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硬派越野車,最常說到了一個特征就是大多采用了非承載式車身,,只要某款車型搭載了也就覺得它很硬派,。那么,承載式和非承載式車身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都有哪些優(yōu)缺點,?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承載式車身的結構中,,車輛各個部件都和焊接成型的車身主框架接合,也就是發(fā)動機,,變速箱等都安裝在車殼子上,,并沒有獨立的底盤系統。采用承載式車身的車型在公路行駛平穩(wěn),,省油,,相對更安全。但由于沒有底盤大梁架,,要遇到不平路面或承載大量貨物時,,車身更易變形。 其次,,非承載式車身最大的特點就是有一個獨立的車架,,布置在車身最底部,車身不承載汽車部件,,發(fā)動機,、變速箱以及懸架系統等都安裝在車架上,所以,,汽車行駛中所受到的力幾乎也都作用在這個車架上,,理論上來說,即使去掉汽車外殼,,車子照樣能跑,。 一般來說,非承載式車身底盤強度高,,遇到復雜路口車身受到的扭曲力更小,,相比承載式車身在極端越野的時候會有更大的優(yōu)勢。但由于非承載式車身底盤大梁架增加了不少重量,,會更加耗油,,同時在高速過彎時會比較困難。另外,,由于沒有了承載式車身前,、后車架的潰縮設計,,當受到撞擊時,安全性低,。 而硬派越野車需要的就是良好的通過性,,這必要需要足夠硬的底盤,以往不少越野車型都采用了非承載式車身,。但如今還在用非承載式車身的四驅車卻越來越少,,比如路虎衛(wèi)士和發(fā)現都取消了非承載式車身。 因為非承載式車身除了費油,,用料成本太高以外,,由于采用獨立大梁的結構,車輛重心有限制從而壓縮了車內空間,,嚴重影響了乘坐舒適性,。畢竟能在極端環(huán)境下越野的極為少數,所以廠家為了降低制造成本,,迎合消費者對操控和舒適度的追求,,就慢慢取消了非承載式車身。 當然,,對于狂熱而專業(yè)的越野黨來說,,非承載式車身始終還是他們的最愛。那么,,對于你來說,,更喜歡哪一種呢?歡迎留言分享,。 |
|
來自: 文藝06 > 《保養(yǎng)》