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婦女生活史》 作者:高志奇。延安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師 《中國婦女生活史》,,陳東原著,,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文中標注引文皆引自本書,。 有男女性別之分時,,未必就有性別不平等。男女性別不平等是社會進一步發(fā)展的產(chǎn)物,,更準確地說,,是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男女性別不平等并不是中國獨有的,,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嚴重的性別歧視和性別壓迫,。使什么讓占人口一半的女性,成為了性別歧視的對象,,又使什么讓生兒育女的母親也站立在男人的立場上去歧視女性和壓迫女性。中國性別不平等的歷史是非常長的,,只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性別不平等的程度有所差異而已。在中國歷史上,,性別最平等的時期應該莫過于唐朝,。在唐朝,至少人們對婦女的改嫁和離婚是允許和接受的,。古代皇家一定是天下家庭的典范,,在唐代,唐高宗李治取了武媚娘并冊立其為皇后,,而武媚娘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此后,,唐明皇李隆基又將楊玉環(huán)立為貴妃,唐明皇時期,,沒有皇后,,楊貴妃自然是當時最尊貴的女人,而楊玉環(huán)也曾是唐明皇李隆基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妻子,。這些在今天看來都是不可思議,,不允許,不可能的,。更有甚者,,武則天最后登基當了皇帝,而且是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作為皇帝的武則天有自己的男寵,,也竟是朝臣與天下百姓所能容忍的,這足可說明唐朝時期,,男女是平等的,,而武則天一定為男女平等做出了積極貢獻。有歷史學家認為,,唐朝皇室對于性別,、改嫁等有著如此寬容的態(tài)度,與其胡人血統(tǒng)有緊密關(guān)系,。不過,,等到李淵建立唐朝時,李氏家族早已漢化,,這個理由自然不能成為根本原因,。唐王朝有如此寬松的婚姻制度,根本原因應該在于當時的人們認可性別平等,,骨子里沒有性別不平等的錯誤理念,。 中國男女性別不平等開始嚴重化始于宋代,但這不意味著到了宋代,,男女性別不平等就非常嚴重化,,也有一個發(fā)展過程。宋代直到程朱理學取得正統(tǒng)地位后,,其所倡導的“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才開始真正影響到男女之間的關(guān)系是否平等。元朝存在時間短,,又是蒙古人建立,,他們對于婚姻的看法顯然比較寬松,“父死妻其母”在蒙古人看來沒有什么不妥,所以那個時候的婚姻制度應該對女性的壓迫和要求也比較低,。中國男女性別不平等最嚴重的時期當屬明清,,在前人不斷努力建立的性別不平等基礎(chǔ)上,明清時期再進一步進行扭曲,,使男女不平等如同封建專制一樣也達到頂峰,。一部中國婦女生活史,就是一部中國男女性別不平等的歷史,。要對整個中國婦女的生活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和知曉,,要厘清中國男女不平等的歷程和發(fā)展脈絡,要找出男女性別不平等的根源等是不容易的,,在此推薦閱讀陳東原的《中國婦女生活史》,,以解以上問題?!叭甑膵D女生活,,早被宗法的組織排擠到社會以外了”(自序P1)。這種以男性為中心建立的宗法社會使女性成為男性的附屬品,。在古代社會,,總的趨勢是越往后,性別不平等被人們扭曲的越嚴重,,性別不平等程度則越深,。貞節(jié)問題到宋代被轉(zhuǎn)移到性器官上,足見人們的心理多么扭曲,,而這種影響至今還有,。因此性別不平等已經(jīng)形成為一種深刻于人心的文化。 《中國婦女生活史》以歷史時間發(fā)展為順序,,講述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婦女的生活狀況,起初陳東原先生本想寫關(guān)于中國婦女的教育史,,奈何中國多數(shù)婦女被剝奪了教育權(quán),,無法談教育,則只能談生活,。