三復而得甲子,。夫律陰陽九六,爻象所以出也,。故黃鐘紀元氣之謂律,。律,法也,,莫不取法焉,?!?/span>經(jīng)當時實測,《太初歷》“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太初歷》的制定,,本身就體現(xiàn)了律、歷融通觀念的體現(xiàn),。“以律起歷”標志性,、關鍵性的數(shù)值,就是“律容一龠,,積八十一寸,,則一日之分也”(顏師古注引孟康曰:“黃鐘律長九寸,圍九寸,,以圍乘長,,得積八十一寸也?!保?,《淮南子·天文訓》中曾提及:“黃鐘之律,九寸而宮音調(diào),,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黃鐘之數(shù)立焉,?!边@個數(shù)值,被《太初歷》的制歷實踐所??!即《歷志》所言:“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指的是所得“朔策”(朔望月的日數(shù))數(shù)為:2392÷81=29又43/81,。(關于此數(shù)值的得出,解說詳見后文,。)制歷者又言:“夫律陰陽九六,,爻象所以出也。故黃鐘紀元氣之謂律,。”這當然是律,、歷可相融通、本相融通之觀念的體現(xiàn),。 《歷志》又記載,,《太初歷》頒行后二十七年,,漢昭帝元鳳三年(公元前78年),太史令張壽王妄議《太初歷》之事,,“今陰陽不調(diào),,宜更歷之過也?!苯?jīng)過幾輪爭論,,特別是經(jīng)過六年的測候校驗,《太初歷》第一,。由此而得出了結(jié)論是:“歷本之驗在于天”,,對后代的天文歷法學發(fā)展影響很大。 《歷志》第五段云:“至孝成世,,劉向總六歷,,列是非,作《五紀論》,。向子歆究其微眇,,作《三統(tǒng)歷》及《譜》以說《春秋》,推法密要,,故述焉,。”《三統(tǒng)歷》的歷數(shù)值取自《太初歷》,,但劉歆在推步,、解說上融入了豐富的易學的象數(shù)形式與義理內(nèi)涵。(雖然《歷志》稱劉歆“以說《春秋》”,,實際上運用或結(jié)合《春秋》的內(nèi)容并不多,。) 本節(jié)就《漢書·律歷志》中《歷志》部分所體現(xiàn)出的易、歷關聯(lián)(當然也部分地涉及到律學律數(shù))的論說內(nèi)容及其思想觀念,,進行逐一的梳理,、評述和辨析。 1.《歷志》第六段: 夫歷《春秋》者,,天時也,,列人事而因以天時。傳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故有禮誼動作威儀之則以定命也,能者養(yǎng)以之福,,不能者敗以取禍?!惫柿惺偎氖曛?,以陰陽之中制其禮,。故春為陽中,萬物以生,;秋為陰中,,萬物以成。是以事舉其中,,禮取其和,,歷數(shù)以閏正天地之中,以作事厚生,,皆所以定命也,。《易》金火相革之卦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又曰“治歷明時”,所以和人道也,。 此處引用《周易》的《革》卦《彖傳》及《大象傳》之語,。《歷志》引用易辭,,意在與《春秋》相配合,,說明“治歷明時”顯現(xiàn)天道、指導人事的意義,。 2.《歷志》第七段,,在引《春秋》記載說明“《魯歷》不正”后,開始論律呂,,曰: 黃鐘初九,,律之首,陽之變也,。因而六之,,以九為法,得林鐘初六,,呂之首,,陰之變也。皆參天兩地之法也,。上生六而倍之,,下生六而損之,皆以九為法,。九六,,陰陽夫婦子母之道也。律娶妻而呂生子,,天地之情也,。六律六呂,,而十二辰立矣。 此段內(nèi)容,,即十二律呂的“三分損益法”,,而“九六,陰陽夫婦子母之道也”,,與東漢末鄭玄“爻辰”說以《乾》《坤》兩卦陰陽十二爻對應,、值配黃鐘、林鐘等十二律相同,。就年代先后而言,,《歷志》所記先于鄭玄之說。鄭玄注《周禮·大師》“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以及韋昭注《國語·周語下》“王將鑄無射,問律于伶州鳩”引鄭玄之說,,均有詳細的闡釋,。這里,《歷志》將陰陽九六之數(shù),、十二律呂進行聯(lián)系,,是為了論證一年之有十二月(辰)乃天地自然之數(shù)。 3.《歷志》第七段: 經(jīng)元一以統(tǒng)始,,《易》太極之首也,。春秋二以目歲,《易》兩儀之中也,。于春每月書王,,《易》三極之統(tǒng)也。于四時雖亡事必書時月,,《易》四象之節(jié)也,。時月以建分至啟閉之分,《易》八卦之位也,。象事成敗,,《易》吉兇之效也。朝聘會盟,,《易》大業(yè)之本也,。故《易》與《春秋》,天人之道也,?!秱鳌吩唬?/span>“龜,象也。筮,,數(shù)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數(shù)?!?/span> 此處將《易》與《春秋》相聯(lián)系,,形成對應關系,依次是:一,,“歷始曰元”,,在《春秋》是“經(jīng)元一以統(tǒng)始”,于《易》為太極,;二,,《春秋》以春、秋指稱一年(孟康曰:“春為陽中,,萬物以生,;秋為陰中,萬物以成,。舉春秋以目一歲,。”),,如《易》之陰陽兩儀,;三,《春秋》“于春三月,,每月書王,,元之三統(tǒng)也”,而《易》有天地人三才之道,,即“三極之統(tǒng)”,;四,《春秋》即使不記事也要記時(四時),,類同于《易》之陰陽老少四象,;五,“時月以建分至啟閉之分”,,指八節(jié),,分(春分、秋分),、至(夏至,、冬至)、啟(立春、立夏),、閉(立秋,、立冬),與《易》之八卦對應,。六,,推而廣之,《春秋》記載的“象事成敗”,,通于《易》的“吉兇之效”,;《春秋》記載的“朝聘會盟”,通于《易》的“大業(yè)之本”,。(化用《系辭傳》語:“八卦定吉兇,,吉兇成大業(yè)?!保┙?jīng)過以上類比,,從而得出“故《易》與《春秋》,天人之道也”的結(jié)論,。最后引《左傳·僖公十五年》所載晉大夫韓簡之語,。杜預注曰:“言龜以象示,筮以數(shù)告,,象數(shù)相因而生,,然后有占?!?顏師古注曰:“物生則有象,,有象而滋益,滋益乃數(shù)起,。龜以象告吉兇,,筮以數(shù)示禍福?!薄稓v志》引此語,,意在說明龜之象、筮之數(shù),,與歷法的觀天象(日月星辰),、定歷數(shù)之間存在著可相類比、可相融通的事理邏輯,。 