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平叔 歲月流逝不待人,,過年也是一種鄉(xiāng)愁,。 聽說綠豆原產(chǎn)地在印度,,不知那里有無豆芽吃法,? 文革時代強調(diào)抓革命,成都一度蔬菜奇缺,,于是豆芽便成日常人家餐桌之主角,。 豆芽唱主角,在于時代使命,,也在于時代必然,。 抓一把綠豆,,便能發(fā)一盆芽,猶如撒豆成兵,,方法并不復雜,,稍微開竅之人便可操作,。 將豆悶于盆,,勿見光,,置之鍋臺溫熱處,每日兩澆水,,五日可成,。 此時豆芽,,其形似一柄如意,,過年食用,吉祥意味相當深長,。 講究之人吃豆芽,,喜歡掐頭去尾,所以豆芽也叫“掐菜”,。 多年前,,北門人民北路肖家村附近一條小巷里,有一家標準蒼蠅模樣的館子,,生意相當火爆,,其招攬客人的頭牌菜就是一道“銀牙肉絲”。 綠豆芽掐頭去須,,配上切得飛細的豬肉絲,,一頓猛火收拾,瞬間出鍋,。只見,,兩白混成一盤,絲絲入扣,、熱氣騰騰,、鍋氣十足,! 吃豆芽我是專業(yè)的,我吃豆芽從北方邯鄲一路吃到南方成都,,究竟吃了多少豆芽,,算不清楚了,也懶得算,。 不過,,我以為綠豆芽的營養(yǎng)價值大概不會高,,否則那個年代怎么會有那么多的豆芽身材者,?其實我也一直都是豆芽身材,發(fā)福出腰圍還是改革開放以后的事情了,。我一直覺得胖子是改革的成果,,所以我不覺得減肥是必須做的事情。 又過年了,,越發(fā)念想母親在時的情景,,也越發(fā)清晰地回憶起狼吞虎咽母親做的熗炒豆芽菜的情形……那是某個除夕年夜飯,我們幾弟兄喝酒正酣,,母親突然起身進廚房,,說我給你們炒個豆芽。 豆芽是用了干辣椒,、花椒合著小蔥段一起熗炒的,,不知是吃得快,還是出鍋時噴了醋,,吃到最后一筷子時,,豆芽依然是活靈活現(xiàn),沒有一根蔫巴倒樁,。 今天初二,,中午熗炒了一盤如意豆芽菜,又寫下這些衣食冷暖的瑣事,,不過是因過年激發(fā)出的一些念想,,也就想感懷一下而已。 動于衷,,發(fā)乎情,,一代人的快樂記憶,轉(zhuǎn)而無限感傷,。人生中的每一個年,,都不可能再來。今番文章里,,我哪里是在講吃豆芽,,分明是在品味人生的過往。 |
|
來自: 新用戶7771xieo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