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是酈波教授《五百年來王陽明》這本書的讀后感 近代流傳一句名言:五百年來兩個完人,。一位就是開創(chuàng)了《心學》的王陽明,還有一位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 有很多人會說曾國藩,,我們都知道的,但這個王陽明怎么有些似曾耳熟,,卻甚陌生的感覺,。他為何能夠與曾文正公相提并論呢? 首先,,在寶島臺灣,,隨處可見陽明學院、陽明學堂,。八十年代時,,李敖先生的別墅就在著名的臺灣陽明山上。 蔣介石也曾經說過: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哲學,,我是自十八歲從顧葆性先生時候起,,就開始研究的,以后五十年來,,更是讀了再讀,,研究再研究,他的《傳習錄》與《大學問》這兩個小冊子,,真使我百讀不厭,,不知其樂之所止。 當年,,在湖南有位毛姓學生,,進入長沙第一師范學堂初始,,就以一篇研讀陽明心學的文章《心之力》,受到校長楊昌濟先生的器重,。沒錯,,這位毛同學,名叫潤之,。 還有,,陽明心學在日韓等東南亞國家也是非常的盛行。尤其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對王陽明的心學是推崇有加,。章太炎先生就說過,日本維新,,王學為其先導,。 據(jù)說,日俄戰(zhàn)爭時期,,日本的海軍元帥東鄉(xiāng)平八郎,一生隨身帶著一枚印章,,上面篆刻七個字:一生俯首拜陽明,。 圖片來源于度娘,地點在浙江余姚 那么王陽明的心學到底是什么呢,? 在解讀陽明心學之前,,先要把宋明理學,也就是程朱理學簡單的說一下,。程,、朱是指北宋的程頤、程顥(就是程門立雪的主人公),,還有南宋的朱熹,,他們創(chuàng)立了儒家的注解新說。 程朱理學自從元代之后,,尤其是朱熹,,他的《四書集注》和《五經傳注》,是科舉考試的指定參考書目,,是官學唯一的學術標準,,也是當時道德層面的至高準則,更是統(tǒng)治階級禁錮天下人思想的法寶,。 大家都知道,,程朱理學最核心的思想之一,就是“存天理,,滅人欲”,。那么天理是什么呢,?天理就是天地間運行的規(guī)律,在儒家思想中演變?yōu)橹敢说男袨橐?guī)范,。世間萬物都有天理,,人人都要遵循天理,才是正道,。 我們每個人只能遵循這個天理,,要把自己內心的私欲給消滅掉,而且這個私欲非但不能去做,,甚至連想都不能去想,。 舉例來說,男歡女愛,,是為了娶妻生子,,這是合乎天理的,也是這個社會運行,、人類繁衍的基礎,。但是當這個正當?shù)挠晕⒁环趴v,就不可以了,。你為了生理上的欲望,,去找情人,眠花宿柳,,那就是人欲的墮落,,道德的敗壞,人性本惡的體現(xiàn),。 正所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意思是說,,人心是危險難測的,,道心是幽微難明的。 所以,,程朱理學就認為,,既然人心是不可琢磨的,所以只能靠天理,,圣人之道來指引,,發(fā)揚善的一面,遏制壞的一面,。 這也就出現(xiàn)了那句被千萬人唾罵的:“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這話是程頤說的,,他認為人只能遵循天理,,而且要不惜一切代價,,包括自己的生命,要用生命去捍衛(wèi)天理,。 這就是把人的行為歸于外界的規(guī)則來指引,,要求你遵循天理去做事,克制自己的私欲,,圣人之言怎么說,,你就怎么做,不能有自己的私欲,,更不能去放縱自己,。 所以歷朝歷代的統(tǒng)治階級,堅定地把程朱理學作為官學的唯一思想,,就是為了把人性禁錮在這“天理”的條條框框之中,。 據(jù)說,程頤作為帝師的時候,,看到小皇帝偷偷折了一根柳枝,,就嚴肅的教訓皇帝:萬物復蘇,生命不易,,你怎么能折殺生命,,這是沒天理的啊,! 你看,連折一根花草,,都是不允許的,,都變成了人欲的惡。 總之,,程朱理學認為,,人是不可靠的,唯有用天理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要用外部的力量來指引,、指導人們的行為。 圖片來源于度娘 那么,,王陽明的心學對于這個“天理”,,又是如何界定的呢? 這里先說一個成語“格物致知”,。 王陽明在少年時期,,就立下宏愿,要成為“圣人”,。所以,,一開始他對于程朱理學是非常推崇的,,埋頭苦讀,遍訪名師,,曾求教于當時在程朱理學的研究方面,,如神一般存在的理學大師婁諒。 婁諒堅定的告誡王陽明:圣人必可學而至,。方法就是格物致知,。 因為朱熹認為,天理無處不在,,存在于這世界里的每一樣事物之中,,是自然之道。并且這天理已經被先賢圣人給覺悟了,,方法也傳承了下來,。所以我們只要追隨圣人之學,用圣人的方法,,去格物致知,。 格物就是我們只要有毅力和恒心,觀察研究每一件事物內在的道理,,就能參透,、明悟天理,到達天理的境界,。當你參悟天理之后,,再回去看各種事物,其內在的本質也是一清二楚,、纖毫畢現(xiàn),。 (這也是現(xiàn)代邏輯學中,歸納與演繹的方法,。) 王陽明同學聽完之后,,立馬就行動起來。在自家的院子里,,開始格竹,,就是全神貫注、心無旁騖的盯著一根竹子,。 結果,,七天之后,天理沒有被格出來,。倒是小王同志以咳嗽咳出血絲來,,人暈倒在地上而告終。這也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格物實驗——陽明格竹。 也就是這場格物的實踐,,讓王陽明開始了對程朱理學的質疑,。從而使王陽明重新思考,要另辟蹊徑,,最終超越了理學,,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陽明心學。 朱熹說“存天理,,滅人欲”,,他認為,要把仁義禮智信,,這些東西保留,,并且不惜一切代價,時刻恪守,。而人的情感與欲望,,尤其是私欲都是惡的,都要去除掉,。 王陽明提出的理論是“存天理,,去人欲”。雖然與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欲”,,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義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他認為,,人的性情、情緒,,還有感情,,都是我們的本能反應。是我們人類從先祖,,一代一代遺傳下來的基因,無法真正的除掉,,無非只是壓抑了自己而已,。 所以陽明先生是承認,人欲的合理存在,,他認為格物不但是要到達天理的終極目標,,還能幫助我們去格除不良的欲望。(為善去惡是格物) 圖片來源于度娘 那么,,陽明心學的奠基理論是什么呢,? 圖片來自公眾號天才捕手 心即理,心外無物 就是簡簡單單的七個字:“心即理,心外無物”,。 王陽明認為,,這個天理就在你的心里,從未離開,。所以探尋天理,,就應該從自己的內心中去慢慢地發(fā)掘出來。而不是認為自己的內心都是人性的惡欲,,去壓抑自己的內心,,只遵從先賢圣人之言,把自己陷在條條框框的教條之中,。 著名作家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中,,有那么一段金句:親愛的,外面的世界,,沒有別人,,只有自己。這句話激勵了很多人,,其實這就是源自心學的核心理論,。 在王陽明的心學著作《傳習錄》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公案,,叫“巖中花樹”,。 有一天,王陽明和自己的學生在郊外游玩,,有學生看到山巖中有株開了花的樹,,就問王老師:先生,你說心外無物,,那棵樹開著美麗的花,,如果我們沒有到這個地方來,沒有看到這花,,它就不開了嗎,?這花就不美麗了嗎? 王陽明的原文回答是這樣的,,他說:汝未來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汝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首先,,這段話中最關鍵的就是這個“寂”字,。古人認為,,失去了心中的價值歸屬、核心價值的崇拜,,沒有了精神依托,,這就是寂寞。 