4.《歷志》第八段: 是故元始有象一也,,春秋二也,三統(tǒng)三也,,四時四也,,合而為十,,成五體。以五乘十,,大衍之數(shù)也,,而道據(jù)其一,其余四十九,,所當用也,,故蓍以為數(shù)。以象兩兩之,,又以象三三之,,又以象四四之,又歸奇象閏十九及所據(jù)一加之,,因以再扐兩之,是為月法之實,。如日法得一,,則一月之日數(shù)也,而三辰之會交矣,,是以能生吉兇,。故《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shù)二十有五,,地數(shù)三十,凡天地之數(shù)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并終數(shù)為十九,,《易》窮則變,,故為閏法。參天九,,兩地十,,是為會數(shù)。參天數(shù)二十五,,兩地數(shù)三十,,是為朔望之會。以會數(shù)乘之,則周于朔旦冬至,,是為會月,。九會而復元,黃鐘初九之數(shù)也,。 這一段是劉歆將歷數(shù)與易進行聯(lián)系的核心,,亦即以易理及易數(shù)闡述“三統(tǒng)歷”的要點。依其說,,“元始有象”數(shù)1,,“春秋”數(shù)2,“三統(tǒng)”數(shù)3,,“四時”數(shù)4,,相加起來,1+2+3+4=10,。再以“五體”乘之,,10×5=50,即《周易·系辭傳》所說的“大衍之數(shù)”,?!?/span>道據(jù)其一”,指“大衍之數(shù)”其中有1數(shù)為“道體”所據(jù)(占用),,因此,,50-1=49,“所當用也”,。這里,,劉歆借用《系辭傳》的文辭,為“三統(tǒng)歷”建立易學解說的基礎,。他的這個解說,,是淵源有自,還是自創(chuàng)之說,,難以遽定,,但觀察其中數(shù)字,可以說,,是劉歆苦心孤詣地將歷法基本概念所代表的“數(shù)”揉合到“大衍之數(shù)”中,。這是“三統(tǒng)歷”中易、歷相融通的最重要的聯(lián)結(jié)點,。 接下來,,劉歆以“用數(shù)”四十九推演,“以象兩兩之,,又以象三三之,,又以象四四之,,又歸奇象閏十九及所據(jù)一加之,因以再扐兩之,,是為月法之實,。”這種推演,實際上與《系辭傳》所言“分二,,掛一,,揲四”的揲蓍法已不同,只是取“象兩”,、“象三”,、“象四”之語,而以乘法計算,,即:49×2×3×4=1176,。“又歸奇象閏十九”,顏師古注引孟康曰:“歲有閏分七,,分滿十九,,則為閏也?!边@是對月相變化實際觀察的結(jié)果,即十九年有七閏月,,稱為“一章月”(按月相的朔望周期,,其數(shù)據(jù)是:19×12+7=235。)“所據(jù)一”即“道據(jù)其一”的“一”,,因此是:1176+19+1=1196 。“因以再扐兩之”,即乘以二:1196×2=2392,,這個數(shù)字即是“月法之實”,。再以此“月法之實”數(shù)除以每日八十一分(這是鄧平等制定太初歷時“以律起歷”,根據(jù)“律容一龠,,積八十一寸,,則一日之分也”而定出),即得“朔策”(朔望月的日數(shù))數(shù):2392÷81=29又43/81,,即前文所提及的“太初歷”之“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span>并終數(shù)為十九”,,是對十九年閏周的解釋:天數(shù)(奇數(shù))之終為九,地數(shù)(偶數(shù))之終為十,,兩者相加:9+10=19,,即閏周之數(shù),。之所以有這閏周之數(shù),劉歆解說為是體現(xiàn)“窮則變”的易理,。 其后,,又有“會數(shù)”、“朔望之會”,、“會月”的概念及數(shù)據(jù),。“參天九”和“兩地十”相加為“會數(shù)”,,即:(3×9)+( 2×10)=47,。“參天數(shù)二十五”和“兩地數(shù)三十”相加為“朔望之會”即:(3×25)+(2×30)=135。“朔望之會”是以朔望月為時間單位的月食周期,。“朔望之會”乘以“會數(shù)”,,稱“會月”,即:135×47=6345,。會月之數(shù),,是“周于朔旦冬至”(月相再次交食于冬至日朔旦)的周期數(shù)。孟康曰:“會月,,二十七章之月數(shù)也,,得朔旦冬至與歲復?!卑?,一章月(十九年七閏)之數(shù)為:19×12+7=235,二十七章月數(shù)即為:235×27=6345,?!皶隆敝當?shù),又是二十七章的月數(shù),,這個6345就是是“章月”(235)和“朔望之會”(135)的最小公倍數(shù),。這樣,就使得以《周易·系辭傳》“天地之數(shù)”為依據(jù)推演的“會月”之數(shù),,與實際天文觀測所得的“章月”之數(shù)實現(xiàn)了彌合,。至于“九會而復元,黃鐘初九之數(shù)也”,,指一“會月”的九倍,,即九乘會月,得五萬七千一百五,,6345×9=57105,,而復會于元,稱為元月,。孟康曰:“謂四千六百一十七歲之月數(shù)也,,所謂元月,。”即三統(tǒng)歷一元4617年的總月數(shù),,與九乘會月數(shù)相同,。 6.《歷志》第八段下文接著說: 以五位乘會數(shù),而朔旦冬至,,是為章月,。四分月法,以其一乘章月,,是為中法,。參閏法為周至,以乘月法,,以減中法而約之,,則七扐之數(shù),為一月之閏法,,其余七分,。此中朔相求之術也。朔不得中,,是謂閏月,,言陰陽雖交,不得中不生,。故日法乘閏法,,是為統(tǒng)歲。三統(tǒng),,是為元歲,。 一章月(十九年七閏)235月這個數(shù)字,,劉歆認為也可以由易數(shù)推出,,即“以五位乘會數(shù)得章月”。五在《易·系辭》中是“天之中數(shù)”,,劉歆特別重視,。此之所謂五,可以會數(shù)(47)除一章月(235)而得(235÷47=5),,又可由27章之數(shù)除“朔望之會”135而得(135÷27=5),。關于“四分月法,以其一乘章月,,是為中法”,,“參閏法為周至,以乘月法,,以減中法而約之,,則七扐之數(shù),,為一月之閏法,其余七分”等,,顏師古注闕之,,清代學者錢大昕、李銳等曾加以詳細解說,,此不贅錄,。“日法乘閏法,,是為統(tǒng)歲”,,即日法(81)乘閏法(19),為1539年,,稱為“統(tǒng)歲”,;“三統(tǒng),是為元歲”,,即1539×3=4617年,,稱為“元歲”。 