中國古代社會的主導思想是儒家思想,,隨著儒家思想對女性認識的變化,婦女地位一落千丈,,沒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更無法獨立生活,,完全成為男人的附庸,。陳東原先生寫作《中國婦女生活史》有兩個希望:“第一個希望,希望趨向新生活的婦女,得朝著她的勇進方針,。第二個希望,,希望社會上守舊的男男女女——自信舊道德的人們,能明白所謂舊道德是怎樣一種假面啊”(自序P3),。這兩個希望,,在現(xiàn)在看來基本都已實現(xiàn),但在當時看來,,第二個希望還是很渺茫,,實現(xiàn)難度非常大。盡管現(xiàn)在也到處充斥著性別不平等現(xiàn)象,,有些是直接的,,有些則是變相的,變相的當然更多,,比如女大學生就業(yè)困難較大,,就是一種變相的,但是男女平等的觀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性別平等逐漸徹底化,。 男女性別平等不是狹隘和絕對的。倡導男女平等并不是說,,男人能做的,,女人也必須能做,不能輸于男人,,這是對男女平等的狹隘理解,,是嚴重錯誤的。實際上,,持這種想法的人,,一定認為男女之間是不平等的,正是因為如此,,才認為既然男女是平等的,,男人能做了,為什么女人就做不了,,既然做不了,,就等于間接承認女人不如男人。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是兩個性別的人,平等是權(quán)利和人格上的平等,,不是勞作上的互相替代,。如果狹隘理解,,非得讓女人做男人擅長的事情,就相當于讓男人生孩子一樣荒唐,。把男人等同于女人,,把女人等同于男人,則是忽略了兩者的差異,??梢姡信畯男詣e和生理上講是不同的,,但在人格和所應享受的權(quán)利上是平等的,。宗法制社會里,“男子之自由棄妻,,不外三種原因:一,、無子;二,、色衰愛馳,;三、男子富貴,,有勢者迫之再娶”(P8),。顯然,棄妻的原因是觀念上的錯誤和認識所限導致的,。首先,,無子并非全是女子之過,而能否生兒子,,則肯定是取決于男人,,與女人無關(guān);其次,,色衰愛馳乃是自然規(guī)律,,人老珠黃是歲月蹉跎的結(jié)果,無人可以幸免,;最后,,因富貴受迫再娶,又何嘗不是在給男人找借口,。與此相反的是,,女人則沒有棄夫的權(quán)利,因為錯誤是女人造成的,,女人沒有棄夫的依據(jù),,法律上沒有,風俗習慣上沒有,,道德上也沒有,。 因為男女不平等,,“使女子無職業(yè)、無知識,、無意志、無人格”(P17),。即女人不能成為真正獨立的人,,其受壓迫自然不可避免。鑒于此,,作者“想指示出來男尊女卑的觀念是怎樣的施演,,女性之摧殘是怎樣的增甚,還壓在女性之脊背上的是怎樣的歷史遺蛻”(P17),。男女性別之不平等,,是宗法社會的產(chǎn)物,是人們對男女之不同錯誤認識的結(jié)果,,“中國人‘姓’起源,,好像以母為中心,與父沒有關(guān)系,,所以‘姓’從女,、從生”(P20)??梢?,早期的人類并不知曉生孩子的秘密,無法判斷孩子的生父是誰,,但是無論是誰,,都是母親所生,孩子自然知其母,。在孩子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時代,,女性的地位一定非常高,女人懷胎生子,,做的是繁衍人類的偉大事業(yè),,女人不可替代,定然受到尊敬,,而男人則應該從屬于女人,,至少從屬于他的母親。現(xiàn)在我們難以想象在母系氏族社會里,,女人有著怎樣的地位,,而當時的社會又是怎樣處理男女之間的關(guān)系,無論怎樣,,當時的女人一定是獨立的人,。歷史向前發(fā)展,,人的認識也在不斷提高,尤其當有了剩余產(chǎn)品時,,一些人就會脫離勞動,,卻依然能占有剩余產(chǎn)品,這時候階級出現(xiàn)了,,國家出現(xiàn)了,,財產(chǎn)、權(quán)力的繼承制度也隨即產(chǎn)生,,這就為男人掌握權(quán)力,,使女人附屬于男人,提供了前提,?!柏懝?jié)被重視的時代,一定是社會不講貞節(jié)的時代”(P34),。這就需要建立禮法,,以約束人們的行為,而“漢代是禮教形成的重要時代”,。漢以后,,歷朝歷代不斷完善禮法,最終形成了束縛女性的枷鎖,。如果說古代中國為維系男權(quán)社會的優(yōu)先統(tǒng)治權(quán),,而不斷完善相關(guān)的禮教,以束縛女性,,那么西方國家男女性別不平等的根源又是什么,?西方國家顯然沒有像中國這樣嚴苛的禮教,但西方國家性別不平等的觀念也很強烈,。