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德的實質與結構 1. 實質:個體依據(jù)一定的社會道德準則規(guī)范自己行動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 2. 品德的心理結構 (1)道德認識:亦稱為道德觀念,。道德認識是指對道德行為準則及其執(zhí)行意義的認識,是個體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據(jù)道德觀念來評價他人或自己行為時產(chǎn)生的內心體驗,。道德情感內容主要包括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義務感,、責任感、事業(yè)感,、自尊感和羞恥感,。其中,義務感,、責任感和羞恥感對于兒童和青少年尤為重要,。道德情感是道德行為的直接動因。道德情感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三種:直覺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倫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個體自覺地調節(jié)道德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xiàn)道德目標的心理過程,。 (4)道德行為:是實現(xiàn)道德動機的行為意向及外部表現(xiàn)。道德行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志,。 二,、皮亞杰的道德發(fā)展階段論(是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發(fā)展階段) 第一階段:前道德階段(1~2歲):無道德規(guī)則階段,規(guī)則對兒童沒有約束力,。 第二階段:他律道德階段(2~8歲):這一時期兒童的道德判斷是以他律的,、絕對的規(guī)則及對權威的絕對服從和崇拜為特征。又稱為權威階段,。 第三階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8~11,、12歲):又叫做可逆性階段,開始按照內在標準進行道德判斷,,認為道德是可以修改的,,即不單純服從權威,也不機械地遵守規(guī)則,,要求平等,。 第四階段:公正道德階段(11,、12歲以后):這一階段兒童開始出現(xiàn)利他主義。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體驗到公正、平等應該符合每個人的特殊情況,。 三,、科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階段論(三水平六階段) 1. 前習俗水平(9歲前) 第一,服從與懲罰階段,。判斷事情好壞的衡量標準:是否受到懲罰,。 第二,相對功利(尋求快樂)定向階段,。判斷事情好壞的衡量標準:是否對自己有好處,。 2. 習俗水平(9-20歲) 第一,好孩子的定向階段,。衡量標準:做某事是否得到大眾認可,。認可是好的,不認可是壞的,。 第二,,維護權威或秩序的定向階段。衡量標準:是否合乎法律和規(guī)范,。合乎法律是合適的,,違背法律是不合適的,。 3. 后習俗水平(20歲以后) 第一,,社會契約階段。法律與道德規(guī)范可以改變,。 第二,,普遍倫理階段。以正義,、公平等標準進行思考,,行為自律。已經(jīng)完全超越法律,。 四,、態(tài)度與品德形成的一般條件 1. 外部條件 (1)家庭教養(yǎng)方式 (2)社會風氣 (3)同伴群體 2. 內部條件 (1)認知失調 (2)態(tài)度定勢 (3)道德認知 此外,個體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齡等因素也對態(tài)度與品德的形成與改變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五,、良好態(tài)度與品德的培養(yǎng) 1. 有效的說服 2. 樹立良好榜樣 3. 利用同伴(群體)約定 4. 價值辨析 5. 給予適當?shù)莫剟钆c懲罰 例題解析 1. 科爾伯格道德判斷發(fā)展階段論的觀點,,只根據(jù)行為后果來判斷對錯的兒童,,其道德判斷發(fā)展水平處于( ) A. “好孩子”取向階段 B. 良心或原則取向階段 C. 懲罰服從取向階段 D. 權威和社會秩序取向階段 2. 按照科爾伯格的理論,以人際關系和諧或“好孩子”為定向的道德發(fā)展階段處于( ) A. 前習俗水平 B. 習俗水平 C. 后習俗水平 D. 準習俗水平 3. 通過“道德兩難故事法”提出道德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的學者是( ) A. 馬斯洛 B. 皮亞杰 C. 柯爾伯格 D. 羅森塔爾 參考答案 1. C 解析:懲罰服從取向階段的兒童判斷一個行動是否道德是依據(jù)它對身體的后果來確定的 2. B 解析:習俗水平包含兩個階段:尋求認可定向階段,,也稱“好孩子”定向階段;遵守法規(guī)和秩序定向階段,。 3. C 解析:科爾伯格采用“道德兩難故事法”,最經(jīng)典的就是“漢斯偷藥”的故事,,讓兒童對道德兩難問題做出判斷,,提出道德發(fā)展階段論。故選擇C,。A選項,,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他認為,,任何人的行為動機都是在需要的基礎上被激發(fā)起來的,,人的需要由低級到高級的不同層次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知和理解需要,、 審美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B選項,皮亞杰通過對一些對偶故事的觀察實驗,,揭示了兒童道德判斷的發(fā)展進程,,認為兒童道德認知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D選項,,皮格馬利翁效應,,也稱作“羅森塔爾效應”“期望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提出,認為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
|
來自: 當以讀書通世事 > 《175~教師資格證考試及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