7.《歷志》第八段又說: 元歲之閏,,陰陽災,,三統(tǒng)閏法?!兑住肪哦蛟唬?/span>初入元,,百六,陽九,;次三百七十四,,陰九;次四百八十,,陽九,;次七百二十,陰七,;次七百二十,,陽七;次六百,,陰五,;次六百,陽五,;次四百八十,,陰三;次四百八十,,陽三,。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與一元終。經(jīng)歲四千五百六十,,災歲五十七,。 先秦的古六歷,一元定為4560年(由三紀組成,,一紀為1520年),,太初改歷后,增加到一元4617年(由三統(tǒng)組成,,一統(tǒng)為1539年),,增加了57年(一統(tǒng)比一紀多出一章之數(shù)即19年)。對此,,劉歆引《易》“九厄”來進行解釋,。“初入元,,百六,,陽九;次三百七十四,,陰九”句,,顏師古注引孟康曰:“《易傳》也。所謂陽九之厄,,百六之會者也,。初入元百六歲有厄者,即前元之余氣也,,若余分為閏也,。《易》爻有九六七八,,百六與三百七十四,,六乘八之數(shù)也,六八四十八,,合為四百八十歲也,?!薄按嗡陌侔耸?,陽九”句,孟康曰:“亦六乘八之數(shù)也,。于《易》爻六有變,,故再數(shù)也?!比绱驹唬骸傲怂氖?,為四百八十歲,,有九年旱?!薄按纹甙俣?,陰七”句,孟康曰:“亦九乘八之數(shù)也,。八九七十二,,為七百二十歲?!薄按纹甙俣?,陽七”句,孟康曰:“亦九乘八之數(shù)也,。于《易》爻九變,,故再數(shù)也?!比绱驹唬骸鞍耸畾q紀一甲子冬至,。以八乘九,八九七十二,,故七百二十歲,,仍有災也?!薄按瘟?,陰五”句,孟康曰:“七八爻乘八之數(shù)也,。七乘八得五百六十歲,,八乘八的六百四十歲,合千二百歲也,。于《易》爻七八不變,,氣不通,故合而數(shù)之,,各得六百歲也,。”如淳曰:“爻有七八,,八八六十四,,七八五十六,二爻之數(shù),,合千二百,。滿純陰七八不變,故通其氣,使各得六百歲,,乃有災,。”“次四百八十,,陰三,;次四百八十,陽三”句,,孟康曰:“此六乘八之數(shù)也,。六既有變,又陰爻也,,陽奇陰偶,,故九再數(shù),而六四數(shù),,七八不變,,又無偶,各一數(shù),,一元之中,,有五陽四陰,陽旱陰水,,九七五三,,皆陽數(shù)也,故曰陽九之厄,?!比绱驹唬骸熬帕撸柶骊幣?。偶,,故重出,覆取上六八四十八,,故同四百八十歲,。正以九七五三為災者,從天奇數(shù)也,?!兑住诽熘當?shù)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堤旃嗜∑淦鏋闉臍q數(shù)。八十歲則甲子冬至,,一甲子六十日,,一歲三百六十日,八十歲,,得四百八十甲子又五日,。五八四十,為四百又四分日之一,。八十歲有八十分,,八十分為二十日,凡四百八十日,,得七十甲子,。八十歲合四百八十七甲子,余分皆盡,,故八十歲則一甲子冬至也,。”“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與一元終,。經(jīng)歲四千五百六十,災歲五十七”,,孟康曰:“經(jīng)歲,,從百六終陽三也,得災歲五十七,,合為一元,,四千六百一十七歲?!?/span> 孟康明確說《易九厄》是“《易傳》也”,,但并無相關典籍文獻傳世,大約如京房等名為《易傳》的“陰陽候災異”著作一般,,已亡佚,。以上孟康、如淳的注語,,可知《易九厄》以易卦爻的陰陽老少,、九六七八之數(shù)來進行推算,以合于各種數(shù)值,。九厄之說,,于后世頗有影響。但在今天看來,,并無預測的科學價值,,它反映出劉歆等力圖通過易數(shù)與天文歷數(shù),來對災異規(guī)律性進行探究的思索路徑與操作實踐,。 8. 《歷志》第八段又說: 三代各據(jù)一統(tǒng),,明三統(tǒng)常合,,而迭為首,登降三統(tǒng)之首,,周還五行之道也,。故三五相包而生。天統(tǒng)之正,,始施于子半,,日萌色赤。地統(tǒng)受之于丑初,,日肇化而黃,,至丑半,日牙化而白,。人統(tǒng)受之于寅初,,日孽成而黑,至寅半,,日生成而青,。天施復于子,地化自丑畢于辰,,人生自寅成于申,。故歷數(shù)三統(tǒng),天以甲子,,地以甲辰,,人似甲申。孟仲季迭用事為統(tǒng)首,。三微之統(tǒng)既著,,而五行自青始,其序亦如之,。五行與三統(tǒng)相錯,。傳曰“天有三辰,地有五行”,,然則三統(tǒng)五星可知也,。 此處之“三統(tǒng)”,除指一元三統(tǒng)的天文歷數(shù)外,,還有夏,、商、周三代各據(jù)一統(tǒng)(其中“夏數(shù)得天”)之說,,又含有天統(tǒng),、地統(tǒng)、人統(tǒng)之意,,與《周易》的“三才之道”形成關聯(lián),。 9. 《歷志》第八段最后的文字是: 《易》曰:“參五以變,,錯綜其數(shù)。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shù),遂定天下之象,?!碧珮O運三辰五星于上,,而元氣轉(zhuǎn)三統(tǒng)五行于下,。其于人,皇極統(tǒng)三德五事,。故三辰之合于三統(tǒng)也,,日合于天統(tǒng),月合于地統(tǒng),,斗合于人統(tǒng),。五星之合于五行,水合于辰星,,火合于熒惑,,金合于太白,木合于歲星,,土合于填星,。三辰五星而相經(jīng)緯也。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勝相乘,以生小周,,以乘《乾》《坤》之策,,而成大周。陰陽比類,,交錯相成,,故九六之變登降于六體。三微而成著,,三著而成象,,二象十有八變而成卦,四營而成易,,為七十二,,參三統(tǒng)兩四時相乘之數(shù)也,。參之則得《乾》之策,兩之則得《坤》之策,。以陽九九之,,為六百四十八,以陰六六之,,為四百三十二,,凡一千八十,陰陽各一卦之微算策也,。八之,,為八千六百四十,而八卦小成,。引而信之,,又八之,為六萬九千一百二十,,天地再之,,為十三萬八千二百四十,然后大成,。五星會終,,觸類而長之,以乘章歲,,為二百六十二萬六千五百六十,,而與日月會。三會為七百八十七萬九千六百八十,,而與三統(tǒng)會,。三統(tǒng)二千三百六十三萬九千四十,而復于太極上元,。