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問題一 余華為什么沒有成為著作等身的作家 周樂秾:很多人認為你不是高產作家,但這正是我喜歡你的原因,。那些著作等身的作家,,一看就把人給嚇壞了,。我總想,寫那么多干嘛呢,讀者能讀得完那么多嗎?而你就一二十本書,,我全部買來了,不用擔心還有沒有買到,。市場上有很多重復的書,,思想重復,寫作重復,,出版重復,。我看到那些著作等身的作家思考一個問題,像我們平時在一個桌子上吃飯一樣,,寫書最多的人就是講話最多,別人沒有機會講話,,時間都被他給占掉了,。他們寫了那么多平庸的,,重復的,話語霸權意識又特別重,,太像一個作家了,,占有了這個世界太多的時間和空間。 很多人讀書,,他一開始并不知道這些書籍到底值不值得去讀,,他要通過較長時間去學會甄別。我就會想一個問題,,寫太多的作品,,又沒有質量,對讀者是一種不尊重,。就像一個人在飯桌上,,一直在講廢話一樣。 一個特別優(yōu)秀的作家,,他應該去考慮讓別人有更多思考和發(fā)言的機會,,為讀者著想,甚至像你那樣克制自己的才華,。 余華:我覺得是這樣,,第一,說實話,,我不是一個勤奮的作家,,比如說我白天早上起來要看NBA,晚上有時候要看足球,,歐洲的德甲,、英超的意甲——我現在已經沒有時間看了,但是歐冠我還是要看一下,,尤其是進入淘汰賽以后,。一方面我不是那么努力,另一方面,,我覺得確實沒有那么多東西可寫,,每次當我寫完一部長篇小說以后,我就會發(fā)現我一下又空了,,然后這個重新積累又需要幾年時間,;當然我也可以緊接著馬上寫下一部,但是我有一個情況,,就近一點說,,當我寫完《許三觀賣血記》的時候,我用了一種最簡潔的方式在寫,,結果1997年我在寫《兄弟》的時候——《兄弟》其實我1996年我就已經開始寫了,,好在我那時候沒有完成,,我覺得這也是天意,發(fā)現我的語言已經不是簡潔而是偷懶了,,就是越少越好,,然后我就開始意識到一個問題,當你寫完一部你很滿意的書以后——讀者滿不滿意是另外一回事,,這本書會一直控制你很長時間,,當你再寫下一本書的時候,你會一直被它控制,,你需要一個時間來擺脫它,,完全忘掉它。你擺脫它的時間很長,,起碼要三五年以上,,你才能把它給完全擺脫掉,擺脫掉以后你才能去寫一部全新的作品,,這時候你的感受也是新的,,這是一個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我又給自己找到了一個理由,,所有偉大作家的作品,,不管你寫得多還是寫得少,別人閱讀就一本或者是兩本,,你說加西亞·馬爾克斯被廣泛閱讀的書就是《百年孤獨》,,你說狄更斯可能多一點也就兩本,就是《荒涼山莊》再加一本《大衛(wèi)·科波菲爾》,。你說福樓拜被人讀的就是《包法利夫人》,,你說司湯達被人讀的就是《紅與黑》,所以說我們一個一個作家數過來,,但魯迅因為他寫得少,,小說全集就那么一點點,當然他是小說全集都被人讀了,。然后他的散文里面,,被人翻來覆去讀的基本上就是那本《野草》。后來我發(fā)現,,你寫了那么多,,而且你已經是偉大的作家了,最后被人讀的也可能是一本兩本書,,那我還不如把能夠寫十本書的精力和我的那種努力,,放到五本書里面去,可能效果會更好一點,那我干脆就少寫一點,。
訪談問題二 余華為什么說,,魯迅走上文學道路,完全是個偶然因素,;莫言談論他如何創(chuàng)作,比他創(chuàng)作本身還要虛構 周樂秾:哈哈,,你講得非常好,,所以我有一個朋友他說看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以后,就把他的書統(tǒng)統(tǒng)買來了,,買來了覺得上當了,,不想讀了,就讀這一本就夠了,,也是這樣的感覺,。 巴爾扎克他有一個著名的觀點,拿坡侖用劍沒有完成的事業(yè)我用筆來完成,。同樣,,我們把魯迅的作品當成投槍和匕首,這些思想可能影響一代又一代作家,。甚至我上次采訪一個作家,,他說筆能殺人,說得更直白,。莫言也講過,,他說我成了文學的高密東北鄉(xiāng)開天辟地的王,發(fā)號施令,,要誰死就誰死,,要誰活就誰活,飽嘗了君臨天下的那種樂趣,。還有一些作家認為,,我在作品當中賦予人物什么命運,他就是什么命運,,把他寫成什么樣就是什么樣,,都是同樣的思想。但是你在這一方面超越了這些作家,,你是去遵循人物的命運,,尊重人物命運本身的發(fā)展軌跡,而不是任意去賦與和篡改,,更不是刻意揭露,。 