而后面的那句“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中的“明白”,。古人認為,,是把精神歸屬、價值宣示于大眾,,讓大眾明明白白的知曉與接納,。而在王陽明這里的意思是指,從內心明白確定這個精神,、價值的存在,。 所以,王陽明的“心即理,,心外無物”,,說的是一種價值存在。 那么這段話的解釋就是,,你沒有看到此花時,,此花在你內心的價值未被發(fā)現(xiàn),沒有歸屬,;當你看到此花時,,激發(fā)了你心中對于此花的價值和概念,它的顏色在你的心里被接納,,你明白確定了它的顏色和樣子,,所以此花早在你的心中,而非是你看到之后才明白的,。 圖片來源于度娘 有人說,,這是西方哲學的“存在即被感知”,也有人批評這就是唯心主義,。其實這兩者都不了解王陽明的境界,。 存在即被感知,是指看見花,,感覺到了,,花就存在;沒有看見,,感覺不到,它就不存在,。 而王陽明認為,,此花就一直在你的心里,,看見或感覺,就是一種激發(fā)和發(fā)現(xiàn)內心的這個概念(價值)存在,。 唯心主義是認為精神(意識)是世界的第一性質,,物質是世界的第二性質。精神高于物質的存在,。 但王陽明認為,,精神和物質是并存的,共同組成了一種價值(概念),。而心外無物,,就是這種價值一直存在于我們的內心之中。 并且當你明白了這種“心外無物”的價值存在之后,,就會產生強大的行動力,。 圖片來自公眾號天才捕手 知行合一 這個強大的行動力,在陽明心學中,,就叫作“知行合一”,。 大家都知道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吧,!其實他的原名叫陶文濬,,就是讀了陽明心學之后,變成了王陽明的忠實信徒,,把自己的名字改為陶行知,。 在中國哲學史上,一直是把知與行分開來的,,所以就產生了“知易行難,,還是知難行易”的大辯論。 而王陽明的心學,,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陽明心學認為,知與行其實是一個整體,。 當你知道了之后,,就會自然的去行動。如果你只是知道,,卻又做不到,,這就是典型的知行不合一。也就是你還是沒有真正的知道,。 比如,,有些人在談論的時候,表現(xiàn)的口若懸河,,看似非常精通的樣子,,但是到了動手實踐的時候,,卻做得一塌糊涂。因此被人看輕鄙視,。正所謂:知少言多不認錯,,遇到實操變慫貨。 王陽明自己對于知行合一,,是這樣詮釋的,。王陽明的愛徒,也是他的妹夫徐愛,,曾經問過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徐愛問:如今人們都知道對父母要孝順,,對兄弟姐妹要友愛,,大家都知道要孝悌友順??墒聦嵣?,做到的人很少。這是不是說,,知道與做到,,是兩件事情,怎么能合一呢,? 王陽明老師的回答:當你看到美色之后,,一定會眉開眼笑、心情愉悅,,這是你看到美色之后,,才決定開眉舒顏嗎?不是的,,是你一看到就內心歡喜,,眼眉自然舒展了。你的情緒反應與審美行為是一致的,。 所以,,孝悌也是一樣的,不是你認為自己要孝悌,,而是你與父母兄弟在一起時,,自然而然、自覺地就會去做出孝悌友愛的行動來,。也就是做到了孝與悌,,才能說明知孝悌。 王陽明認為,,是發(fā)自內心的想要去做,,而不是自己準備要去做,。 也就是你自己內心覺得孝順是天經地義的,是作為兒女就應該這么去做的,,與口渴了要喝水,人餓了要吃飯,,是一樣自然的,。 而不是在外人面前,為了彰顯自己的良善,,實際上只是為自己博一個“好”名聲,。記住,虛偽就是人性的惡欲,。 我們在很多報紙和電視新聞上面看到過,,有些子女在老人生前,不管不顧老人的生活,,卻在死后大操大辦老人的喪事,,也就是活著不孝,死了孝順,。這就不是真正的知孝悌,。 同理,試想一下,,在工作中,,是發(fā)自內心想要做,和為了做而去準備做,,這兩者之間,,你心理狀態(tài)的區(qū)別哈!或者說這件事情,,領導在與領導不在,,或有沒有KPI的指標,你的狀態(tài)是不是一樣呢,? 第二個問題,,徐愛又進一步的提問:古人分知、行兩個部分,,是不是希望人們有意識的對知與行分別加以研究嗎,? 王陽明一聽,頻頻點頭,,認為徐愛的悟性很高,。 他回答道:古人分“知與行”為二者,是因為世上有這樣兩種人,,一是全不解思惟省察,,懵然任意的行事(莽做),,二是茫然懸空、費盡腦筋的去思考,,卻不肯去做實踐(空想),。 所以,把事情想明白之后再去做,,這樣才不會犯大的錯誤,;行動之后要復盤與總結,這樣才會知道事情的真相,,真實的全貌,。 (知而后行無繆,行而后知始真) 圖片來源于度娘 那么,,又該如何去做到知與行的合一呢,? 首先,從心里知道到行為上做到,,只是知與行的階段,,接下來還要真正的合與一。 陽明心學的另一條重要理論:知是行之主意,,行實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實知之成,;已可理會矣,! 這里其實分為三步。 第一步,,是知到行,,就是理論結合實際,即知道了就會去做到,,并且做成功,。也就是說,知是行的指導思想,,行是知的展示過程和結果,。 第二步,就是這個“合”字,。就是把這個過程,,完全的融合在一起,要沉浸在其中,,知曉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步的過程,包括自己的感受與心路歷程。并且整個過程是自然而然的,,完全融合在一起,。 前面說了,思想上的知道是身體行為的開始,,而行為的結果又是思想上知道的成功展現(xiàn),。“知道”指導“做到”的每一個步驟和階段,,身體完全的清楚明白,,整個人都沉浸于這個過程之中,就是“合”,。 舉個例子,孔子年輕時,,學習音樂,。老師直接教他第一首琴曲,如何彈奏,,也不告訴他曲名,,只是讓他慢慢的練習。 一段時間之后,,老師聽孔子匯演之后,,認為孔子彈得不錯了,準備教他第二首曲子,。 可是小仲尼卻搖頭拒絕,,說:吾習其曲矣,未得其術,。意思是說,,這首曲子的技法與指法,我已經掌握了,,但是節(jié)奏與韻律,,我還不太明白,我要繼續(xù)練習,,先不學其它的曲子,。 老師一聽,覺得孔子,,這孩子有長性,,真心的不錯哈! 又過了一段時間,,老師再來聽,,發(fā)覺小仲尼已經非常的熟練,可以學習新的曲子了。 但是孔子還是拒絕了,,說:吾習其術,,未得其志。意思是說,,這首曲子的技法和節(jié)奏韻律,,我是完全掌握了,但是它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情感,,我還不清楚,,要繼續(xù)再練習。 老師覺得此時的孔子有點倔強哈,,小心走火入魔?。?/p> 再過了一段時間,,老師過來一聽,,不得了啊,小仲尼的彈奏水平,,已經和自己差不多了?。【妥尶鬃訐Q別的曲子學習吧,。 但孔子再次拒絕,,說:吾知其志,未知其人,。意思是說,,曲子的思想感情,我已經體會到了,,但是創(chuàng)造這樣的音樂,,會是個什么樣子的人呢?我還要再琢磨琢磨,。 過了一段時間,,老師再來的時候,就直白的對孔子說:我已經沒法再教你了,。 結果,,仲尼還是搖搖頭,說:吾知其人,,未知其類,。意思是說,這個人我大致明白了,,但是他的這首曲子,,想要表現(xiàn)哪一類人的感情想法,我還需要再體會一下。 最后,,當孔子完成這整個學習過程之后,。據(jù)說,彈奏的驚天地泣鬼神,,老師聽完失魂落魄,,因為他都沒想到會有這種境界。 仲尼還在彈完之后,,長身而立,,感嘆道:這首曲子,氣象博大,,浩浩蕩蕩,,作者此人皮膚黑黑,胳膊很長,,氣勢磅礴,,非周文王還有誰能作出此曲! 老師聽完,,大驚失色,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告訴孔子,,此曲就是《文王操》,。而孔子就是在不斷的彈奏過程中,去體會每一個過程,,感受每一個音符的用意,。是完全沉浸于曲子中,與此曲融合為一體,,最終參透這首曲子的終極奧義,。 當下的學校教育,很多人出了校門,,就把課堂上的知識都忘了,,這樣的學習,,無論你的學歷有多高,但是都無法真正的運用起來。這或許就是那句:“讀了很多的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最佳注解。 