九章歲而六之為法,,太極上元為實,實如法得一,,陰陽各萬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氣體之數(shù),天下之能事畢矣,。” 此段,,劉歆首先引用《周易·系辭傳》“參五以變,錯綜其數(shù)”等語,,特別注重“三”與“五”之數(shù),,將三辰(日、月,、斗)與五大行星,,與三統(tǒng)(天地人)五行(水火木金土),、三德五事進行對應聯(lián)系?!疤珮O運三辰五星于上,,而元氣轉(zhuǎn)三統(tǒng)五行于下”,在劉歆看來,,是融通無礙的,,天經(jīng)地義、理所當然,。在這種觀念的統(tǒng)轄指導下,,劉歆直接用五行生數(shù)與《周易》的《乾》《坤》策數(shù),來推論解釋五大行星的運行周數(shù):“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勝相乘,,以生小周,,以乘《乾》《坤》之策,而成大周,。”在《漢書·律歷志下》中,,有《紀母》一節(jié),記錄了五大行星的“小周”與“大周”的推算原理及所得數(shù)值,。 木星是:“木金相乘為十二,,是為歲星小周。小周乘《坤》策,,為千七百二十八,,是為歲星歲數(shù)?!苯鹦鞘牵骸敖鸹鹣喑藶榘?,又以火乘之為十六而小復,小復乘《乾》策,,為三千四百五十六,,是為太白歲數(shù)?!蓖列鞘牵骸巴聊鞠喑硕辖?jīng)緯為三十,,是為鎮(zhèn)星小周,小周乘《坤》策,,為四千三百二十,,是為鎮(zhèn)星歲數(shù),。”火星是:“火經(jīng)特成,,故二歲而過初,,三十二過初為六十四歲而小周。小周乘《乾》策,,則太陽大周,,為一萬三千八百二十四歲,是為熒惑歲數(shù),?!彼鞘牵骸八?jīng)特成,故一歲而及初,,六十四及初五小復,,小復乘《坤》策,則大陰大周,,為九千二百一十六歲,,是為辰星歲數(shù)?!?/span>在此,,以木星(歲星)為例,略作解說:天以三生木,,而金勝木,,金數(shù)四,“五勝相乘,,以生小周”對于木星(歲星)就是3×4=12,;小周乘《坤》策,即12×144=1728,,就得出木星(歲星)的歲數(shù),。其余四星,大致如此,,但又有“火經(jīng)特成”,、“水經(jīng)特成”等特別的解釋??傮w上說,,《三統(tǒng)歷》所記載五星運行周期數(shù)值,木星(歲星)相對比較準確,,其余四星,,則誤差較大。其原因,在于歲星曾經(jīng)用于紀年,,《三統(tǒng)歷》觀測頗精細,,實測數(shù)據(jù)也較準確。至于其背后的思想觀念的原因探析,,將在后文闡述,。 10.《漢書·律歷志》的下卷,主要內(nèi)容是《三統(tǒng)歷》的數(shù)值記載(也有某些原理說明),,包括《統(tǒng)母》,、《紀母》、《五步》,、《統(tǒng)術》,、《紀術》、《歲術》,、《世經(jīng)》等,。其中,《世經(jīng)》引《周易·系辭傳》與《春秋》,,主要是記錄系年時月之史事,。 以上第二、第三兩節(jié)梳理了《漢書·律歷志》中律,、歷,、易三者相聯(lián)系相融通的具體形態(tài),、內(nèi)容,,后面,將就易,、律,、歷的融通與牽合的文化現(xiàn)象展開考察評析。 四,、易,、律、歷融通與牽合的考察評析 在中國古代學術文化史上,,歷,、律、易三者關聯(lián)的思想觀念與內(nèi)容模式,,形成了一種極具特色的形態(tài),,來源甚古,累積而成,,影響甚巨,,蘊含豐厚,已歷史地形成了文化現(xiàn)象,。 從歷史淵源上看,,中國古代天文學,、樂律學,自遠古時代,、原初形態(tài)開始,,就存在著彼此間密切關聯(lián)的思想觀念。倘若以《尚書·堯典》的“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以及《尚書·舜典》的“協(xié)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之說為開始,,首先是律,、歷的關聯(lián)融通之說漸次發(fā)展,踵事增華,。在《尚書》,、《左傳》、《國語》,、《周禮》,、《禮記》、《逸周書》,、《管子》,、《呂氏春秋》、《淮南子》,、《史記》等先秦,、秦漢典籍中,以及出土簡帛文獻《日書》,、《律書》中,,留下了諸多資料。圣王賢相,、諸子哲彥,、天官星歷、樂師太卜,、術數(shù)方士等,,都曾關注疊璧之日月、璀璨之星空,,以及天籟器樂音聲,。在古代典籍中所留下先哲們的思想觀念中,樂律學的五聲(或七聲)、器樂的八音,、陰陽十二律呂,,與天文歷法的太陽黃道視運動周天數(shù)(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一),寒暑交替之四時,、月相朔望周期之十二月,、天穹四方之二十八宿、以五行命名之五大行星等,,存在著天然的密切關聯(lián),,存在著相對應、可比附的關系,,體現(xiàn)了宇宙世界,、天地自然統(tǒng)一的法則和規(guī)律。歷,、律兩家,,相關相聯(lián)、互通互證,,建構的學說體系逐漸豐富,。 值得注意的還有,從“協(xié)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開始,,至后代逐漸演變,歷,、律之融通,,竟然變成律居于歷前,如司馬遷《史記·律書》中所言“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軌則,,壹稟于六律,六律為萬事根本焉”者,,律的地位和影響似乎更高更大了。 班固于《漢書》“十志”首列《律歷志》,,將“律”與“歷”合成一體,,影響深刻而持久,后世的正史系列中,,《后漢書》,、《晉書》、《宋書》,、《魏書》,、《隋書》、《宋史》等均有《律歷志》。正史《律歷志》所述,,主要有兩部分內(nèi)容:一,,記錄了前代及本朝樂律的體制、演變,、發(fā)展狀況,,并記錄其基本數(shù)據(jù)資料。二,,按時間順序敘述歷法沿革情況以及與歷法有關的文獻資料,。正史“律歷合志”的編纂體例,正是在《漢書·律歷志》中得到確立的,。 除正史中的《律歷志》外,,歷代許多學者,也都致力于律歷融通的探索,,最具代表性的,,應推明代的杰出的律學家、樂學家,、歷學家,、數(shù)學家朱載堉(1536—1611)。