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救 網(wǎng)絡 在格律詩中,不論是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也不論是上句還是下句,,凡是句子中的平仄安排不合格律的,,這個句子就稱為拗句,句中不合格律的字稱為拗字,。拗句有時可以采取補救的辦法,,就是在本句或鄰句中,改變其他字的平仄安排,,這種方法稱為拗救,。凡經(jīng)過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拗救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 當句救 當句救是指在出現(xiàn)拗句的本句的適當?shù)胤?,選一個字,,把這個字的平仄作相應的改變,使全句讀起來聲調(diào)仍有高低,,不會由于出現(xiàn)拗句而影響聲律的和諧,。但必須注意這個補救的字,不能用在句末,。 例如 :李白的五律《宿五松下荀嫗家》,,其頸聯(lián)為“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其格律安排應該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出句完全合律,,而對句第一字應平聲,,現(xiàn)在用了仄聲“月”字,如果不救,,就成了“仄平仄仄平”犯了孤平,,因此第三字必須改為平聲,現(xiàn)在用了平聲字“明”,,對句變成了“仄平平仄平”,,就合律了。 又如杜甫的《后至》中:“遠在劍南思洛陽”本句應該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應平而用了仄聲,,如果不救,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狈噶斯缕健,F(xiàn)在補救,,第五字應仄,,改為平聲字“思”,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不拗了,。 另一種在出句中自救的方法,被成為特定的平仄格式,。如七言中的 “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種格式即“仄仄平平仄平仄”,。其特點是將五六兩字的平仄互換位置,。如張籍的七絕《涼州曲》的第二首中后兩句“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其出句本來應該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其第六字應仄,,現(xiàn)在用了平聲字“恩” 。 為了補救,,將應平的第五字改為仄聲“主”字,成了“仄仄平平仄平仄”,。又如五言詩的“平平平仄仄”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種格式即“平平仄平仄”,,如杜甫的《月夜》,尾聯(lián)是“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出句應該是“平平平仄仄”現(xiàn)在第四字用了平聲字“虛”,,那么應平的第三字改為仄聲字“倚”,成了“平平仄平仄”,,但這里必須注意,七言的第三字和五言的第一字必須是平聲,,不再是可平可仄了,。這種格式在唐宋的律詩中是很常見的,。是一種特定的平仄格式。 (二) 對句救 所謂對句救,,就是當句中出現(xiàn)拗字,,而在本句中沒有條件補救時,,便 在下一句的適當位置進行補救。例如唐代溫庭筠的五律《商山早行》 中的頸聯(lián),,“榭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此聯(lián)的平仄應該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現(xiàn)在上聯(lián)第三字應該平聲處,,卻用了仄聲字“落”,, 成了拗句,,對句第一字本來可平可仄,現(xiàn)在用了仄聲字“枳”,,如果 不救,,就犯孤平。所以必須改為平聲字,,一個“明”字,,既救了本句也救了上句。這種情況在唐詩中是累見不鮮的,,我們不再舉例了,。 (三) 半拗句可救可不救 杜甫的《寄杜位》中“逐客雖皆萬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其平仄 應該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下句平仄對,,而上句第五字應平,,卻用了仄聲“萬”,而上下句都沒有救,,以至造成仄聲三字尾,。又如韋應物的五律《淮上喜逢故人》中的頸聯(lián),“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按格律應該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第三字應平,卻用了仄聲“一”,,造成三連仄,,同樣上下句都沒有救,。由此可見,,凡詩句由于內(nèi)容需要,,而出現(xiàn)拗句時,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固然可以在本句或下句采取補救,,但如果受字面限制,也不必勉強去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