也就是說,,男女不平等的根源不在禮教或思想觀念,而在維系的是誰的權(quán)益,。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發(fā)達的國家,,人口主要以外來移民為主,應該說男女不平等的觀念應該淡很多,,但是美國對女性的看法也帶有嚴重的偏見性,,直到二戰(zhàn)結(jié)束之后,美國婦女的地位才開始真正發(fā)生變化,,1990年代后才基本實現(xiàn)了男女平等,。所以男女不平等是世界性問題,并非中國所特有,。 奇怪的是,,宗法制男權(quán)社會形成后,,男人為維護男權(quán)社會的統(tǒng)治,制定了相應的禮教,,可中毒最深的卻是婦女,。婦女在受壓迫的過程中不僅沒有反抗,反而和男人站在一起,,共同壓迫女人,,比如母親重男輕女,希望甚至要求兒媳婦生男子,。令人不解的是,女人的這種要求和愿望的強烈程度大大強于男人,。漢代以前,,對女性的要求并不系統(tǒng)和完整,“班昭的《女誡》,,才系統(tǒng)的把壓抑女性的思想編纂起來,,使他成為鐵鎖一樣的牢固,套上了婦女們的頸子”(P37),。班昭作為中國有名的女歷史學家,,難能可貴,但是他照樣成為了男權(quán)社會的受害者,,她的才能沒能轉(zhuǎn)化為捍衛(wèi)女權(quán)的力量,,反而為約束女性提供了系統(tǒng)完整的依據(jù)?;蛟S是當時的統(tǒng)治太過需要這樣的思想,,班昭只是迎合了統(tǒng)治者,或許班昭已經(jīng)中毒太深,,早已成為男權(quán)社會的維護者,。無論怎樣,斑昭的《女誡》對后世中國婦女地位低下起了促進和幫助作用,?!拔餮蟮姆驄D,有愛無恩,;中國的夫婦,,有恩無愛:誰實創(chuàng)之?——班昭班昭”(P39),。女人坑女人,,比男人更甚,這或許是因為她們比男人更了解女人吧,。傳統(tǒng)社會的婦女沒有婚姻自主權(quán),,最主要的表現(xiàn)就是結(jié)婚沒有選擇權(quán),,亦不可以離婚和再嫁,要從一而終,,即所謂的“一女不事二夫”,,只有男子休妻的權(quán)利,沒有妻子休丈夫的權(quán)利,,即雙方的權(quán)利是不等的,。這就使婦女喪失了基本的人權(quán)。在重重的壓迫和束縛下,,婦女沒有健全的人格,,自然不會產(chǎn)生男女平等的想法,更不可能做出要求男女平等的舉動,。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的游牧民族趁亂南下,建立了政權(quán),,中國出現(xiàn)了民族大融合,。游牧民族對于婚姻的看法相對寬松,但由于戰(zhàn)亂的影響,,這個時期“婦女生活,,多被蹂躪”(P49)。而且“妓妾聲伎最盛,,婦人妒忌特別發(fā)達”(P49),。這顯然說明當時婦女地位確實低下。正是因為婦女地位低下,,才導致妓妾聲伎最盛和婦女之間爭寵,,而婦女們?yōu)榱司S護自己的地位,自然妒忌之心也愈發(fā)嚴重,。宋代之前,,對于女性的身體還未有傷害。宋代及以后,,纏足興起,,中國婦女的身體開始遭受摧殘。據(jù)說南唐后主李煜喜歡小腳,,后宮其她女人為爭寵,,就只能選擇纏足以期望獲得皇帝寵幸,最后這種做法被民間所效法,。不知是什么原因?qū)е滤未爸蟮闹袊腥巳绱讼矚g被人為摧殘的小腳,,且這樣一種病態(tài)的喜好竟能延續(xù)如此長的時間,確實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古代中國往往倡導以孝治國,,但宋代的“婦女暮年最苦”(P116),,“婦女要柔順,要服從,,不使其干預外事,,但遇著不肖的丈夫或不肖的兒子時,那就可憐了”(P117),??梢姡谒未?,子女對母親盡孝做得不是很好,,贍養(yǎng)母親的問題在當時可能還是比較突出。 冥婚在今天依然還存在,,“此風最早見于魏”(P123),。古代冥婚一般都有相應的手續(xù),而今日之冥婚多是偷偷摸摸進行,,甚至有盜墓者盜女尸,賣予需求者,,也有自愿賣自己女兒尸體以婚配者,。一般情況下,有打算配冥婚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都為較好,,所以配冥婚的女尸價格往往也比較高,甚至高于正常結(jié)婚的彩禮費用,。冥婚,,也是男女不平等的一種表現(xiàn),那些年紀較輕的女人死后也不得安寧,,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依然要成為他人的附屬品。