朱載堉撰有《樂律全書》(含《律呂精義》,、《律學新說》,、《樂舞全譜》等)、《律呂正論》,、《律呂質(zhì)疑辯惑》,、《嘉量算經(jīng)》以及《圣壽萬年歷》、《律歷融通》等書,。在《律歷融通》一書中,,朱載堉繼承了先秦以來所延續(xù)的“律歷合一”思想觀念,闡述了“黃鐘律歷”的歷法體系,,以及“律學”思想,,旁征博引諸多相關古代文獻資料,并加以評判,,或贊同或辯駁,,可以說是“律歷融通”學說的集大成之作。實際上,,朱載堉的樂律學體系中,,也有諸多易學內(nèi)容【注1】,而《律歷融通》一書中,,也同樣包含著易學的因素,。 在先秦文獻中,,易與律、歷的直接聯(lián)系,,易學對律學,、歷學的直接介入,尚未見到明確的證明資料(當然,,術數(shù),、占卜與律、歷的分別或共通的聯(lián)系,,則已有發(fā)展的趨勢,,這在出土文獻中得到更多的證明),而標志性的易,、律,、歷的融通關聯(lián),是出現(xiàn)在《漢書·律歷志》中的,。依筆者對相關文獻資料的考辨分析認為,,相對而言,易學直接介入律學,、歷學,,應該是后起的。何以如此,?易本卜筮之書,,在先秦時期,易的功用在于占筮,,從《左傳》《國語》的筮例中,,從先秦諸子著作的易說、易論中,,還幾乎看不到易學直接涉及律,、歷的文獻資料。西漢中期開始,,隨著《周易》被奉為經(jīng)典,,《周易》的地位得到極大的提升和強化,被冠居于群經(jīng)之首,,被尊奉為“群經(jīng)之原”(語出《漢書·藝文志》),,其文化解釋的功能得到極大程度的疊加、擴張與強化,。【注2】而漢代易學的發(fā)展,易之卦爻象征模式,、象數(shù)結(jié)構形態(tài),,以及由對《周易》“經(jīng)”部分進行定向闡釋發(fā)揮而出現(xiàn)的《易傳》,,其哲理人文思想,天地自然的觀念,,都使易學具備了介入歷,、律體系的最佳條件。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介入歷,、律的時代階段居后,但由于易之經(jīng)典地位的極大的提升和強化,,歷,、律、易之間的融通關聯(lián),,竟然變成易居于最前端,,律與歷反而隨后的形態(tài)。 高懷民先生在《兩漢易學史》中曾分析了作為漢代《易》學之主流的象數(shù)《易》學興盛的原因和形態(tài),,說:“新的象數(shù)易與舊有的儒門易相較,,是一張全然不同的面孔,一登場,,立刻為易學帶來了新奇與生氣,,十二消息、六日七分,、納甲,、爻辰、飛伏,、互體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名目,更加上迎合占驗災異的時代人心,,于是不旋踵之間,,象數(shù)易便風靡于世?!薄拔覀兛聪髷?shù)易,,第一個印象便是象數(shù)易家們總是肆無忌憚地一任自己的思想向四面八方投射出去:向天上投射,結(jié)合了天文星象之學,;向地上投射,,結(jié)合了輿地分野之說;與律歷合流,,配合時節(jié)天候音聲,;與各家雜學合流,配合五行干支色相等,?;钕褚幻墩◤棻l(fā)開來,,火花四濺。漢易之所以迷人耳目,,正是由這種知識的突然開放的新形勢所造成,,而象數(shù)易之真正引人入勝之處,也在于此,?!?/span>【注3】筆者贊同高懷民先生的說法。 可以說,,漢代易學家在繼承,、吸收先秦易學象數(shù)、義理的思想,、方法的基礎上,,大膽地建構出解易、用易的各種體例,,從而形成了漢代易學象數(shù)學大為昌盛的重要特色,。漢易象數(shù)學所包容的領域至為廣泛,其所創(chuàng)立的易例也相當繁雜,。漢易象數(shù)學將天文,、物候、節(jié)氣,、時令,、五行、音律等結(jié)構,、形態(tài)各不相同的因素,,納入象數(shù)模式中。正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周易》卦爻的周流六虛,、剛?cè)嵯嗤频牧x理,《周易》的揲蓍成卦的程式及其數(shù)目上的象征意義,,易學中各種不同類型的象數(shù)模式,,得以進入當時樂律學、天文歷法領域的創(chuàng)建發(fā)展過程中,,與樂律學,、天文學有了緊密的、顯性的關聯(lián),。 若對西漢時期經(jīng)學發(fā)展的具體形態(tài)加以考察,,還可以尋繹出一個隱藏的學術背景及其動機。西漢初,、中期,,易學未曾直接與律學,、歷學相融通,,但到了西漢末期,,以劉歆之說為代表,出現(xiàn)了易,、律,、歷三者融通的完整體系,這個變化與易學影響力的提升密切相關,。從西漢學術史看,,春秋家的影響最大,治春秋學者多可在朝廷獲得顯赫之名聲,。治易學者則在整體上顯得不溫不火,。但是,到《漢書·藝文志》著錄“六藝略”時,,易書已經(jīng)躍居首位,。這種變化的最終完成,與西漢后期的經(jīng)學發(fā)展變動狀況有關,,甚至可以說,,與劉歆的學說思想密切相關。 易,、律,、歷的三者融通關聯(lián),作為一種歷史地形成的文化現(xiàn)象,,值得認真地進行考察研判,,剖析其思想觀念,探究其文化蘊含,,判明其利弊得失,。其間的思想文化意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首先,,易,、律、歷的三者融通關聯(lián),,體現(xiàn)的是從先秦到晚清的歷代學者對宇宙天地,、自然規(guī)律、社會人事,、禮樂教化的認識,、理解、把握和闡釋,,具有獨特的思想文化蘊涵,。 天文歷數(shù),,是古代先民(“圣王哲彥”是他們的代表)仰觀天象(日月運行之度數(shù),星宿橫亙之背景等等),、俯察地理(四時物候之變化等等)的產(chǎn)物,,“歷本之驗在于天”,其數(shù)據(jù)是實際觀測而得出的(總的趨勢是其數(shù)據(jù)愈來愈精密,,其細節(jié)也逐步得到關注和闡釋),;音聲樂律,本是訴諸聽覺的,,但其數(shù)度也可以用管徑,、弦長、容積,、重量等加以計算和確定(然而,,總體上說,樂律的數(shù)度,,三分損益法的計算等等,,都只是近似的數(shù)值【注4】);而《周易》這部經(jīng)典,,以及整個易學思想文化的模式和體系,,包括易之象、數(shù),、辭,、理等,則是一種人文創(chuàng)制的象征模式,。