而真正的學習,,就應該像我們的萬世師表孔子那樣,,沉浸于知識之中,把自己與知識融合為一體,。這也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偉大之處,。 圖片來源于度娘 第三步,由“合”字,到最終的“一”,。也就是“知是行之主意,,行實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實知之成,;已可理會矣!”中的“已可理會矣” 我個人認為,,這句已可理會矣,,并不是簡單的這個道理我已經學會了。這個“理”字,,就是之前所說的天理,,是自然之道。而關鍵在于“會”這個字,,是會面,、到達。也就是當你把知識融會貫通,,沉浸其中時,,就能到達天理的境界。 《道德經》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一”就是自然之道,;分出陰陽兩極,,謂之二;陰陽融合,,成為第三種狀態(tài),,而這第三種狀態(tài)形成了萬物。 那么,,這個“一”,,在道家,叫作道,;在西方哲學中,,叫作本質;而在儒家,,就叫作仁,。隱約不可尋,但是一旦掌握這個至高無上的真理之后,,就能做到“隨心所欲不逾規(guī)”了,。 所以,,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也包含了道家的思想,。但是他對于這個“一”的解釋,,要比道家自然混沌的狀態(tài),更加的細致,,也更進一步,。 他認為這個“一”,也就是“天理”,,叫作“致良知”,,也是心學的終極目的地。關于這個良知,,在后面還有更為詳細的解讀,。 這里重點說一下的,“致良知”是一個價值性的歸宿和再出發(fā),。 之前說過,,陽明心學的“心即理,心外無物”不是存在主義或唯心論,。而是一種價值的存在,。 那么,這個“良知”其實早已在你的心中,,而知行合一就是你從知到行,,知道就會做到,此為第一步,。 進入到“行到合”,,沉浸其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思維指導行為的模式,,此為第二步。 再由“合到一”,,當你在這個融會貫通的過程中,,也就是合的狀態(tài),體會到天理的境界,,也就是“一”(良知)的狀態(tài),。從而觸類旁通的發(fā)掘出內心中巨大的潛能,再次出發(fā),,形成一個正能量的循環(huán),,此為第三步。 比如,,中國式過馬路,,往往并不是遵守交通法規(guī),,而是看有沒有交警在管理,又或是湊夠一小撮人,,讓汽車不敢前行,,就能過馬路了。 那么,,用知行合一的概念,,就是當你知道遵守交規(guī)是應該發(fā)自內心,是需要遵守的行為(知),。 那么在過馬路時,,就會按照信號燈來行事,而不是人多就一起過馬路了,,也不是忌諱會受到處罰,,用經濟損失來決定自己的行為(行)。 當你每次看到紅燈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停下腳步,,自覺的等待紅燈,知道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的行為,,已然形成一個本能的反應(合),。 此時,你就會對交通法規(guī)產生接納和認可,,那么當你遇到其他的交通行為時,,就會自然而然的遵守。如,,不逆行,、不亂停車等。同時也會遵守生活中的其他規(guī)則,,而且無須他人監(jiān)督,。(“一”或者說良知) (例子舉得不那么恰當,真的是水平有限,,請見諒哈?。?/p>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雖然王陽明認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行不通的,,因為他自己格竹格到吐血,,但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另一種的格物致知,,其要達到的“天理”,,就是知行到合之后的“一”。這需要你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實踐知與行的“合”(格物),,最終到達“一”(致知),。 朋友的書法作品,,已征得使用授權哈! 圖片來自公眾號天才捕手 心上學 &事上練 那么,,具體有什么方法嗎,? 有的,兩個,。 第一個,,心上學。就是在做事的時候,,先在自己的腦海里或者說心里面,,把每個過程都反復的想,把每一個動作,,還有會產生的情緒反應,,都進行一次次的預演。 比如,,學習開車,,把自己在開車時,要做的動作,,反復的先在腦海中操練幾次,,然后再上車進行實操,其效果一定會比你直接上車進行操作,,要好的多,。 同樣,王陽明本人也是如此,,他是當時整個大明朝有名的書法大家,。這當然和他出身書香門第有關,他父親王華是狀元及第,,在兒子的教育上,,自然不會馬虎。 但是在練習書法的時候,,王陽明就是先在心中運筆數(shù)十回,,然后才落筆,,寫在紙上,。 這也說明王陽明在年少時,就很有創(chuàng)新的天賦,,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著自己的方法,。 回到當下我們現(xiàn)代人,使用電腦居多,,現(xiàn)在親自動手,,拿筆在紙上書寫的機會越來越少,,所以一提筆就會寫錯字,字也寫得不好看,。 這就是因為我們現(xiàn)在提筆就寫,,沒有在心中有所默念與規(guī)劃,直接上手,,隨心所欲,,自然就會大概率的出錯。 而先在腦海中進行預演,,再進行實操,,不但會覺得順手,而且在復盤的時候,,還能作對比,。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與自己想象中的,,原來是有這樣或那樣的不一樣,。這樣還能加深大腦的記憶和熟練程度。 總之,,心上學,,就是先進行腦海中模擬,然后再動手操作,,最后復盤反思自省,。而且這個過程是反復循環(huán)的,因為在反思之后,,又是一次新的實操開始,。這也就是之前所說的知與行進行合的過程。 回到寫作的例子上來,,當你有了一個好的靈感,,在自己的腦海里,你可以不斷的進行構思,,把創(chuàng)意進行到底,。然后再把它寫出來,這是初稿,。 接著進行修改,,這還不是簡單的改正錯別字和標點符號,而是進行新的一次創(chuàng)作,,在初稿的基礎上,,尋找新的靈感,新的一輪構思和創(chuàng)作,。直到把想要表達的內容,,讓自己感到滿意為止,。 就像曹雪芹在寫《紅樓夢》時,開篇就說自己:批閱十載,,增刪五次?,F(xiàn)在的紅學專家都認為,何止寫作十年,,修改五次?。〔苎┣蹚某赡?,直到死亡,,都在對作品進行寫作和修改。這才成就了這本千古第一奇書,,四大名著之首,。 正如他自己的感慨: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回到王陽明,,他在軍事上面的成就,,也是非凡的。他剿滅匪患,,平定寧王叛亂,,都是經典的以少勝多,以臨時組建的烏合之眾來對抗強敵,,結果都是百戰(zhàn)百勝,,無往而不勝。 就是因為他把戰(zhàn)斗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在心里面模擬了無數(shù)次,,把各種可能發(fā)生的情況,,都做了預案。做到應對有策,,對癥施令,。 圖片來源于度娘 第二個,事上練,。 在王陽明悟道之后,,就開設學堂,教授他的陽明心學,。 其中有一個當?shù)氐墓賳T,,經常去聽王陽明講課,。有一次他就問王陽明:先生的課非常精彩,,我是受益匪淺,,想跟著您一起修行,但是我在府衙內的公務繁忙,,沒有太多的時間來跟隨你學習,,怎么辦? 王陽明老師一聽,,正色道:你聽了我那么多課,,怎么一點都沒有領悟到呢,其實工作即是修行,。 所以,,王陽明的事上練,不是簡單的練習,,是從不懂,,開始實踐練習,到熟能生巧,,最后融會貫通,。 最早的時候,王陽明是用火字旁的煉,,事上煉,。 這個煉,就是磨煉,。除了努力勤奮的做事之外,,還要不斷地精進與提升,達到更高層的境界,。就像那句“百煉成鋼”哈,! 那么,王陽明的事上練,,最關鍵的那個步驟,,也是第一步,是什么呢,? 是靜坐,。有點出乎意料吧。事上煉的重點,,居然不是馬上就去做事,,而是什么行動都不做,靜坐,。 