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文化是一種實踐的理性,,而不是認知的理性,在王陽明的致良知教得以充分的開顯,。古圣先賢立身行道,,道成肉身,用一生的行儀見證自己所堅守的真理,。今人的道理“知道”的不少,,卻和生命分隔,從知道到做到有如天塹,,何以,?蔡仁厚先生闡發(fā)陽明大義,指出今人在意念發(fā)動處太容易放過自己,,遂成口耳之學,。 蔡仁厚先生:(1930——)祖籍江西,師從牟宗三先生,,東海大學哲學系及哲學研究所教授,,為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2017年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上被評為世界儒學研究杰出人物,。 墨子悲絲 吳景略 - 中國音樂大全·古琴卷·卷二;古琴演奏家 吳景略;中國古琴四大宗師 吳景略 王陽明致良知教的主旨 文/蔡仁厚 陽明解《大學》的“致知”為“致良知”,。致,,是推致,,擴充之意,。“格物”則解為“正物”,,而物者,,事也。事,,即是行為的終始過程,。 吾心之良知,不但知是知非,、知善知惡,,而且是是非非,好善惡惡,,則這個行為便必然是善的,。表現(xiàn)一個善的行為,便是成就一件善的事,,也就是物得其正,;如此,則知亦致了,,物亦格了,。 所以陽明說: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即是事事物物皆得其宜,皆得其正,,也就是事事物物皆得其成了,。這就是陽明講格物致知與致良知教的主旨所在。 貳 知與行,,何以不合一,? 但陽明所講的知行合一,不是這個意思,。他是歸到“致良知教”中來講,。 他的弟子徐愛問道:“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shù)苷撸瑓s不得孝,、不能悌,,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p> 陽明如何回答呢,?他說:'此已被私欲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賢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不是著你只恁地便罷,。故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币姾蒙珜?strong>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后,,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后,,別立個心去惡,。……知行如何分得開,?此便是知行的本體,,不曾有私意隔斷的。'
有些人雖知父母當孝而卻不能孝,。他之所以知歸知,行歸行,,并不是知行真的為二而不合一,,而是由于這個人的知行之體(本心)被私意隔斷了,。有私意阻隔,,他那孝親的良知便不能“致”(不能擴充出來),不能致便是不能行,。既不能行孝,,便不算真知孝。反之,,如果沒有私意隔斷,,則他那孝親的良知自自然然能“致”于父母身上而表現(xiàn)為孝行。如此,,便是“知行合一”,,便是復得那知行本體了。 王陽明還有一段話: 發(fā)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便是我立言宗旨?!?/p> 一般人把知行分做兩件,,故以為意念是意念,行為是行為,二者不能關(guān)聯(lián)貫通,。于是,,他心中雖有不善的念頭,只要尚未做出不善之事,,他便自我原諒,,不知警惕。 殊不知“正身,,正行”必須從“正心,,誠意”做起。心的本體雖無不善,,但心所發(fā)出的意念卻有善惡的分化,。 而人之作善作惡,其幾正在于這一念發(fā)動處,;雖一念之微,,卻正是圣與凡、正與邪分界的關(guān)口,,不可不慎,。 陽明曾說“知善知惡是良知”。意念發(fā)動處的善惡,,良知自然知之,,這是“知”;善念惡念既已萌發(fā),,便是行為的始端,,也就是“行”了。 所以知和行是同時并起的,,是“即知即行”,、“知行一貫”的。識得此意,,自能隨時隨事“去人欲,,存天理”。 意念一有萌發(fā),,便立即徹根徹底將它克倒,,不使任何不善之念潛伏在心,這就是陽明倡說“知行合一”之教的宗旨所在,。 良知天理能夠致于事事物物(即,,能夠貫注擴充到一切大小行事之中),則知行自然一貫而合一。反之,,如果良知天理不能致于事事物物,,不能通貫到生活行為,便表示良知天理被私意私欲隔斷了,。 如此,,知與行便貫通不起來,當然知行不合一,。也以此故,,陽明50歲確立“致良知”為口訣(講學宗旨)以后,便不再提“知行合一”,。 因為良知是知,,致良知便是行。在“致良知”這一口訣之中,,知與行都含在其中,,這時候,,“知行合一”已屬當然之事,,所以無庸贅言了。 摘自蔡仁厚先生《孔子的生命境界》 編輯:趙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