在歷代(尤其是西漢后期《周易》經(jīng)典地位得到極大提升與強化及其后的時代)學者的觀念中,,易乃圣人體道而創(chuàng)之經(jīng),其卦爻符號,、象數(shù)模式,、經(jīng)傳義理,是圣人仰觀俯察,、觀象設卦,、立象盡意的產(chǎn)物,具有“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的神奇功能,,那么,以《乾》,、《坤》陰陽十二爻,,乃至《周易》全部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周易》揲蓍成卦的“虛一、分二,、掛一,、揲四,扐余”程式,,其數(shù)值所蘊含的象征意義等,,可以用來對應、值配天象(日月升降之運行,,二十八星宿之方位坐標等),、地理(星次對應著地上的“分野”)、時序(太陽黃道的視運動周期,,月亮盈虧朔望,四季寒暑交替),、物侯(二十四節(jié)氣及其各類征侯),,同時也可以用來對應、值配天地之音籟,、宮商角徵羽五聲(加上二變則為七聲),、黃鐘、林鐘等十二律呂,。也就是說,,在許多古代學者的觀念中,易,、律,、歷三者的融通關聯(lián),是理所當然的,,能夠形成原理上同源,、功能上呼應、模式上協(xié)同的有效解釋體系,,三者在深層本質(zhì)上所反映,、所揭示、所呈現(xiàn)的世界形態(tài)具有一致性,。 就易,、律融通的這一組關系來看,易,、律融通,,體現(xiàn)出古代樂律學理論中的文化特色?!吨芤?/span>·系辭傳》以“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論斷,,簡潔明快地突顯出“陰陽”的本原性意義,陰陽之道又在《周易》中得到了最為宏大而精微的哲理闡釋。古代樂律學理論也從易理的“陰陽和諧”的思想中得到深刻啟示,?!瓣庩柡椭C”既是萬事萬物所應歸趨的佳境,也理應是律呂生成,、呈現(xiàn)的佳境,,也因此,在古代音樂理論中,,音樂的“雍容和平”,、“大樂與天地同和”就成為一種美善的高致,其施用于人文教化,,就具有神圣的地位,、神奇的功效?!吨芏Y·春官宗伯》,、《禮記·樂記》、《呂氏春秋》,、《淮南子》,、《白虎通義》等古籍中,均有不少篇章論及律呂“陰陽和諧”的內(nèi)容,,它們都共同推崇“雅樂”的人文教化功效,。在具體形態(tài)上,像西漢易學家京房發(fā)揮易理,、援引易例以創(chuàng)立“京房六十律”,,《漢書·律歷志》大量引用或化用易理、辭,、象,、數(shù)來解說樂律,東漢末經(jīng)學家鄭玄“爻辰”易例來值配十二律呂……等等,,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都是古代樂律學文化特色的體現(xiàn)。 就易,、歷融通的這一組關系來看,,一方面,《周易》是“天垂象,,圣人則之”而創(chuàng)制經(jīng)典,,另一方面,“垂型萬世,,如日中天”的《周易》這一經(jīng)典,,又成為古代學者探索、解釋天文歷數(shù)的經(jīng)典依傍。古代天文學中十二星次,、二十八宿的坐標方位,,日月運行的周期度數(shù)、寒暑更替的節(jié)律,,大地分野的區(qū)域,,物候變化的特征,與易學的陰陽消息,、剛?cè)嵯嗤?,卦爻的周流六虛、往而有復的原理,,以及各種卦爻之象,、數(shù)(陰陽老少之數(shù),天地奇偶之數(shù),,五行生數(shù)成數(shù),,揲蓍演卦之數(shù),等等),,形成了包涵形而上之道與形而下之器的不同層面的解說體系。這既是“天人合一”思想觀念的產(chǎn)物,,又是“天人孚應”具體形態(tài)的呈現(xiàn),。這就形成和突顯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最重要的文化特色,即籠罩大地的蒼穹上,,日月疊璧,,星漢璀璨,這個天,,不僅僅是自然的客體的天,,還是關聯(lián)著廣袤大地、以及大地上的人類社會的有感應的,、有倫理的天,。就像吳國盛教授所指出的那樣:“希臘和中國均有發(fā)達的天文學,但各自的學科性質(zhì)完全不同,。希臘天文學是科學,,中國天文學是禮學?!薄爸袊煳膶W認為天是一個有意志,、有情感的至高無上的存在者,以某種神秘的方式與地上人事發(fā)生關聯(lián),,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是中國最高統(tǒng)治者的政治需要,也是所有中國人的禮儀需要,?!?/span> 可以說,律與歷,,以及易與律,、歷三者之間的融通關聯(lián),可以概括地說:在這個被整合了的,、密切相關的解釋功能群疊加的體系中,,體現(xiàn)出了天、地,、人,、神相孚相應的宏大文化視野與思想境界,其特色是鮮明的,,其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 第二,易,、律,、歷的融通關聯(lián),有形而上之理論基礎與形而下之建構模式,,有數(shù)值匹配與變通其法,,體現(xiàn)了古代學者既滿懷熱情又苦心孤詣的探究與彌合。 關于易,、律,、歷三者融通關聯(lián),其思想觀念的原理,、背景,前文已作論析,,然而,,易、律,、歷三者畢竟處于不同的領域,,其學科屬性不同,所處理的對象,、所面對的問題都不同,,要使之形成相互協(xié)同的解說體系,當然需要有相應的有邏輯性,、自洽性的建構模式,。就最為直接的形態(tài)來看,,三者之間的聯(lián)接點,就是“數(shù)”的形態(tài)(當然,,這些“數(shù)”均為有思想觀念,、自然哲學的理論解釋者)。前文已列舉了許多例證,,這里再以數(shù)字為序進行提要概括: 關于“一”,,可以聯(lián)結(jié)的觀念、理論的象征有太極,、太一,、原始有象、道據(jù)其一,、“虛一不用”(揲蓍法),、整體、全局等等,。 關于“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陰陽,“太極生兩儀”,,“分而為二以象兩”,,涵蓋面很大。 關于“三”,,則可以通過天地人“三才”,、日月星“三光”、“三生萬物”,、律學“三分損益法”、律呂中的“三正”,,“三月為一時(季節(jié))”,、歷法中的“三統(tǒng)”等等,加以貫通聯(lián)系,。 關于“四”,,則有天文學與神話相結(jié)合的四靈物(神獸)、東南西北四方位,、陰陽老少的“四象”,、寒暑交替的四時(季)、后天八卦方位的四正卦,,“揲之以四以象四時”,,“四營而成易”,等等,,也都成為對應性的聯(lián)系,。 