首先,,儒釋道三家都非常講究靜坐,都有這靜坐的功課。 佛家的靜坐,,大家都很熟悉的,,就是“入定”,又叫禪修,。即“在外不著像,,在內不動心,定”,。 在外人看來,,他是完全不想,對他自己而言,,叫作非想,。是不想,也不是不想,,就是非想非不想的境界,。成語“想入非非”就是來源于佛陀靜坐時,超越非想非非想的玄妙狀態(tài),。 而心學的靜坐,,核心是“為己”。王陽明的忠實信徒曾國藩也很喜歡靜坐,,他自誡:每臨困厄之時,,便靜坐以自梳其心。 意思是說,,在人生困頓,、遭受厄運的時候,讓自己安靜下來,,把自己那顆放逸沖動或是逃避膽怯之心,,給梳理出來,讓自己的心態(tài)恢復平靜和理性,,從而能夠心平氣和,、平心靜氣的把事情繼續(xù)做下去。 這也印證了之前,,知行合一的核心理論:“知是行之始,,行實知之成 ”。在行動之前,,要去思考,、覺察到內心中情緒化的感性狀態(tài),重新明確當初自己的那顆初心是什么,。再理性的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結合客觀環(huán)境中的外在條件,,做出自己的選擇。 這里的靜坐,,不但是思考與規(guī)劃自己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平復自己的情緒,,讓理性回歸,,不被感性和私欲,,影響了自己的判斷和決定,。 這也是當下最膾炙人口的那句雞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真諦哈! 而王陽明自己在論述事上煉的理論,,是這么說得:是徒知靜養(yǎng)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臨事,便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意思是說,只知道靜坐修養(yǎng),,而不去覺察自己的內心,,克制自己的情緒與私欲,那么遇到事情的時候,,你還是會驚慌失措,、不知道該怎么辦。所以,,人要在具體的事情上去磨煉,,不斷的反思和精進自我,方能做得好,,立于不敗之地,,思考的越詳細,行動就越從容,。 所以,,陽明心學中的靜坐是一種實學,不是僧道坐的枯禪,。心學的靜坐是做事的開始,,是內察反省自我,是為了更好的做事,,做成事做好事,。 因此,靜坐必須要和做事結合起來。 圖片來源于度娘 具體而言,,事上練也有兩個智慧點:一是洞悉全局,;二是敢于擔當。 當王陽明被朝廷調任江西廬陵縣令,。第一天上班,,就被上千鄉(xiāng)民給圍住了,現(xiàn)場的叫喊聲音震耳欲聾,。換成一般人肯定被嚇得驚慌失措不知所終,,而王陽明卻一點都沒有惶恐心亂,甚至還有一點點小興奮哈,! 因為此時不就是最好的事上練的機會嘛,!所以這位王大人就靜靜地坐在那里聽,收集與分析鄉(xiāng)民的訴求,。很快他就明白了,,原來這一千多鄉(xiāng)民是要求取消一個叫做葛布稅的稅收。 而這個葛布稅是由王陽明的上級,,吉安知府與內宮的監(jiān)稅太監(jiān)一起制定出來的,,是巧立名目、大肆搜刮老百姓的財產,,中飽私囊,。因為廬陵縣從來不生產葛布,何來的這繳稅項目呢,! 王陽明在洞悉了這個稅種的前因后果之后,,立刻做出決定,當即宣布今年廬陵縣免去這個葛布稅,。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王陽明,第一天在公堂之上,,就遇到上千人的群體告狀,,而且這事還涉及到上級領導的利益。你會不會瞻前顧后,,患得患失呢,?是堅守正義,還是欺下瞞上呢,? 而你有沒有魄力,,當即做出得罪上司的舉動呢? 王陽明作為心學大師,,肯定不會只有匹夫之勇,,去意氣用事啦,! 因為事上練的第二個智慧,就是勇于擔當,,迎難而上,。逃避與拖延,又怎么會得到磨煉與自我提升呢,?所以,,當人群散去,王陽明立馬就給吉安知府和宦官王稅監(jiān)寫了一封信,。 主要有四個意思,,一是你們制定的這個稅收不合理,并且錢都被你們中飽私囊了,; 二是現(xiàn)在廬陵老百姓被逼的流離失所,,有群聚為盜,,快到了官逼民反的地步,; 三是人心都是肉長的,人都有仁慈心,,做領導的要體恤百姓,; 四是結尾很硬氣,我已經免了這項稅收,,有什么事就沖我一個人來,,即使是罷免歸田,我都認的,。 結果,,信送上去之后,吉安知府沒有回應,。到了年底,,也沒有來催收,也就是這個葛布稅自此就被自行的免掉了,。 有熟悉明史的朋友會說,,這其實也不全是心學的力量吧!王陽明本身就出身于高官家庭,,他父親王華此時是中央政府的二品大員,。同時,王陽明的心學在這時候,,已經傳播開來,,被無數(shù)的粉絲擁躉,其中不乏地方上的封疆大吏和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員,。 也就是說,,王陽明本身的人脈也是非常廣泛與深厚的,,所以小小的吉安知府和王太監(jiān),自知惹不起,,也就偃旗息鼓,,不敢肆意妄為了。 圖片來源于度娘 那么,,王陽明在廬陵縣的日常政務上面又如何呢,? 在王陽明之前的縣令,叫許沖,。他在廬陵知縣這個崗位上,,是被累得奄奄一息的,最后離任,,就是因為身體被累得垮掉了,。 其中的原委,還真不是廬陵縣的外部環(huán)境貧瘠,,需要他花大量的精力和體力,,去奔波扶貧、治匪剿亂,。而是廬陵老百姓比較的彪悍,,老百姓的訴訟意識很強烈,動不動就去縣衙擊鼓告狀,,縣令大老爺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狀紙,。 而絕大部分告狀的內容,都是瑣碎的不能在瑣碎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外乎是家人之間的嫌隙,,鄰里鄰居的矛盾。一些債務糾紛也只不過是他借我一頭蒜不還,,害得我現(xiàn)在吃面沒有蒜頭調味哈,! 你說,王陽明有強大的人脈可以擺平葛布稅,,這不算什么高明的手段,。那么,面對這些亂七八糟的官司,,他的事上煉,,又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就是洞悉全局,,也就是調查研究。史書記載:“蒞任初,,首詢里役,,察各鄉(xiāng)貧富奸良之實……”。把廬陵縣內的經濟與文化情況,,貧富情況,還有當?shù)氐拿耧L民俗,、人性習俗,都弄得清楚明細,。 然后,,就是敢于擔當,迎難而上,。也就是制定具體的解決方案,。 大致有三個措施。第一個措施,,限制狀紙的字數(shù),。你要擊鼓告狀,這是你的權力,,但是上告的原因,,你必須限定在六十個字以內,,不能洋洋灑灑的,,弄個上千言的一篇文章,看了許久,,都是虛詞,,半天說不到正事上去,看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只是為了一頭蒜,、幾根蔥啦,又或者你家的雞吃了我家的菜哈,! 順便說一句,,上面提到的廬陵縣民風彪悍,是指文風彪悍,,并非是好勇斗狠,。當?shù)氐娜耍瑥男≈匾暯逃?,所以普遍文化水平高,,法律意識強。 你要知道,,江西廬陵自古是人才輩出啊,。自隋文帝興科舉之后,,廬陵總共出過三千多位進士,二十一位狀元,。唐宋八大家的歐陽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大明第一才子解縉,,都是出自廬陵的牛人,。 別看這個小舉動,能夠節(jié)約王陽明大量的政務時間,,他可以很快的看完狀紙,,然后分出事務的輕重緩急,實施第二個措施,。 第二個措施,,拖,就是把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往后拖,。王大人是心學大師,肯定不會拖延,、逃避困難的哈,。他專門寫了一個告示,告訴老百姓:我身體不好,,所以重要緊急的事情馬上辦,,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那就以后有了空閑再說,。 這其實就是經典的時間管理,,同時也是處理縣衙政務的方法。重要緊急的事情馬上辦,,重要不緊急的事情花時間辦,,緊急不重要的事情授權找人去辦,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有空再辦,。 比如,,借蒜不還,你真的受理去調解,,這就真的是浪費時間,,花大力氣辦小事。