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開始當(dāng)醫(yī)生的時候, 有一個因為腰痛而過來找我看診的阿姨,, 這個腰痛讓她放棄了在深圳的工作,, 回到了茂名。 因為人的形體偏胖,, 不過這胖是水胖水胖的,, 面色偏白, 嗯,,初步關(guān)鍵是水濕偏重之人,。 她的腰痛,已經(jīng)有2年的歷史了,, 最大的特別是睡醒之后加重,, 活動后緩解, 同時腰部怕冷,,喜歡穿厚衣服,。 還有就是水滑水滑的舌, 舌上的口水特別多,。 從這些辨證為寒濕腰痛,, 也就開了兩劑四味中藥, 服藥后腰痛緩解,。 從這開始我就特別關(guān)注寒濕腰痛的 鑒別方法和治療了,。 以下就是我整理出來的 因——位——機(jī) 鑒別和治療寒濕腰痛。 癥:①冷——腰部發(fā)冷,, 有涼嗖嗖的感覺,,冷則痛,遇到冷則加重,; 這鑒別病因有寒 ②困重——腰困重疼痛,, 腰部重墜感,沉重感,,腰部無力感,; 腰痛沉重,甚則如帶五千錢,,溶溶如坐水中,, 遇陰雨則加甚 這鑒別病因有濕 ③酸——活動后不能緩解(鑒別以腎虛的腰痛);平臥后加重,; 這是鑒別病機(jī)以邪實為主,,經(jīng)脈不通 最后要鑒別出來病位,,此為腰,本為腎所主,, 而腰部這個位置,, 有皮,有筋,,有肌肉,,有骨, 筋——以拘急為主,, 骨——以難以屈伸活動為主,, 肌肉——不耐受為主, 當(dāng)然仍需要其他伴癥鑒別,。 如口水較多,,腹部怕冷,大便溏等判斷為脾陽虛的背景,。 病史:有活動后汗出,,披著濕衣服; 或者長期生活在潮濕的地方,。 雙下肢畏寒喜溫,, 口中和不喜飲水, 小便頻多,, 證:寒濕著于腰際,,脾主的腰部的肌肉 治:溫脾制水, 常用方:腎著湯 藥物組成: 甘草10 干姜10 炒白術(shù)10 茯苓10 ①甘草+干姜=甘草干姜湯,,溫脾之陽, 《傷寒論》中常見的溫陽的組方,。 此時用于溫陽而起到散寒的作用,。 這個主要作用于脾主的腹部,平時常見受冷后腹痛,,腹瀉的脾陽虛證,。 ②炒白術(shù)+茯苓=健脾祛濕之組合 白術(shù)——利腰臍間血——利腰部之水濕 治療腰部不適常用藥物。讓濕氣運(yùn)起來,。 茯苓——滲濕,,將腰部的水濕向下滲, 從小便排出,。讓濕氣滲出去,。 通過標(biāo)本同治,從而解決這個寒濕的腰痛,。 寒——甘草干姜 濕——茯苓白術(shù)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