關于“五”,,則有五行、五常,、五星,、五聲、五紀,、五事,、五類,“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之中數(shù)為“五”,,“參伍以變”,、乃至于“大衍之數(shù)五十”等。而且,,“四”的數(shù)字所代表的物類事項,,往往可以通過加上個一而成為“五”,例如,,陰陽老少四象加“陰陽之內(nèi)”就變成五,,東南西北四方加中央就成為五方;大皞,、炎帝,、少昊、顓頊四帝加黃帝就成為五帝,。這些“五”數(shù),,都曾在易、律,、歷三者關聯(lián)類比的解說得到運用,。 關于“六”,六是三的倍數(shù),,六的倍數(shù)是十二,,“紀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十二”,;周流六虛,上下四方為六合,;九六七八,,為陰陽老少之數(shù);易卦六爻,,《乾》《坤》兩卦有六陽爻,、六陰爻,,十二律有陽六律、陰六呂,,等等,,皆可形成關聯(lián)。 關于“七”,,如《國語·周語下》中伶州鳩答景王問“七律者何”,,以星宿分野之“七列”與“七律”相關聯(lián),還有“七同”之說,。七又作為少陽之數(shù)被使用,。 關于“八”,八為四的倍數(shù),。伏羲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于天地自然中有八方,,有八風,“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重要節(jié)點是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四立,,合稱八節(jié);八又作為少陰之數(shù)被使用,;八八六十四也被運用,,《漢書·律歷志》曰:“統(tǒng)八卦,調(diào)八風,,理八政,,正八節(jié),諧八音,,舞八佾,監(jiān)八方,,被八荒,,以終天地之功,故八八六十四,?!?/span> 關于“九”,是一個重要的數(shù)值,。九為個位數(shù)之極,,所謂“古人造字以紀數(shù),,起于一,極于九”,,奇數(shù)為陽,,故九又為陽數(shù)之極。九這個數(shù),,在易,、律、歷融通關聯(lián)中運用甚多,,其中,,最重要的聯(lián)結(jié)點是:黃鐘律長九寸,“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黃鐘之數(shù)立焉”?!短鯕v》的朔策數(shù)值為29又43/81,,故稱“黃鐘歷”。 關于“十”,,十為“天地之數(shù)”,,《周易·系辭傳》中所言,雖非相關說法之源頭,,但影響甚大,。天干之數(shù)十,由來已久,,與十二地支配合,,而成六十甲子;十之數(shù)于易,、律,、歷溝通聯(lián)結(jié)中也非常活躍,。 關于“十二”,,本身就有諸多對應的內(nèi)容:十二星次,十二辰,,十二月,,十二地支,十二律呂,,陰陽消息的十二辟卦,,《乾》《坤》兩卦陰陽十二爻……等等。此數(shù)可以稱得上是易,、律,、歷聯(lián)結(jié)中最為重要的數(shù)值,。十二既是三、六的倍數(shù),,又可向上翻倍成各種可資運用之數(shù),。 此外,還有“二十四”,、“三十六”,、“四十八”、“四十九”(大衍之數(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六十四”、“三百六十”,、“三百六十五”,,“三百八十四(爻)”,乃至“《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shù)也”,,等等,都曾在易,、律,、歷聯(lián)結(jié)、融通中得到運用,。 這種通過數(shù)字的對應而形成的聯(lián)結(jié),,緣于篤信并尋求易、律,、歷之間自然統(tǒng)一法則的思想觀念和探索實踐,。這種實踐的累積,呈現(xiàn)出具有自身邏輯,、自洽形態(tài)的解說體系,,溝通了天地自然與人文創(chuàng)制,融合了各自獨立的領域,,擴大了關懷的視野,,形成了解釋宇宙自然、社會人事的整個世界的模式,,形成了文化傳統(tǒng)。 第三,,對于易,、律,、歷融通關聯(lián)的文化傳統(tǒng),在認識其思想觀念,,探析其建構模式的基礎上,,作為當今時代的學者,我們也有必要就其中的“融通”與“牽合”的兩種情形,,提出我們的認知和評判,。 通過考察辨析,可以看到:在易,、律,、歷融通關聯(lián)的學說體系中,無論是對律法,、律理,、律數(shù)的易學解說,還是對天文歷數(shù)的形態(tài),、規(guī)律,、數(shù)據(jù)的易學闡釋、易數(shù)推論,,諸多學者都努力彌合其間因?qū)W科分際所帶來的縫隙和窒礙,。前文用大量篇幅所詳細分析的《漢書·律歷志》中《歷志》部分,劉歆對“太初歷”的各種天文數(shù)據(jù)(許多數(shù)據(jù)是天文觀測所得的實際數(shù)據(jù),,是“歷本之驗在于天”的表現(xiàn))進行的易理,、易象數(shù)的解說,就是這種努力彌合的表現(xiàn),。據(jù)筆者的理解,,用易之象數(shù)來解說天文數(shù)據(jù),很大程度上可以判斷為“逆推求合”——即將天文數(shù)據(jù)分解成符合于易之象數(shù)的各種來源,,在這個意義上說劉歆是“假借經(jīng)傳來穿鑿附會,,使天文科學染上神秘的色彩”,也不無道理,,只不過,,在劉歆的思想觀念中,并非“假借經(jīng)傳來穿鑿附會”,,而是認為天經(jīng)地義,、理所當然。這就是本文標題及本文開頭部分所說的“融通”,。然而,,根據(jù)分析,在劉歆的“三統(tǒng)歷”的解說中,大凡天文觀測所得數(shù)據(jù)較精準者,,運用易數(shù)的解說都比較準確和“順暢”,,在天文觀測數(shù)據(jù)誤差較大時,運用易數(shù)的解說或推算,,就顯得力不從心,,左支右拙。劉歆以“五行相勝”和乾坤策數(shù)來解說和推算五大行星的運行周期時,,就遇到了這個困難的“癥結(jié)”,。盧央先生通過分析指出:“劉歆依據(jù)著當時觀測的數(shù)據(jù),他竭力用《易》數(shù)來表述這些觀測數(shù)據(jù)所以如此的理由,,但卻沒有考察用《易》數(shù)作這種表述的根據(jù),,即沒有考察何以可以用《易》數(shù)作出這種表述。