而你拖一拖,,說不定過幾天之后,,鄰居突然想起了這事,,又或者他的地里也長出了新的大蒜,,他自然就還你了,甚至是借你一頭,,還你兩頭哈,! 第三個措施,改變政策,,就是改變什么事情都由縣令來評定的規(guī)則,。尤其是那些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長時間拖著不辦,,肯定也不是事,,說不定雙方的矛盾會越積越大,造成惡性的后果,。 那么,,王陽明就建造了兩個亭子,分別叫“申明亭”和“勸善亭”,,并由老百姓自己選出當?shù)氐泥l(xiāng)紳鄉(xiāng)賢,,德高望重的老人,來管理這兩個亭子,。 也就是讓這些鄉(xiāng)紳鄉(xiāng)賢來調解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類似于現(xiàn)在社會的社區(qū)居委會的作用,。授權讓別人來處理那些緊急不重要的事情,,甚至是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 這一做法不但解放了王縣令的時間和精力,,還改變了當?shù)氐纳鐣L氣。 因為“勸善亭”有表揚彰顯好人好事的功能,,類似于現(xiàn)在的光榮榜,。所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當?shù)厝酥饾u形成了善良淳厚的風氣,,最明顯的就是訴訟之風日減,。 圖片來源于度娘 圖片來自公眾號天才捕手 致良知 最后,陽明心學的總綱與核心,,也就是精華中的精髓,,三個字“致良知”。 知行合一的這個“一”,,之前說過,,就是天理,自然之道,。 而王陽明把這個天理,,叫作致良知。并且王陽明認為這個致良知,,是沒有止境,,是結束也是開始,是一個再循環(huán),,可以不斷的升華,、不斷的成長的過程。這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追求,,不是功成名就,,不是位極人臣,而是自我成長,。 陽明心學的良知,,源于孟子。孟子曰:不學而能為之良能,,不慮而知為致良知,。意思是說,這個良知良能(天理),,人間的大道,,是一個人內心本來就有的,是不用去學,,不用去思考的,。 而王陽明的心學進一步認為,由于現(xiàn)實的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各種欲望,、情緒,、不良的習性蒙蔽了這個內在的良知,所以我們才要去致良知,。尋找和到達良知良能的境界,,不停的去磨煉它,升華它,,形成一個正能量成長的循環(huán),。 這也是再次闡釋陽明心學的奠基理論:心即理,心外無物,。 良知就在你的心里,,不在心外。所以,,陽明心學一直宣揚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人人皆有良知,只不過是被蒙蔽了,。 在《傳習錄》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王陽明在上課,,對著講臺下的學生說: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圣人的存在,只是自己不自信,,把這個圣人給推到埋掉了,。(人胸中各有個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那個于中同學啊,你的胸中就是一個圣人,,你就圣人?。。栃刂性惺ト耍?/p> 這位叫于中的同學趕快地站起身來,,躬身作揖說:學生不敢當,,不敢當,我哪是什么圣人啊,,唯有老師您才是圣人,學生愿只身永遠追隨著您,。 王老師正色道:這圣人就是你自家原有,,一直在你的胸中,有什么不敢當,你干嘛要推掉呢,?(此是爾自家有的,,如何要推?) 于中同學還有一味的作揖辭謝,,口稱不敢不敢,。 王老師又說:這圣人我們每個人都有的,何況是你于中啊,,你為什么要謙虛起來呢,,這不需要你謙虛的,因為就不是謙虛的事情,,你確實心中就有圣人,,你就是圣人!(眾人皆有之,,況在于中,,卻何故謙起來?謙亦不得). 到這時候,,于中頓時開悟,,笑著接受:我就是圣人。(于中乃笑受) 其實,,王陽明嘴上說是圣人,,但實質上就是我們每個人內心中的良知。只是說成圣人,,讓人更容易理解,。 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或者感覺不到這份良知,,這是因為你被現(xiàn)實所遮蔽,。包括你的欲望、情緒,、紛繁復雜的各種關系,,還有利益的算計,給蒙蔽了,。 就像前面不亂穿馬路的例子,,遵守信號燈的規(guī)則(良知),一直在我們的心里,,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但是因為貪圖便利和時間上的快捷,這個良知就被我們給蒙蔽了,,形成了湊夠一群人就能過馬路的惡習,。 所以,,陽明心學,就是要教導,、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良知,就在你的心里(心即理,,心外無物),,然后去心上學和事上練,從靜坐到實操,,再復盤反省,,不斷的循環(huán),提升自己,,去找到,、去感悟、去擁抱屬于自己的良知(致良知),。 讓這個良知成為自己人生前行的指引和價值統(tǒng)領,。 有了良知這盞明燈,你就會看清這世界的各種關系,,各樣事物,,也能清晰透徹的理解自己,接納自己,,達到儒家的“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的境界。 圖片來源于度娘 對于王陽明“人人皆是圣人”的觀點,,還有一個故事,,能夠充分的來說明。 有一天,,王陽明在與學生講課的時候,,突然有衙役來報告,說是抓住了一個兇狠殘暴的江洋大盜,。 王陽明一聽,,就對學生說,走吧,,我們一起去看看,,其實強盜身上也是有良知的。 到了公堂之上,,王陽明升堂,,令人把犯人帶上來。這個強盜狂傲蠻橫的很,,根本不畏懼刑法,。一開口就是要殺要剮隨便,,老子十八年后還是一條好漢,。 當時,,正值六月天,氣溫很高,。王陽明就說:天熱,,你滿頭大汗的,把衣服脫了吧,! 這個強盜根本不把王大人放在眼里,,立馬就把衣服脫了,露出強壯的上身,。 王陽明又說:那把褲子也脫了把,! 這個強盜滿不在乎的直接把外褲也脫了,露出一臉不屑的神情,。好像在說,,老子天不怕地不怕,看你這個大老爺,,能拿我怎么辦,! 王陽明接著說:既然你這么有本事,那把內褲也脫了,。 此時,,只見這個強盜臉色大變,立刻大聲吼道:要殺要剮隨你,,但這事我不會做的,。 王陽明哈哈一笑,對著自己的學生,,也對著這個強盜,,開口說道:這一刻,你這個盜匪就是圣人??!因為此刻你內心產生了羞恥之心,不愿意做出違背自己內心的事情,,這就是你內心的良知,,與圣人無異。 重要的事情,,再次說一遍,,致良知是一個正循環(huán)的過程。那么,,從不肯脫內褲而感知到自己的羞恥心,,接下來就會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發(fā)現(xiàn)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能褻瀆,,連外褲也是不能隨意脫掉滴…… 這里解釋一下,,王陽明并不是隨意想出讓這個強盜脫衣服的點子,來作為他的教學案例,。 而是他對被扒掉褲子,,是有著痛徹心扉的經歷。 當年王陽明在初入官場的時候,,就得罪了大太監(jiān)劉瑾,,被這個心理陰暗的劉公公施以重刑,拖出午門,,廷杖四十,。 在大明朝,廷杖制度,,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創(chuàng)立的,。最初只是一種侮辱朝廷命官的手段。 所以當時的錦衣衛(wèi)下手不重,,在行刑打屁股的時候,,是可以穿厚實的褲子,甚至你人緣好的話,,還可以在褲子里面墊上護具,。因為只是以精神侮辱為主,并不是施以肉體的痛苦,。 而從這個心理變態(tài)的大太監(jiān)劉瑾開始,,他規(guī)定廷杖時,要扒掉褲子,,光屁股的接受刑罰,。 