講貞節(jié),,纏足,,無婚嫁權(quán)利,遵守“三從四德”,,不得吟詩弄月,,到興辦女學,提倡婚姻自由,,倡導男女平等,,再到現(xiàn)在中國已經(jīng)基本實現(xiàn)了男女平等,這樣的成績是驚人的。男權(quán)社會建立的時間有多長,,男女不平等的時間就有多久,。曾經(jīng)無權(quán),現(xiàn)在同權(quán),。曾經(jīng)“七歲不同席”,,如今可以一起讀書,一起工作,,一起出入,。中國婦女的徹底解放,是新中國成立后的事情,,曾經(jīng)的計劃生育政策在客觀上也促進了男女平等,,這是毋庸置疑的。當只有一個孩子時,,自然缺少了另一種性別的孩子,,而總想兒女雙全的“好”字心理平衡狀態(tài)自然就被打破了。有兒子的羨慕有女兒的,,有女兒的羨慕有兒子的,,無非是心理上不平衡罷了。心理上的不平衡,,自然會加快男女平等的進程,。 在實現(xiàn)男女平等的措施中,陳東原先生設(shè)想了“家務社會化”,,家務社會化,,徹底解除了家務對婦女的束縛,這種思想在今天看來亦很前衛(wèi),,而且今天還沒有達到他所設(shè)想的家務社會化程度,。由于受時代局限,陳東原先生并沒有提出讓男人分擔家務的想法,,依然把家務認為是女人的專屬,。“將來的婦女,,只知道結(jié)婚是一種隨自己意志的愛情選擇一個完美伴侶的行為,,除此之外,毫無作用的,。將來也不會有因經(jīng)濟的阻礙使兩個不相愛的男女不能結(jié)婚的事”(P319),。顯然,這種想法過于樂觀,,實際上這并不容易做到,,因為完美的婚姻是相互的,是夫妻雙方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金錢是好東西,,它雖不能讓鬼推磨,,但卻也會腐蝕一些人的心靈,今天的一些人并不滿足于簡單的生活,,亦不覺得被人養(yǎng)活,,甚至被包養(yǎng)就是一種恥辱,因此婦女解放在前進中徘徊,,甚至倒退,。“婦女既得自由發(fā)展個性的最大機會,,母性又得著最大的保護,,便是澈底的婦女解放實現(xiàn)的時候”(P321)。這是一種對未來美好的想象,,不過合理的想象即是未來的現(xiàn)實,。曾經(jīng)的想象正在一步一步變成現(xiàn)實,但是我們還需要繼續(xù)想象,,繼續(xù)為促進男女性別不平等而努力,。最近很火的一部電視劇《都挺好》,就是男女性別不平等在當今社會的一種真實寫照,。誠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部分家庭都不可能對女兒這樣如此苛刻,,但這種心理和行為是有的。需要理解的是,,影視作品是將各種不平等心理和行為融于一體,,通過一個人發(fā)泄出來,以便讓觀眾更容易看得到,,即印證了“藝術(shù)源于現(xiàn)實,,又高于現(xiàn)實”。 《都挺好》這部劇,,反映的最大問題莫過于母親為難女兒,。當母親不再為難女兒,不再重男輕女,,當母親不再有這樣的行為,,更沒有這樣的思想觀念時,可能才算是真正實現(xiàn)了男女平等,。一個母親之所以有重男輕女的行為和想法,,不是她自己的想法和行為,而是社會教給她的。因此要實現(xiàn)真正的男女平等,,就需要社會改變這種想法,,需要每一個人改變這種想法。重男輕女,,喜歡生男的性別嗜好,,是社會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而我們這些追求男女平等的人,,除了有認為男女天生應該平等的觀念之外,,又何嘗不是給自己安慰,又何嘗不是現(xiàn)實的無奈所逼,。因此,,追求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對于男女性別是否平等,,不僅取決于人們?nèi)绾慰创裕踩Q于女性如何看待自己,。也許曾經(jīng)女人纏足,,不僅是為了迎合男人的喜好,也是自己愛美的需要,,諸如今天的減肥,、化妝,甚至整容一樣,?!吨袊鴭D女生活史》,是系統(tǒng)了解中國婦女的一本經(jīng)典之作,,“被認為是對中國婦女歷史進行系統(tǒng)論述的開山之作”(P330),。在附錄里,李志生的文章《陳東原與<中國婦女生活史>》對《中國婦女生活史》做了詳細點評,,這里不再贅述自己的拙見,。遺憾的是,因為文中有大量的古文詩詞,,自己多年未再學習古文,,使得對書中所介紹的中國婦女生活的一些情況理解得不是很準確和深刻,在此非常期待其他閱讀者的見解,。 |
|
來自: 昵稱gscVD7f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