因而在建立《易》數(shù)和這些天文觀測的關系時,,往往表現(xiàn)得像是猜測和湊合,。這在描述五大行星的運動時尤其如此?!?/span>【注5】“由于歲星用于紀年,,所以三統(tǒng)歷十分注意歲星(即木星)的行跡,不僅認真觀測,,且加詳細探討,。劉歆采取《易》數(shù)方法探討歲星,雖略嫌言之粗疏,,但始終注意尊重實測,,不與觀測相誤,且頗為精確,。但他將對歲星的《易》數(shù)探討貫徹到探討其它四個行星的行跡時就不那么順利,。”【注6】這是值得注意的,,也是足以引發(fā)我們深刻思考和恰當評判的事例,。 由于篇幅關系,本文未能列舉更多的例證,,但可以提及唐代僧一行所作的《大衍歷》的相關情況,。唐開元九年(公元721年),當時行用的李淳風創(chuàng)的《麟德歷》因署日食比不效,,遂詔僧一行作新歷,。僧一行推大衍數(shù)立術,十五年草成而一行卒,?!洞笱軞v》現(xiàn)存新舊《唐書》二歷志者,,《歷術》七篇,《歷議》十二篇(內(nèi)《略例》三篇),,歷術明立法之本源,,歷議所以考古今得失,略例所以明述作本旨,。“但《大衍歷》被人們所評論者,即認為'依易蓍之數(shù),,為立法之據(jù),,不免附會牽涉?!懂犎藗鳌氛撛唬?昔人謂,;一行竄入于易以眩眾,是乃千古定論也,?!⒉皇撬腥硕汲峙袘B(tài)度。陳遵媯認為《疇人傳》對一行的批評實非妥當,,他認為《大衍歷》反映了時代的潮流,。《漢書·律歷志》就已經(jīng)用易數(shù)說歷數(shù),。而《新唐書·歷志》說:'蓋歷起于數(shù),,數(shù)者自然之用也。其用無窮,,而無所不通,。以之于律于易,皆可以合也,?!@說明律數(shù)或易和歷數(shù)有必然的聯(lián)系?!?/span>【注7】這個例子,,也說明了,一方面,,認為易,、律、歷可以融通無礙,,是一種思想觀念,,在這種思想觀念的指導、支配下,,學者努力去尋繹其間的關聯(lián),,不僅用以證明其思想觀念的正確,也努力創(chuàng)建符合此思想觀念的建構體系。另一方面,,認識到易,、律、歷三者彼此之間的學科屬性不同,,畛域不同,,形態(tài)不同,則持有相反意見,,認為刻意尋求彼此之間的關聯(lián),,屬于人為的聯(lián)系和關聯(lián)而已,即本文標題和本文開頭部分所說的“牽合”,。 誠然,,易與律、歷在具體的數(shù)目數(shù)量上絕非完全等同的,,歷代易,、律、歷融通關聯(lián)的學說,,多有運用相同之數(shù)目而加以闡述者,,又頗有不用(實際上也不可用)數(shù)目而用其義理相同者。無論是“《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的原始“生成”模式,,揲蓍成卦的“虛一、分二,、掛一,、揲四,扐余”程式及所運用的數(shù)目等等,,還是其它各種易之象,、數(shù),與律,、歷的各種數(shù)值,,即使有很大程度上可以有形式上的相同性,但都不會(也不可能)是完全吻合,、等同的,。若再擴大視野來考察,,古代樂律學家、天文學家中,,先秦學者談律歷相關,,其說有同有異,劉歆以易理,、易數(shù)解說律,、歷,自有其系統(tǒng),,京房與鄭玄援《易》論律的情況又不同,,僧一行以大衍之數(shù)制定歷法,又與前代制歷者不同,;蔡元定論易、律,、歷的情況有所不同,,朱載堉運用易理于樂律學及天文歷法的情況又有所不同。所以,,“完全相合”,,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也是沒必要的,。 筆者注意到,,《四庫總目提要》對清代學者沈光邦《易律通解》一書所作的評說,頗有啟發(fā)意義,。四庫館臣曰:“《易》道陰陽,,律呂亦本陰陽;《易》為天地自然之數(shù),,律呂亦本天地自然之數(shù),,故推而衍之,其理可以相通,。然《易》不為律作,,律亦不為《易》作,無容牽合而一之也,?!?/span>【注8】四庫館臣此說指出“然《易》不為律作,律亦不為《易》作,,無容牽合而一之也”,,已經(jīng)觸及了問題的關鍵點,表現(xiàn)出認識的理性和進步,。 在當今易學,、樂律學,、天文歷法三個學科已經(jīng)明晰地區(qū)分其學科畛域的情況下,易,、律,、歷三者融通之論(包括思想觀念與建構形態(tài))都不復延續(xù),而視三者聯(lián)系為牽合的認知幾乎已成為被廣泛接受的常識,,但是,,理清歷史地存在著、并曾經(jīng)產(chǎn)生重大影響,、留下豐厚成果的易,、律、歷融通的學說體系,,以了解作為傳統(tǒng)文化極具特色的部分,,應該還是有相應的文化史、學術史的價值和意義吧,。 (說明:注釋部分,,此處僅保留說明性注文,文中引《漢書·律歷志》《春秋左傳正義》《四庫總目提要》等,,引文出處注釋請參看《周易研究》2020年第三期 P58—68,。) 【注1】參看黃黎星《論朱載堉的樂學與易學》,《周易研究》2009年第1期,;黃黎星《河圖洛書:朱載堉十二平均律的理論原點——兼論依傍經(jīng)典何以能實現(xiàn)其律學之創(chuàng)新》,,《周易研究》2016年第5期。 【注2】參看黃黎星《論漢代易學文化解釋功能的擴張》,,《周易研究》2010年第4期,。 【注3】高懷民《兩漢易學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242頁,。 【注4】朱載堉曾引用其父朱厚烷的話,對比律學家與歷算學家在數(shù),、理探索上的不同:“蓋律家所謂三分損其一者,,猶歷家所謂四分度之一也,皆大略之率耳,。自漢劉洪以來,,千有余載,疑四分度之一者,,疑之轉(zhuǎn)深而轉(zhuǎn)密,;信三分損其一者,信之彌久而彌疏,。何律歷二家愚智相較,,霄壤相懸也,!”,語見朱載堉《律呂精義序》,,朱載堉撰,、馮文慈點注《律呂精義》,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年版,,卷首,,第2頁。 【注5】【注6】【注7】盧央《易學與天文學》,,中國書店2003年版,,第155頁,第158頁,,第180—181頁,。 【注8】清·永瑢等撰《四庫總目提要》,卷三八,,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336—337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