并且劉瑾控制的錦衣衛(wèi),行刑之人的手法,,可以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據(jù)說他們在訓練時,在一塊磚頭上,,放一張紙,,也有說是皮革的,如果受罰之人花錢賄賂了,,可以只聽得板子噼里啪啦的震天響,,但是紙不破,磚也不破,,人當然也是安然無恙的,。 如果受罰之人沒有花錢,,又或者劉公公點名要狠狠的打,那就是上面的紙依然不破,,但是下面的磚頭碎了,。 可憐當時的王陽明,他是被劉瑾點名要狠狠的打,,結果四十大板之后,,血肉橫飛,都沒有一塊完整的皮膚,。然后還被扔進錦衣衛(wèi)的詔獄。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當時劉瑾并不是主要針對王陽明的,只是想通過懲罰王陽明來逼迫,,王陽明的父親王華,,讓他歸順自己。但是王華保持了中國讀書人的氣節(jié),,誓死不從,。所以兒子王陽明才會受到如此慘痛的刑罰。 不管怎么說,,在紫禁城的午門,,被扒掉褲子,重責四十大板的王陽明,,對此肯定是一輩子無法磨滅的傷痛,,能夠深深的體會到這種赤裸下身的羞辱,是多么的痛徹心扉,! 圖片來源于度娘 如果“人人皆是圣人”,,那么為什么大千世界,圣賢就這么寥寥可數(shù),,絕大部分人還是整天渾渾噩噩的,,難以達到智慧的境界呢? 王陽明有這樣一段名言:圣人之心,,纖翳自無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駁蝕之鏡,,須痛加刮磨一番,盡去其駁蝕,,然后才纖塵即見,。 意思是說,,圣人的心,就像一面通體透明的,,沒有絲毫塵垢的鏡子,,可以清清楚楚的映照出山河明月,映照出自己的內心,,映照出他人的思想和行為,;而常人之心也是一面鏡子,但是上面都是污垢銹跡,,不再明亮,,所以映照不出萬事萬物。 所以,,只有去修煉,,痛加磨礪,真正的知行合一,,去掉那些污漬銹垢,,才能達到圣人的境界,纖塵即見,,把世間的所有事物,,看得明白通透。 其實這點和現(xiàn)代心理學有相似之處,,心理咨詢就是一個咨詢師用自己專業(yè)的知識,,幫助來訪者化解內心的不合理信念,改變不良的情緒反應,,使其回歸到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即助人自助。 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素養(yǎng),,去映照出對方行為的偏差,,去除他心中的斑垢駁蝕,讓他知道自己之前的思維模式是錯誤的,,然后自發(fā)的產生改變的熱情與動力,。 這才是真正的心理咨詢術,不是操控和洗腦,。行為的改變從來都不是在威逼利誘之下,,做出的妥協(xié)和服從。 所以說,,陽明心學最大的作用,,就是在修煉知行合一的過程中,到達自己的良知,去看見自己,,看見他人,,看見萬物,看見世界,。 同樣,,知行合一也是你發(fā)自內心的想要完成的目標。當你處于這種狀態(tài)的時候,,外界沒有任何言行或外力能夠影響到你,,你的身體會集中全身的力量和智慧,鍥而不舍,、永不放棄,、勇往直前的,去完成這個目標,。 這里還一個周瑩拜師的故事,。浙江永康有個年輕人叫周瑩,他先是在王陽明的弟子應元忠門下學習心學,。 但是他總覺得自己沒有真正的明白什么是知行合一,以及如何去做到知行合一,。 聽說,,王陽明此時被朝廷任命為南贛巡撫,在滁州廣開學路,。所以二話沒說,,帶上仆人,和足夠的盤纏,,一路向南,,去滁州尋找王陽明求教。 一路上,,舟車勞頓,,有的地方還要徒步而行。結果主仆倆人都生病了,,周瑩在兩人都大病初愈之后,,先讓仆人回家。自己一個人只身上路,,歷盡千辛萬苦,,磨難重重。 要知道周瑩是一個富二代啊,,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苦難與艱辛,,但還是意志堅定的趕到了滁州,面見賢師王陽明,。 王陽明在見周瑩的時候,,就問他:你跟隨應元忠學習心學,,難道他沒有盡心教你嗎? 周瑩一臉誠惶誠恐的回答:應老師教得很好,,理論我都知道的,,但是對于如何去實踐知行合一,我心里還是不太清楚,,所以我不遠千里,,一路風塵奔波,來親自向您求教,。 王陽明一聽,,會心一笑,道:周瑩,,你這個學生,,我收下了。但你不用學了,,現(xiàn)在可以回家,,你已經掌握了心學的精髓。 隨后,,王陽明詳細解釋道:周瑩你千里迢迢,,從永康到滁州,一路之上,,遭遇生病,,路上又不太平,歷盡磨難艱辛,??赡軇e人都已經放棄了,你卻堅持不懈的一路來到滁州,。 這就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就是典型的事上練。 你堅定要來滁州的決心,,這就是知,。 有了這個指導思想,你能排除萬難,,用盡一切辦法,,遇水坐船,逢路行走,,這就是行,。 當你和仆人生病,你讓仆人先行回家,而你自己完全的沉浸在這個目標里,,矢志不渝,,不畏困難險阻,堅定不移的來到我這里,,就是合,。 而這么做,就是為了追求你真正的良知,。(也就是一),。 所以,周瑩你已經完全掌握了心學知行合一的智慧,。 圖片來源于度娘 那么,,人人皆是圣人,人人皆有良知,,這個陽明心學的致良知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呢,? 就是讓人們聽從自己內心光明的指引。而這個“光明”的涵義,,是我們人類歷史積淀下來的智慧,、道德與靈性的自覺(自律)。 所以良知不同于良心,。 良心是善良的表現(xiàn),,是發(fā)自內心的,遵守公序良俗,,想要與人為善,與萬物和諧,。 但它并不能指引你的人生成長,,不能建立起你人生的大格局,不能讓你與這世界天人合一,。 而良知是你內心真正的光明,,是你身上流傳的文化基因,指引著你追求人生的終極目標,,是你人生價值的體現(xiàn),,沒有什么困難與挫折能夠阻擋。 總之,,良知包含良心,,高于良心。 致良知的方法,,無他,,就是事上練。越是困境中的事上練,越能夠達到真正的良知,。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說過:苦難是人生的最好試金石,。 這句話其實也是對于致良知的最好闡釋,無論你身處什么樣的環(huán)境,,尤其是在生活的艱難困境中,,只要是你堅持的信念,絕不放棄的目標,,這就是你的良知,。 但凡你放棄了,在苦難面前屈服,,這就不是你的良知,,或者說又被污漬銹垢給蒙蔽了。 如果周瑩吃不了苦,,在病愈之后,,和仆人一起回家了,那么他再精通陽明心學,,把《傳習錄》倒背如流,,這都不是真正的掌握了知行合一,更達不到致良知的境界,。 后來,,王陽明自己也說:良知之說,自百死千難中來,。 也就是說,,要從困境、艱難中去悟得良知,。越是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越能證明內心良知的存在。 只要你不放棄,、不拋棄,,堅定不移的前行,這就是良知的力量,。 良知會指引著你一路前行,,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你的智慧和行動力,,在做事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的出現(xiàn),,幫你排除艱險,,直到你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目標和意義,。 這就是我們所有人的人生大格局。 圖片來自公眾號天才捕手 天泉論道之四句教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那么,,陽明心學的宗旨又是什么呢? 王陽明在自家的小橋上,,他說了四句話,。此橋名為天泉橋,所以史稱“天泉論道”,。 這四句話,,也是心學的核心四句真言: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此四句教,,就是陽明心學的大總結,、大升華,也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 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理學高人,,是聰明還是愚笨,這四句真言都是適用的,。它是一個普遍性的思想與行為的指導,,是陽明心學的精髓。 圖片來源于度娘 第一句:無善無惡是心之體,。這是一種世界觀,。