在這一方面,你說了一段我非常贊賞的話:虛構的人物同樣有自己的聲音,作家應該尊重這些聲音,,成為一位耐心仔細,、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聽者,而不是敘述上的侵略者(《許三觀賣血記》中文版前言),。 你除了對作品人物抱有很大的尊重外,,對讀者也體現了極其難得的尊重。比如你說過:一部小說永遠不可能完成或永遠有待于完成,,可以讓不同生活經歷和文化背景的讀者獲得屬于自己的理解,。作家對自己作品的發(fā)言,也只是一個讀者的發(fā)言——這是我所看到的最美妙的令人肅然起敬的思想,。 我想問的是,,你對魯迅的投槍匕首,對巴爾扎克的以筆當劍的觀點,,對很多作家強調賦予作品人物命運的做法,,站在作家立場強調自己作品意義的作家,是什么想法和看法,? 惠人書友會訪談余華現場 余華:首先巴爾扎克是不是說過這句話,,我有一點懷疑,因為中國人有時候會編,,編一些外國人說的話,,跟韓國人老是編中國人說話一樣。根據我讀巴爾扎克的經歷,,憑他兩部作品,,一部《高老頭》,一部《歐也妮·格朗臺》,,我覺得他好象不是這樣的一個人,,但他也許在那個時代為了強調文學的力量有多么的強大,他用了一句很妙的話,,拿坡侖的劍到了我手上有類似這樣的意思,。他可能想強調文學的力量,因為我相信像巴爾扎克如此偉大的作家,,如果讓我在手上掰十個手指,,數十個作家里邊,必須會有一個巴爾扎克,,是那樣的作家,,我相信我們對他的理解可能有誤。 他可能更多的是告訴你,,文學的力量是滯后,,當戰(zhàn)爭結束了,文學才開始。因為文學往往是一個事件結束以后,,它才開始,,文學不是預言,告訴你沒有發(fā)生的事情,,文學所表達的都是已經發(fā)生的事情,。哪怕他寫關于將來的故事,也是把過去的故事講成將來而已,,所以我覺得巴爾扎克他更多的是在強調文學的力量,。 至于說魯迅的文學是投槍匕首,因為他總是跟人吵架,。我覺得魯迅他是有點像戰(zhàn)士的味道,對于魯迅很多解釋還是有問題的,,尤其我們文革的時候說到魯迅,,棄醫(yī)從文拯救國民性。他在北京時無聊的很,,抄碑文抄了十年,,來了一個朋友,他的第一本小說集是《吶喊》,,那個序寫得非常好,。來一個朋友說,你給我們寫一個東西吧,,而且從他《吶喊》的序,,你就可以看出魯迅對細部寫得非常好,寫那個人到他家里來,,把長衫脫下來以后,,還擱在椅子背上,一般的作家寫序不會把這個寫上來,,他信手就寫來了,,很生活化。那個人跟他說,,他們要做一個雜志,,給我們寫一篇東西,他就給他寫了《狂人日記》,,沒想到這篇小說出來以后那么的有名,,后來他就走上了文學這條道路,完全是一個偶然因素,。 而且根據我讀了魯迅那么多的作品以后,,我相信魯迅沒那么幼稚,認為他能夠拯救國民性,他能拯救民族的靈魂,。誰都拯救不了,,民族的靈魂根本不是一兩個人能夠改變,所以我覺得對他們這種理解可能在闡釋的時候,,可能方向變了,,他肯定不是這樣的人。 莫言的話,,你聽我說,,莫言在說他創(chuàng)作的時候,就是談他如何創(chuàng)作——因為跟我莫言在一個宿舍里住了兩年——莫言在說他如何創(chuàng)作的那些話,,比他創(chuàng)作本身還要虛構,,所以不要當真(笑)?!渡榔凇烦鰜硪院筇柗Q四十天就寫完了,,他寫得飛快,一群人批評他,。你說陀思妥耶夫斯基寫的那個,,比莫言還要長的那個叫什么,不是《卡拉馬佐夫兄弟》,,是一部叫什么來著,,寫了三十八天。他就是寫作飛快,,托爾斯泰就是慢,,你不能以快和慢來評判一部作品,快就是粗制濫造,,不對,,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莫言寫得還快,但是莫言被一幫人攻擊以后,,他開始說了,,我這個小說構思了四十年,你能信四十年嗎,?四十年前他還沒想到要寫小說,,然后那幫文學研究者信了(笑)。 周樂秾:哈哈,,余華你在這方面,,你對作品人物及命運的尊重,還有對讀者的尊重,,寫得和做得都非常好,。 余華:這是我發(fā)自內心的,,是我自己在寫作過程中發(fā)現。為什么呢,?無論是《活著》里面福貴的命運和《許三觀賣血記》里許三觀的命運,,甚至《兄弟》里邊,《兄弟》我寫了十萬字以后就完全脫離了我的控制,,就他們走他們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是我自己的感受。以前海明威說他的長篇小說都是寫短篇小說收不住了變成長篇,,我剛開始不相信,,后來發(fā)現我也是這樣。 周樂秾:這兩方面的尊重使你超越了很多作家,,達到一個高度,。 余華:這個我覺得必須要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