世界觀是指人與天地、人與自然,、人與宇宙的關系。 西方哲學有一種說法,,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赤子之心,。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外部環(huán)境的改變,,逐漸的迷失了自己的那顆赤子心,。 而王陽明早在五百年前,就指出無善亦無惡,,就是我們的這顆赤子之心,。 世俗的善與惡,,是一種外界的評判標準,甚至在更多的時候,,是以自己的好惡來評定的,。而且這種善與惡在不同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下,是可以轉換的,。 王陽明有一個學生叫薛侃,。有一天,在花園里除草,,這些雜草除了又長,,再除再長,真的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導致薛侃惱怒不已。 王陽明就因勢利導的去問薛侃:你覺得這草是好還是壞呢,? 薛侃立馬回答道:肯定是壞的,,都是惡草,阻礙香花綠葉的生長,,所以它們都是惡草,,要除惡務盡。 王陽明微微一笑,,又問道:那么這些惡草,,生長在一個荒山禿嶺,點綴山色,,那這草是不是還要除干凈呢,? 薛侃聽完,想了想,,說:那當然不用除掉啊,,留在山上生長,說不定又是一片自然風光??! 王陽明此時變臉,正色道:那說明這個草沒有絕對的好或壞嘛,! 只見薛侃還是有點納悶和不解的樣子,。 王陽明就繼續(xù)開導他,問:黃金是好還是壞呢,? 薛侃面露喜色,,回答:金子當然好啦,人人都喜歡??! 王陽明眼神詭異的看著薛侃,,又問:如果這塊金子在你的胃里呢? 薛侃馬上恐懼的說:那就是壞事了,,吞金會死亡的,。 王陽明和藹的再教導說:農民施肥的肥料,在你眼里是厭惡的,,味道是難聞的,,但在田里對于莊稼是最好不過的了。所以凡事不能以自己的喜好來評定善惡,,不要簡單地以自己的標準,,去看待萬事萬物。 用道家的觀點,,天地未分之時,,世界一片混沌。其實我們人也是一樣的,,在媽媽的子宮里,,嬰兒的心中無善無惡,整個人與媽媽融為一體,。 當世界開天辟地之時,,當嬰兒來到這個現(xiàn)實的世界上,就開始月有陰晴圓缺,,人也有了喜怒哀樂,。 所以道家的老莊,用順其自然來指引人與世界的關系,。 而王陽明用“無善無惡是心之體”來進一步的闡述,,人與天地自然、人與宇宙萬物的關系,。 你唯有先保持無善無惡的心態(tài)(本體),,才能去接納、包容這世間的一切,,才能客觀公正的看待萬事萬物的存在,。最終,與整個宇宙和諧相處,。 所以,,陽明心學不同于西方哲學中的“存在即是合理”,因為存在只是合理的,,但你還是會有好惡的情緒在其中。 而陽明心學的“心外無物”,,無善亦無惡的狀態(tài),,才是真正能夠讓人與天地自然和諧的大道,。 圖片來源于度娘 第二句:有善有惡是意之動。這是一種人生觀,。人生觀是指人與自己的關系,,如何與自己相處的方式。最終,,達到自我和諧,。 有善有惡是你思想在活動。前面已經說過了,,善與惡是我們受到外界的影響,,所產生的人為評定。 而當我們產生好惡的情緒時,,就是我們對于外界信息作出的反應,,是我們內在“意念”的外在表現(xiàn)。 這句真言,,關鍵的是對于“意”的解讀,。 是本意,是我們的思維方式,,是我們的內心想法,,也是我們應對世界萬事萬物的行為指引。 我們人類雖然是這個地球上,,萬物之靈長,,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精神文明與先進的科學技術,但是戰(zhàn)爭,、殺戮,、貪婪、私欲橫流,。這些都是“意之動”,,是我們內心真實的意念與想法,在指導著身體去行動,。 所以,,當你是被良知所指引著前行,還是良知被蒙蔽之后,,跟隨欲望隨波逐流,,這就是你的人生觀。 而人生觀的最高境界,,就是自我和解?,F(xiàn)在流行一個詞叫做“原生家庭”,很多人都把自己當下的不幸,,歸咎于自己童年時,,父母的不盡責,,然后整天怨天尤人,把自己活成一個讓人厭惡的巨嬰,。 其實真正擺脫原生家庭的困擾,,就是我與自己的和解,接納父母是愛孩子的,,只是他們也不懂得正確的方式,,因為在父母的童年,他們的父母也是這樣對待他們的,。 然后,,慢慢地開始接納自己,知道自己是被愛的,,是值得愛的,,達到我與自己的和諧。最后改變這種代際傳遞的模式,,給你自己的孩子,,一個溫馨、充滿愛的家,。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皆是你的“意之動”,。 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這是價值觀,。是我與他人,、社會相處的智慧。 前面說了,,善惡是我們內心對外界信息產生的思想活動,,那么如何去評定這善惡的標準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致良知,。用良知來判斷與指引自己的善惡,或者說是好惡,。 也就是,,我們要聽從自己內心光明的指引,不要被外界的信息,,給影響了自己的思想,、思維,遺失了那顆赤子之心,隨波逐流,,最終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 所以知善知惡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去達到“一”,也就是良知,。 王陽明在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后,,朝廷不但沒有論功行賞,反而是猜忌與誣陷王陽明要造反,。 此時王陽明的奶奶又去世了,,父親也病重。他先是上疏請假,,朝廷卻不予理睬,。王陽明就決定棄職回家,什么都不管了,,直接打包回家,。 按照朝廷的法規(guī),這是不允許的,。就像現(xiàn)在的公司企業(yè),,不論請假還是離職,都是要有一定的流程,。 同時王陽明的下屬與學生,,也勸說道:現(xiàn)在的朝廷對您不利,如果您就這么一走,,說不定就坐實了您畏罪潛逃,,是朱宸濠的同伙。同時您不管不顧,,放下手頭的工作,,一心想著回家,也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是不是太執(zhí)念了呢,? 王陽明想了想說:我的良知告訴我,現(xiàn)在親情足以讓我放下這一切,,我和親人之間的感情,,才是最基本的人倫人性,是良知中最光輝的東西,。如果連這點親情都沒有了,,其他的責任、義務、名譽,,還有什么必要呢,?! 之前朱宸濠反叛國家,,這是民族受難的時刻,,去平定內亂,這是良知,。而到了現(xiàn)在親情才是我良知中最重要的光輝,。 這個故事就直白的解釋了,當你對社會,,對親人,,對他人,能夠做出什么樣的價值,?在大是大非面前,,你又會做出什么樣的取舍?在名利地位的誘惑下,,又將會有什么樣的抉擇,? 這些都是你個人的價值判斷,指引著你的人生選擇,。 圖片來源于度娘 第四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方法論,。是心學實踐與行動的層面,,也就是如何去事上練,去內察與反思,,進入精益求精,、不斷提升自我的正能量循環(huán)。 所以,,沒有經歷過煩瑣事物的磨煉,,沒有經歷困難挫折得到的“致良知”,都不是真正的“致良知”,。都是浮于表面的,、虛而空洞的東西,更無法帶你進入“合一”的境界,。 這也是王陽明反對朱熹的格物致知的原因,,認為這是空想,沒有實踐,。 所以王陽明定義的格物就是事上練,,在做事的過程(格物)中,處處反省與內察自己。 這才是陽明心學誠意正心的格物致知,。 有一天,,王陽明在衙門口,遇到一位老漢,,他缺錢想把自家的地,,賣給王陽明。 王陽明笑笑說:你缺錢的話,,我可以借給你,,但我現(xiàn)在沒有買地的打算。再說了,,我趁你缺錢的困難時候來買地,有點趁人之危??! 過了些天,王陽明帶著自己的學生,,外出郊游,。在城外看到一片田地,覺得這塊地的風景靈秀極了,,而且風水也特別的好,。 王陽明就感慨道:這塊田地太好了,如果在這個地方建個書院的話,,真乃讀書之妙地也,! 這時候,旁邊有個學生笑著走過來,,對王老師說道:這塊地就是上次那個老漢要賣給你的,,你只是借錢給他,卻沒買地,,現(xiàn)在他已經把地賣給別人了,。 聽完這話,只見王陽明眉頭緊皺,,一副懊悔不已的樣子,。 他立刻對學生說,不要管他,。然后,,自顧自的盤腿靜坐。 坐了好半天,,才見王陽明恢復常態(tài),,面色平靜,笑著對學生說:剛剛聽到這消息,我內心后悔和惱怒,,這就是我的貪婪和私欲,,在影響著我的思維和行為。所以我需要靜坐,,反思與內省,,去把這私念給格去。 這就是追求致良知的表現(xiàn),,在利益得失的面前,,覺察到自己的真實狀態(tài)。 你看即使是王陽明,,在遇到事情的時期,,也是會有情緒的波動。所以時時要反省,,一點一點的反思,,把良知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指引著自己走向光明的成長之道,。 由此可以得出,,陽明心學的格物,就是在靜坐中,,也就是讓自己處于理性的狀態(tài),,去覺察自己產生了什么樣的情緒,是懊悔,、憤怒,,還是悲傷、無奈,。 然后,,自己是怎么會產生這種情緒的,內心中的真實需求又是什么,。 同時,,再判斷自己的需求,是不是內心的私欲,,此時我內心中的良知又該是什么,。 最后,良知會指引著我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和行動,。 這里解釋一下,,良知與習性的區(qū)別。 再次重申一遍,,良知,,就是知行合一的終極表現(xiàn),,是人生的終極目標,指引著你的思維與行為,,是你發(fā)自內心的熱情與追求,。 就像之前王陽明審的那個強盜,哪怕他已經做了許多十惡不赦的壞事,,已經是惡貫滿盈的壞人,。但是在內心的良知指引下,還是知道不能脫掉自己的底褲,。這是自己最后的尊嚴,。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是包含在陽明心學之中的,。只是王陽明認為,這些東西早已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里,,也就是良知,,所以我們人人皆是圣賢。 而我們普通人的良知,,或多或少的被外界的信息所影響了,被蒙蔽住了,,才需要通過知行合一去追尋,,去發(fā)掘,去達到這個良知(致良知),。 那么,,習性就是我們的習慣,是我們行為的日常表現(xiàn),。 西方心理學有一種觀點,,那就是你現(xiàn)在的一切都是由你的習慣造就的,也就是你的習性決定了你的生活,。 你的成功是因為你有好的習性,,你的失敗是因為你有壞的習慣。而且習慣的力量巨大,,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影響著你的行為,。 但是習性沒有是非標準,就是你內心的欲望,,是你身體的需求,。 比如,現(xiàn)在的社會,,幾乎所有人都被手機給捆綁著,,似乎離開了手機,,整個人都會覺得不好,心神不定的,。到了晚上,,眼睛都困的睜不開了,還要再刷一遍微博,、微信,。 這也導致了很多年輕人,眼睛不行,,身體變差,,大量的吸收垃圾信息,從而蒙蔽了內心的良知,,也迷失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意義,。 所以,陽明心學的格物,,就是指引我們解決習性的問題,。 通過事上練,和靜坐的覺察和反省,,確定好的習性,,把它融入到知行合一的過程中,變成自己追尋良知的起點,;格除掉壞的習性,,知道這是自己的私欲,是內心欲望的干擾,,從而遏制自己的行為,,避免走向墮落的深淵。最后成就自己光明的人生(致良知),。 比如,,把讀書寫作,融入到知行合一的過程中,,不斷的精益,,讀好書,提升自己的寫作技能,,沉浸在閱讀書寫的狀態(tài)中,,不但能夠獲得成就感,還能指引自己走向內心的光明,。 同時,,知道自己玩手機,是拖延逃避,,是追求及時行樂的私欲,,是蒙蔽了自己勤奮積極,、努力上進的初心,要遏制格除自己的這個欲望,,回到致良知的大道上,。 這就是陽明心學的知行合一致良知,也是我們人生的修行,。 圖片來源于度娘 說到這里,,有人會問,王陽明的心學,,追求知行合一致良知,,要事上練,時時,、處處的去靜坐,,去格物,整個人會不會太累??!追求天理,需要過苦行僧般修行的日子嗎,? 恰恰相反,,在王陽明天泉論道,悟出這四句教之后,,他反倒是越來越快樂了,。 此時,他常說的一句口頭禪,,就是“常快活是真功夫”,。 王陽明在上課的時候,,與別的老師是不一樣的。在夏天的課堂上,,王陽明會給學生發(fā)扇子,。 他說,天熱扇風拂暑,,是人性的正常需求,,刻意的做作,反而不是良知的表現(xiàn),。所以沒必要為這所謂的師道尊嚴的行為禮儀,,而去壓抑自己的需求,遮蔽了良知,。 我想,,這種境界就是孔子所言的:隨心所欲而不逾規(guī),。保持自己內心愉悅的心情,但是良知又指引著我們的行為不會違規(guī)逾矩,。 同時,,有一個輕松愉快的心態(tài),在做事的時候,,整個人的狀態(tài)都是積極向上的,,充滿著激昂的熱情,甚至還能超常發(fā)揮哈,! 所以,,陽明心學最光輝的地方,就是它即讓我們尊重自我,,聽從內心的指引,,看見自己的需求,接納和認可自己的價值,,同時也尊重生命,,遵循天地自然的光明大道,然后合為一股巨大的力量,,指引著我們前行,,達到人生的光輝巔峰。 圖片來自公眾號天才捕手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在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公元1579年1月9日的清晨,,在江西贛江的船艙里,,已經行將就木的王陽明,對著身邊的學生周積,,展顏一笑,,淡淡的說出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句遺言: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然后,就與世長辭,,離開人間,,享年57歲。 是啊,,這顆心,,正大光明,還有什么可以說的呢,!是不需要用言語來表述了,,也沒什么要求,! 縱觀王陽明的一生,出身于官宦世家,,從小就立下“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要做圣賢的決心,。他真的做到了,,而且還有創(chuàng)新,為中華文明注入一絲新的文化氣象,。 王陽明創(chuàng)立心學,,把儒家思想提升到新的高度,提倡尊重人性,,聽從自己內心的指引,,把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歸于良知的境界。 最終到達此心光明,,不需要用言語來表述的“致良知”,,用知行合一的四句教,引導人們走向光明,、有價值的人生大道,。 這就是真正的為往圣繼絕學,并且傳播廣遠,。 王陽明成年后,,中舉入仕,先是和大太監(jiān)劉瑾斗爭,,被放逐到貴州龍場的蠱毒瘴癘之地,,然后又在南贛治匪患,后又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最后在廣西剿匪,。 這就是在為百姓、為后人開太平的世道,。 圖片來源于度娘 回到如今的社會,,我們常說,,世風日下,,人人都在算計。即使不去算計別人,,也要防止別人來算計自己,。 所有的一切,都是從功利出發(fā),,都是利益的盤算,,導致自己的內心陰暗,,看見的都是世道險惡,覺得萬般皆苦,,無法解脫,。 這就是陽明心學的存在意義,讓你知道心即理,,心外無物,,你的赤子之心從未離開,內心里一直存在著天理,,也存在著你的志向,,和你的人生目標。 你要用知行合一的方法,,去找尋自己的智慧和初心,,不斷的去實踐,和磨煉自己,,時時,、處處的格物,內察與反省自己的內心,,最終達到良知的境界,,實現(xiàn)人生的意義,讓自己立于天地之間,,此心光明,! 圖片來自公眾號天才捕手 本篇讀書筆記的思維導圖 自己畫的思維導圖,不喜勿噴 圖片來自公眾號天才捕手 吐槽: 這是我讀完酈波教授《五百年來王陽明》的讀后感,,也是我初學心學的感悟和體會,。 文中一些對于儒家思想的解釋,可能不怎么正確,,對于陽明心學的解讀也不深刻,,歡迎大咖指點和教導,一起探討中華傳統(tǒng)文化,,探尋我們自己的文化基因,。 但是杠精勿擾,怎么說,,都是你對哈,! 圖片來源于度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